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十、九十称耄耋之年,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2、期頣指100岁的老人,又称人瑞。期頣,期颐经常被误笔为期頣。
扩展资料其他年龄
1、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2-3岁――孩提
3、童年——总角,垂髫
4、8岁(男)——龆年
5、10岁以下――黄口
6、10岁(女)——髻年
7、12岁(女)――金钗之年
8、13—14岁(女)――豆蔻年华
9、13—15岁——舞勺之年
10、15岁(女)——及笄之年
11、15岁(男) ------- 志学之年,束发
12、16岁(女)――碧玉年华
13、15—20岁——舞象之年
14、20岁(男)――弱冠
15、20岁(女)――桃李年华
16、24岁(女)――花蓓(信)年华
17、出嫁——标梅之年
18、30岁(女)――半老徐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耄耋之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頣
出自明代诗人唐寅的《七十词》
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
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
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意思是活到70的人很少,不容易。
人过七十古来稀是说人能活到七十在古代就是长寿了,是一种很自豪的,豪迈的说法。专而在现在,人活属到七十以上的已经不稀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要长寿,而且老有所乐,生活质量飞速提升,老人的阅历将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年轻人都应该请教老人,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氛围。
扩展资料
1、意思:
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2、出处:
出自唐代杜甫的《曲江二首》。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3、译文:
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
耄耋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九十为上寿。大家从字面上不难理解“上”是什么意思,下、中的后面自然就是上嘛。在远古时期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已经是“古稀”了,要想活到就是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所以古人称九十为上寿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可以活到“白寿”年岁更是人们的愿望。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扩展资料:
人初生的时候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男子7岁称韶年,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八十耄耋。
1、二十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du表示已成人zhi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dao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2、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
3、六十花甲
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花甲也指年月、时代、年纪、年岁。
4、七十古稀
古稀,指七十岁。古稀的意思是原有古来稀少,由于古代医学技术不发达,能够活到七十岁的老年人比较少见,因此用古稀来形容七十岁。唐·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5、八十耄耋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后用耄耋指代八九十岁。
其他称呼:
除此之外,杖朝也可以称为80岁,米寿是指男子88岁。鲐背之年是指90 岁。白寿是指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杖朝:八十岁。"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称半百或知命、六十称花甲或耳顺、七十称古稀、八十及九十称耄耋、百岁老人称期颐。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白发苍苍;一百长命百岁。
1、出处
来源于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为政》。
2、原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释义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2、赏析
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3、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以上资料参考 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 70是古稀,80是耄耋,90也是耄耋,80至90岁称耄耋之年。在古代,人有上、中、下寿之分,100岁称上寿,80岁称中寿,60岁称下寿。所以年轻人庆祝生辰,只能称“做生日”,不能称“做寿”。50岁或60岁以上者庆祝生辰,才可称“庆寿”。
年岁别称
年岁别称分别有:婴儿:人初生、襁褓:周岁以下、孩提:2至3岁、垂髫:童年、髫年:女孩7岁、龆年:男孩8岁。
黄口:10岁以下、舞勺:13岁至15岁、舞象:15岁至20岁、豆蔻:女子13岁、及笄:女子15岁、弱冠:男子20岁、而立:男子30
不惑:男子40、知天命:50、花甲,耳顺:60、古稀:70、耄耋:80-90、期颐:100 、花甲重开:120岁、古稀双庆:140岁。
以上就是关于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一百岁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一百岁是什么、七十古稀是什么意思、人到七十古来稀是何含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