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是什么意思

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是什么意思,第1张

全额事业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它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一种人员编制。

全额事业编的优缺点:

第一,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工资。如果说公务员拥有金饭碗的话,那么事业编制人员就拥有铁饭碗,形象地说明了事业编制人员工作的稳定性。事业单位虽然有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拨款和自筹自支等三类,但大部分都是全额拨款的,一些差额拨款的经营也非常好,有稳定的收入,如医院等等,一些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下一步基本上也会改成企业,以后就不会存在。总体看,事业编制人员工作非常稳定,如果不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基本上不会失去工作,是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工作稳定,工资也很有保障。虽然事业编制人员工资并不是很高,但好在每个月都能定时足额发放,基本上不会拖欠。

第二,限制很多,晋升困难,工资不高。事物都有两面性,事业编制人员的工作稳定,所以也就限制了其自由的出入。事业编制人员总体来说工资也不高,晋升也比较困难。事业编制人员岗位分为管理岗、专技岗和工勤岗。工勤人员不是干部,基本很难有晋升的机会,工资也比较偏低。管理岗如果在一些大的如厅级以上的事业单位,晋升机会还比较多外,在一些市属事业单位,最多也就是个副处级,很难得到提拔,工资也就很难提升上去。专技岗也是一样,虽然会比管理岗压力小一些,但一样有名额限制。很多年轻人在事业单位工资非常低,但是有编制,就如同得了个鸡肋,弃之可惜,嚼之无味,想去外面找份工资高的工作,又舍不得这样的编制,进退两难。

自然是全额拨款的好。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每年年底单位提交一份预算,财政局审核后下拨,不用担心经费问题,各项福利都很齐全,到年底有盈余的话再上交财政,通常单位都会用的刚刚好。

我们国家现在的管理体制中,划分出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几大块,国家机关的经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即国家机关的所有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而事业单位又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类型。

差额拨款指的是:

差额拨款,一部分非营利性机构的国家拨款方式。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以上就是关于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是什么意思、差额拨款和全额拨款哪个好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92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