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是神瑛侍者又是谁

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是神瑛侍者又是谁,第1张

绛珠仙草林黛玉。神瑛侍者宝玉,绛珠仙草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乃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因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触动它五内郁结着的一段缠绵不尽之情,乃决意随同下世为人,用一生所有泪水还他,以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绛珠仙草下世降生为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是为林黛玉。所以全书把她和贾宝玉的关系称为“木石前盟”。“还泪”之说则预示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描述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第一回)

枉凝眉

曹雪芹

系列:关于爱情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注释

1阆苑(langyuan浪院)——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仙葩(趴)——仙花。「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2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瑛,玉之光彩;琼瑛瑛瑶皆谓美玉);同时也赞他心地纯良洁白,没有那种儒臭浊气。

3虚化——成空,化为乌有。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

4「一个枉自」二句——一个独自悲叹唏嘘而无能为力(指黛玉),一个老是记挂著对方也白费心思(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后来获罪离家、流落他乡事。这一突然打击是促使黛玉死的主要原因。嗟呀,因悲伤而叹息。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

5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6「想眼中」几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臧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从多方面线索确知,「贾府事败」、「树倒猢狲散」的变故发生在秋天,所谓「到头来,谁见把秋挨过?」林黛玉因宝玉的获罪而恸哭,自秋至冬、自冬历春,她的病势迅速加重。「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还没有到第二年的夏天,她就用全部泪水报答了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她的恩惠,实现了眼泪还债的诺言。故曲中所写「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并非泛泛之言。「秋流到冬尽」,程式乙本无「尽」字,为后人所删。有人以为此处无「尽」字更妥,笔者以为不然。即使从句式的音节上看,亦当有。

说明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

赏析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与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在第八十回后的原稿中,黛玉之死与婚姻问题无关,她既不是死于外祖母及其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厌弃,或者在给宝玉娶媳妇时选了宝钗,也不是由于误会宝玉对她的薄幸变心(如果说这种误会曾经有过的话,也早已成为过去)。黛玉的「泪尽」,原因更重大、深刻、真实得多,那就是后来发生了对全书主题和主线起决定作用的大变故——脂批称之为「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的「贾家之败」(见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批),它包括著获罪、「抄没、狱神庙诸事」(庚辰本第二十七回批)。这个突然飞来的横祸降于贾府,落到了宝玉等人的头上,也给了黛玉致命的一击。宝玉被迫出走,黛玉痛惜忧忿却无能为力,她为宝玉的不幸而不幸,因宝玉的受苦而受苦,她日夜悲啼,毫不顾惜自己,终至将她衰弱的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感情化为泪水,报答了她平生唯一的知己。

黛玉之死非续书所写那样,证据甚多。第二十五回中凤姐一次当众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她还指著宝玉对黛玉说:「你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配不上?模样儿配不上?是家俬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众人听了一齐笑起来,黛玉红了脸,不言语,连李纨都说:「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对于这段描写,读过作者全稿、已知人物将来结局的脂砚斋是怎样批的呢?他说:「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对?]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甲戌本)庚辰本作「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谓]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作者自己对宝黛之成为配偶是否怀疑,看书人、批书人如何预料,我们都不必去管它,问题是这里说:「贾府上下诸人」「皆信定」宝玉、黛玉将来「是一段好夫妻」。试问:续书中施「调包计」的贾母、凤姐(还有以为作主的应是贾政、王夫人),他们在不在「贾府上下诸人」内?倘原稿也像续书那样写法,脂砚斋会不会说那样的话?可见,「岂其不然」——说二玉不能成夫妻,正是出于「贾府上下诸人」始料未及的原因。在上一首写宝钗的曲子中同时写了宝玉不忘死去的黛玉,在这一首写黛玉的曲子中只写了宝玉「空劳牵挂」,竟无一字涉及宝钗,这没有别的缘故,就是因为宝钗的终身寂寞与黛玉有关,黛玉的枉自悲愁与宝钗无关。

