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简称“陕”发源于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

陕西的简称“陕”发源于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第1张

陕西稳居中华大地所在位置中心,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地域之一,现阶段,陕西有人口数量3835万,总面积近21万公顷,所辖西安、宝鸡市、咸阳市、榆林市、汉中等10个地级市,另加一个跟地级市平级其他杨陵农业示范区。在历史上,陕西近21平方公里的板图,并非现阶段这个样子,反而是通过数次吵吵闹闹以后产生的,大概在清朝清朝康熙才固定不动出来。陕西那片地区有着地名时,其它地方还人迹罕至,并没有人们踪迹主题活动,可以说,陕西是中华大地上最开始有着称呼的。

陕西,说白了便是“陕”之西。因而能够见到,“陕”之地名,先于“陕西”之地名。陕之地名,来源于西汉之初。周成王之际,周公旦、召公分治算法,周公旦分治算法陕之东,召公分治算法陕之西,便是以“陕”为界。这儿的“陕”,便是古时候的陕塬。陕塬的地方,东据崤山,西接陕西潼关,扼守物品交通干道,“陕,隘也”,意思就是保险的好处无法行驶的地区。为此界限物品,都是避免物品两侧据险军阀割据的一个策略。

公元390年,秦孝公十年,秦置陕县,以后的北魏孝文帝时改成陕州,在以后的千年历史中,陕县和陕州两个名字是这个地区的常用名字。陕西名字的含义,在宋朝逐渐变成一种正规的行政部门编制名字。宋初设陕西路,这也是陕西名字的含义的最开始来历。元朝设陕西行省,明朝设陕西布政使司,清朝仍然称陕西省。由此可见,陕西之地名,来源于陕地这一具备切分实际意义的独特地貌。现如今,陕西之地名依然存在,而与这一地名息息相关的陕县,仍在东面的河南省三门峡,现如今早已提升为陕州区。

陕西在春秋时期为秦朝领域。秦统一中国后,分陕西的地方开设内史郡、上郡、汉中市郡;汉朝陕西所属司隶部及益州、朔方诸部;唐属关内、山南等道。陕西的“陕”是陕西省的简称,“陕”字来自山东的陕县,陕县往西之后演化成陕西。陕西一名,来源于周朝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河南省,三门峡)张汴塬一带旧称陕塬,那时候的陕西便是陕塬往西的泾渭平原区。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观察使,陕西始转换为政区名字。宋设陕西路。取全名中的“陕”字做为通称。

陕西被称为三秦之地有两个原因,一是地理位置原因,二是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指的是秦末,项羽和刘邦一起灭亡。秦朝以后,项羽坐上了霸王的位置(霸王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首,地位仅次于天子但高于诸侯),开始分封天下,在今天的陕西地区分封三个诸侯。

这三个C主分别是、勇王、赛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这三个人都是秦朝的将军。巨鹿之战后,都投靠了项羽,都被项羽封为C王,所以统称为三秦王。

首先,由地理位置决定地名通常以当地的特色建筑命名,如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太行山以东的山东、湖南湖北的洞庭湖等。从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秦岭横贯陕西大地,从而将陕西分为南北两部分,将渭河平原称为秦川。项羽称陕西三秦土。

说到项羽,人们通常会想到自刎乌江,杀到江东秦国。或者你不知道原来陕西叫“三秦土”也和项羽有关。在陕西这个地方,项羽任命了秦国的三位将军,即张寒、董翳和司马欣,他们分别是王勇、翟王和王赛,来管理大秦之地。所以陕西叫三秦土。

最后,“三秦地球”的范围一开始比较小。后来经过几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西汉时期,关中分为京兆、左凤仪、右扶风三郡。虽然最初的三秦指的是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但不包括陕南和陕北。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三秦”认识的改变,陕北、关中、陕南统称为“三秦”,陕西省也称为“三秦之地”,类似于山西省,被称为“三晋之地”。

但自汉代以来,关中地区环境恶化严重,尤其是水源枯竭。到了唐朝,关中平原的环境已经很差了,粮食产量大减,需要全国各地大量的运粮支援。到了武则天时代,洛阳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第二个首都,因为这里更容易运粮。唐朝以后,三秦之地再也没有恢复。这是三秦的由来以及意义

一、关于陕西行政区划分的问题。

宋代初期。对全国行政区域进行了改革,将唐代已经混乱不堪的道制行政区改为路制行政区。经过反复增设或合并、废除,在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定天下为15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西川路、峡西路。这是陕西作为行政区划的第一次出现(尽管包括的区域和现在的有很大不同)。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宋朝将行政区划增至18路;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增至23路,宋神宗又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并分陕西路为永兴军、秦风两路,这时,陕西的行政区域划分又被永兴军和秦风两路替代。(今陕西的大部分属于永兴军路,治所在今西安市;今麟游、周至以西,南至凤县、留坝,另属秦凤路,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这两路是由陕西路划分出来的,因此,习惯仍称它们为陕西路)。

到了元代,当朝将政治中枢称中书省,在各地的分设机构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至此设立了陕西行省。陕西行省的辖地包括今陕西全境及甘肃兰州以东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各地。所以说,真正意义上陕西行政区的划分,是从自元代设行省开始的,陕西的省治也从此以后一直设在现今的西安市。

明朝在元行省基础上,除北京、南京外,在全国设13个布政使司,陕西布政使司所辖地区包括今陕西全境、甘肃嘉峪关以东各地、宁夏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东部分。

