01
第一不孝是一味地顺从父母,父母有错也不指出来劝说,陷父母于不义之中。第二不孝则是指家境贫穷,父母双亲都已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不孝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
东汉赵歧《孟子注》里说“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祭,三不孝也。”
意思是,按照儒家的礼法,不孝有三,第一不孝是一味地顺从父母,父母有错也不指出来劝说,陷父母于不义之中。第二不孝则是指家境贫穷,父母双亲都已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不孝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
因为赵歧“三大不孝”的提法主要是由他自己总结出来的,所以很多人批判他的“三大不孝”和孟子、孔子关于“孝道”的说法相悖。不过,孔孟的“孝道”本身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只是散见于“语录”当中。因此之故,民间还是接受了赵歧的说法。
完整的话应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其中不孝有三为: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详细解释:
1、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意思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这是一种不孝。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其中孔子的弟子曾参就问孔子:“子女一味顺从父母之命,这可以称作孝吗”?孔子答道:“这是何话!这是何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应该婉转指出。如果父母错了也一味的听从父命,那怎么能称为孝呢?”
从《孝经》中孔子和弟子曾参的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赵岐所分析孟子所说的不孝和孔子的思想是相吻合的。
2、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孝经》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古代学子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在朝为官,但赵岐为什么说不为禄仕呢?这应该和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有关。但即便是这样,为了侍奉双亲,也要去做。孔子也说上之天子,下到平民百姓不管怎样也都要尽孝。
3、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对于第三条,不少人认为是封建社会给人们套上的枷锁。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不结婚生子,这个社会还能延续下去吗?我们不排除在古代,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来劳动,来打仗。可这点这无意中符合了自然的规律。孔子是很精通《易经》的,人更三圣,世更三古。《易经》就是一本揭开宇宙自然规律的书。孔子赞《周易》,为《易经》写了一本《易传》,成为后世读《易经》必读之书。结婚生子是自然的规律,任何反自然都是不应该的。正因为这样,孟子也许才会说无后为大。
三不孝分别是指:一是不孝养父母,爱护家人;二是不恪守本分、忠义行事;三是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
扩展资料: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传说中,舜帝的父母不贤,导致舜帝一直没能娶妻,舜帝最后只好不告知父母,自行娶妻。
孟子评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对于该段文字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汉代赵岐在《十三经注疏》中将“后”解释为后代的意思。第二,后代学者对该文有不同看法和译法,倾向于将“后”理解为“尽后代的责任”。尚无具体的学术性定论。
以上就是关于人生三大不孝是哪三孝全部的内容,包括:人生三大不孝是哪三孝、“不孝有三”都是指哪三不孝、三不孝指的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