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上帝已死」

尼采的「上帝已死」,第1张

更新1:

谢谢解答 但系我睇尼采简介

说他曾言「上帝已凋谢?我告诉你,是我们把他杀死。-是你和我。」 。来评击技不断的发展而带来的后果嘛?

更新2:

回 :厌倦世俗的丑恶 因为我在介绍尼采简介的网页上曾看过:尼采在十九世纪末,透过一个疯子的口,宣布了上帝的死亡。尼采运用了像庄子式的寓言,对欧洲社会因科技发展工业革命带来的价值上的虚无主义作出了预警 。 其实我只是个哲学的门外汉而已,而且在中化科中老师亦在"科技"一课中谈及「上帝已死」一词;故不知二者是否有关连。希望赐教

更新3:

回:本是无根大大 谢谢你不厌其烦的详尽解答。在下愚笨,理解及所看尼采的著作并不多。 按这样说是否「上帝已死」及「上帝之死」所表达的各有不同? 而「上帝已凋谢」即现代所表达的上帝已死是论述关于虚无主义,故只是近代学者的看法,而尼采并没有直言?但在尼采的思想中是否有作过科技批评? 希望赐教赐教

《上帝之死(反基督)》〔德文原名:Der Antichrist Fluch auf das Christentum

September 1888〕本身是一本反基经典哲学著作,向被后人喻为对上帝已死的宣判。对基督教的批判之彻底,该部著作可谓空前绝后。 下为手上刘崎中译本之语录,由本人自行抽选: -「它教人们相信精神的最高价值是有罪的东西,是陷入错误的东西」 -「在基督教中,道德宗教与真实,可以说一点接触都没有。除了想像的原因,甚么都没有;除了想像的结果,甚么都没有。」 -「不论以任何方式,只要是冲创意志衰退的地方,也必定是一种生理上的退化或颓废。」 -「基督教之神的概念──病者的神,作为蜘蛛的神,作为精神的神──是地球上向来所有最堕落之神性概念的一种。」 -「神,虚无的神化,虚无意志宣告神圣!」 -「视人格性的本能为次于非人格性的东西而损害了人格性的本能」 -「曲解罪恶、自我批评、省察良心以为消遣,以排除厌倦;经常维持着对那拥有威权而被称为上帝者一种情绪的反应」 -「道德成为想像力之一贯的退化,成为对于一切事物之凶恶的眼睛。」 -「他们〔按:指犹太人〕将他们自己民族的过去历史转变为宗教事项〔……〕转变为对耶和华所犯罪过的无聊的拯救和惩罚机构」 -「天国只是一种内心的体验」 -「最后的基督徒已死在十字架上」 -「所谓『一切人的平等权力』这种理论的毒害──是基督教把这种理论传播得最彻底的」 -「整个基督教的悔改和赎罪的教义为严重精神错乱」 -「我非难基督教,我以所有责难者所表示的一切责难中最厉害的责难来反对基督教。」 -「它是一切可以想像的堕落中最大的堕落。」 2007-07-14 14:44:44 补充: 抱歉,「被后人喻为对上帝已死的宣判」所指应是尼采的另一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德文原名:Also sprach Zarathustra

1883-1885〕。《上帝之死(反基督)》直接抨击基督教教义,与「发展」并无关系。理解一家或一经典所讲之哲学内容,应作系统思考判断。理解日后一派学者对该经典的引用,亦应知其引用目的是为诠释还是现象性描述。 2007-07-14 14:44:54 补充: 近世哲学论者专引尼采「上帝已凋谢」该句,多以此作为西方虚无主义的萌生证据,此属历史现象性判断与描述问题,不可视同对该经典的诠释。若该引者目的不在诠释,那他本人所作西方不断发展的后果之论述,只是他的看法,岂可视同对尼采专文的诠释,又更岂可视同出自尼采心声?读论文,应看论者目的、思想、对象,而作有系统的理解、诠释或批判。 2007-07-17 23:22:32 补充: 回楼主:《上帝之死》是纯粹批判基督教教义的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则宣判上帝已死,但目的已不在批判基督教教义,而是以第一身为主要形式体现出一位不信众生平等的英雄(Übermensch)应当自我创造价值、而不应服于及限于任何被定义的价值之下的道理。本人认为该作是一部无神论存在主义经典,但未敢说哲学界公论如此。 2007-07-17 23:22:55 补充: 〔续上〕「虚无主义」四字在整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未曾出现过。作者可有暗示式评论,个人认为没有;但因出于对虚无主义的了解有限,未敢妄下绝对定论。依然会重申:需要注意的是近世学者在引用时是作现象性判断描述还是对该作的诠释,此绝不可混淆。注:「Übermensch」一般中译为「超人」。附:网上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全文,欢迎阁下细阅。philosophy/speaker

参考: 尼采,《上帝之死(反基督)》(刘崎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68。

尼采是在欧洲虚无主义来临的时候提出这一命题的,

他想借上帝已死来向大家说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面崩溃。

尼采说上帝死了,是当前基督体制无法满足他对上帝的信仰。既然自己的美学告诉自己不能委屈的信仰,那他就选择了另一种表达他信仰的方式,就是做一名:叛教徒。

面对虚无主义带来的是险隘的唯物主义。而尼采面对的是,信仰的腐败,和迷信的人们。而不是我们目前的市侩与厚黑。他确实要从新构造信仰,像你说他在尝试,呼唤,但他毕竟是诗人,不是科学家。所以能与大家共鸣,却不给你指引方向。