以续书所写《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与此曲的后半对照,竟无一语能合。续作者为了在安排他自以为相当巧妙的情节时不至于遇到任何困难,就先使宝、黛这两个性情「乖僻」、不好对付的逆判者,变成可以任人摆布的木偶人:一个无意中听说一句「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就在「急怒」之下迷了「本性」;一个莫名其妙地失了玉便成了「疯颠」。于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不推让,只是对着脸傻笑起来」(第九十回),然后各自走开。这样,就以「一个傻笑,一个也傻笑」代替了「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写黛玉死时,有「吐血」,有「晕倒」,有「喘气」,有「发狠」,有「回光返照」,有「浑身发冷」,有「两眼一翻」……就是没有流泪。倒是宝玉后来流了不少眼泪。这样,就使曲子的末句也非改写不可了。但是,说也奇怪,黛玉刚死,宝玉便「病势一天好似一天」(这时再不必担心他会执拗、反抗、向黛玉表白、使续作者为难了,倒是一直让他傻下去文章不好做),于是就让他到灵柩前去痛哭一场。到容许他清醒的时候,他什么都想起来了:「宝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原文如此),来到这里,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想起从前何等亲密,今日死别,怎不更加伤感!……哭得死去活来」(第九十八回)。这就是所谓「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然而,这样就使人更加糊涂了:难道曲子末几句是说宝玉的?难道黛玉所欠的「泪债」早偿过了头,现在反而要宝玉找还给她?她归离恨天如何向警幻交帐呢?难道能把宝玉的眼泪也算在内?倘若说宝玉的「牵挂」是指他婚后终不忘黛玉,那末另一个又如何还能「嗟呀」呢?倘若说曲子的末句是指黛玉平日总爱哭,那末她来到贾家已经多年,怎么说她的眼泪流不到一年就要流光呢?何况,我们也未见黛玉接连不断地天天流泪呀!八十回以前,她眼泪流得最多的也还是因为宝玉被贾政打得半死、吃了大苦头的那一次。那一次黛玉为宝玉整天「抛珠滚玉」地流泪,正是为后来流更多的眼泪伏下的重要一笔。

曹雪芹写黛玉「还泪」的原意,在第三回脂批中说得最清楚。宝、黛初见时,一个因对方没有通灵玉而狠命摔玉,骂这玉「连人之高低不择」,一个则因之而流泪,说「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这里脂批说:「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应如些非伤感,还甘露水也。」指出了黛玉这种「体帖」、「知己」的心思和痛惜其自毁而引咎自责的落泪,就是「还债」。戚序本保存的一条脂评更点出它对整个悲剧的象征意义:「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情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乎!」

所谓「离恨」,实即愁恨、怨恨、憾恨。石头有被弃置的憾恨,黛玉也有被收养的身世之感,但她的泪偏「不自惜」而落,作为宝玉的「知己」,这种「千方百计为之惜」,就是「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的原因,也即所谓「春恨秋悲皆自惹」。这说得还不清楚吗?批书者若未读过八十回以后的原稿,是无从这样说的。眼泪「至死不干」,正合曲中之所言;自身「万苦不怨」,才称得上真正的「报德」。袭人劝黛玉说:「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清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脂批说:「后百十回(原稿回数)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这就更无疑地证明黛玉最后是为宝玉「不自惜」的「这种行止」所闯的祸而流尽眼泪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宝玉才终身不能忘怀他唯一的「知己」。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借阅过曹雪芹抄本《红楼梦》的明义来,他为小说题过二十首绝句,末首说:「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就算明义看到的也只是八十回的本子,但他也完全有可能从作者或其亲友中打听到后半部情节的梗概,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明白,诗中用获罪被拘因而不能保全「青蛾红粉」的石崇的典故,指的是什么了。此类证据还很多。

总之,《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根本没有落入「梁祝」故事的窠臼,更不是要表现什么「三角」关系。它始终是把悲剧的产生与封建大家族败落的原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原稿中,描写这种风雨骤至的大变故的发生必然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作者倾注了最大热情的宝、黛这两个人物的精神面貌,定会在这场可怕的狂风暴雨的雷电闪光中被照亮,其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决不亚于作者描写睛雯的「抱屈夭风流」和宝玉的「杜撰芙蓉诔」,因为写晴雯之死的字只不过是为了写黛玉之死的更重要的文字罢了。这一点,脂批说,「试观《证前缘》(原稿写黛玉之死)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然而可惜,我们已不能看到这样的精彩的文字了!这部伟大的小说成了残稿,这实在是我国文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

《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

《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指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

黛玉前世是绛珠草,宝玉是神瑛侍者,照顾绛珠草,神瑛侍者因凡心偶动下凡历劫,绛珠草愿随他下凡,以一世泪水偿还。而五色补天石因缘际会,随了神瑛侍者转世(也就是宝玉出生时所带的那块),见证了这一段缠绵之事,故成了红楼梦。故木石前盟,指的是绛珠草要以一世泪水还恩。

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采纳哦

网名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女的木石前盟,《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前世的爱情盟誓,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宝玉前世神瑛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名唤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

木石前盟的翻译是:什么意思"木石前盟"的英语翻译有道翻译

木石前盟

Woodandau

[网络释义]

