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蒙尘
明亮的珍珠上面笼罩了一层灰尘 ,比喻珍贵的东西被遮盖住了或贵重物品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常用来形容人的能力或才智没有得到发挥。
明珠封尘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被尘世的污垢掩埋。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译文
锦瑟无因由地竟然有五十条弦,一弦一柱令人想起逝去的华年。
庄周白日梦中迷疑自己变蝴蝶,望帝将春日情思托付给了杜鹃。
沧海月明被遗弃的珍珠滴眼泪,蓝田日暖遭沉埋的良玉散轻烟。
这种怅恨岂待今天追忆才感到,即在当时已无限惆怅神情惘然。
一、灵天下有一言之微
灵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放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民、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此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
[译文]
天下有像一句话那么微小,留传千古之后,听来犹感觉新颖而毫不陈旧的;有一字的意义,百世之后读它,还仿佛亲眼看见一般真实的。像这些,怎么可以让它消灭呢?风、雷、雨、露为天的灵气;山、川、民、物为地的灵气;语、言、文、字则是人的灵气。仔细观察天、地、人三才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无非是“灵“使得它们神妙难尽,我们岂可让这个灵性消失泯灭呢?
[评语]
人为万物之灵,因其有心灵的力量。而天地万物,大而宇宙间众星罗列,日月运转;小而春夏递换,霜露雨电,无不有其灵明之性,方能丝毫不乱。
人类的文化,最初是通过语言文字而表现的,因此,文字是人类心灵的纪录。倘若没有语言文字,人类文明将无从建立与累积。风雷雨露是天的表现。山川民物是大地所孕育,语言文字则为人类的智慧,这些现象的背后,便是心灵的力量在推动一切。我们欣赏自然界所赋予的种种美景时,正是和大自然的灵性相沟通,所以,这是一个心灵的宇宙。掌握了这心灵宇宙的钥匙,对万物才能真正的心神领会。
二、人生三乐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译文]
将门关起来阅读佛经,开门迎接志趣相投的友人,出门寻找美好的山水,这是人生三大乐事。
[评语]
佛经告诉我们生命的智慧,诸般尘念为之涤清,我们逐渐与一个较为纯粹的我会晤。佛经告诉我们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无染当中,放弃了对自我的执着,明了生命并不狭隘,因此,我们便得到自在。
如果,我们有志趣相投的友人,便可以得到共鸣的快乐,我们的心扉为他们而常开。
闭门阅佛经,是与自我生命的本源沟通;开门纳佳客,则是与人忘情交往;那么,出门寻山水,便是与自然神交了。大自然有无限的美景,无尽的神态;在欣赏大自然时,我们仿佛回到生命最初的本源。天人合一的快乐,何可言谕?
三、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译文]
眼中没有一点成见,才可以广涉众籍。胸怀中对人对事能不生不满或执情,处世才能圆融。
[评语]
读书人报着先入为主的成见来看书,永远只看到自己所赞成的,而看不到与他相反的意见。这就像戴了一副有颜色的眼镜,看天底下的事物一般。像这样,看再多的书也只会加深成见。一个人想要博览众籍,首先便要虚怀若谷,否则,智慧的河川将永远干涸。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难免会有些摩擦,事情也往往有不尽如意的地方,若把这些都放在心上,生活就变得很不愉快了。我们的心思要清楚明白,对事情也要有正确的主张,但是,处世的方法要圆融,做事的态度也要虚心。让我们的心像明镜一般清澈,任何事物都能照得十分清楚,且都能接受。
四、不作风波于世上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译文]
不对人世间的欲望作无尽的追求,既没有受挫折时寒冷如冰的感觉,也没有追求时热烈如炭的心情。
[评语]
渴望和失望往往是成正比的。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大,整日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驱策,好像胸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一样。一旦受到了挫折,他又好像掉入寒冷的冰窖中。
其实,无论是热烈如火,或是寒冷如冰,都是自己造成的。大部分人都活在这种自我折磨中,不是受无尽欲望的鞭打,就是将自己生命的价值,完全寄托在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许多人在生命的激流中覆舟,以为自己就此死去,但是,如果他们能沉潜到激流的底层,便可以发现,在波涛汹涌的生命表象之下,原来生命的本身是如此宁静而无所欠缺。在这里,没有冰也没有炭,只有如鱼得水般不尽的悠然乐趣。
五、无事而忧,便是一座活地狱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什么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也。
[译文]
没什么事却烦忧不已,对着良辰美景一点也不快乐,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这样的人生如同活在地狱中一般,何必再说什么地狱中的热铜床、烧铁柱,以及插满剑的树和插满刀的山呢?
