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谈谈全球变化在我国的表现原因及可能措施

可怜九月初三夜2023-05-04  13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 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面对当下愈来愈严重的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的问题, 中国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 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是任重而 道远,将来中国必将在气候变化上迈出更远的步子,也相信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显现的同时。 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现在的影响: 1陆地地区低温天气(包括白天和晚上)和霜降出现频率降低,可能性超过90%。 2炎热天气(包括白天和晚上)出现频率增高,可能性超过90%。 3绝大多数陆地地区热浪更频繁出现,可能性超过66%。 4极高海平面出现率提高,可能性超过66%。 5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全球受干旱影响地区增多,一些地区的可能性超过66%。 6热浪更频率席卷绝大多数陆地地区,可能性超过66%。 7自1970 年以来北大西洋热带气旋活跃性增强,一些地区的可能性超过66%。 全球气候变化对将来的影响: 1雪盖区萎缩、永久冻结带解冻加速以及海冰数量减少,可能性超过99%。 2酷热天气、热浪以及强降水出现频率增高,可能性超过90%。 3热带气旋强度升高,可能性超过66%。 4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可能性超过90%。 5亚热带陆地地区降水减少,可能性超过90%。 6包括美国西部和地中海盆地在内的很多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减少,可能性超过90% [ 2 ] 13 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局势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人类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安全观。就安全观 念而言,通常认为其中包括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个基本方面。传统安全观重视的是政治 与军事层面上的国家安全,尤其强调领土安全,认为维护安全的主要手段是军事力量,战争 是解决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的主要方式;在非传统安全观中,强调的是除军事、政治上对国 家的威胁以外,其他对主权国家及其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如经济安全、生态 和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等,此类问题都是由非政治和非军事因素引起,并具跨国 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21 推进节能减排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2006 年~2008 年,我国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6059 万吨、炼钢产能4347 万吨、水泥产能14 亿吨、焦炭产能6445 万吨;到2009 年上半年,已关停小火电机组5407 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一五”关停 5000 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任务。二是优化能源结 构。截至 2008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达 25 亿吨标准煤,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 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太阳能生产能力等均居世界第一。三是推动技术进步。加快 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攻克一批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 程和重点环境治理工程;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节能和环保 服务市场。四是增加森林碳汇。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 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林业作为温室气体汇的能力。近5 年来, 中国森林蓄积量以每年近1 亿立方米的速度在增长,森林覆盖率从20 世纪90 年代初的14% 提高到 20%,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五是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 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实行耗能产品最低能效标准,扩大强制性能效标 识的实施范围;切实抓好电力、钢铁等重点耗能企业以及建筑、交通行业和公共机构的节能 工作,加强了重点耗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对重点污染源实施了在线监测,推进重点流域区域 污染治理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不同模式循环经济的典型经验。六 是完善政策机制。设立节能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节能重点工程、高效节能 产品、合同能源管理等。对开展节能、发展循环经济和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采取了减 税免税政策;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工程,实行“以奖促治“政策,财政给予一定的奖励资金; 对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的地区,研究实行生态补偿的机制。 [ 3 ] 22 可持续发展 气候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为此,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 了7 项积极的应对措施: 第一,组建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机构。 第二,积极参加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 第三,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如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 展优质能源,努力改善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支持在农村和边远地区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 动。 第四,认真履行在公约下承担的具体义务。 第五,开展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 第六,开展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 第七,为实施议定书做好准备。 23 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自从气候问题提出以来,国际为应对气候问题举行了一系列会议。最近, 新一轮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于11 月28 日至12 月9 日在南非德班召开,这是国际气候谈判的又一次重要会 议。国际社会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会议之前有关国家就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多边和双边斡 旋等方式给会议预热、通气。 今年以来,有关方面已先后在曼谷、波恩和巴拿马召开了气候变化谈判非正式会议, 强烈呼吁各国加强“诚意谈判”,为推动德班会议取得预期成果做出努力。与曼谷和波恩会 议相比,巴拿马会议进展明显,增添了人们对德班会议的信心。非洲国家***则把今年8 月在开普敦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作为舞台,呼吁非洲国家团结合作,统一立场,促 使大会获得成功。9 月初,太平洋岛国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召开峰会,呼吁太平洋岛国 论坛成员国和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等问题加强合作。 欧盟***秋季峰会10 月23 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就德班会议达成欧盟内部统一的 谈判立场,与会欧盟***一致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欧盟愿意认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 期,在去年坎昆气候大会成果的基础上,努力促成德班大会取得均衡而又卓有成效的结果。 欧盟***上述表示对德班会议来说算是一件好事,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德班会议的期待和信 心。 