木石前盟previouswood-stoneoathofalliance

俺只念木石前盟Ialonerecallthepledgebeeenplantandstone

《红楼梦》“木石前盟”中的讹缘是什么意思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

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

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就说明了“林石前盟”的来由。

木石前盟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木石前盟”的由来《红楼梦》中贾宝玉念念不忘的“木石前盟”预示着什么表示他和林妹妹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林妹妹要以一生眼泪还他的恩情。

什么是木石前盟?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前世木、指“林”石指“宝玉”,《红楼梦》第一回讲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子贾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日日浇灌绛珠仙草绛珠仙草发誓来世要用一世的眼泪来偿还他的恩情,此为“前盟”

木石前盟情节女娲补天时弃在青埂蜂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成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的眼泪还他

木石前盟的由来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就说明了“木石前盟”的来由。

问题一:绛珠仙草的关于仙草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侧批:绛,点红字。有人进而认为绛珠也就是红色的珠子。马瑞芳在《绛珠仙草的寓意》文中同时也提到:多数红学家认为,绛珠草是长着绿色的叶子、大红珠状果实的草。《百读名词关于绛珠草》里说到一种更深的解释:绛珠草是黛玉的前世,应该是上面长着小小的红色圆形果实的草,据考证人参就是长着珊瑚珠一样果实的草本植物,和绛珠草最像。《北京晚报绛珠草是何种植物》一文引魏晋时代任P著《述异记》的说法:‘葳蕤草,一名丽草,亦呼为女草,江湖中呼为娃草。美女曰娃,故以为名。绛珠草最后修成人形,却还是女体――因为这种草又名‘女草’嘛!作者推测曹雪芹可能读过《述异记》,或者看到过这种草,所以绛珠草源自葳蕤,即玉竹。又据该文介绍:玉竹(又名葳蕤)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竹鞭状肉质根茎。叶互生,椭圆形。初夏开花,花腋生,花钟状下垂,绿白色。浆果球形,暗蓝色。匆匆去翻阅了白度玉竹词条,发现上玉竹植株亭亭玉立,叶片上雨珠欲滴、楚楚可怜,无比灵秀,还有紫色茎……我发现,玉竹似与绛珠草有几分神似。与上面的两个说法不同,初国卿《绛珠草》文中又介绍了两位专家对绛珠草不同的认定看法。其一是对园林学、生态学、资源学、森林有所研究的陈传国教授认为绛珠草是深山露珠草-----茎纤细,嫩绿色,似透明,高5─10厘米;叶心形,叶柄长,垂直对生,边缘有纹状齿,叶脉清晰,开白色小花。从整体上看,它枝叶翠绿,剔透娇嫩,凄楚婉约,清雅不俗,极让人怜爱。初国卿记录下陈传国教授的话:在长白山,每每见到绛珠草这种婀娜多姿、凄楚可爱的神态,我都会想起林黛玉,忍不住要做一回神瑛侍者。。 即酸浆草 初国卿在《绛珠草》文中介绍到另外一种有些权威性的说法:绛珠草是灯笼草、即酸浆草,这种说法出自红学家周汝昌。(周汝昌)还说这种草与林黛玉联系在一起的原由在于它有一个极有趣的别名‘洛神珠’。 初国卿文中写道,酸浆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开花后,萼肥大成囊状,包围浆果,其色红,根茎均可入药,有清热化痰的功能。因其果实成熟时玲珑红润, 如珠,故在晋时被长安儿童呼为‘洛神珠’。长安儿童将这种草同曹植所会的洛水之神──因落水而亡的伏羲之女宓妃联系在一起,已属创意非凡,而曹雪芹又将其移赠给苏州姑娘林黛玉,就更为出神入化。初国卿文中这样写到他本人与周汝昌有关绛珠草的交谈:绛珠草即是林黛玉的前身。那么绛珠草为何物呢?它到底是曹雪芹虚拟的神话中的仙草,还是大自然中真有其物?我曾经同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谈起过此事,先生说大自然中该有此物,不会是作者的凭空杜撰。 《神农本草经\卷一\上经\石斛》,引《名医》曰∶一名禁生,一名杜兰,一名石。生六安(系地名)水傍石上。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石斛又名还魂草。 金钗石斛世为稀罕,《本草图经》曰:惟生石上者胜。古时到今尚有关于还魂草的传说,它讲金钗一般只生长悬崖峭壁的岩石上,另外金钗周围还会有催生子(即飞鼠)与蛇看护,它们会袭击企图采药的>>

