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视拍片用途而定:
如果后期还要抠图、换背景,那么拍摄时选择纯色背景,如:绿色、蓝色背景;
如果静物拍摄本身是创作,那么背景就是场景营造的一部分,根据追求的视觉效果选择,可以是斑驳的、可以是某种质感的、也可以是某种简单色彩的。
背景布是室内摄影必备品,有单色的背景布,也有题材类的背景布。在背景布的选择上如果对室内摄影并不太熟悉,那就尽量选择灰色,黑色和白色这种简单的颜色做背景,这样更好把握,还有风扇等之类的也可以备着,可以营造更好的氛围。
幕布的选择,首推植绒背景布,选择那种高密度加厚的。拍微距、小件物品效果非常好。因为植绒布非常细致,不反光,拍出来的底色很干净。无纺背景布,颜色齐全,就是那种有小方格的,适合拍大景,比如模特背景。
服装平铺拍摄可以选择不容易皱的毛毡背景布,最不会皱的要数那种地毯式背景布了,拍服装平铺搭配效果非常好。
选择背景首先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画面杂乱无章,用单一色彩背景布,可采用同色系不同深浅来搭配。
2、切忌背景颜色艳丽,强调的是产品,背景越低调越好。在低调的同时烘托气氛。
3、使用与产品搭配和谐的颜色。可以与店铺颜色风格一致。
4、点缀物尽量简单点好,要是大束花或者复杂的,可以作为远景,放背后远点。
5、建议整店统一色彩,不要弄的色彩斑斓。
扩展资料:
在室内摄影技巧上,无线引闪的同步和使用与单反是一致的,一般的入门单反相机是1/125秒,高端单反可以达到1/250秒。
以1/125秒为例,在棚里的ISO的感光范围都应该为最低感光度,或者统一为ISO100,曝光方式为M档手动,快门1/125秒,光圈根据摄影灯的闪光系数,距离人物的远近来调整,大概的光圈范围是在F7~F13。
在布光方面,从单灯开始,闪光的角度应该在人物的左边或者右边的斜45度偏上,作为主灯,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加灯,副灯在任务的弱侧,发灯在歇后方高位或者平位对头发方向,要记住具体的摄影创作要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你的拍摄需要来调整。
使用标准广角镜头比较合适吗,在室内狭小的空间里,如果没有广角,那么拍摄全身角度的照片就太困难了,采用标准广角变焦镜头最合适。
如果是佳能5D,那么最合适的就是EF 24~70mm F28USM L了,还需根据影棚大小来划定镜头范围,在影棚里光圈不会用到最大的F28,所以如果你费用紧张,不需要必须买个恒定F28光圈的镜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室内摄影
在人像的拍摄中,一个干净、简洁而美观的好背景,如春日的花田,夏日的碧海蓝天,你随便摆一个 POSE,就是一张好人像,以下是我整理的专业级人像背景的拍摄方法,欢迎参考!
1 靠近,聚焦,放大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选择拍摄的环境和地点。你可能不得不在乱糟糟的地方拍照,比如说堆满杂物的后院,人群穿梭的办公室。望着这些杂乱的景物,你可能会一筹莫展,但别忘了,相机“看”到的景象或许没那么乱,因为取景框的“视野”比人小得多。
就拿下图这个场景来举例说明吧:
你眼中看到的整个场景,岂止是乱,简直是乱七八糟!再怎么看也不像一个能好好拍人像的地方。但如果你把这画面的某个部分放大,聚焦,在取景框的“眼里”它看起来就会变成这样:
虽然还是不大好看,但毕竟简洁了许多,再稍微后期一下,就变成还算过得去的纯色背景了。再乱的地方,你也能找出一小块相对干净的地方吧?拧动变焦环,或者靠近一些,用取景框聚焦这片区域吧。
再举个例子,热闹的家庭聚会中,爸爸抱着小女孩。看起来画面很乱,但如果靠近、放大女孩的脸,爸爸的衣服就变成了纯色背景:
在大多数场合中,这种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如果你不想拍人物的大脸特写,就得试试下边这个方法了。
2 曝光控制法
当背景与人脸具有高反差时,就可以尝试应用曝光控制法,以人脸为基准调整曝光,使背景曝光不足或过曝。具体操作很简单,对着人脸点测光就可以了。亮背景过曝,变成纯白;而暗背景曝光不足,变成纯黑。如果效果不明显,后期加对比度。