清代废去布政使司的称号,仍称行省或省,嘉庆年间全国有18个省。清初陕西仍辖今甘肃、宁夏和青海东部。康熙二年(1663)年移陕西右布政使驻巩昌,五年改为甘肃布政使,移驻兰州。从此,陕、甘两省分治。

二、关于历史上陕西的行政区划演变。

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代最长的省份。大约在2000年前、公元前28世纪左右,传说夏部落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在陕西活动过,为中华民族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丰功伟绩。公元前21~前16世纪的夏朝时期,陕西就有褒国、扈国、骆国出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在陕西建都。此后,又有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13个王朝先后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计11年。

1、唐以前行政区划演变

陕西地方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魏国在洛河下游设上郡,楚国在汉江中游设汉中郡,秦在陕北也设上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普遍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陕西境内除保留上郡和汉中郡外,在渭河流域另设内史,与郡同级。

西汉沿袭秦制,保留上郡与汉中郡,另将秦的内史分为3个相当郡的政区:京兆尹(分管今西安以东、渭河以南地区)、左冯翊(分管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区)、右扶风(分管咸阳以西地区),称为“三辅”,治所均在长安城。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13州刺史部,监察各郡。后来改刺史部为州,州牧或州刺史为行政长官,形成州、郡、县三级制。现今的陕西在西汉中期涉及3个州。

三国时期,现今陕西地区的大部分由雍州、荆州、益州管辖。西晋时大致和三国相仿。东晋至隋统一的二百多年间,南北分裂,战争频繁,行政区划十分混乱。

2、唐以后行政区划演变

唐初对州、郡、县加以改革,全国共设10道,道辖州、郡。今关中、陕北属关内道,陕南属山南道。 宋代以后的演变请参阅第一问题的回答)。

西安,古称长安,又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

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而得名。

西周时定都于此,称镐京,西汉时定都于此称长安隋朝时文帝在古西汉长安故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并定都于此,也就是唐朝的长安。

在中国历史上,有20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哪些应该称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应该算是西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这是人们对于什么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异,导致对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产生了分歧。

目前被官方采用的说法是13个王朝。此外主要还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种数量上不同的说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体朝代又各有两种说法。

参考资料:

西安(陕西省会、十三朝古都)_百度百科

西安,古代叫长安,也用过: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扩展资料:历史名城西安古称“长安”地处中国中西部,是陕西省的省会。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黄河淹华岳,白日照潼关。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杜甫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汉中行》宋 黄裳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七月八月{左禾右罢}稏红,一家往往收千钟。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与君道。君不见屯军十万如貔貅。椎牛酾酒不得饱,飞刍挽粟无时休。禾稼登场虽满眼,十有八九归徵求。军前输米更和籴,囊括颗粒无乾糇。棱棱杀气森平原,虽食我肉不敢言。阵马如云动雷电,戈戟摐撞相腾喧。口边夺食与马啮,马饱人饥无处说。大吏明知但吁叹,百姓俛首当擭窃。天高日薄炊烟冷,村落萧条往来绝。君莫问我汉中连年事,肝膈难言眼流备。似闻今年春,关外四五州。岁饥人无食,饿者颇亦稠。蕃人欲寇边,此事信有不。时涂苟如此,人生不如死。死即万事休,生则何时已。语多情极辞转哀,野风飒飒吹黄埃。荒村相对两呜咽,收泪问我方来。作官骑马不易得,具与天子怜婴孩。老翁已老死不惜,家有儿孙方戢戢。愿群富贵为爱惜,莫教还似翁今日。《归次汉中境上》宋陆游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杨日夜流。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陆游写了大量关于汉中的诗词,有《陆游汉中诗词选》)(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 简称:秦、陕

西安在古时候的称谓很多,“长安”只是其中最有名,用时最长的一个。叫“长安”是跟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有关。寓意为“长治久安”,永享天下太平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荒*无道,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各地人心惶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为首的起义军在安徽宿州境内的大泽乡迅速揭竿而起,给秦朝沉重打击。

此时,在江苏徐州境内的沛县当县令的刘邦,看到秦朝大势已去,于是,他在沛县纠集3000多人,也组织了一支起义队伍,开始打击秦朝,并占领了沛县,同时投靠了比他更有实力的项梁,也是项羽的叔叔,被委以重任。

刘邦的起义军一路北上,浩浩荡荡向秦朝都城咸阳杀来。到公元前206年时,刘邦的大军攻进了陕西关中境内。此时,秦朝王子看到大势已去,就投降了刘邦。秦王朝也随即灭亡,刘邦做上了关中的土皇帝。

这时,项羽也强大起来,周围聚集了一批比刘邦更为强大的军队。项羽看到刘邦越来越强大时,担心给自己造成危胁,于是,决定除掉刘邦。因此,紧接着就发生历史上那个著名的“鸿门宴”。最终,刘邦从鸿门宴上死里逃生,逃到陕西汉中一带,做了“汉王”。但项羽、刘邦两人都把对方视作眼中钉,都在等待机会拨掉。

很快,楚汉争霸开始了。刘邦经过艰苦奋战,成为最终胜利者,统一了天下。

刘邦得到江山后,于公元前202年,把国都从渭河之北的栎阳迁到渭河之南,也就是西周时期的镐京,并在这里称帝,从此,另一个新王朝“西汉”随之而来。刘邦经历秦朝末年的乱世生活,又跟项羽长期打打杀杀,才得到了江山,江山来得十分不容易。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万世永存,能长治久安,因此,他把都城起名为“长安”。

以上就是关于陕西的简称“陕”发源于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全部的内容,包括:陕西的简称“陕”发源于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陕西为什么叫三秦有什么历史意义吗、陕西什么时候叫陕西的那以前叫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51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