问题二:绛珠草的植物文化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只因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因此草受天地之精华,又加雨露滋润。脱却草胎本质。修成个女儿身,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海水为汤。只因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给他。”另一种更深的解释,绛珠草是黛玉的前世,应该是上面长着小小的红色圆形果实的草。清代高士奇记载:徐一夔云:“棕毛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含赤子如珠,甜酸可食,盈盈供砌,与翠草同芳”。今京师人家多种之,红姑娘之名不改也 又词一首,咏红姑娘,此词前有题注,云:元棕榈殿有草名红姑娘,一名洛神珠,灯笼草,即酸浆草也。上元二年楚州刺史崔诜献定国宝石十三枚,七曰红谟(革末)呵(革曷),大如巨粟,红如樱桃。这是关于红姑娘的最早记述。红姑娘最早并未产在燕京或东北地区,而是从楚州或更远的南方地区带过来的。楚州,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据说林如海的家就在苏州,与淮安同属江苏地界.绛珠草的生长地,离赤瑕宫不远,与古志上所记相仿。曹氏在京中久居,又遍览古书古志,对这些记载很熟悉。便用这种古时从南方运来,又在北方悄然变为野草四处生长的野果做为绛珠草的原型。《红楼梦》第一回写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珠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浇灌,始得久延日月,既受天地精气,复得雨露滋养,乃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因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触动绛珠草五内郁结着的一段缠绵不尽之情,乃决意随同下世为人,用一生所有泪水还他,以报答甘露浇灌之恩。绛珠仙草下世降生为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是为林黛玉。这是说绛珠草即是林黛玉的前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说大自然中该有此物,不是作者的凭空杜撰。其随笔集《岁华晴影》中,《绛珠草・文化教养》一文便提到这个故事。绛珠草是“艺名”,实际上曹雪芹指的是“苦草”, 即《尔雅》所说的“寒浆草”──酸浆。同时这种草与林黛玉联系在一起的原由在于它有一个极有趣的别名“洛神珠”,正暗合了黛玉投水自尽的结局,也当为绛珠的另一路解释。另外,一位颇懂草木虫鱼,曾多次深入滇西、神农架、长白山原始森林中考察的陈教授认为绛珠草是长白山和辽东山区中所特有的“深山露珠草”,拉丁文为“circaea alpina LVercaulescens”。

问题三:‘降竹仙草’是什么意思 黛玉幽幽叹息:“我本乃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枚绛珠草,是你(贾宝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使得我久延岁月。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为酬报你灌溉之德。你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你,也偿还得过你了。”

绛:赤红色,火红色

珠:原为珍珠,引伸为圆形的相珠子一样的东西

仙草:有别于人间的凡草俗花的花草

因为黛玉要一生将眼泪还给赤瑕宫神瑛侍者宝玉以报答他的日夜浇灌,那眼泪就是绛珠所以黛玉,就叫绛珠仙草这是作者的用意实际并没有这种植物

问题四:绛珠草有什么寓意 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就说明了“林石前盟”的来由。

寓意:

宝玉和林妹妹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林妹妹要以一生眼泪还他的恩情,注定悲剧。

问题五:《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的亲身是哪种植物? 绛珠仙草

问题六:风花仙子与绛珠仙草的故事是怎样? 天界的神仙“风花仙子”对天庭里的工作毫无兴趣,却对人间凡事情有独钟。一天,“风花仙子”旷工偷偷来到人间,午睡时不慎压死正在修炼的“绛珠仙草”。借此机会,天宫集团总经理“李天王”公报私仇,将“风花仙子”贬下人间。“风花仙子”转世投胎到了一户富贵人家,这孩子嘴里含着一块玉石出生,就取名叫“赵玉”。与此同时,为报仇的“绛珠仙草”也投胎转世到了人间,出生在一户清贫之家,名叫“杨还珠”,并乔装打扮住进赵家伺机报仇。不是冤家不聚头,“赵玉”却深深的喜欢上了“杨还珠”,“杨还珠”也逐渐被“赵玉”所感动,“李天王”和党羽“巨灵神”一直对“风花仙子”转世的“赵玉”图谋不轨------后来一切都好了,两人举行了婚礼。

希望采纳

问题七:《红楼梦》中开头黛玉是什么草了?宝玉又是什么神仙了? 黛玉(绛珠草)与宝玉(神瑛)为木石前盟,书中也写得明白。第三回: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甲戌侧批:正是想必在灵河岸上激生石畔曾见过。同一回: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第一回,僧人讲述神瑛与绛珠草之间的情缘时,有脂评发表感慨加以说明: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脂砚斋引了一句古人的诗,但故意有修改:“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句原作一花一竹如有意。那么请问,此处的“花”和“石”是指谁呢?如果承认此处的“花”是指绛珠草,“石”是指神瑛,那“草”不也是“花”,“玉”不也是“石”吗?

