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像山那样思考2023-05-03  25

金圣叹先生说过:“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少不看水浒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学里面的英雄好汉,形成不良的习性,所以少不读水浒。

其二:因为《水浒》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反映出的故事发生和创作时代的苦难,带有一定的灰暗色调,少年读了可能会感到前途的渺茫,产生悲观情绪。

《水浒传》从表面看讲的无非是打家劫舍,杀富济贫?书中所描述的尽是呼啸山林的情节。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看了之後难免会神心向往,以为这种生活肯定再快活不过,容易受之影响,只学会铤而走险叛逆造反,以致毁其一生。

在《水浒传》中,108条梁山好汉,很多人都是背着人命官司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因此被判死刑。即便是杀富济贫,即便是替天行道。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与现在的社会所不能接受。

有人说《水浒》作者仇恨女人,在《水浒》中出现的女性人物并不多,但是像潘金莲、阎婆惜这样让人不齿的女人却占多数。《水浒》中最好的女人,林教头的媳妇最后结局也为悲催。但是作者真真想表达意思可能不是这样的,但是处世不深的少年可能理解不透。

当然,左右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但是对于年少的人来说,他们甄别问题的能力有限,他们可能就只看到了这些表面的现象,而不会去追究更深层次的内容。

年少的人应该让他们接受一些简单易懂,而且具有正能量的东西。像《水浒》这样的名著,到了适当的年龄还是值得一读的。

而对于老不读三国就不用多少了,整部《三国演义》几乎是权谋算计,难免会让人起而效尤工於心计,成了老奸巨猾。尤其是蜀汉孔明壮志未酬身先死,让人阅读之余总会掷书三叹,感慨万千,大有虽欲再创事业却有心而无力,以致郁抑消沉不已。

《三国演义》就是一个狡诈和阴谋的比赛。谁更狡诈,更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更能不动声色置人死地,谁就是赢家。

那就是少年时多读胡适,老年时再读鲁迅不迟。鲁迅是一位独特的作家,他的尖锐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刻薄的用语,苍凉的情感,都是常人难以比肩的。

年迈之后,再读这样的文字,会有更为深切的体味,也会有更为独到的心得。”其实,读这本书,有这一段话也就收获不小了。鲁迅深刻而绝望,胡适平易而葆有希望。少年多读胡适,易养成健康的心理;老年多读鲁迅,则减少暮气。

扩展资料: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是韩石山编著的一部关于鲁迅和胡适的书籍。于2005年10月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对于鲁迅和胡适,后人对他们的议论可以说不惜笔墨,洋洋洒洒。而韩石山先生的这种比较研究,在汗牛充栋的鲁研胡研著作中,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即使初版至今,评论文字仍络绎不绝。

内容提要

研究鲁迅,对我来说是一次学术训练。

作为一个过去时代的人,鲁迅的一生是曲折的,也是复杂的,有过坚守也有过转变。他有他的光荣,也有他的悲哀。

有两点是要先作说明的,一是我的研究,不涉及鲁迅的私德,也就是不涉及他个人的品德,只看他在那个大的历史时期站在什么立场,起过什么作用。二是我把这一研究,限定在一九二七年以前,此后鲁迅已兼具革命战士的身份,超出了我的研究范围。

还有一个考虑,也不能不说。过去因为尊崇鲁迅,以为鲁迅从来是正确的,把跟他有过争论或对立的人,全贬为落后或反动,这样做太对不起历史了,也太对不起那些曾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过贡献的个人了。

还鲁迅一个公道,也是还历史一个公道,还历史上许多人物一个公道。

参考资料: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百度百科

俗话应该是“老不看三国, 少不看水浒, 男不看西游, 女不看红楼”。

1、老不看三国的原因:

三国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小说,讲究的是谋略、纵横之术。还是一部玩弄权术的书,书中人物斗智斗勇,各自精彩,情节很是引人入胜。对于青少年来说,仔细阅读,体会其中谋略,可激发建功立业之志。

但是等到年纪一大把的时候,再读三国,再去品味其中的谋略算计斗争等也已经毫无用处了。人都已经老了,就该做老年应该做的事情,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如若再读三国,只会徒生烦恼。

2、少不看水浒的原因:

有孩子的家长都有了解,在少年还没有成熟之前,尽量少让他们接触一些黑色、暴力血腥的画面。在水浒里,动不动就是砍头、挖心等,更严重的是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还开了个饭店,专做人肉馒头、人肉包子。

对于血气方刚的少年人来说,读了水浒这类小说,恐怕会迷途难返。长久下去,只知哥们义气而不懂仁爱,只从本心性起而不知道德约束,凭着一腔热血,任意行事,终究会酿成大错,悔之晚矣。

扩展资料:

“老不看三国, 少不看水浒, 男不看西游, 女不看红楼”。

剩余的“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的原因:

1、男不看西游的原因:

西游记是古典小说中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众所周知,西游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拜佛求经的事情。佛教禁人欲,四大皆空,男的看了之后,容易受到人物的影响,只顾翻山越岭,不看路边风景。

西游是一部神魔小说,与理想截然不同,过于虚幻,不切实际。深入其中容易在现实中落差太大,造成挫败感,与现实生活脱节,以至于格格不入,消极处世,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良性发展。

2、女不看红楼的原因:

古语说:“红楼女子又多薄命”,红楼梦里描写女性的故事较多,而且多以悲剧结束,女性多愁善感、心思细密,女人看完之后容易心怀悲悯,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杞人忧天,梨花带雨的性格对女孩的正常发展没有太大益处。

红楼梦里面有很多不怎么雅观的情景,女性看了容易想入非非,继而思春。对于涉世未深的女性来说,多看无益。

好多版本:

(1)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聊斋;

俗话说提起三国乱如麻,人老了清净最为重要。聊斋里全是一些灵狐异类的故事,也就是人与妖的事情,这里涉及到所谓的人妖的爱情故事。不利于少年的身心发展;

(2)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水浒里面比较多的是叛乱,义气等年轻人气盛,读了那些好汉的事迹,容易心生反叛,不服管束三国里比较多的用到权术与谋略,老年人经历丰富,老于事故,看了三国之后,更加心领神会,如果把权谋用在生活中会增加不稳定困素

西游记里讲的是四个和尚的事情,佛教禁人欲,男的看了之后,容易受到人物影响,只顾翻山越岭,不看路边风景

红楼梦里描写女性的故事较多,而且多以悲剧结束,女性多愁善感,心思细密,容易受到里面人物影响,心怀悲悯,不利于身心健康

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意思是:

红楼梦讲的是大观园里家族多代人的爱恨纠葛史。里面有很多找对象, 追求恋爱自由的片段,为了防止早恋,培养正确的恋爱观,所以就有了少不读红楼的说法。

三国本身就是集权属于谋略之大成的一本书,老年人经历丰富,老于世故,看完三国之后会更加的精于世故。所以,老年人是不适合看三国这本书的。

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1、老不看三国

三国里比较多的用到权术与谋略,老年人经历丰富,老于世故,看了三国之后,更加心领神会,如果把权谋用在生活中会增加不稳定困素,话说老而不死为贼。

孔明壮志未酬身先死,让人阅读之余总会掷书三叹,感慨万千,大有虽欲再创事业却有心而无力,以致郁抑消沉,对老人的健康心态影响不好。

2、少不看水浒

毕竟谁都年轻过,谁都青春过,谁都义气过,尤其是人生观事业观还没有完全构建完成的青少年,这种引导有可能是致命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我想现在的年轻人都看过水浒,也没有人真的找个山头自立为王吧?说明大家基本的定力还是有的!

3、男不看西游

在当下社会,男性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一般比较大,在巨大的现实面前,也很希望自己能有一些特异功能、无上的技能,可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但这却不利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成长。所以,男生少看西游,可以让他们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成功。

4、女不看红楼

《红楼梦》讲述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逐渐走向灭亡的过程,其中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情节也有些悲戚。而且女性的庭院之争,也容易带偏家风。作为女人来说,首先要做一个贤妻良母,闲谈莫论人非,应该学会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而不是遇到问题悲悲戚戚,巾帼不让须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问题的认知也更加理智和全面,四大名著本身各有特色,适合每个喜爱它的读者,读懂读透任何一本都是功力的加深,我们所说的“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只是点出了这几本名著的几个特点。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记得儿时我在看《水浒传》的时候,曾经有一位老者对我说:“小孩子家别看这种书!”但当我问他为什么时,这位老先生只说自古就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之说,而其中的缘由却讲不出个所以然。直到我长大了,在我把《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看了很多遍后,才慢慢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以前人们之所以不赞同小孩子看《水浒》,是因为《水浒》描写的是农民起义的故事,书里弘扬的是一种反叛精神,即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和传统的儒家提倡的中庸思想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明朝时有一个文人叫左懋,他就认为《水浒》是教人造反的坏书,把老百姓都教坏了,如果不禁毁的话,对于世风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他向朝廷提出禁毁《水浒》的建议并被采纳,从此《水浒》在明朝就被视为禁书了。通常情况下,小孩子都比较单纯,往往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形成叛逆性格,给自己惹事生非从而招致祸端呢?;因此不赞同小孩子看《水浒》就不难理解了。 致于“老不看三国”,这个说法就发人深思了。实际上,人家看不看三国,你管得了吗?应该说,这个说法仅仅是在告诫人们:老年人可不适宜看三国啊。为什么呢?因为《三国演义》通篇都充斥着“计谋”,无处不在讲谋略。你看,每当有人要对某件事作出决策时,他的那些狗头军师们就急着出主意:某有一计,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这些“计谋”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设个圈套,引诱对方来钻,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一般来说,人到老年后,由于生活阅历比较丰富了,经验积累也比较多了,所以为人一般都老于世故,处理问题也表现得老成持重,这样的老年人当然很是值得人们尊敬和倚重。但是如果你老家伙不知高低,还要读什么《三国演义》,并且从中吸取“营养”,遇事势必过多地讲究谋略,最终很可能会变得老奸巨猾,那可就为人所不齿了。我想这就是以前人们认为老年不宜读三国的原因所在吧。 以上所说“少不看水浒”也好,“老不看三国”也好,实际上都把问题看得绝对化了。事实有那么严重吗?我看未必。因为从来还没听说过,有哪一个失足少年是看了《水浒》才变坏的;也从来没见过有哪一位忠厚的长者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就变得老奸巨猾了。所以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那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一种偏见。事实上,这两部巨著不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是世人所公认的,实不愧为老少咸宜的好读物,绝不应该受什么年龄段的制约。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少不看鲁迅,老不看胡适。”是啥意思、为何说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815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