[评语]
佛家说十法界都是唯心的,地狱也是唯心的,因此,地狱和极乐世界的分野,在于我们的心念之间。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是说调达坠入无间地狱后,佛的弟子目键连,乘神通之力下地狱去看他,问:“苦不苦”他却回答:“不苦!”为什么在所有的地狱众生被肢解而大声号叫呻吟时,调达身处其中却说不苦呢?并且能够立刻乘“般若波罗蜜”之力而出地狱。这就说明,地狱其实是存在我们的心中。佛经上讲人死后所以有地狱,乃是因为众生造恶业的缘故;如果众生不造恶业,也就不会有地狱。人之为恶,最初也是在起心动念之间,所以,如果真有地狱,也是人心所造。
忧愁算不算地狱呢?当然也算。最大的地狱,莫过于人自设的地狱,别人是无法将它打开的。人可以自救,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相信。天底下并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人完全绝望的,因为,无论是好是坏,都无法在这世间久住,包括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如果看透了这一层道理,生命中就没有什么事真正能够让我们忧伤不已了。
六、必出世者,方能入世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译文]
一定要有出世的襟怀,才能深入世间,否则,在尘世中便易受种种攀缠而坠落。一定要深入世间,才能真正地出世,否则,就不容易长久地待在空的境界里。
[评语]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倘若我们没有智慧,就很可能迷恋而不自拔。一旦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生活的方向时,那么,我们活得就像傀儡一样,我们的生命便是坠落了。所谓出世的襟怀,便是一种看透世间种种现象的智慧,能够对外界不起贪恋爱慕的心思。具有这种超越世事的心怀,便能够在世间做任何事而不至于坠落,掌握自己生命方向而不被掌握。未曾经验人间事的人,不易看透人间事的本质。小沙弥入空门,还不免有所迷惑和怀疑,可是年届中年而入空门,就不曾犹豫不定了。事实上,极出世和极入世是合而为一的。
七、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译文]
有的人一个字都不认得,却很有诗意;一句佛偈都不推寻,却饶富禅意;一滴酒也不沾唇,却满怀酒趣;一块石头也不观察,却满眼画意。这是因为他澹泊而无拘无束的缘故。
[评语]
诗意并不在字,禅意也并不在偈,正如酒意之不在酒,画意之不在石一样,那么,诗意、禅意、酒意、画意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倘若我们沉醉在功利之中,便无法体会诗意,因为诗意在情,功利伤情;倘若我们执着于六尘,则无法体会禅意,因为禅意无执;若是我们太过理性,则无法体会酒意,因为酒意原在放浪形骸;假如我们不善用心眼观察,则无法体会画意,因为画意无所不在,既在形相,又在其神。而这些,都可以在一个无所束缚的心灵中发现。
八、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译文]
眉间有几分愁意时,暂且去看人下棋,不然就浅酌几杯。心中的快乐,在种竹浇花中便能充分地获得。
[评语]
愁眉深锁,何事可愁?不如去观棋。世事如棋,又何必为些许事眉头不展?在浅酌当中,可以发现许多事只是过分在意,何必自惹烦恼?在观棋酌酒之时,能使内心稍得舒解,重整心情,面对新的挑战。
人如果懂得生活的情趣,就可以从一些微小的事情中获得快乐。种竹浇花的情趣,并不亚于与知交共游的快乐。竹有其高情,花也有其神态,万物各有其生机与神情,只待我们细心体会。懂得快乐的人,天地之间无处不能快乐。
九、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译文]
能够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才算是明了心的本体。能够透彻世间不变的道理,才足以谈论出世。
[评语]
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的心识作用是虚妄的,就好像眼镜有病的人,才会见到生命的生与死。我们的'心识执着于肉身,以及种种自我的念头,所以才会有生死。其实,肉体和“我”的观念都是幻像,一切众生真正的本性是佛。倘若能证悟到这一点,我们便可以超越虚妄的心识,了悟到自己不生不死的本来面目。人世间的常道是什么呢?就是“变”和“空”。再伟大或渺小的事情都不停地在变,最后必然消失成空。不了解这个道理,是难以超脱世间的。人们喜欢的东西便希望它能长久,因此,执着于这些事物,不得超脱,这就是不了解世间常道的缘故。所谓的出世,并非逃入山林,而是在世间了悟“变”和“空”的道理,在不离人间的情形下,超出人间。