问题八:林黛玉前身是? 绛珠仙子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转世为林黛玉,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问题九:林黛玉是什么花 绛珠草 ~~

黛玉便是降珠仙子,因下凡历劫而降生林如海家

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颗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赤霞宫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灌溉,天地灵气而修成人体,然而仅修为女体,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神瑛畅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大家好,我是薛定谔的猫。最近一段时间闲下来,我终于把红楼梦给看完了,读完深有感触,想跟大家唠一唠,顺便再读一遍。把很多年以来对红楼梦的粗鄙误解都随着故事跟大家说一说。见识浅薄,还望大家谅解,就当闲话一唠。《红楼梦》一书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研究红楼梦还形成了一门新的学问,叫“红学”,因一本小说而形成一门学问,这也算是世间罕有的,这足以说明《红楼梦》的吸引力有多大了。而读《红楼》的人,每个都有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书中所描写的人性、人物性格特征,看待事物的态度,面对变故的处理应对方式等等,让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产生很多的共鸣与感悟。讲《红楼梦》实在是水平有限,还望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那我们就从《红楼梦》的第一回开始读起,第一回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开篇其实是作为本书的一个引子,这一回书可以说是在为全书做引。引出了我们将要了解到的整部故事。作者也是在这一回里边交代了写书的用意。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也就是作者本人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之后,把那些真实的故事隐藏起来,借着通灵宝玉神话般的传说,写成一部《石头记》,以给后人作警示。一方面把自己一事无成,半生潦倒的人生,编成故事以警醒天下人。另一方面又要用贾雨村言讲出这故事,来纪念那些行为举止和见识皆高于须眉的女子,又要特意借此表明本书所记述的不过是一些闺中之情,并不是什么伤时骂世之书。类似于我们常看到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开篇原文,“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颇有趣味。”开篇作者就自云荒唐,用看似荒唐无稽的起因,引出了一部现实主义的巨著。那么,到底是如何荒唐的起因呢!

原来当年女娲氏炼石补天的时候,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了高12丈,见方24丈顽石36,501块,但是补天时只用了36,500块,单单只剩下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青梗也是个谐音,就是情根,情根深种的意思。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所以自怨自叹,日夜悲哀。这本书原名“石头记”,所以开篇就讲了这块石头的来历。原来他本来历不凡,只可惜无才可去补苍天。 便被丢弃在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之下了。

在他自怨自艾之时,忽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的是气宇不凡,丰神迥异。这一僧一道来到这块大石的旁边,坐着休息,谈论着他们在凡尘的俗事过往,所见所闻,这石头听了红尘种种,心动了,便说,什么时候也能带我去人间历练一番,于是这道人就把这块大大的石头变成了扇坠大小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可佩戴。僧人说: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一见便知是件奇物。 这块石头应该就是宝玉常年配在身上的那块通灵宝玉了。僧人又说,我把你变成了人人一看皆知的一块宝物之后,也就好把你带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了。石头听了僧人这样跟他说,当然高兴,于是就问,要写哪些字,把它带去何处。僧人就笑说,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了。然后就揣着这块石头和道人飘然而去,不知前往何方去了。

这之后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一天一个空空道人,就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头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就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那块石头,当年承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也就是那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历尽一翻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这石头把他厉尽红尘中的这一段故事记述了下来,在故事的最后还有一首纪子写的是: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做奇传?其中记述的便是这块石头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了一段陈迹故事。

贾宝玉的前生乃是赤瑕宫神瑛侍者,而这石头,咱们刚才读了,是当年无才可去补苍天,被女娲娘娘弃在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顽石。也就是后来的通灵宝玉,一直伴随在宝玉的身边。但从这亲身经历的故事来看,其实宝玉和这石头其实也是难分彼此了。

空空道人就把整个故事读了一遍,看到其中有家庭闺阁的琐事,闲情诗词等等,也许这些是可以解闷,但是朝代年纪,地域邦国都无从考证。于是空空道人他就跟石头说,你这样一段故事,我担心没人爱看。石头却笑道说,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要是人们喜欢,就读一读,我不求人们有多么的重视这本书,只愿在你们闲来无事的时候能够读此书,消愁破闷、换换口味就罢了。