不久前,美国气候变化特使和欧盟委员会气候变化官员先后对中国进行穿梭访问,与中 方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磋商,为德班会议的召开做好先期准备。作为气候谈判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政府对谈判一直持积极立场,一再表示愿意与各方一道推动德班国际气候会议取得积 极、全面和平衡的结果。 可以说,围绕德班会议的全球预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由于各方利益诉求不 同,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责任缺失、迟疑消极,使得德班会议仍然面临许多难题。首先,《京 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和第二承诺期能否有机衔接,是判断德班会议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 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并不愿意接受第二承诺期,试图抹杀国际社会在气候谈判中业已取得的成 果,另建一套符合一己利益的全新框架和原则。对此,发展中国家予以坚决拒绝。其次,发 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承诺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缺乏保障机制,难以落实,特别是有关2013 年 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 亿美元的援助资金目前还是零,谈判任务异常艰巨。再 次,发达国家减排指标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发达国家在坎昆会议期间提出的中期减排指标 低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25%至40%的减排要求。发达国家如不能承诺 大幅度提高其减排水平,必定会极大阻挠谈判进程。 [ 4 ] 当前,从各国纷纷预热德班会议看,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 焦点和世界各国共识,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变化问题上的热情并没有减退,但是光有热情还 远远不够,现实更需要有关国家拿出具体行动来,特别是发达国家更应该兑现承诺,按照“巴 厘路线图”的授权,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在实施方面迈上新 台阶,以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3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的积极成果 31 促进新能源开发 我国新能源的开发,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有效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风能、太 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型能源是我国战略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有 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增强能源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32 促进社会发展 除了通过制定和完善立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还有效开展了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 方面的法律执行和监督工作,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08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 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5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42%和595%。近三年 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661% 和895%。2006 年到2008 年,已依法关停小火电2157 万千瓦、小煤矿112 万处,淘汰落 后炼铁产能4659 万吨、炼钢产能3747 万吨、水泥产能8700 万吨。这些工作成效,为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 5 ] 33 提高国际地位 我国积极促进国际合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首先,中国代表团的积极斡旋为大会注入了推动力。通过与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 南非)、“77 国集团+中国”、小岛国联盟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积极沟通,彼此增强了共识 和团结。同时,针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核心问题,中国代表团分 别与美国、澳大利亚等“伞形国家”沟通,推动了整个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维护了发展中国家 的利益。 其次,积极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在德班气候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举 办了23 场题为“中国角”的系列边会、交流与宣传活动,吸引了大量与会代表和媒体记者。 这是中国政府代表团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期间首次举办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和 对话活动,成为外界深入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第三,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提出倡议。在德班大会第一天的开幕式上,中国即代表 基础四国发言,提出“公平原则”,明确指出不仅要看国别的二氧化碳总排放,也要看人均排 放和历史人均累积排放,以公平、公正地解决温室气体累积所导致的气候变化效应。在6 日举行的“中国角”系列边会上,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王玉锁发出了主题为“用我所能善待明 天”的全球技术合作倡议,倡导各国加大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投资等,得到了美国杜克能源 公司等合作机构的充分认可与支持。 第四,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国际合作的决心与诚意。就在德班大 会召开前一个月,中国国务院讨论通过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到 2015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 年下降17%的目标要求,得到了《联合国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等人的赞许。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 表示,在满足五项条件的前提下,中国可以参加2020 年后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协议。此 外,根据参会的中国企业代表介绍,在中国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中国企业已将发展低碳经 济作为企业的战略重点,将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视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要素, 在行动中承担责任,实际上已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地位 [ 6 ] 。 4 中国应对当下及将来气候问题的政策 在我看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还有很长的一短路要走。而以下政策是必须坚定 实施的。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和战略规划。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并根据应对气候变化 工作的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等作出修订。 二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 政策调整和体制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 业过快增长。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统筹协调低碳发展战略与其他资源环境政策, 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资源产出率。是提高适应气候变化 能力。重视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四是卫生健康等重点领 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从而能够发挥出积极建设性作用,努力推动谈 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2010年7月30日。