十、调性之法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韦。谱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
[译文]
调整个性的方法,性子急的人就在身上佩带熟韦,警惕自己不可过于急躁;性子缓的人就在身上佩带弓弦,警惕自己要积极行事。调适性情的方法,要像在水上坐舟船,在陆地乘车一般自然,才能适才适性。
[评语]
佩韦佩弦之说,出于《韩非子》观行篇,主要是指人在行为上的自我提醒。人的个性,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习惯养成的。如果性子太急,就容易操之过急;性子太缓,又容易丧失良机,同样足以坏事。佩韦或佩弦,就在提醒自己,这正是古人自我修养诚笃的表现。
至于调适性情的方法,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逆着事物的本性行事。就如在水上行舟,陆上行车,是自然的事,若硬要在水上行车,陆上行舟,不溺死,也会寸步难行。天地万物,各自有最美好的天性,适才适性,才能过着和谐圆满的生活。
十一、好香用以熏德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译文]
好香用来薰陶自己,使德性美好,好纸用来写垂世不朽的文字,好笔用来写下美好的篇章,好墨用来描绘令人激赏的好画,好茶用来涤除烦闷,好酒则用来消除烦忧。
[评语]
生活的艺术,就在于使任何事物都有最美好的用途。古人以香草比喻君子的德性,燃香或佩香草,正是提醒自己要修养德性。那么,一张上好的纸,在上面写下可以传世不朽的文字,岂非最为适切?一枝好笔,让我们用它来写下句句美好的篇章,绽放无数心灵的花朵。一块墨,通过我们心灵的展现,成了一幅引人耳目一新的山水花鸟,难道不是它最佳的用处?而一杯好茶,却能让我们涤除胸中烦闷,感到无比清爽。好酒则使我们忘去忧愁,而不是“借酒浇愁愁更愁”。
十二、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澈灵性,一点云堂优钵影。
[译文]
聆听二更时山中寺庙的木鱼声,烦恼为之消失。看到佛堂里的青莲花,本性和智慧都有了透彻的领悟。
[评语]
生命中往往有许多烦恼,使我们的身心不安。你可曾在山寺中聆听和尚敲木鱼的声音?那声音是如此地宁静。如果,你曾谛视那木鱼,就可看出木鱼的眼睛始终张着,原来,和尚声声敲的都是“觉醒”,要唤醒世人的痴迷。在生命的路途中,许多人都曾经迷失。在迷失中,如果有人以清醒的智慧,引导我们走出梦魇,我们将发现,来路皆梦。
莲花常被喻为佛的清净智慧。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后,观察宇宙中一切生命,发现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只要他们能彻悟生命的真相。我们在莲花中,仿佛看到自己的本性原来是清净无染的。倘若我们能证悟到这样的一种清净智慧,才算彻底洞见了自己的本性。
十三、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译文]
人生没有必闲适更好的了,但是,太闲适反而会做出不善的事情。人生也没有比清高更好的了,但是,太清高反而落得矫俗声名。
[评语]
什么叫做闲?有身闲,有心闲。身闲是身体不忙碌,心闲则是心中无事。人生能得闲适的时光,十分不容易。因为,大部分人都为生活而忙碌。偶尔的闲暇对我们身心有益,但是,人是很奇怪的,若声名没有什么中心主旨或确定的目标,太闲逸的日子反而有害。抛开怠惰不说,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玩乐,真正能享受心灵之乐的人并不多,大部分追求的都是物欲之乐。许多罪恶都是从玩乐中产生出来的,过度的玩乐,易使人迷失自我。人生如朝露,何妨善用闲暇,使它变成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清高很好,矫俗作态就不好了。清高是对己,不是对人;是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在别人的眼中。因此,过于清高,就和俗情一样,令人不耐。
十四、胸中有灵丹一粒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
[译文]
胸中有一颗昭昭灵明之心,才能变化心中的世俗之情,摆脱种种机心,超出世事。
[评语]
灵丹一粒,用以治心病。每个人均有一颗昭昭灵明之心,奈何涉世一深,便为种种计算机心所蒙蔽,有如明珠蒙尘。这时,心即得病,不能真欢喜,但有假痛苦。所谓灵丹一粒,便是以真心面对自己及世界。这颗真心,便足以点化俗情,摆脱世故,而祛除百病了。更重要的是,这粒灵丹,人人皆有,只是大家浑然不觉罢了!