空空道人听石头这么一说,又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想这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的*妖艳约,私定偷盟之可比,又不干涉时事。于是空空道人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在这里作者一再的强调大致谈情,毫不干涉时事,其实我们很多读者在最初开始读红楼梦的时候,也真的会以为这本书不过又是一本爱情小说。但实际上当我们读完了全本红楼梦,再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之后,就会知道作者所写岂止情之一字,他的情可不单单只是谈情说爱的这种风月之情,他更多的写的是真实的人性人情。

空空道人更是因为抄录这本书,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了解红楼梦的朋友知道石头记是红楼梦的一个别名儿,情僧录是他的另外一个别名。空空道人因为读了这本石头记自色悟空了,把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情僧,他抄录下来的这部石头记也就被改名为情僧录了。后来又有一个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5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我们知道红楼梦这么多的别名,现在看来其实全在书中已经自述出来了,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这样曲曲折折的成书经历,让人真的不知道这本书到底是由何而成了,而曹雪芹这个名字出现在这里,让人也不觉得他是作者,只以为他是那一个编纂目录的人罢了。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曹雪芹也在书中提了一个绝句,这首绝句是这样写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有着神话般起因的荒唐故事,实际上蕴含着作者多少的辛酸眼泪。

故事是从姑苏城开始。姑苏城阊门脉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称葫芦庙。 而在庙边上住着一个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也就是甄士隐了。我们说了第一回是全书的引子,而甄士隐虽然跟咱们整部书的故事看似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真真假假、真是假、假亦真,甄士隐以及甄家的遭遇,实际上也就暗含了宝玉以及贾家的命运了。这甄士隐家中虽不甚富贵,但是在本地也就推他是望族了。他每日观观花修竹、酌酒吟诗,倒也是神仙一流的人品。 只是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这个英莲其实就是日后的香菱了。此时她尚在父母身边,名宦英莲、甄英莲,这个女孩的一生也真是辛苦坎坷的很。

这一天甄士隐在书房闲坐,至倦时抛书,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此时,他们携带的那块已经幻化成一块美玉的大石,正在商量要往何处去,僧道两个就说了,说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草,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这是交代黛玉与宝玉的前生,三生石畔,绛珠草,“绛珠”二字恰好变形容了血泪的形状与颜色,这是黛玉前生。而赤霞宫神瑛侍者,就是宝玉了。神瑛侍者的“瑛”字也点出了玉的意思。那绛珠草,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润,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修成女体。 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罐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巧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趁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经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仙子就问这绛珠仙子,你这灌溉之情未尝,趁此倒可了结。绛珠仙子就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就有了黛玉还泪的故事之说了。

这还泪之说,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到这算是把神瑛侍者、绛珠仙子的木石前盟交代清楚了。那僧人就跟道人说,他们这一去就得勾出多少的风流冤家,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却说,果是罕闻,实未闻还有还泪之说。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人接着说:正合我意。你我先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这蠢物指的就是已幻化成美玉的那块石头了。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他们俩正说着,这甄士隐在旁边就全都听见了。 他虽然都听明白了,但却不知道这一僧一道口中所说得这蠢物是什么东西,忍不住就跑上前去问,二位仙师打扰了,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在是新鲜的很,只是弟子愚钝,不是很明白何为“蠢物”,能不能给我也看一看?那僧人说道:你倒是好奇,不过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话间还真就把这块美玉递给了甄士隐,让他看。甄士隐接过来之后一看确实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个字。这就是日后贾宝玉所佩戴的那一块通灵宝玉了,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想要细看时,那僧人便说已到幻境,强从他手中把玉夺了回去。 然后这一僧一道又过了一个大石的牌坊,牌坊上写着四个大字“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两幅对联写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甄士隐本来想跟过去的,正要举步前往,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然后梦就醒了。 醒过来,其实这梦也忘了大半了。恰巧奶娘抱了英莲过来,于是甄士隐便抱着女儿逗她玩耍,又带着女儿到街门前,看着过往的行人热闹,这时远看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xian)脚,那道人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的,边说边笑的走过来了。其实这也不难看出,这一僧一道就是他梦中所见的那一僧一道,只是在仙境之中那一僧一道是仙风道骨,而此时他们换行入了凡尘,过去的时候,游历僧人都是癞头跣足,也就是头上长疮,还光着个脚板,而道士则跛足蓬头,是个蓬头垢面的瘸腿。结果一到甄士隐家门口,看见他抱着英莲,僧人就大哭起来。 说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他说英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甄士隐原本是不理睬他的,僧人就还追着他说,舍我吧,舍我吧,意思就是说,你别要你女儿了,把她送给我,让我带走。这要是放现代,就赶紧回家,关门了,在严重的就要报警了,哪来的疯子人贩,当着大街上问人家父母要孩子的。一听就知道这全都是疯话!鬼话!他就抱着女儿想回家,那僧人突然就指着他大笑,念了四句词,“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实际上这4句词就把英莲,也就是未来香菱的命运念了出来。如果了解过红楼梦的作者以及曹家的经历的读者,应该知道曹家败落是在一个元宵节之前,作者特意写成好防佳节元宵后,就是为了避讳那些了解曹家的实情,而通过元宵佳节的时间点,联想到你是不是在写曹家的经历,所以侧批里面说是会知者特意把元宵节前改成了元宵节后,但是前后一样,只是为了避讳那些知情人罢了!甄士隐听完这四句话,心下犹豫,正要上前问个清楚时,只听那道人说: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三劫后,我在求邙(mang)山等你。那僧道:最妙,最妙!说完那一僧一道就不见了踪迹。这甄士隐心中暗想,这两个人必有来历,当初应该问一问的,如今悔之晚矣。