2010年7月,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苏帕曼(Rob Subbaraman)说,日本曾是推动亚洲其余地方的动力;现在,潮流在转向,中国正成为一种影响着包括日本在内亚洲其他地方的强大势力。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种复兴正在改变一切,从全球军事及金融力量的均势,到汽车怎样设计,无所不包。从某些指标来看,中国的经济总产出已经上升到仅次于美国的水平。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将凸显“中央王国”在18世纪失去亚洲军事、科技和文化强国地位过后一直未曾享有的一种辉煌。

扩展资料

有这样几个事实反映了中国地位的凸显:

第一,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二,2010年10月,G20财长会议决定IMF将向中国等新兴大国转让6%的投票权,其中,中国的份额将由372%跃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一举超过英、法、德成为IMF第三大股东。

中国投票权的上升并没有动摇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拥有的否决权,也没有动摇发达经济体的主导权。

第三,中国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国“美洲虎号”快47%,被认为是走向科技大国的重要表现。

第四,中国海军舰队多次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第五,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发挥重要作用,作为G20和“金砖四国”成员参与制定和协调国际经济规则,作为基础四国的成员参与气候变化谈判,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体

巴西和中国的关系:

1974年8月15日,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199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巴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高层交往频繁。中巴在国际事务中合作密切,在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等多边机制中就全球治理。

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气候变化、新兴大国合作等重大国际问题保持良好沟通与协调。巴西政府一贯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在台湾、涉藏等涉我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予我理解和支持。

扩展资料:

文化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熔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其他地区的移民。在音乐舞蹈方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现。不管在艺术形式或通俗特色方面,巴西音乐均引起世人注目。

19世纪具有国际声望的作曲家哥梅斯(KarlosGomes)即是巴西人,其作品具有意大利风情,包括一出根据阿伦卡尔的《瓜拉尼人》写成的歌剧。20世纪的维拉洛博斯(HeitorVilla-lobos)也获得国际盛名,作品主要以本土主题和乐器为基础。

对巴西民间艺术重新燃起的兴趣,是与192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同时发生的,在音乐方面为诗人小说家马里奥·安德拉德所提倡。巴西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为圣保罗艺术博物馆。

巴西的文化具有浓郁的拉美特色,极具风情,普遍的音乐舞蹈时尚(如:桑巴舞)多来自民间,主要受非裔所影响深远。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乐训练的人演奏。

每年2月,嘉年华会时蜂拥而出的新歌曲,有许多题材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或是周遭发生的事情,透过个人演出表现多姿多彩的嘉年华会,正是巴西多重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西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

1、生活水平低下

在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低下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国民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二是贫富差距大,三是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

2、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产水平的高低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息息相关,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并无优势,由于这些因素的限制,生产率水平较为低下。

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在人口出生率方面,发展中国家一般高于发达国家。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各类传染病的有效控制,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造成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人口年龄结构的比例失衡,加重了国家的赡养负担。

4、失业率高,就业率低

劳动创造价值,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运用并不充分。一方面是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劳动的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劳动力虽然形式上就业,但得到的劳动时间却较少,从而造成低就业或者就业不充分的现象,劳动生产率较低。

5、对农业生产的依赖度高

在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即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较高,因而农业劳动力的在整个就业结构中也是较大的,一般占到50%~70%左右。

6、国际地位低

在国际关系上,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低下、国内储蓄不足等原因,在国际贸易中一般以出口初级产品获得外汇,而国内需要的高精尖技术或产品却只能通过进口。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的牵制,在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7、市场经济不发达

由于历史上曾受殖民掠夺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独立后政府在政策上不当干预,导致国内的资源未得到有效配置,市场的作用为得到发挥。

扩展资料:

发展中国家过去一般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向外扩张、侵略,把世界10亿以上人口的大部分地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

经过长期的反帝反殖斗争,这些国家取得了独立,有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但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国家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民族独立,但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与剥削。

旧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彻底摧毁,一些经济命脉仍然不同程度地控制在国际垄断资本手里。发展中国家虽然根本改变了自身的附庸地位,但仍面临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威胁。

因此,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强权政治,变革国际旧秩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命运,面临共同的任务和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展中国家

在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过三十年的壮观增长,中国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过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2000年,中国还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中国经济规模何时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关注的话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用“一个时代的结束”来形容这一历史性时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钢明昨天再次强调,国际上衡量国富国穷的指标是人均GDP,“目前中国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国还是一个‘穷国’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国内媒体应该淡化这一变化,避免国际舆论借机再度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

