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就是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人生境界的特点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俗话说,人生而平等,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是常态;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差距,这差距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还体现在为人处事上。
每个人,都喜欢接近美好事物,层次高的人,格局高,无论在待人接物,还是为人处事,都是无可挑剔,自然受人欢迎,而判断一个人层次高不高,就看他有没有做到以下三点: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
一、做事踏实
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内心越缺什么。有的人,做事雷声大,雨点小,行为处事浮夸,显摆自己的阔绰,和人聊天时,天花乱坠地吹嘘自己,然而,实际上,最后能成功的,却是那些闷声不响,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层次高的人,都是愿意踏实做事的人,他们处事理性不浮躁,谦虚不卑微,不争强好胜,不事事张扬;他们为人也有涵养,说话恰到好处,行为举止令人舒服。所以,一个人层次高不高,就看他做事是否踏实,对待事情是否认真。
二、热爱读书
如今的社会浮躁,笑贫不笑娼,宣扬读书无用论,每个人,都在追名逐利,将无知当炫耀。但实际上,热爱读书的人,才能达到无人能及的人生高度。
读书的好处说不尽,它能帮你提高层次,增长知识,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开阔眼界。层次高的人,深刻理解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愿意读书,愿意沉浸在书卷的香气中,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沉淀自己。
所以,一个人层次高不高,就看他愿不愿意读书。
三、对待生活的态度
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因此,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而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层次。
层次低的人,不愿奋斗进取,不愿为自己想要的,付出努力和汗水,然后美而言之,平淡就是真,然而,真正的平淡,是历经坎坷、不断奋斗之后,才有的云淡风轻;真正的平淡,是你在社会上历练过后,得到的遇事处变不惊的心态。
反观,层次越高的人,越不甘于平淡,他们向往在生活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对生活充满了好奇,继而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索未知领域,以此,获取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样的人,都是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
所以,一个人层次高不高,要看他对人生的态度,是不是积极进取。
《人生的境界》,四种境界其实质是指: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自然境界
一个人做事只是顺着其本能或其社会风俗习惯,其所做之事无觉解或不甚觉解,此事于其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这个人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其所做之事,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动机则是利己,于己有功利意义。这种人生境界即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并成为社会的一员,有这种觉解并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即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是真正的有道德的人,其所做的符合严格的道德行为,有道德意义。这种人生境界,即道德境界。
4、天地境界
一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各种事的意义,自觉地做他正在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即天地境界。
扩展资料
《人生的境界》由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提出,哲学的任务包括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世界未来的哲学要满足人类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生的境界
人生追求的三种境界,指的是
1、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译文: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译文: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译文: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人生三境界”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扩展资料
1、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天涯海角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
2、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
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3、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
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什么是静的境界:“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直立,拟无不中。”一只精灵异常的猫,等着要抓老鼠,四只脚蹲在地上,头端正,尾巴直竖起来,两只锐利的眼珠直盯即将到手的猎物,聚精会神,动也不动,随时伺机一跃,给予致命的一击。这是形容一个参禅的人,参话头,作功夫,精神集中,心无旁骛的情况。不如此,道功无法成就。
神宗大师们另外还有个比喻:“如鸡之孵卵”。这就不像猫捕老鼠,瞪眼张爪,蓄势待发了。而是闭着眼睛,迷迷糊糊,天塌下来都不管,你踢他一脚,他叫也不叫,理也不理,只是死心眼直守着那个心肝宝贝的鸡蛋。这样也是一种修定的功夫,也是形容虚到极点,静到极点,如同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这六字真言。这六字,已经把所有修道作功夫的方法,与修道的境界、层次,都说完了。世界上各宗各派、各式各样的修道方式,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人生的境界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人生的境界、什么样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