拍摄黑白人像,这个方法的效果更出众:
反差不够高?那就人为创造高反差。不需要太专业的背景板,深色或浅色的衣服、床单之类的东西总有吧,挂上。再次应用这个办法,让背景曝光不足或过曝。效果不足的话,手动调整曝光补偿,让背景进一步变黑或变白。
下边两张图,左图的背景是黑色纱裙,而右图背景是白色床单。由于过曝/曝光不足会“吃”掉衣物纹理等细节,背景十分接近纯色。
值得一提的是,低端机应用这个方法成功率反而更高——因为低端机的宽容度较低,更容易产生过曝或曝光不足的现象。
3 闪灯压光法
我们都知道,拍夜景的时候用闪光灯,会把背景变成一团漆黑;实际上,这个方法也可以在白天应用,获取黑色的背景。前提是,你的闪光灯输出功率足够强劲,而且背景离人物也不算太近。对准人脸点测光,拍出来大概就是这种效果:
(左)压光前;(右)压光后
人脸的曝光始终是正常的,而背景漆黑的程度取决于你所调整的闪灯输出功率,闪灯输出功率越大,背景黑得就越彻底。
人脸的曝光始终是正常的,而背景漆黑的程度取决于你所调整的闪灯输出功率,闪灯输出功率越大,背景黑得就越彻底。如果你不想要全黑的背景,那就多试几个不同的输出功率吧。
或者,你也可以对背景平均测光,调低 ev 使背景达到你想要的昏暗程度,锁定曝光值参数;然后,开启闪灯的 TTL 模式。
该模式实际上是先进行一次预闪光,通过计算反射光线来调整正式闪光的输出功率,达到“不改变拍摄参数而使主体正常曝光”的效果。拍出来,大概就是这种效果——背景变暗,主体更突出:
如果你的闪灯没有 TTL 模式,那你就只能寻找其他可调整输出功率的光源来提供对主体的照明啦~
4 大光圈,浅景深法
嫌纯色背景太单调?那就开大光圈,越大越好。光圈大到一定地步,不管是什么背景,都会变成一团模糊的色彩。这种简单粗暴的暴力方法,消灭了一切干扰景物,人物很突出;彩色模糊背景也比纯色的单调背景好看,被称为“糖水照”。
由于这个方法很有效,所以有点烂大街的感觉,用久了也容易对它产生依赖性,让懒得尝试其他的玩法,使用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吖!
目前为止,我们讲述的几个办法都是尽量弱化背景的存在感,但背景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不添乱”而已。事实上,合理利用背景,能为画面提供场景感,营造氛围,甚至是强化空间纵深感,使画面更具内涵。没必要对背景景物除之而后快。
接下来要介绍的`两个方法显得更为高端和进阶,因为它们并不只是“排除背景干扰”,而是合理安排、利用环境元素为画面添彩。
5 纵深法
选择一个具有较大纵深的空间作为背景(如道路、走廊等),光圈稍开大,使人物身边范围的景物清晰,稍远处景物开始出现模糊。这种背景具有出众的纵深感,也保留了较多背景信息,使画面更具内涵,比单纯开大光圈让背景变成一团浆糊好得多。
你只需要注意,不要让人物周边的清晰范围内出现过多干扰景物就可以了。
6 天空大地法
这个方法非常适用于户外人像。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拍户外人像时,最大的干扰景物就是茫茫多的“其他人”。
不打码,你都不知道谁才是照片主角
在这种情况下,不妨试试把天空当背景吧!周围人再多也不怕——我就不信他们能上天!低角度仰拍,以天空作为背景,只要周围没有过多的建筑,背景一般比较干净简洁,干扰景物较少。如果当天的天气很好,蓝天白云,这样的背景不仅简洁,还很美。
以天空作为背景,最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仰拍容易把人的脸拍很小,最好让你的拍摄对象俯身或低头,以减轻脸部出现的下大上小的透视形变效果。
二是注意控制曝光。尤其是在光照强烈的晴天,以天空作为背景,画面可能光比较大。你需要以人脸为基准进行曝光,以保证人脸不黑。这样做的后果是天空可能会过曝,所以人在画面中占的比例要大些——过曝部分过多的画面,总是不大好看。
以地面作为背景进行俯拍,也可以达到排除周围闲杂人等干扰的效果,而且还不存在曝光控制的难题。最大的难点是,你需要找个制高点,爬上去往下拍,或者说服你的拍摄对象躺在地上
用地面作为背景,还得有个前提条件:地面本身要干净简洁,且具有一定美感。春夏季的草地,秋季的落叶堆,都是很不错的背景。至于冬天的雪地嘛估计你的模特儿不会愿意往上躺的
不用到光圈,拍出来不虚化的背景,是不可以的!
