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符篇1关尹子文始真经注卷之四诗解
题文诗:
情生天地,水火有情,情通万物,水火精神
水可析合,精无人也;火因膏薪,神无我也
水之为物,藏金息之,滋木荣之,能析魂魄
火之为物,镕金销之,墦木烧之,能冥魂魄
水既无人,精亦无人,以精无人,谷去皮谷,
精米存之,无人之象火既无我,神亦无我,
以神无我,鬼凭附人,则见神通,无我之象
保全至精,忘是忘非,忘得忘失,保抱至神,
冥然无我,随时达变,时可晦隐,晦隐独善,
时可明显,兼济天下精之所至,非存非亡,
神之所至,无起无灭,无我无人,其来无首,
其往无尾,与天地冥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在人为精;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神
我之精神,万物精神,万水一水,万物一情,
一情所通,皆吾精神,吾魄吾魂,何死何生
五行之运,如环无端,因精有魂,因魂有神,
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至精至清,
至清至明,至明至神,神清性明,至神自生,
至神情至,情真意深,真情不灭,真火不息,
生生不息,由情不灭,四大皆假,唯情不虚
正文:
四 符
符者,精 神魂魄也。
第一章 关尹子曰:水可析可合,精无人也;火因膏因薪神,无我也。故耳蔽前后皆可闻,无人,智崇无人,一奇无人,冬凋秋物无人,黑不可变,无人,北寿无人,皆精。舌即齿,牙成言,无我,礼卑无我,二偶无我,夏因春物,无我,赤可变,无我,南天无我,皆神。以精无人,故米去壳则精存,以神无我,故鬼凭物则神见。全精者忘是非,忘得失,在此者非彼,抱神者时晦明时强弱,在彼者非此。
第二章 曰:精神,水火也。五行互生灭之,其来无首,其往无尾,则吾之精一滴无存亡尔,吾之神一欻无起灭尔,惟无我无人,无首无尾,所以与天地冥。
第三章 曰:精者水,魄者金,神者火,魂者木。精主水,魄主金,金生水,故精者魄藏之。神主火,魂主木,木生火,故神者魂藏之。惟水之为物,能藏金而息之,能滋木而荣之,所以析魂魄。惟火之为物,能镕金而销之,能燔木而烧之,所以冥魂魄。惟精,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精。神,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神。魄,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魄。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魂。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譬如万水可合为一水。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譬如万火可合为一火。以我之魄,合天地万物之魄,譬如金之为物,可合异金而镕之为一金。以我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魂,譬如木之为物,可接异木而生之为一木。则天地万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何者死,何者生?
第四章 曰: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行回环不已,所以我之伪心流转造化,几亿万岁,未有穷极,然核芽相生,不知其几万株,天地虽大,不能芽空中之核。雌卵相生,不知其几万禽,阴阳虽妙,不能卵无雄之雌。惟其来于我者,皆摄之以一息,则变物为我,无物非我,所谓五行者,孰能变之?
分章解析:
第一章
符者,精神魂魄也,凡一十七章。
关尹子曰:水可析可合,精无人也,
五行中,水析而分为万水,合而为一水,不假他物而独见,以此知水无人也。水在人属肾藏之精,故精无人也,故云水可析可合,精无人也。
火因膏因薪,神无我也,
五行中,火因油膏灯草,或以柴薪热之见火之形,若无膏薪,则火不能独见,以此知火无我也。火在人属心藏之神,故神无我也,故云火因膏因薪,神无我也。
故耳蔽,前后皆可闻无人,智崇无人,一奇无人,冬凋秋物无人,黑 不可变无人,北寿无人,皆精。
水既无人,所在皆无人也,水在藏为肾,在形为耳,耳乃肾之外表,耳蔽着声听之前后皆闻,耳既属水亦无人也,故云耳蔽前后皆可闻,无人也;水在五当常为智,智见孤高名日崇也,智既属水无人,故日智崇无人也;水在数为一,一乃奇数,即水之生数也,一既属水,亦无人也,故云一奇无人也;水在时为冬,冬严寒,故能凋秋草木之物,冬既属水,亦无人也,故云冬凋秋物无人;水在色为黑,黑不可以变别色,黑既属水,亦无人也,故云黑不可变无人;水在方为北,水寿长久不枯涸,以此知全精者多寿也,北既属水,亦无人也,故云北寿无人也。已上耳智一冬黑北六者皆属水,水在五神属精,故云皆精。
舌即齿牙成言无我,礼卑无我,二偶无我,夏因春物无我,赤可变 无我,南夭无我,皆神。
