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在古代叫什么它的发展进程是什么

山东枣庄在古代叫什么它的发展进程是什么,第1张

枣庄,简称峄,民国时称临城。

枣庄因多枣树而得名,是著名的煤城。2009年成为国务院政策支持的东部地区唯一转型试点城市,2013年又被国务院列为中国老工业城市重点改造城市。截至2016年2月,枣庄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4万,辖薛城区、市中区、峄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滕州市。

枣庄的历史沿革:

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

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

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

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

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

秦朝,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

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

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

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

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

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

隋朝,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

唐朝,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

金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

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

明朝,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

清朝,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

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

1961年9月12日枣庄建制为省直辖地级市,辖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4个区及枣庄镇,56处人民公社,为当时山东省四个地级市之一。

1976年7月12日,设立市中区,将齐村区所辖部分划归市中区。

1979年滕县划归枣庄管辖,至1988年,全市辖5区一市。

扩展资料

2012年,枣庄市辖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滕州市等5区1市,设18个街道、44个镇、2个乡。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辖21个镇街、1246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70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薛城区,地处枣庄市西部,是山东省的南大门,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总面积42302平方公里。

市中区,位于省辖枣庄市中部偏东,总面积37527平方千米,占枣庄市总面积的825%。下辖孟庄、税郭、齐村、西王庄、永安5个镇。

山亭区,2006年,辖10个乡镇(街道),255个行政村(居委会)。

峄城区,地处鲁南,为山东省枣庄市县级市辖区,总面积635平方公里,占枣庄市总面积的14%,占山东省总面积的014%。2001年3月,乡镇合并。峄城区辖5个镇2个街道。

台儿庄,辖张山子镇、涧头集镇、泥沟镇、马兰屯镇、邳庄镇5个镇和运河街道办事处,共有211个行政村(居)347个自然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枣庄

兰陵改枣庄,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十多年前看一部**《河东狮吼》,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男一:“公子贵姓!”

男二:(特别神气地)“云飞扬?”

男一:可有外号?

男二:“蜘蛛侠”(同时用双手做出动画片中蜘蛛侠用手吐丝的样子,嘴里发出“丝丝丝”的声音。)

男一:此外号何来?

男二:听着好听,就拿来用啦!

可见蜘蛛侠的名字,也仅仅是因为好听,拿来用用而已。

同样的道理,历史上的兰陵古城,就是现在的兰陵县,一直都在。原来治所在兰陵县的兰陵镇,几千来名字依旧没变,还叫兰陵镇,和枣庄没有关系。

为什么人们会以为枣庄就是兰陵呢?是因为秦以后,不仅有兰陵县,还设立过一个兰陵郡,这个兰陵郡的治所在今天的枣庄附近。但是,那个兰陵郡,并非我们嘴里的那个兰陵。

枣庄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名字来源于明朝,刚开始的时候,这里只有几户人家,聚集在了这里。因其有一片很大的枣林,于是取名枣庄。由于这里有采矿的事,等到清朝嘉庆年间,朝廷继续下令鼓励民间开采。于是,枣庄出现了几个大家族,靠采矿起家,个个富得流油。经过李鸿章的批准,在枣庄成立了“中兴矿局”。

后来,这个中兴矿局越做越大,还形成了公司。建国后,这里成立了市委。于是,很多人就以为枣庄的名字,是兰陵改过来的,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不过,历史上的确有一个城市,因为名字改了,城市的魂都丢了,这就是“长安城”,有兴趣的可以翻阅历史资料,看看长安城的辉煌与改名后的寂寥与没落。

是的。

枣庄原来叫兰陵,意思是开满兰花的高地,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兰陵王,就来自这里。

枣庄市,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兰陵县接壤,南与江苏省徐州市的铜山区、贾汪区、邳州市为邻,西接济宁市微山县,濒临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介于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之间,东西最宽56千米,南北最长96千米,总面积4564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297%。截至2022年10月,枣庄市下辖5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截至2021年末,枣庄市常住人口38531万人。

枣庄。

自从2014年1月份民政部同意批复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后,此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由“苍山”更名为“兰陵”之后,也让名字听起来更具有古风、典雅的韵味,但是也有人发现,实际上在古代,还有一个地区被称作兰陵,那就是紧靠着苍山的枣庄市。

详细介绍:

枣庄之前曾叫“兰陵”;临沂以前叫做“琅琊”。所以说古时的兰陵是在枣庄,而如今位于中国山东省临沂市的兰陵县并非是古时的兰陵,其原来的地域称呼是苍山县,在2013年经国家批准才改名为兰陵。

兰陵,中国古代名邑。据传由楚大夫屈原命名。"兰"为圣王之香,陵为高地,有"圣地"寓意。春秋时,鲁国在此设次室邑,战国时,楚国始设兰陵县,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春申君以荀子为两任兰陵令。

汉、三国曹魏属东海郡。西晋初沿袭旧制,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晋惠帝置兰陵郡;十六国时期,再设兰陵郡;北齐设兰陵郡。

以上就是关于山东枣庄在古代叫什么它的发展进程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山东枣庄在古代叫什么它的发展进程是什么、枣庄以前叫兰陵,为何它要改名为枣庄、枣庄原名叫兰陵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87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