因为手机的相机是“数码变焦”他是纯数码的,只靠一个极其小的LENS来充当镜头,自己根本没有变焦或者对焦功能,完全靠内部软件来实现,所以“虚化”这种光学效果,它是无法再现的。
用单反就不一样了,镜头是纯光学原理工作的,就跟闭上一只眼,只用一只眼看东西一样,站在铁道边,闭上一只眼,用另外一只眼睛试试能不能把从近到远的铁道全都看清楚,或者找一排马路边的路灯试试也行。
只能是对焦在前面的物体上后面模糊,或者相反对到后面,让前面模糊。单反跟这个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想用单反拍出来前后景都清晰的照片,唯一的方法就是缩小光圈,至少F11、F16,甚至可能会用到更小的,比如F22(太小了会影响成像质量)
然后根据当时环境看看是否要适当增加ISO,用来保证快门速度在安全线以内,再去拍,就会发现照片中前景后景都比较清楚了。
扩展资料:
使用单反相机拍摄背景不虚化的照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使用过大的光圈。这一点前面影友有所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言。
二、注意测光模式,要尽量采用矩阵式测光,不要随意选用点测光。
三、在拍摄前运用景深预测按钮来预测景深。
四、通过观察取景器或显示屏中的拍摄数据来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过快,背景就会虚化。
五、控制好感光度,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使用较高一点点感光度。
1、背景( 含前景和后景 )是主题的一部分,背景与主体要相互呼应,层次要有过渡;
2、当背景与主体( 或主题 )无关的时候,尽量不要带入构图中;
3、当构图不能避免无关的背景时,可以使用较大的光圈,将背景虚化掉,以突出主体;
4、除了背景的内容,还要注意背景的照度,背景的照度影响对主体的测光和主题的曝光;
5、除了标准的人像和风光主题以外,其他题材基本涉及到背景运用,其中尤为的突出的是人文主题;
6、掌握好背景,照片成功率就有了 70%。
18-135镜头是可以拍出背景虚化的景深效果的。
拍背景虚化效果有这么几个因素:
1、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浅。也就是你用18-135的135mm端拍摄,虚化能力是最大的。
2、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浅。你的镜头在135端,最大光圈是56,用这个光圈拍摄。
3、焦点与背景的距离越远,虚化的程度越大。如果你是拍人,背景是远处的山水,这时候虚化的就很厉害,如果人背后就是墙,相距很近,那么就看不出来虚化了。
4、焦点与相机的距离越近,虚化的程度越大。你拿着相机距离被拍摄对象越近,虚化的就越强。
景深和背景虚化的区别
1、景深:照相机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景深范围与光圈大小以及焦距长短有关。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2、背景虚化:背景虚化比较好理解,就是让拍摄背景虚化,使拍摄主体从背景中突显出来。但要想虚化背景,可采用如下4种方法:
(1)将变焦倍率设置成最大;
(2)背景尽可能设置较远;
(3)加大镜头光圈;
(4)拍摄距离越短越好。
单反相机拍背景全白的照片需要给制背景打灯光:
1、选用白色的背景布。
2、配置一盏专门照亮背景的灯。
3、进行样张试拍,根据试拍效果调整背景灯光位置、亮度以及照相机的参数等。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扩展资料:
1、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2、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3、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以上就是关于静物拍摄的背景改选择什么最好全部的内容,包括:静物拍摄的背景改选择什么最好、摄影背景布如何选择、专业级人像背景的拍摄方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