火既无我,所在皆无我也,火在藏为心,在形为舌,舌乃心之外表,舌独不能言,即齿成言也,舌既属火,亦无我也,故云舌即齿牙成言无我也;火在五常为礼,礼以谦卑为本,礼既属火,亦无我也,故云礼卑无我;火在数为二,二乃偶数也,即火之生数也,二既属火,亦无我也,故云二偶无我也;火在时为夏,夏因春生草木之物而长之也,夏既属火,亦无我也,故云夏因春物无我;火在色为赤,赤可变为别色也,赤既属火,亦无我也,故云赤变无我也;火在方为南,火易灭,故寿夭,是知纵真火者多夭也,南既属火,亦无我也,故云南夭无我也。已上舌礼二夏赤南六者皆属火,火在五神为神,故云皆神也。
以精无人,故米去壳则精存,
水在五神为精,水既无人,精亦无人,以精无人,譬如谷去皮谷,则精米存之,此无人之象也,故云以精无人,故米去谷则精存也。
以神无我,故鬼凭物则神见。
火在五神为神,火既无我,神亦无我,以神无我,譬如鬼凭附人物则见神通,此无我之象也,故云以神无我,故鬼凭物则神见也。
全精者,忘是非,忘得失,在此者非彼,
人能保全至精,孤然不与万法为倡,则善是恶非、宠得辱失俱忘之矣。既孤然不与万法为倡,是在此精而已,不假彼法而独存也,故云全精者忘是非,忘得失,在此者非彼者也。
抱神者,时晦明,时强弱,在彼者非此。
人能保抱至神,冥然无我,随时达变。时可晦隐,则晦隐而独善,时可明显,则明显而济天下。时可行仁德自强不息,则行七德而自强不息也,时可谦卑柔弱,则谦卑柔弱而自牧也。晦明强弱在彼时而已,非在此神也,为神无我也,故云抱神者,时晦明,时强弱,在此者非彼也。此章明全精神者无我人者也。
第二章
关尹子曰:精神水火也,五行互生灭之,其来无首,其往无尾。
精属水,神属火,故精神水火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灭火,火灭金,金灭木,木灭土,土灭水也,故云五行互生灭也。正月二月木旺,三月木旺十二日,土旺十八日,四月五月火旺,六月火旺十二日,土旺十八日,七月八月金旺,九月金旺十二日,土旺十八日,十月十一月水旺,十二月水旺十二日,土旺十八日,春夏秋冬四时,循环往来,首尾可寻,故云其来无首,其往无尾也。
则吾之精,一滴不存亡尔,
精属水,故日一滴也,吾之至精之道,不属有无存亡也,故云则吾之精,一滴不存亡尔也。
吾之神,一钦无起灭尔。
神属火,故日一钦,吾之至神,一钦之问无生无灭也,起者生也,故云吾之神一钦无起灭尔。
惟无我无人,无首无尾,所以与天地冥。
如上所说,神无我,精无人,五行互生灭之,其来无首,其往无尾,以此知惟无我人。首尾者,所以与天地同本於窈冥之道也,故云惟无我无人,无首无尾,所以与天地冥也。此章明精神无人我,与天地同生於道。
第三章
关尹子曰:精者水,魄者金,神者火,魂者木。
水在五神为精,故云精者水也,金在五神为魄,故云魄者金也,火在五神为神,故云神者火也,木在五神为魂,故云魂者木也。
精主水,魄主金,金生水,故精者魄藏之。
精属水,魄属金,金是水之母,金生水也,以此知魄隐藏精也,故云精主水,魄主金,金生水,故精者魄藏之也。
神主火,魂主木,木生火,故神者魂藏之。
神属火,魂属木,木乃火之母,木生火,以此知魂隐藏神也,故云神主火,魂主木,木生火,故神者魂藏之也。
惟水之为物,能藏金而息之,能滋木而荣之,所以析魂魄#3。
希玄子贾本有此四句,似与经文势相联,不失次序,故亦从而解之也。金放於水中,则隐息而不见,木得水,则滋生荣旺,精既属水,魄既属金,魂既属木,水既藏金,以此知精能析分魂魄也。故云惟水之为物,能藏金而息之,能滋木而荣之,所以析魂魄。
惟火之为物,能镕金而销之,能墦木而烧之,所以冥魂魄。
火能镕销其金,亦能烧翻其木,神既属火,魄既属金,魂既属木,火既能销金翻木,以此知神能合魂魄也。故云惟火之为物,能镕金而销之,能翻木而烧之,所以冥魂魄也。
惟精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精。
精属水,水在天时则为冬寒,水在地形则为五行之水,水在人五神则为精也,故云惟精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精也。
神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神。
神属火,在天时则为夏热,在地形则为五行之火,在人五神则人五神则为神也#4,故云神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神。
魄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魄。
魄属金,在天气则为炎燥,在地形则为五行之金,在人五神则为魄也,故云魄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魄。
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魂。
魂属木,在天气则为风,在地形则为五行之木,在人王神#5则为魂也,故云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魂也。
