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是水的的气体形式。当水达到沸点时,水就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是一种温室气体。
水蒸气的状态
水蒸气,简称水汽或蒸汽,是水(H₂O)的气体形式。当水达到沸点时,水就变成水蒸气。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99974°C或212°F或37315K。当水在沸点以下时,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而在极低压环境下(小于0006大气压),冰会直接升华变水蒸气。水蒸气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是一种温室气体。
水蒸气不是能源,也不是二次能源,更不是再生能源,水蒸气只是水以气态方式存在的一种表现。气态水是大气很小但重要的组成部分。大约有9999%是在对流层中。冷凝水蒸气到液体或冰的阶段主要由云,雨,雪,和其他沉淀物完成,而所有这些也是最重要的天气要素。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蒸发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在蒸发过程中,液体蒸发不仅吸热还有使周围物体冷却的作用。在蒸发过程中,如外界不给液体补充能量,液体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时,它就要通过热传递方式从周围物体中吸取热量,于是使周围的物体冷却。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会对外界放热。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某些气体液化。降低温度的方法是万能的,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但压缩体积时,如果气体温度高于其临界温度,则无法压缩使其液化。
“水汽”的意思是“水蒸气”。
暖空气变冷会液化成水蒸气(是非常微小的水珠)。这是我们一般所见到的厨房那种水汽。
水汽是一种呈气态的水。水汽的密度约相当于同温、同压下干空气的0622倍,即水汽密度永远小于干空气的密度。
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成分,在天气变化中极为重要。云、雾、雨、雪、霜、露等都是水汽的各种形态。 水汽能强烈地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也能放出长波辐射,水汽的蒸发和凝结又能吸收和放出潜热,这都直接影响到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影响到大气的运动和变化。
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1、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决定着全球流场和风速场关系,进而影响水汽全球的分布。
2、地理纬度的影响:影响了辐射平均值,气温,水温的纬向分布进而影响了蒸发。
3、海陆分布的影响:海洋是水汽主要源地,因而沿海水汽多,向内陆减少。
4、海拔高度的和地形屏障作用的影响:随高度增加,水汽含量相应减少,垂直于气流运动方向的山脉,常常成为阻隔暖湿气流运行的屏障。
以上就是关于水蒸气是什么状态的全部的内容,包括:水蒸气是什么状态的、水蒸气是什么的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