十五、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
[译文]
艳丽妩媚的美人,终将成为九泉之下的白骨。功名纵然有分,无非是梦中之蝶,醒来尽成虚幻。
[评语]
若无可悦之心,美本不为美;若无可厌之心,丑亦不为丑。美是时空的幻相,也是自心的幻相。就时空而言,昨日的女婴,今日为美人,他日同样亦必为骷髅。就自心而言,对美的执着,不过是自己执着不放,因而产生痛苦。因此,美和丑乃是心识所生的幻相,美丑之见只是妄想罢了!在古代,读书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求取功名利禄;十载寒窗的代价,便是一举成名。现代人何尝不然?先是求利,继而求名,名利双收,才是“成功”了。衣锦还乡的虚荣,蒙蔽了人们的心灵。其实,一切功利,皆是浮名;既是浮名,无不可抛。无论功名是否命定,都如梦中蝴蝶,随物迁化,有什么好执着的呢?
十六、独坐禅房
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柱,看大摩面壁图。垂廉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蒙蒙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译文]
独自坐在禅房中,清爽而无事,煮一壶茶,燃一柱香,欣赏达摩面壁图。将眼睛闭上一会儿,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十分平静,神智也十分清楚,气息柔和而稳定。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混沌境界,就像拜见达摩祖师,和他一同乘着木筏渡水,见到了麻姑一般。
[评语]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连石壁都映上他的影子,因此,一般看到的达摩祖师像,多有面壁图。道家佛家皆有静坐,但是,道家注重身体的种种感觉;而佛家则认为,我们的身体和意识都是虚妄的,所以,佛家不重视虚妄的现象,重视心性的了悟。什么是我们的心性呢?达摩祖师说:“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吾人心不生时是什么样子呢?用意识去想就永远不能悟见,用眼睛去看也永远不能看到。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如来”,就是我们的本净妙心。
十七、才人之行多放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译文]
有才气的人行为多疏放而不受检束,应当以正直来收敛他。太过正直的人大多不知变通,应当以趣味使他的个性融通些。
[评语]
有才气的人言行往往疏阔,若能辅以正直,劝他踏实些,或言行约束些,天赋的才华,才能更见美好。否则,言行太过放肆,即使再有才能,也会招人忌恨。另外有些人则和前者相反,言行又因心思太过拘束而显得死板,既无法应付人生的多变性,也无法从生命中获得趣味。这种人,我们要使他的心变得活泼些,让他多去接触种种变化的事物。否则,他的生命便会显得枯燥而乏味。
十八、闻人善;闻人恶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译文]
听到别人做了善事,就怀疑他的动机;听到他人做了坏事,却十分相信,这是心中充满恨意和不平的人才会如此。
[评语]
一个人心中若是充满善念,即使听到某人做了不好的事,一定会想或许传闻错误,或许其人有不得已的苦衷。即使他真的做出愚昧错误的事来,也十分可悲,应使他快快觉悟自己所犯的错误。
反之,一个人如果对人充满了嫉妒、憎恨之情,骄慢自大,那么,他听到别人做了好事,只会怀疑和嫉妒;听到他人做了坏事,倒是十分相信。这种人的心中只有恨意,而无生机。
郑板桥曾说:“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矣可恶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的好处。”以何种心境面对世界,你就活在何种世界。
十九、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
[译文]
能够超脱世俗,便是不平凡;能够不与人同流合污,便是清高。对于愈是巧妙的事情,愈要以拙笨的方法处理;虽然位居高明之处,却能善自韬晦;虽然处于动荡的环境,却要像处在平静的环境中一般,不可慌乱。
[评语]
所谓俗,是就心灵的层次而言;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而活,就可以知道他的心灵俗不俗。有的人一辈子只为肚子而活,有的人一辈子只为脸皮而活;有的人一辈子却为自己的心而活;另一些人,却是为了使所有的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而活。到底哪种人活得比较可贵不凡,相信你我都明了。
所谓清,就是不做任何有损名誉的事。说起来很容易,真正能彻底实行的却不多。对于一些巧妙的事,我们要以愚拙的方法去做它,因为,巧妙的根本在于踏实,就好像飞得再高的鹰,要以地面为家一样;最巧妙的事情,往往是从最长久而笨拙的努力中产生的。此外,巧妙的事以拙笨为外表,也是一种保护作用和返璞归真的现象。