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譬如万水可合为一水。
因万水可合为一水之喻,以此知吾之精,可合天地万物之精为一精也,故云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譬如万水可合为一水也。
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譬如万火可合为一火。
因万火可合为一火之喻,以此知吾之神,可合天地万物之神为一神也,故云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譬如万火可合为一火。
以我之魄,合天地万物之魄,譬如金之为物,可合异金而镕之为一金。
因异金可合镕之为一金之喻,以此知吾之魄,可合天地万物之魄为一魄也,故云以我之魄,合天地万物之魄,譬如金之为物,可合异金而镕之为一金也。
以我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魂,譬如木之为物,可接异木而生之为一木。
因异木可接为一木之喻,以此知吾之魂,可合天地万物之魂为一魂也,故云以我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魂,譬如木之为物,可接异木而生之为一木也。
则天地万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何者死,何者生。
如上所说,则天地万物精神魂魄同生於道也,既同生於道者,道岂有生死哉,故云天地万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何者死何者生也。此章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一生於道,道无生死者也。
第四章
关尹子曰: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 魄有精,
金木水火土五行运转,互相生也。精属水,魂属木,水生木,故云五行之运,因精有魂也;神属火,木生火,故云因魂有神也;意属土,火生土,故云因神有意也;魄属金,土生金,故云因意有魄也;精属水,金生水,故云因魄有精也。
五者回环不已,
精神魂魄意五者相生,循环不已也。已者,止也,故云五者循环不已也,相生者,精生魂,魂生神,神生意,意生魄,魄生精,精复生魂也。若人心神不生,则意不生,为无火,则无土也;意不生,则魄不生,为无土,则无金也;魄不生,则精不生,为无金,则无水也;精不生,则魂不生,为无水,则无木也;魂不生,则神不生,为无木,则无火也。以此则知,一心不生,五者皆废,乃出轮回之捷径也。
所以我之伪心,流转造化几亿万岁,未有穷极。
伪心者,业识也,一切众生业识忙忙,无本可据,流浪生死,出毂入毂,四生六道,贩骨如山,轮回不知几亿万岁,尚未有穷极出离也。大圣垂慈是经,由是而说也,故云所以我之伪心,流转造化几亿万岁,未有穷极也。造化者,生死也,我者,一切众生是也。
然核芽相生,不知几万株,天地虽大,不能芽空中之核,
果木有核者,埋於土内,则生芽长成树,复结果生核,核复埋土生芽,芽又长成树,生核,如此相生,不知几万株树而不穷,故云然核芽相生,不知几万株也。此喻心含识,则伪心流转造化几亿万岁,未有穷极也。若将果核以线系之悬於空中,彼天地虽大,岂能生芽哉,故云天地虽大,不能芽空中之核也。此喻一心合於真空,造化不能轮回也。
雌卵相生,不知其几万禽,阴阳虽妙,不能卵无雄之雌。
禽之雌,因与雄交而生其卯,雌覆卯而生小禽,长大复有雌雄相交而生卯,如此相生,不知其几千万亿禽也,故云雌卯相生,不知其几万禽也。此喻心背觉合尘,生死不已也。彼禽之雌不与雄交合,彼阴阳虽妙,岂能生卯哉,故云阴阳虽妙,不能卯无雄之雌。此喻心不合尘,则无生死者也。
惟其来干我者,皆摄之一息#6,则变物为我,无物非我,所谓五行者,孰 能变之。
我者,心也,心本无心,因物境来相干,则一息之问,心忽见也,以此知即物是心也,故云惟其来干我者,皆摄之一息,则变物为我也。若无物境来干,则心不见,心既不见,即是真空,五行岂能变真空哉,不能变真空者,则无生死轮回也,故云无物非我,所谓五行者,孰能变之。故云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见,十方通塞中,真心无不遍,正谓此也。此章明一念才生,则落五行,轮回不已,一心不生则真空,阴阳不能陶铸矣。
比比皆然、比比皆是、彬彬有礼、步步登高、步步高升
步步莲花、步步为营、草草了事、草草收兵、察察而明
察察为明、超超玄著、超超玄箸、陈陈相因、迟迟吾行
侈侈不休、楚楚不凡、楚楚动人、楚楚可爱、楚楚可怜
楚楚可人、楚楚有致、楚楚作态、蠢蠢欲动、绰绰有余
绰绰有裕、刺刺不休、蹙蹙靡骋、代代相传、旦旦而伐
喋喋不休、鼎鼎大名、鼎鼎有名、多多益办、多多益善
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咄咄书空、恶恶从短、恩恩相报
泛泛而谈、泛泛之交、泛泛之人、泛泛之谈、纷纷不一
忿忿不平、愤愤不平、高高在上、格格不纳、格格不入