甄士隐正发呆,忽然看见了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这个人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走了出来。我们知道书中人物的名字多用谐音,而贾雨村的名字,如果我们去看它的谐音的话,姓贾名化,连起来就是假话,说的全是谎话。表字时飞也就是招惹的全是是非。别号雨村,跟他的姓连起来就是贾雨村,也就是贾雨村言了。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士,本来也是个诗书仕宦之族,但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了。 所以呢他就想要进京博取功名,再整基业。前年来到这里,盘缠用尽,只好寄居在这葫芦庙里,靠卖字作文为生。甄士隐是个好才惜才的人,喜欢读书人,所以也就经常跟他有所往来。

这会见了贾雨村,便邀他一起到家中去。在家里坐着说了没两句话,家里人就报说严老爷来拜访,甄士隐只得去外面接待客人,因为跟雨村算是比较熟了,所以就留下来翻书解闷。忽然贾雨村听窗外有女子咳嗽,雨村就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个丫鬟在那摘花,吆喝摘的花,本来是要走的,结果猛一抬头看见窗户里头有人,丫鬟就转身回避,心里就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来应是我家老爷常说的那个什么贾雨村了吧。古时候,家里来了男子,按俗例,所有女眷是要回避的,所以即便雨村与甄老爷相交甚好,这些个丫头**的也是不便想见的。这里也看得出来甄士隐对贾雨村真的是非常照顾的,时常是想着来接济他,只不过没有什么机会,因为读书人都清高,你要是说直接给你钱,反而是伤了读书人的自尊和气节,这个甄士隐是很尊重读书人的。想来应该是经常在家里说起贾雨村,所以家里人其实都了解这个人。这个丫头一见到贾雨村想我家并无这样贫穷的亲友,想来定是主人常说的贾雨村了。再看这贾雨村,虽然衣裳褴褛破烂,但人生的确是很雄壮。难怪老爷常说他并非久困之人,她这么想着就不免又多回了两次头。在那个年代,女子这样回头看一个陌生男子,这种行为是不合礼的,对礼法的礼。因为我们前面也说了,所有女眷是要回避男子的,并不是像现在古装电视剧那要,男女还能打闹嬉戏,这在古代是不合礼法的。 也正是因为这丫头的两次回头,贾雨村就自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心中不免狂喜,心想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的知己也。这个丫头名叫娇杏,我们后面会讲,这里不多说了。

转眼又到了一年的中秋节,这贾雨村思及平生抱负,可惜生不逢时,苦味逢时,于是对天长叹,高吟一联。“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愁?闷来时敛额,先上玉人楼。”吟罢,雨村联想到自己的穷困潦倒,又吟一联:“玉在柜中求善价,钗于奁(lian)内待时飞。”这里贾雨村实际上是把自己比作美玉,希望有人能够赏识自己,钗于奁内待时飞,时飞是他的表字。这句话的意思也是,你说给我一个机会,我就能一飞冲天,实际上是写出了他自己的抱负。 恰好甄士隐听见了,就笑着对他说:雨村抱负不浅啊。于是就邀贾雨村一同赏月饮酒。酒席上贾雨村就谈到了自己想要进京赶考,求取功名之事。那甄士隐本来就有意帮助于他的,所以听贾雨村这么说,当场就命小童封了50两白银和两套冬衣赠给了贾雨村。真是个爽快人,而贾雨村也是个急性子,收到了甄士隐的资助之后,当天晚上就连夜入京了。本来甄士隐还想给他写两封推荐信的,结果次日早晨跟葫芦庙的小沙弥一打听,贾雨村已经走了,甄士隐也只得作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元宵佳节了,甄士隐元宵节命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时,霍启因要小解,就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可谁知,等他小解回来之后就找不到英莲了。这个霍启自己找了半夜也找不见人,又不敢回家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霍启这个名字也是一个谐音,即“祸起萧墙”那个祸起。也就是这里英莲丢了,才有了后来的香菱,我们后面会说到。那甄士隐夫妻见女儿一夜不归,家人也不知所踪,就知道一定是出事了,就赶紧加派人手去寻找,可是根本就找不到女儿,就跟消失了一样。还记得之前癞头和尚说的那句“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吗?刚好印证了元宵佳节,英莲消失。

