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第1张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同时,他还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还将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动物研究、儿童教育以及广告等方面,并以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行为主义四大代表人物:

1、桑代克:桑代克是现代心理学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反应学习理论”。准备律:学习者对某种刺激是否做出反应,与其是否做好准备有着密切的关系。练习律:重复某一种刺激的次数越多,联结就越牢固,反之越弱。

效果律:某一刺激如果导致了正向的结果,那么这种刺激与结果之间的联结就会加强;如果导致的是负面的结果,那么这种联结就会减弱。

2、巴普洛夫:巴普洛夫提出了经典反射理论,它包括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

刺激泛化:刺激泛化是指,某种连续或重大的刺激会让人形成条件反射,在反射形成后,与该刺激相关的其他刺激物也可能会对个体造成一定的刺激,并导致个体产生类似的反应。

刺激分化: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会使得个体对某种刺激,以及和该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3、斯金纳: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学习的本质是概率的变化,而强化则是增加概率的一种手段。据此,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

4、班杜拉:首先,班杜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观察学习,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子过程。

其次,班杜拉认为,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已习得的行为,将会受到三种强化的影响,它们分别是: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最后,班杜拉还提出了自律行为养成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班杜拉、桑代克、斯金纳、托尔曼等。

1、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2、班杜拉:班杜拉认为人类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模仿只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

3、桑代克:动物心理学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终于形成稳固的刺激,即反应的联结,

4、斯金纳:斯金纳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

5、托尔曼:托尔曼提出整体行为模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弥补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缺陷,同时建构符号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其他信息: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它可区分为古典行为主义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学派。古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其次则有霍尔特、亨特、拉什里和魏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班杜拉等。

1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华生、班杜拉、桑代克、斯金纳、托尔曼等。

2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人们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控制。只要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

3班杜拉:班杜拉认为人类通过观察和学习获得新的行为。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模仿只是对学习者的模范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

4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的鼻祖,连接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尝试犯错的渐进过程。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最后形成一个坚实的刺激,即反应的连接。

5 斯金纳:斯金纳行为主义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心理学关注的是行为的可观察的外观,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

6 托尔曼:托尔曼是认知心理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整体行为模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弥补了沃森经典行为主义的缺陷,构建了符号理论。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对行为的研究包括刺激和反应两个方面。刺激是指外界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变化,如光、声音、饥、渴等。反应是指有机体所做的任何外部动作(外部反应)和腺体分泌(内部反应)。反应有先天反应和习得反应两种。复杂反应和动作技能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学会的。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以上就是关于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全部的内容,包括: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66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