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分为3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详细又分为:
岩石圈
岩石圈的定义为:“地球的刚性外壳层,是由一些能够相互独立运动的离散型板块构成的,概而言之,板块这种组合就成为岩石圈。”
上地幔
厚度为20~400千米。地震波速在其内部随深度增加的梯度较小,在60~150千米间,许多大洋区及晚期造山带内有一低速层,可能是由地幔物质部分熔融造成的。
过渡层
厚度为400~670千米。地震波速随深度加大的梯度大于其它两部分,是由橄榄石和辉石的矿物相转变吸热降温形成的。
下地幔
厚度为670~2900千米。目前认为下地幔的成分比较均一。但因处于极端高温和高压环境,地幔岩石呈现为塑性状态。
大陆地壳
大陆地壳覆盖地球表面的45%,主要表现为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浅海。地壳的化学组成以硅铝质为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岩石:一类是地壳上部的相对未变形的沉积岩或火山岩堆积,另一类是已经变形变质的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带。后者构成地球表面的山脉或在地壳深部,前者多在地壳表层的盆地及其边缘。地壳可以承受强烈的板块构造运动,所以目前能寻找到38亿年前的地壳。
大洋地壳
大洋地壳极薄,其上海水深度平均为45千米。大洋地壳从上到下由下列三部分组成:a 海洋沉积物层,平均厚度约为300米,但其厚度可以从零(特别是洋中脊附近)变化到几千米(大陆附近),VP=2,d=193~23;b 镁铁质火成岩,以玄武岩和辉长岩为主,其厚度为17±08千米,VP =4~6,d=255; c 海洋层,主要是地幔顶部水化作用形成的蛇纹石,其厚度为48±14千米,VP =67,d=295。洋壳的厚度、年龄随距洋中脊的距离加大而变厚、变老。但洋壳的年龄远远低于陆壳,多晚于中生代。
古登堡面
1914年,美国学者古登堡(Gutenberg)发现地下2900千米处存在地震波速的间断面,首先是发现距震中11500~16000千米的范围内存在地震波的阴影区,解释为存在地核,其次是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纵波存在一次由136千米/秒突然降低的截面,而横波则突然消失了。后证实这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该不连续面称为古登堡面。
莫霍面
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Mohorovicic)1909年研究萨拉布地区一次地震时发现在地下33千米处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的6~7千米/秒突变到8千米/秒,说明组成物质明显不同。持续研究发现,这一界面具有全球性,并经证实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因此,该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莫霍面在大陆地区深度约在20~70千米左右,大洋地区7~8千米。
内地核
内核的深度位于5100千米以下,VP=105~113,d=12~125,内核温度为4000~4500摄氏度。
外地核
外核的深度介于2900千米和5100千米之间,VP =8~105,d=98~12,外核温度约为3700摄氏度。研究表明,地核可能仍然影响着地幔的温度分布,因而也可能间接地控制地球表面的地质过程,近年来发现地球表面的很多热点就起源于核幔边界。地磁、地震和极光中包含着丰富的地核信息。
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是地壳。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有关内容,明确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划分,是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的。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称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至地球的地心部分,为地核。
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第二,通过回忆、再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有关内容,明确地壳、地幔、地核和岩石圈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地球内部结构中所处的圈层位置。
外部圈层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地核与地幔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与地壳界面为莫霍界面。
莫霍面:
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
A、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故不符合题意;
B、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整个地壳,故不符合题意;
C、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故正确;
D、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
古登堡面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以古登堡界面为此命名。
以上就是关于地球内部可以分成那三个部分全部的内容,包括:地球内部可以分成那三个部分、莫霍界面以上是什么圈层、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圈层是(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