身居高位的人,正是最容易招忌的人,因此,一个人要懂得自我保留。愈是得意之时,愈是要有谦逊和自我充实的智慧。“处动若静”,正是一种处变不惊的精神。这种身处变局而心不乱的镇静功夫,才能使我们化险为夷。所谓“以静制动”,正是这个道理。
二十、士君子尽心利济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译文]
一个有道德的人,只要尽自己的心意去利物济人,使一国之内少不得他,那么,上天自然也需要他,这便是为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义和价值。
[评语]
安身立命之道,古圣先贤讲得非常多,讲到最后,无非是“利物济人”而已。现代人喜欢强调“毁灭”的恐惧,并为这可能来临的毁灭而怀疑生命的价值,因此,享乐主义大为盛行。其实,活着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生命的价值并非想象,而是实践。
花儿向这个世界吐露芬芳,对花儿本身而言,那就够了。一切事物随时在变化,倘若为了害怕凋零,花儿便因此而拒绝开放,这才是最愚蠢的。就像知道人会死亡,物会毁灭,所以就悲观堕落,同样是错误的。
二十一、读史要耐讹字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译文]
读史书要忍受得了错误的字,就像登山要能忍耐山间的隘路;踏雪要忍耐得了危桥;闲暇生活中要忍受得了俗人;看花的时候要能忍受得了劣酒;如此才能真正进入史书的天地中。
[评语]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当我们接受事物美好的部分时,也要接受瑕疵的另一部分。就以史书而论,若不能忍受断简残篇和鲁鱼亥豕的现象;就很难从其中得到乐趣。
史书是可以考据而订正的,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事,却不是经过某些人的努力,就能获得改善的。至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其趣即在“耐”字,否则就很无趣了。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有什么不快乐的呢?若要天下皆无俗人,或必定要有美酒,一个人一生就没有多少快乐时光可言了。
二十二、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生息顷。利荣驰念,和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
[译文]
纵情于声色,还不如在洁净的书桌和明亮的窗前,让自己得到宁静的快乐。为荣华富贵而意念纷驰,哪里比得上登临名山,欣赏胜景来得真实呢?
[评语]
声色的刺激,往往短暂而易于消逝,而且,要付出很多代价。当我们坐在窗前,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常能感到一种宁静的快乐。这时天地即在我心,平静而安祥,充满着喜悦。何妨让自己坐在净几明窗前静一静呢?
大部分人并不明了自己内心真正要的是什么,只是跟着他人盲目追求。世俗的轨范和错误的看法,常常使许多人埋葬自己真正的幸福。当我们登临高山,接触大自然的美景时,仿佛听到来自内心的声音:“回返自然!”如果,你曾仔细聆听,便会对眼前的追求感到怀疑。你会发现,生命中有许多追求并非真的必要,也不是自己真正要的东西。通过这层反省,也许会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
十三、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
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
[译文]
若能随时行乐,立刻可以获得快乐。身体既不生病,心中也无事牵挂,春天的鸟啼就是美妙的乐曲,春天的花朵便是天地最美的妆饰;能得到一刻空闲,便能享受一刻的闲适乐趣,哪里一定要在情欲中追求刺激,才算是快乐呢?
[评语]
人的苦恼有两种:一种是身上的苦恼,一种是心中的苦恼。但是,对一个懂得快乐真谛的人,这两种苦恼都不会降临到他身上。我们曾经看过身体有大病痛,却十分快活的人;也曾看过身体无病无痛,心灵却有沉疴之疾的人。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心中,不在别处。若要外求,终不长久。
二十四、兴来醉倒落花前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译文]
兴致来的时候,在落花之前醉倒,天地就是我的棉被和枕头。放下机心,坐在大石上将一切忘怀,古今的一切纷扰,看来都像蜉蝣的生命一般短暂。
[评语]
以天地为衾枕,这是何等无所至疑的胸怀?万事都像落花一般,无可执取,明白这一点,自然可以放下心机。心中无所执取,又何处不自在呢?
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古今种种纷争,怎能抵得住时间的洪流?吾人的心机计较,真是可怜复可笑。何不坐在磐石,仰望天光云影,抛来心中俗念,以自己清净而最初的心眼,看这无尽的天地。
二十五、烦恼之场,何种不有
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
[译文]
世间有种种的烦恼,但是,以佛的智慧来观察,只不过像是蝎子攀附在虚幻的花上罢了!