格格不吐、耿耿于怀、耿耿于心、呱呱堕地、呱呱坠地
官官相护、官官相为、官官相卫、衮衮诸公、好好先生
赫赫有名、赫赫之功、赫赫之光、忽忽不乐、花花公子
花花世界、花花太岁、惶惶不安、恢恢有余、昏昏欲睡
岌岌可危、汲汲顾影、济济一堂、寂寂无闻、戛戛独造
蹇蹇匪躬、矫矫不群、斤斤计较、斤斤较量、斤斤自守
津津乐道、津津有味、井井有法、井井有方、井井有条
井井有序、井井有绪、炯炯有神、赳赳武夫、九九归一
九九归原、久久不忘、踽踽独行、眷眷之心、侃侃而谈
侃侃而言、硁硁之愚、空空如也、口口相传、夸夸而谈
夸夸其谈、款款而谈、琅琅上口、朗朗乾坤、朗朗上口
累累如珠、历历可辨、历历可见、历历可考、历历可数
历历在耳、历历在目、栗栗危惧、恋恋不舍、恋恋难舍
寥寥可数、寥寥无几、了了可见、碌碌寡合、碌碌无能
碌碌无奇、碌碌无为、碌碌无闻、荦荦大端、荦荦大者
落落大方、落落寡合、落落难合、脉脉含情、脉脉相通
蔓蔓日茂、芒芒苦海、茫茫苦海、没没无闻、闷闷不乐
靡靡之乐、靡靡之声、靡靡之音、绵绵不断、绵绵不绝
绵绵瓜瓞、面面皆到、面面俱到、面面俱圆、面面厮觑
面面相睹、面面相看、面面相窥、面面相觑、面面圆到
原文
道旁有甫田,农夫耕之,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田且甫矣,数息而后一锄,将终岁无能为乎!”农夫闻之,招行者曰:“余将老于农矣予,而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道乎?”行者于是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而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徐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耕曷难乎子之速耕者,殆难也。夫子一息而数锄,则作者常少,而辍者常多;余数息而一锄,则作者常多,而辍者常少。以其所常多者,较其所常少者,以其所常少者,较其所常多者,孰为速而孰为迟乎?孰为逸而孰为劳乎?”行者服而退。
译文
道路旁有一大块田,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见到农民就说:“你这个农民啊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刨一下,就是到了年终也干不完呀!”农民听了,扬手招呼过路的人说:“我一辈子种地,快要老死在这上面了,可是到如今也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给我做个样子教我耕种的方法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急急忙忙地,喘一口气连刨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他慢慢地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 农夫说:“种田有什么难的呢?不过对于你这样快速耕种的人来说,恐怕就显得难些吧。你喘一口气连刨几锄头,这样干下去,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少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却常常是很多的;我喘几口气刨一锄头,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多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常常是很少的。用你耕作的时间与我耕作的时间比,再用你休息的时间与我休息的时间比,哪一个快哪一个慢呢?哪一个轻松哪一个疲劳呢?” 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这地方。
注释
甫田::大田
行者:过路人
息:喘息
甚矣,农之惰也:主谓倒装,即“农之惰也甚矣”,意思是“你这个农民,太懒惰了”
术:方法
解衣:脱下外衣
未及移时:不到一个时辰
汗雨:出汗像下雨似的
移时:一个时辰(2小时)
仆:倒下
徐:慢慢地
曷:同“何”,什么
殆:大概
作者:耕作的时间
且:语气词,无实意
耕之道:耕田的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四符篇1关尹子文始真经注卷之四诗解全部的内容,包括:四符篇1关尹子文始真经注卷之四诗解、什么什么一息四字词语、把以下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 (1)甚矣,农之惰也! (2)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3)一日,会匈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