尼采认为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认识到“上帝之死”的所有涵义,并为这一后果所震惊,人们将不会感到惊愕,在未来地球的竞技场上出现的将是前所未见的战争,人们将从宗教信仰的崩溃和达尔文主义无情的种族进化的观念中看到人和动物区别的消失。

“上帝死了”,对尼采还意味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在这个新时期,本质是否认基督教的生活伦理学的,它将被一种肯定生活的哲学所代替。在他寻求的人的价值的新基础中,上帝不再是人的行为的目标和法令,尼采转向人性的美学方面。尼采说,世界仅作为美学的现象而存在,将永恒被证明是正当的。

尼采对基督教的冲击力是极大而且是最鲜明的,因为上帝创造了无能的人,这就证明万能的上帝是无能的。

在尼采看来,“上帝死了”,意味着传统的道德、理想都注定要被抛弃,一切存在物都要被超越,人也应被超越而成为超人。

上帝已死:英文 the God is dead, 法语 le Dieu est mort

年少多金:英文 the young but rich, 法语 les jeunes mais riches

名扬四海:英文 well-known in the world, 法语 célèbre dans tout le monde

流行革命:英文 coup 或 putsch 或 coup d'etat, 法语 coup d'état

尼采说“上帝死了”;上帝说“尼采疯了”。在西方,能“与上帝争论”的人不多。许多人信仰上帝,却成为口是心非

的伪君子。于是,尼采要起来革命,推翻虚有其表的上帝,让人类得以解脱,正视生命的价值。

“真正的哲学家,是死后才出生的。”尼采这句话在他自己身上应验了。

尼采的家庭背景相当特殊:长辈三代皆为德国新教路德派的牧师,他由于父亲早逝,从小生活在全部是女性的家庭中。他原来攻读神学,后来失去信仰,改念语言学,希腊文极佳。25岁时,尚未取得博士学位,就应聘为瑞士一所大学的语言学教授,但10年之后就辞职,再过10年就精神失常,逝世时不过45岁而已。

尼采认为,每一生物都会设法扩张自己的活动及影响范围。即使弱者屈服于强者,也是为了成为更弱者的主人。

尼采说“上帝死了”;上帝说“尼采疯了”。在西方,能“与上帝争论”的人不多。所谓“上帝死了”,是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西方世界的价值(尤其是道德)原本是建立在宗教信仰上的。譬如,你问一个人为何要有道德, 则答案是因为上帝无所不知与无所不能,为恶必受惩罚。但是,许多人信仰上帝之后,言行表现依然故我,成为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像他们这样的信徒不是谋杀了上帝吗?不是证明了上帝是个易受利用的工具吗?

于是,尼采要起来革命,推翻那老朽不堪、虚有其表的上帝,让人类得以解脱,重新正视生命的价值。他要对人的生命及其一切潜能说“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叔本华的“求生存的意志”给尼采很大的启发。尼采认为,与其说“求生存”,不如说“求权力”(或“求力量”),因为有的生物会冒着生命危险而采取行动,目的是求其个体力量的最大扩张。宇宙万物无一不是在表现“求力量的意志”,即使弱者屈服于强者,也是为了成为更弱者的主人。

就一个人而言,征服自己是更大的挑战。他说:“无法服从自我的人,将会被别人领导。”因此,要做自己的主人,不向别人寻求自己行动的理由。能符合这种标准的人想必很少,尼采认为凯撒、歌德、拿破仑算是比较接近的。真正理想的,则是“超人”。

尼采心目中的超人,原义是“走过去的人”(uebermensch),翻成英文是“overman”,而不是“superman”,超人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要努力胜过自己。由于上帝已死,留下来的空虚感就只有用“我成为超人”来弥补了。那么,如何可以成为超人?答案是把身体与心智的潜能全部发挥出来。尼采认为,拿破仑加上歌德,大概就接近这个要求了。但是,在真实的人间,他这种说法容易引起误解。所以还须参考他的“精神三变”之说。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用一页篇幅介绍精神的三种变化,就是:骆驼、狮子与婴儿。一个人是骆驼,就是他听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如何!”这表示处于被动接受命令的阶段。其次,一个人是狮子,就是他对自己说:“我要如何!”这显示他已经从被动转为主动,能够决定自己的作为,可以开创自己的世界了。然后,到了婴儿阶段,他只说简单的一句话:“我是。”这是用现在式的肯定,表示当下这一切都很好,是新生命的开始与进展。精神抵达这个阶段,才可以成为真正的人。

尼采的比喻十分深刻。无论东方或者西方,许多圣哲都肯定小孩子的纯洁与潜力是人类应该珍惜的典范。但是,真正可贵的不是小孩子的天真状态,而是经过人生历练之后依然充满信心与希望。从这个角度来看,尼采不但没有发疯或叛逆,却说出了永恒的真理。

然而,尼采并不认为世间有所谓永恒的真理。他对后现代社会的贡献之一,即是他的知识观点。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一个诠释的历程,表现了意志的支配欲望。知识的目的不是要知道,而是要支配。知识是力量(或有权力者)的工具。

最后,焦点转回到人的身上。尼采认为:人是“悬挂在深渊之上的绳索”,是介于动物与超人之间的一条绳索。“人是必须被凌驾的物种,人只是过渡的桥梁,而非目的。”那么,世间芸芸众生从古至今的生活,又是为了什么?尼采说出掷地有声的答案:“超人是世界的意义。”意思是:若要理解大地上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就必须等待超人来临。等到超人出现时,万物的意义才会豁然开朗

以上就是关于尼采的「上帝已死」全部的内容,包括:尼采的「上帝已死」、尼采说:“上帝已死!”隐含着什么、在尼采看来“上帝之死”意味着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12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