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倍功半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事倍功半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第1张

事倍功半的意思是:比喻费力大而收效小。

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出处: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要做善事,靠着善书教化人,终究事倍功半。”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吗?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用法:《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得不偿失、舍本求末。反义词: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一箭双雕 、一石二鸟 两全其美。

例句:有相当多的学生以为,主观表达题费力大,收益小,见效慢,练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于是,他们不学用词造句。

事半功倍其他例句:

1、一旦孩子们愿意合作,学起来就事半功倍。

2、得知你即将进入大学,特连夜为你打造一份开学礼包,内有:马良神笔,考试轻松第一,佐助写轮眼,学习事半功倍,多重影分身术,学习娱乐两不误,最后送你国产手机,有事没事给咱发条。

3、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

4、只要你学习方法找对了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岂敢!我等见那贼伙势众,却且出没无定,只凭人多前去拘拿,恐亦难以奏效,假若能得庄主令公子程老爷同去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事倍功半释义:

比喻费力大而收效小。也作“力倍功半”。

事倍功半

拼音: [shì bèi gōng bàn]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要做善事;靠着善书教化人;终究事倍功半。”

造句

1、一旦孩子们愿意合作,学起来就事半功倍。

2、得知你即将进入大学,特连夜为你打造一份开学礼包,内有:马良神笔,考试轻松第一,佐助写轮眼,学习事半功倍,多重影分身术,学习娱乐两不误,最后送你国产手机,有事没事给咱发条。

3、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

4、只要你学习方法找对了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岂敢!我等见那贼伙势众,却且出没无定,只凭人多前去拘拿,恐亦难以奏效,假若能得庄主令公子程老爷同去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6、帕雷托分析法是一种决策统计法用于对事半功倍的事情的挑选。

7、种庄稼要不务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并能策略性地融背诵于写作教学中,背诵输入法将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写作教学辅助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9、寒假是二轮复习的黄金阶段,为此,华商晨报名师堂特别策划出版了2014年高考模拟提分试卷,以便结合考生寒假日常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让孩子去做喜欢或想做的事,他可以更专注,对于他的学习也可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事半功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ì bàn gōng bèi,意思是只用一半的力气,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1、冰心《寄小读者》:“早晨头脑最清醒,做起作业来,往往事半功倍。”

2、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的效果。邹韬奋《经历·前途》

二、事倍功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ì bèi gōng bàn,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吗?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扩展资料

事半功倍成语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个大思想家叫孟子,他有很多的学生。 有一次他和他的学生公孙丑谈论统一天下的问题。他们从周文王谈起,说当时文王以方圆仅一百里的小国为基础,施行仁政,因而创立了丰功伟业;而如今天下老百姓都苦于战乱,以齐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

如能推行仁政,要统一天下,与当时周文王所经历的许多困难相比,那就容易得多了。孟子最后说:“今天,像齐国那样的大国,如能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必定十分喜欢,犹如替他们解除痛苦一般。所以,给百姓的恩惠只及古人的一半,而获得的效果必定能够加倍。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半功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倍功半

事倍功半

解 释:指做事费力大,收效小。

事半功倍

解 释: 功:功效。形容做事得方法,费力小,收效大。

事倍功半

读音: shì bèi gōng bàn

释义: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

造句:有相当多的学生以为,主观表达题费力大,收益小,见效慢,练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

出处: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要做善事,靠着善书教化人,终究事倍功半。”

事半功倍

读音:shì bàn gōng bèi

释义:功效。形容做事得法,费力小,收效大。

造句:只要你学习方法找对了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事倍功半比喻费力大而收效小。也作“力倍功半”。

以下是造句:

1、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

2、如果选择的时机不当,往往事倍功半,出师不利会打乱整个布局方案。

3、如果在学习中不向其他人请教,只靠自己摸索,往往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

4、参加一个修仙宗门,利用一个修仙宗门的资源来帮助自己慢慢成长,闭关自守,只能事倍功半。

5、在工艺安插时能彼此迁不离、扬长避短,无疑会起到事倍功半的功用

6、中国的OTA可以把他们的酒店技术发展得淋漓尽致,但是如果中国的酒店不进行自己的技术开发,同样是事倍功半。

7、由于生理缺陷,一些聋生未能掌握有效的美术学习策略,学习事倍功半。

8、物得其反,自然事倍功半,灶膛狼烟熊熊而起,半盏茶功夫把自己熏成了“黑无常”。

9、一点点计划能使你事倍功半,而且一个干净的背景是关键因素之一,计划和查看你的位置能够使你不至于事后后悔。

10、错过了学前教导这一要害期则往往事倍功半。

11、结论结合外援力量,阿坝州卫生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这毕竟只是一种事后补救模式,事倍功半

事半功倍的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1、拼音

shì bàn gōng bèi

2、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3、示例

①冰心《寄小读者》:“早晨头脑最清醒,做起作业来,往往事半功倍。”

②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半功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

一举两得、渔人之利、一箭双雕、一石两鸟、一本万利

2、反义词:

舍近求远、冷灰爆豆、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劳而少功、剜肉补疮、劳民伤财

3、例句:

只有保持足够的水分,才能让你的减肥计划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关于事倍功半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全部的内容,包括:事倍功半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事倍功半意思、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意思分别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07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