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秦国时期杀光世族元老的渭水河滩是在哪里

古代秦国时期杀光世族元老的渭水河滩是在哪里,第1张

在现在的西安。下图红圈。渭河城市运动公园,位置不是很精确,但就是那一带。可能还要往西或往东。

渭水草滩刑场,自商鞅变以来,这渭水草滩刑场就是老秦国传统的老刑场。

前前后后,屈指可数的大刑杀总共有4次

第一次刑杀的对象,就是那些以甘龙为首的生生逼死了法圣商鞅的老世族!

第二次大刑杀,是在位最长时间的秦昭王杀了他那些叛乱的公子兄弟们。

第三次大的刑杀,嬴政把那些跟随嫪毐叛乱的余党一起拉到渭水草滩,咔嚓掉了。

刑场杀的第四个,便是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和他的三族人!赵高为了控制整个秦国,必须要整死秦国的丞相李斯。

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区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

2、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

3、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鸟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经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

渭河(Weihe River),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灞河,黄河支流渭河的支流,古名滋水,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581平方公里,发源于秦岭北坡蓝田县灞源镇麻家坡以北。流经灞桥区、未央区,在高陵县汇入渭河,春秋时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称为灞水。主要支流有辋峪河、浐河等。灞河上游河床比降大,洪水期水流湍急,河床左右摆动,河道弯曲甚多,建国后建有较完善的堤防系统。灞河流域内农业发达,灌溉历史悠久,流域内建有辋灞渠、跃进渠、蓝桥渠、普惠渠、灞惠渠、团结渠、立新渠等诸多引水工程。

农耕山,渭南市境内。转渭水发源于陕西省潼关县南部的农耕山,向东南流经渭南市境内,最后汇入黄河。转渭水是指黄河在陕西省渭南市境内的一个分支流,因为它在流经渭南市时向东南方向大幅度弯曲而得名。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秦国时期杀光世族元老的渭水河滩是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秦国时期杀光世族元老的渭水河滩是在哪里、泾渭分明发生在哪里 泾河和渭河位置介绍、古时渭和灞是现在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87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