[评语]
按照佛家的说法,佛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一般人都是以肉眼看世界,因此,看见的只是自己触摸得到的时空,十分有限。因为有限,所以执着,产生许多欠缺的苦恼。但是,如果通过法眼观照自我和世界,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也没有什么可得到的。
一切烦恼就像蝎子攀爬在虚幻的花上一样,蝎子对虚幻的花,能有什么伤害呢?禅宗二组慧可,曾向达摩祖师说他的心不安,希望达摩祖师能使他的心静下来。达摩祖师教他拿心来,才肯替他安心。慧可找了半天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与汝安心竟。”真的,心在哪里呢?心都了不可得,哪里还有可得的烦恼?有心才有烦恼,无心何来烦恼?
“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这首当年曾火遍大江南北的《知音》主题曲由李谷一老师再次倾情演唱,不禁又让人们回想起那个民国时期名冠京师、盛极一时的绝代名妓——小凤仙。
大家对小凤仙的了解大多都是源于那段她和民国著名将领蔡锷将军之间的凄美爱情,然而天妒英才,蔡锷将军英年早逝后,小凤仙的身影也从此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直到44年后,人们才发现她早已嫁做人妇,甚至因为整日喝酒闲逛不干活被周围的人喊作“懒娘娘”。
小凤仙的一生有着哪些传奇经历?她与蔡锷将军之间 是否又 真如传闻所言?
身世坎坷,流落风尘
小凤仙原名 叫做 朱筱凤,1900年出生于杭州,祖籍却在河南。她的父亲本是一名满族八旗武官,光绪年间被流放到了湖南,后来又辗转定居在杭州。
由于清政府气数将尽,小凤仙的父亲的官职也丢了,一家人生活得极为艰难。父亲郁郁而终不久,小凤仙母女便被主母赶了出来。 然而母亲不久后也在饥寒交迫中病逝,临终前将小凤仙托付给了一位张姓奶妈。从此小凤仙便随着这位奶妈姓张,改名为张凤云。
那个年代实在艰难,奶妈家后来也是穷得揭不开锅,无奈之下只好将小凤仙送到一位胡姓艺人那里学一门手艺。这位胡艺人以卖唱为生,小凤仙在他手下也练就了一副 好 嗓子,师徒二人走南闯北,勉强挣个果腹钱。
后来国内形势愈发危急,二人卖唱也逐渐难以为继。胡艺人见小凤仙年纪尚小,不忍心让她一直和自己过这种日子,多方打听下,将小凤仙卖进了当时的杭州曾总办家中为仆。
这位曾总办便是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曾朴,小说《孽海花》的作者之一。 小凤仙来到曾府后,总算是过了一段安生日子,哪怕每天都要辛苦干活,她也觉得比起之前风餐露宿朝不保夕的生活强了太多。
进曾府不久,小凤仙在廊下唱曲子时恰好被路过的曾朴听到,曾朴顿时被她优美轻灵的唱腔吸引,认为小凤仙是不可多得的戏曲好苗子。 为了不埋没她这份才能,还命人教她读书写字。小凤仙得知后开心得不行,她学得非常认真,练习 唱曲 也愈发卖力。
然而命运却仿佛在捉弄这个小女孩一样,没过多久,小凤仙便被曾府一名嫉妒心强的姨太太偷偷卖给了一位老鸨,离开了杭州。
小凤仙跟着这位鸨母来到了当时的繁华大城市上海滩,开始以“小凤仙”为艺名继续自己的卖唱生涯。
后来上海局势动荡,又随着鸨母来到了北京城,被卖进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陕西巷接客做生意,彻底流落风尘。
在陕西巷云吉班中,小凤仙相貌上乘,而且由于早年的种种经历,她还练就了一幅好嗓子,会弹琵琶、拉二胡、唱京剧、写歌词。 这种多才多艺的女子哪怕是在八大胡同中也是十分少见的。因此,小凤仙顿时声名鹊起,名声大噪,一时风头无两。
自古美人爱英雄,小凤仙也不例外。在1914年的一天,小凤仙在青云阁的普珍园遇到了那个她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人。
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
