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第1张

二氧化硫是最常见、最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化学式SO2,无色气体,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若把亚硫酸进一步在PM25存在的条件下氧化,便会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在常温下,潮湿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析出硫。在高温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被氢还原成为硫化氢,被一氧化碳还原成硫。强氧化剂可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仅在催化剂存在时,氧气才能使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具有自燃性,无助燃性。液态二氧化硫能溶解如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等有机化合物,多数饱和烃不能溶解。有一定的水溶性,与水及水蒸气作用生成有毒及腐蚀性蒸气。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极其复杂,不同的温度可作为非质子溶剂、路易氏酸、还原剂、氧化剂、氧化还原试剂等各种作用。液态二氧化硫还可作自由基接受体。如在偶氮二异丁腈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与乙烯化合物反应得到聚砜。液态二氧化硫在光照下,可与氯和烷烃进行氯磺化反应,在氧存在下生成磺酸。液态二氧化硫在低温表现出还原作用,但在300℃以上表现出氧化作用。

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颜色还原,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被漂白物反应生成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破坏了起到品红中起发色作用的对醌式,加热时,该化合物分解,恢复原来颜色,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又叫暂时性漂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可以在硫磺燃烧的条件下生成

二氧化硫漂白品红溶液

硫化氢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H2O+SO2>绝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是一个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一体积水可以大约溶解四十体积二氧化硫,应当得到亚硫酸只因亚硫酸易于分解故得二氧化硫和水,如果是要制得二氧化硫,波然要用65%-85%的较浓硫酸,防范损耗二氧化硫。

(1)①中为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故答案为: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2)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试液变为红色; 酸性;

(3)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褪色;漂白性;

(4)SO2中+4价S具有氧化性,硫化氢中-2价S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把硫化氢氧化成单质硫,本身被还原成单质硫,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0,

故答案为:产生淡**沉淀;氧化;

(5)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碘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碘酸和硫酸,碘水褪色,

故答案为:褪色;还原;

(6)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故答案为:吸收尾气;SO2+2NaOH=Na2SO3+H2O.

实验室通常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g)+H2O

或用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 Cu+H2SO4=△=CuSO4+SO2(g)+H2O

尾气处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实验室制备实验室通常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g)+H2O

或用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

Cu+2H2SO4=△=CuSO4+SO2(g)+2H2O

尾气处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制气装置是用固体粉末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参看《初中卷》使用固体和液体药品制备气体的仪器装置)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硫是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以上就是关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全部的内容,包括:实验室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利用Na2SO3+H2SO4制取二氧化硫时,为什么要用70%的硫酸、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80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