只是可怜这甄家夫妻二人半辈子只有这一个女儿,丢了女儿,天天都思念着独女,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夫妻二人就病倒了,天天都要请医生来看。无奈,祸不单行。这一年三月十五的时候,葫芦庙里边炸那些供奉,结果那些和尚不小心,导致油火把那窗纸就烧着了。而这个地方的人家大多使用的是竹篱木,也是劫数难逃,这火啊接二连三,牵五挂四的把一条街烧的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火,那火已成势,根本救不了了。那火足足烧了一夜才渐渐熄了,也不知道烧了多少家。可怜甄家就在葫芦庙的隔壁,早就烧成了一片瓦砾场了。刚刚我们就说了,真既是假,假即是真,甄家的遭遇,暗示着贾家的命运。这街上邻居一起遭殃,自己家更是烧成了一片瓦砾场。正如贾家所遭遇的,也正如甄家今日所遭遇,利益盘根错节的几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一时败落下去再难挽救。

甄士隐家这边女儿丢了家被烧了,只得和妻子商议到田庄上去安身。但是,屋漏偏逢连天雨。偏执近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民不聊生,所以只好把田庄也卖了,带着妻子和两个丫头投奔他的岳丈去了。他的岳丈叫封肃,没错,又是一个谐音~~风俗。他岳丈家虽然是务农 的,但是家中却还算殷实,只是这封肃向来势力,看到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满,大抵是这里的风俗多是这般势利眼之辈了。

所幸甄士隐还稍有些银子,便托岳丈帮着购买了一些房地,以便维持生计。谁知那封肃半哄半骗的给他一些薄田朽屋,倒将那银钱贪下了。这甄士隐底只是个读书人,做农活啊,种庄稼啊都是做不惯的,勉强支撑了一两年,日子就越发穷得过不下去了。他那个岳丈每次见面也不过说些风凉话,人前人后说他们好吃懒做。而甄士隐也已是暮年之人,知道自己投人不着,心中也是悔恨不已。这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前散心,忽然间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口里念念有词:“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夫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整部红楼梦书当中,充满了宿命论。但是那所谓的宿命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必然规律呢?

甄士隐迎上来问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啊,了啊的。那道人笑着答道:你若果真听见了“好”“了”二字,还算是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就叫“好了歌”。甄士隐本就是有慧根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于是笑着说:那我将你这好了歌注出来怎么样?那道人也笑了,说:你解,你解。甄士隐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况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里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那道人一听就拍掌笑道:解的切,解的切。士隐说道:走吧。于是就跟着道人走了,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家了。人生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原本安稳的生活,突然一朝之间天翻地覆,女儿也丢了,家也烧了,投靠亲戚还要遭人家势力白眼,你不知道命运下一路口要给你什么!多少人为了权势、财富、功名利禄花费多少算计,但是到头来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再说这甄士隐的妻子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可是一到哪里去寻真事隐呢! 各处寻访皆无音信,无奈只好带着旧日的两个丫头,三人日夜的做些针线活,依靠着父母勉强度日。

这天那甄家的丫头在门前买线,忽听街上喝道之声说新任的太爷到任了,新官上任,走在街上竟然也都是肃静回避的。跟着丫环看到大轿子抬着一个戴着乌纱帽,穿着新红官袍的大关过去了,他去发了证,觉得这个官好面善,到象哪里见过似的,但是回到家里也就过了不放在心上了,谁知到了晚间歇息之时,忽听一片敲门的声响,许多人都乱闹,说本府大爷差人来传人问话呢? 封肃一听,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下回接着唠。

相关阅读

免费法律咨询,在线律师为您出谋划策

迪德律师事务所广告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资讯

精彩视频

热门推荐

搞笑趣图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去百度App听

以上就是关于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是神瑛侍者又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是神瑛侍者又是谁、《枉凝眉》(曹雪芹)全诗翻译赏析、《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33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