护国将军 与一代 名妓,只看身份便能想象到二人之间的 情感 纠葛,而小凤仙与蔡锷将军之间,却并非只有儿女情长,更多的是民族大义与惺惺相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隔年中华民国建立。然而革命果实却被军阀袁世凯窃取,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并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看似为推进民主共和进程,实际内心却已经在为复辟帝制做打算。当时的蔡锷年轻有为,手握重兵,乃是镇守边疆的云南督军。
袁世凯对蔡锷手里的兵又眼馋又忌惮,便将蔡锷请来北京,封他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始威将军”。 想要拉拢蔡锷为自己做皇帝出一份力,结果蔡锷却极为反对这种“逆流”,袁世凯眼看得不到蔡锷的支持,更不能放他回云南,只得派人密切监视,将他软禁在京城。
蔡锷当时住在位于西城的棉花胡同,为了放松袁世凯对自己的警惕,他常常装作沉迷酒色,不务正业,流连八大胡同寻欢作乐。而他这个寻欢作乐的对象,便是小凤仙。
当时蔡锷得知被软禁,便和梁启超等人想尽办法出逃,其中一个便是流连欢场不管正事,将自己变成一个只会吃喝嫖赌的“大草包”。只有这样才能迷惑那些监视自己的探子,让袁世凯放松对自己的戒备。
而他第一次去八大胡同,就遇到了小凤仙,那时候的小凤仙刚来八大胡同不久,刚刚站稳脚跟,远没有后来那么艳名远扬。 于是一身平常打扮的蔡锷就被鸨母带到了小凤仙那里。小凤仙前些年跟着胡艺人走南闯北,看人极准,一看到蔡锷便断定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她没有像对待之前那些客人一样,而是化作一朵“解语花”,靠着在曾府积累的学识以及走南闯北的见识,和蔡锷敞开心扉地谈天说地,将蔡锷深深吸引。
后来蔡锷再来八大胡同,便指明要小凤仙作陪,一来二去,两人对彼此愈发了解。 蔡锷在与小凤仙的相处过程中,发现她也是一位古道热肠、心怀忠义的女子。兴之所至之处,还为小凤仙写了一幅对联:“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落款“松坡”二字。
小凤仙见此大惊,才明白过来眼前这位商人打扮的年轻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蔡锷将军。她当即咬破舌尖,将血滴在对联之上,以示自己必会对他的身份守口如瓶
蔡锷也并非无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当时北京城的形势已经极为严峻,袁世凯称帝在即,蔡锷再也等不下去,于是策划了一出秘密出逃的大戏,而这场戏须由小凤仙的全力配合。
将计划告知后,小凤仙心中对蔡锷愈发敬佩,表示自己必当鼎力相助,不负“侠女”之赞。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蔡锷装作一个深陷情网的浪子,打着力捧小凤仙的幌子,托袁世凯的手下为自己买一处府宅,大肆宣扬要“金屋藏娇”。小凤仙在这种力捧之下,身份地位水涨船高,很快就在八大胡同乃至整个北京城声名远扬。
蔡锷还盛赞小凤仙:“此际有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将她的名字嵌入其中,一时间二人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 这事自然也传入了袁世凯的耳中,手下人上报说因为小凤仙这事,蔡锷的原配夫人刘侠贞大闹蔡府,整个家都不得安宁,蔡锷甚至还为此动手打了刘侠贞。
袁世凯听到蔡锷如此做派,心中也犯了嘀咕,这蔡锷怎的如此不着调?难道当初自己看走了眼?他还特意派人上门调解,也没什么效果。
那两人给袁世凯带回消息说蔡锷想把小凤仙接回家,结果刘侠贞以死相逼,蔡锷的母亲也大骂蔡锷荒唐事做尽,自己要被他气死。蔡锷的妻子和母亲就站在蔡府门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骂蔡锷不孝不贞,一条胡同的都在那看热闹呢!