扩展资料:

有这样几个事实反映了中国地位的凸显:

第一,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二,2010年10月,G20财长会议决定IMF将向中国等新兴大国转让6%的投票权,其中,中国的份额将由372%跃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一举超过英、法、德成为IMF第三大股东。

中国投票权的上升并没有动摇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拥有的否决权,也没有动摇发达经济体的主导权。

第三,中国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国“美洲虎号”快47%,被认为是走向科技大国的重要表现。

第四,中国海军舰队多次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第五,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发挥重要作用,作为G20和“金砖四国”成员参与制定和协调国际经济规则,作为基础四国的成员参与气候变化谈判,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凤凰网-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希腊、奥地利、葡萄牙、卢森堡、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冰岛、日本、澳大利亚等20个先进发达国家。

爱尔兰、新西兰、西班牙、新加坡等4个较高水平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 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

土耳其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非洲各国、亚洲各国(除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外)、东欧各国、拉丁美洲各国。

现在在世界上最受到关注的发展中国家——亚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非洲——埃及,肯尼亚。美洲——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

(中国、印度、巴西、南非被誉为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被称为金砖四国)

贝宁、玻利维亚、布基纳法索、埃塞俄比亚、加纳、圭亚那、洪都拉斯、马达加斯加、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尼加拉瓜、卢旺达、赛内加尔、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

全 世 界 最 穷 的 国 家 共 有 四 十 个 , 其 中 有 三 十 二 个 在 非 洲 。 贫 穷 是 非 洲 最 普 遍 的 现 象 , 但 却 有 相 当 丰 富 的 天 然 和 矿 物 资 源 , 很 有 发 展 的 潜 力 , 需 要 其 他 国 家 帮 助 发 展 。 目 前 非 洲 宣 教 工 作 最 大 的 挑 战 是 来 自 回 教 。 因 回 教 的 势 力 在 北 非 一 些 国 家 逐 渐 扩 张 , 有 些 由 回 教 国 家 所 支 配 的 地 区 , 基 督 徒 受 逼 迫 的 情 况 日 趋 严 重 。 非 洲 有 1 1 个 国 家 的 回 教 徒 占 其 人 口 总 数 20%-50%, 另 有 18个 国 家 的 回 教 徒 为 该 国 人 口 的 51%-100%之 间 。 宣 教 士 在 当 地 所 面 对 的 困 难 , 计 有 语 言 、 经 济 的 支 援 , 以 及 极 端 回 教 势 力 的 挑 战 等 。 现 时 急 切 需 要 的 宣 教 士 , 最 好 能 懂 法 语 ( 有 22 个 国 家 ) 、 英 语 ( 有 18 个 国 家 ) 、 葡 萄 牙 语 ( 4 个 家 ) 、 西 班 牙 语 ( 2 个 国 家 ) , 以 及 有 些 是 阿 拉 伯 语 和 非 洲 土 语 等 。

世界上最穷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调查

世界最穷的十个国家几乎全在非洲,亚洲仅有一席,那就是我们的近邻尼泊尔,排名世界界最穷的国家第六名。而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几乎全在欧洲,除此之外,美洲的美国排名第四,我们的近邻日本排名第六。

世界排名最穷的国家第一名的是埃塞俄比亚,人均财富仅1965美元,世界排名最富的国家第一名的是瑞士,人均财富达到了648241美元,两者相差将近330倍。而世界排名最穷国家的第十名马达加斯加,人均财富5020美元,世界排名最富的国家第十名比利时和卢森堡,人均财富451714美元,两者相差90倍,越是往上差距越是有所缩小。

从世界最富的国家和最穷的国家排名榜上来看,非洲仍然是世界上最穷的地方,非洲的贫穷与非洲的生产力落后,战争和动乱不断有很大的关系。欧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富的地方,这与欧洲较早地进行工业革命有很大的关系,而亚洲惟一进入世界最富前十名国家的日本,与其很早进行的明治维新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明治维新让日本跻身于世界最富国家前十名

以上就是关于联系实际谈谈全球变化在我国的表现原因及可能措施全部的内容,包括:联系实际谈谈全球变化在我国的表现原因及可能措施、中国哪一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巴西和中国关系如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861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