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太阳的俗称

不同太阳的俗称,第1张

春天的太阳―――春晖

夏天的太阳―――骄阳 秋天叫“艳阳”,冬日叫“暖阳”早晨的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

黄昏的太阳―――夕照、夕曛、夕晕、夕阳、残阳、斜阳

中午的太阳叫:正阳、午阳、烈日。

中午时较早晨热,是因为中午时太阳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阳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早晨太阳光斜射时多,因而受热最强。所以中午较早晨时热。

而实际上,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的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因为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是太阳辐射总热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向上传导给空气,这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早上的太阳叫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 。

另外早晨的阳光叫晨曦、晨羲、晨光。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太阳目前正在穿越银河系内部边缘猎户臂的本地泡区中的本星际云。在距离地球17光年的距离内有50颗最邻近的恒星系(与太阳距离最近的恒星是称作比邻星的红矮星,大约42光年)。

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 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虽然氦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氢聚变产生的能量少,但温度也更高,因此太阳的外层将膨胀,并且把一部分外层大气释放到太空中。当转向新元素的过程结束时,太阳的质量将稍微下降,外层将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运行的轨道处(这时由于太阳质量的下降,这两颗行星将会离太阳更远)。

演化:

太阳是在大约457亿年前在一个坍缩的氢分子云内形成。太阳形成的时间以两种方法测量:太阳目前在主序带上的年龄,使用恒星演化和太初核合成的电脑模型确认,大约就是457亿年。这与放射性定年法得到的太阳最古老的物质是4567亿年非常的吻合。太阳在其主序的演化阶段已经到了中年期,在这个阶段的核聚变是在核心将氢聚变成氦。每秒中有超过400万吨的物质在太阳的核心转化成能量,产生中微子和太阳辐射。以这个速率,到目前为止,太阳大约转化了100个地球质量的物质成为能量,太阳在主序带上耗费的时间总共大约为100亿年。

参考来自:百度百科太阳

1、日始 [ rì shǐ  ]

解释: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造句:日始之时,我爬上山顶,望着远方好美的景色啊。

2、破晓 [ pò xiǎo ]

解释: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好似朝阳发出光亮。

造句:黄昏是此岸,是破晓前最飘逸的伏笔;黄昏是彼岸,是破灭前最惬意的结局。此岸,彼岸,连接起来,便是整个人生。笑叹红尘,东边,谁在为谁谱着歌;西边,依旧黄昏,烟云而过。

3、旭日 [ xù rì ]

解释:初升的太阳

造句: 旭日像顽皮的孩子,在大海中没有玩耍够,不情愿的跳着脚,离开了海面。旭日像个就要见公婆的新妇,脸儿羞红,往上升着。火球,燃烧。

4、佛晓  [ fó xiǎo ]

解释:天快亮的时候;紧连黎明前的时间。

造句:据游击队员冉崇锡介绍,1934年8月30日佛晓,他们游击队配合红七师进攻秀山,在卢师长的率领下,队伍从火烧桥出发向倒马坎进发。

5、朝阳 [ zhāo yáng ]

解释: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

造句:晨练在朝阳的沐浴中,老人们春风满面,兴致勃勃地挥舞着手中的木剑,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以上就是关于不同太阳的俗称全部的内容,包括:不同太阳的俗称、两三点的太阳叫什么、太阳早上的时候叫做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38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