袁世凯这下彻底相信蔡锷就是徒有虚名,一来到北京就把什么建国大业忘得一干二净了,此等“废材”不足为惧! 因此,在蔡锷母亲被气得病倒,老人提出想让儿媳陪着回老家云南静养时,袁世凯大手一挥便放行了。
而蔡锷此时仍在和小凤仙打得火热,都没出来送母亲和妻子一程,这也让袁世凯更加放松了警惕。 于是,在一场小凤仙做东的、邀请半个北京城名流的晚宴上,蔡锷凭着去换身衣服的借口成功离开了北京城,逃之夭夭。
直到蔡锷不见踪影,监视他的探子才反应过来上当受骗了,袁世凯更是气愤难当。派出大量人手半路截杀蔡锷,却都无功而返。就这样,蔡锷躲过了数次追捕,成功回到了云南。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12月25日,回到云南重掌大权的蔡锷旋即与唐继尧等人宣布云南独立,发动了护国战争。
1916年春,蔡锷率军于四川一带大败袁世凯军队,四川战役的胜利直接迫使了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共和。
当时身在北京的小凤仙每次听闻战事,心中都为蔡锷捏着一把汗,直到袁世凯从只坐了83天的龙椅上下来,小凤仙才稍稍放心。这时候的她满心欢喜,以为蔡锷打了胜仗之后便可以回京,到时二人重逢再把酒言欢。
哪成想天妒英才,蔡锷被任命为四川督军兼省长后不久,便查出了喉癌,哪怕他立即飞往日本治疗,但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癌症怎会轻易治好。同年11月份,蔡锷将军病逝于福冈。
为感念蔡锷将军在护国运动中为共和作出的极大贡献,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其举行了国葬。 消息传到北京后,小凤仙身披一袭黑纱前往中央公园祭奠蔡锷,并送上托人写就的一幅挽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英雄与侠女的悲剧就此落幕。英雄早逝,侠女又去往了何方?
半生寥落,明珠蒙尘
1951年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一代名伶梅兰芳先生去往前线慰问朝鲜志愿军,回程途中路过沈阳受邀作临时演出。 盛情难却之下梅兰芳便留下了,未曾想却与一位阔别三十余年的故人重逢。这位故人,便是小凤仙。
当梅兰芳大师要在沈阳演出的消息公布时,大家都沸腾了,人人都想目睹这位京剧大师的风采,不少戏迷还写信给梅兰芳表达自己对大师的敬佩和对京剧的喜爱。梅兰芳的秘书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但当他打开一封求见信时,他顿时惊诧了,只见在信的末尾赫然是一行娟秀的笔迹,署名写着:原在北京陕西巷住张氏(小凤仙)现改名张洗非。
居然是一代名妓小凤仙?秘书不敢耽误,急忙告诉了梅兰芳。梅兰芳也十分惊诧,当年在祭奠过蔡锷将军后,如日中天的小凤仙便销声匿迹不知所踪了,怎会突然出现在沈阳与自己见面?
小凤仙爱唱戏听戏,当年在北京常常去听梅兰芳唱戏,一来二去二人还算熟识。梅兰芳对她这些年的情况十分好奇,也想见一见当年的老朋友,欣然答下了这次会面。
当年过五十、风华不再的小凤仙穿着一身普通的衣裳牵着一位小女孩走进来时,梅兰芳还是忍不住在心中感慨。 韶华易逝,如今二人皆已不是当年那个年纪轻轻便名动紫禁城的旦角和名妓。
在交谈中得知,小凤仙在蔡锷死后便隐姓埋名,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后来认识了一位梁姓旅长,嫁给他之后来到了东北。但之前国家动荡,该旅长接到军令后便赶赴了战场,从此 杳无音讯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小凤仙住在沈阳,因为喜欢听戏便结识了锅炉工人李振海,李振海发妻因病逝世,家中只有一位年过14岁的女儿。二人便商量着做了个伴,成了一家人。
但没过多久李振海也去世,只剩下小凤仙和她十几岁的继女一起生活。 她成天乱逛,不爱干活做家务,又喜欢喝酒听戏,常常惹得周围邻居议论纷纷。但她即使流落半生,明珠蒙尘,身上仍自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其他人便唤她“懒娘娘”。
得知小凤仙这些年过得坎坷,梅兰芳不忍旧友落魄,便提出帮着她找份稳定的工作,小凤仙十分感激,最后梅兰芳托人帮她找了一份保育员的工作。
或许真的应了那句红颜薄命,在得到工作不久,小凤仙便患上了老年痴呆,身体状况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1954年,这位曾经名动京师的侠女病逝于沈阳,享年54岁。
结语
众人对小凤仙的印象,大多只是作为大将军蔡锷的红粉佳人,是往英雄身上增添一段风月往事的凭证。
其实无论是从年龄还是阅历来看,与其说二人是缱绻爱侣,不如说是交心知己。他懂她的侠骨柔肠、艰辛不易;她知他的雄心壮志、傲然气节。
“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士为知己者死,当小凤仙毫不畏惧地帮助蔡锷脱身逃离北京的时候,她就已经无愧于“侠”之一字。
以上就是关于形容本该如玉石般金贵却被掩埋在沙尘之中的事物的成语全部的内容,包括:形容本该如玉石般金贵却被掩埋在沙尘之中的事物的成语、形容明珠被埋没的诗句、《小窗幽记》译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