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清代中堂、宫保、中丞会有如此的称呼呢

李紫阳2023-05-03  36

在诸多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中,类似“中堂大人”、“中丞大人”

的清代官员名称,时常出现。如此称呼既不能表现出官员对应品秩,又无法彰显官员对应职权,时常让人迷惑,如此称呼到底对应何等官职?在清代“九品十八级”的官制体系中,又属于何种行政级别?另外,在史书记载中,又有着类似“李宫保”、“袁宫保”的人物记载,其中的“宫保”又代表了什么呢?

首先,在影视作品的演绎和历史文献的记载中,上述称呼一般为下属官员对上级官员,或者同级官员之间的称呼,甚至皇帝用以对臣属的宠溺称呼。由此可见,上述三种官员称呼应该为“尊称”。对于“中堂”称呼,清初文学家王士祯在其所著《池北偶谈》中,有着明确说明:明洪武十五年,设内阁大学士,上命皆于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俱为翰林院官,故院中设阁老公座于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诸学士称阁老曰中堂以此。

也就是说,“中堂”一般代指“殿阁大学士”,清代大学士往往要管一个部,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所谓“殿阁大学士”,即为清代“三殿三阁”大学士,也就是内阁大学士的称呼。关于内阁大学士的品秩,《清史稿·志八十九·职官一》明确记载:

内阁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初制,满员一品,汉员二品。顺治十五年,改与汉同。雍正八年,并定正一品)。

也就是说,“中堂”乃系清代“九品十八级”官制体系中的最高行政级别,基本相当于现今的正国级干部。

而“中丞”的官员称呼来源较为久远,汉代负责监察百官,辅佐丞相的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为御史丞,一为御史中丞。御史中丞的具体职能即为“掌管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也就是说,汉代的御史中丞基本相当于清代都察院的副都御史或者右都御史。

《明史》有载:“其在外加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者,有总督,有提督,有巡抚,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也就是说,明朝一般会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出任巡抚。清朝建立以后,清承明制,为便于巡抚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监督,一般会加之“右都御史衔”。对于兼领官职的上级官员,一般会以其最高官职予以称呼,于是巡抚便被成为了“中丞大人”。经过加衔的清代巡抚,品秩也会较单纯的巡抚升一级,变为正二品,基本相当于现今的省委书记。

“宫保”之称谓,乃系明、清两代用以“加衔或死后赠官”的虚职名称。三公之太师、太傅、太保;三孤之少师、少傅、少保;东宫三师之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东宫三少之太子少师、太师少保、太子少傅均属于“宫保”称谓范围。封建皇权社会的太子,亦称“东宫”,上述掌佐天子或辅导太子的名誉官职就被称为了“宫保”之职。清代官制体系中,三公品秩为正一品,正国级;三孤和东宫三师品秩为从一品,副国级;东宫三少品秩为正二品,省部级。

由此可见,在清代能够被称呼“中堂”、“中丞”或者“宫保”的官员,最低也是个省部级的高官。地方上,乃系可以开牙建府的封疆大吏;朝廷上,也是权倾朝野、位高权重的所在。

说到清朝时期的大臣,我反正看得是很多很多的,是真的多,以至于我完全就不知道这些官职都是啥样的,谁大谁小就更加不知道了,这还真的是非常大的难题了,但是这些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需要的做的其实就是要给大家一个一个来解决了,话说这个叫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是经常性出现在电视剧里面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两个官职好像都一样啊,都是一品啊,那么谁的权利更大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事情继续再分析揭秘看看吧!

清朝的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负责紫禁城皇族安全,有兵力3000人左右。

清朝京城九门提督是从一品,负责北京市安全,管的兵力三至五万,各个时期兵力人数有差异。

另有丰台大营,有蒙古八旗骑兵3万至5万。清初5万蒙古八旗骑兵,清末只有3万蒙古八旗骑兵守国都了。丰台大营,由丰台提督管理,从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一般都有兼职。

领待卫内大臣、京城九门提督、丰台大营提督,都由皇帝直管,皇帝任免和指挥调动军队。

保定还设有直隶总督,手下有10万军队,有八旗兵,包括满族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还有绿营兵,就是汉兵。

李鸿章当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还管有北洋水师即北洋舰队,水师提督丁汝昌,驻山东威海刘公岛水师提督衙门。

袁世凯当直隶总督时,编练有北洋陆军新军6镇(镇就是师),满员十万人,袁世凯吃空饷,实有七万人。全部用洋枪洋炮火器,战斗力全国第一。而武汉湖广总督张之洞练了二镇两万湖北新军,都用汉阳造步枪和马克沁机枪,还有炮队马队。张之洞在湖北还建有兵工厂和铁厂,制铁轨,造枪炮,还办了新式学堂,办了煤矿,还上折子要清朝取消了科举制度,还要在全国练36镇陆军新军。最后因清朝灭亡,没练够。当时叫洋务运动,现在叫改革开放,一个意思。张之洞还说,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清朝总督为正二品。加尚书衔,为从一品。加大学士衔,为正一品。满清实行文武分治真主政体,只有满族皇室后代才可封王,蒙古王爷因是皇帝外戚,皇帝娶妻大部分娶蒙古王爷女儿(公主),所以蒙古王爷世袭罔替。

汉族外姓,最高只能封一品侯,如曾国藩被封一品侯、两江总督、大学士、太师太傅。汉人不许封王。这是因为清初封了吴三桂三个汉姓三藩王,皆想当万岁,都反了,康熙费很大劲才平定,康熙就定了大清祖训,汉人最高只能封一品侯,不能封王,封王必反,废了异姓王混世魔制。

清朝总督管几省或一省军务,下设各省提督和水师提督。清朝23省都设有巡抚管一省民政和财政。这叫文武分治。

清朝总督有:

直隶总督:(驻保定),管理河北省、内蒙部分军务,代管山东、河南军务。道员以下官员和游击将军以下将领,总督可直接任免。道员和游击将军以上,由皇帝(通过军机处)任免。

两江总督:(驻南京,清时叫江宁),管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军务。

闽浙总督:(驻福州),管福建、浙江、台湾三省军务。

湖广总督:(驻武汉),管湖北、湖南两省军务。

两广总督:(驻广州),管广东、广西和南海诸岛军务。

云贵总督:(驻昆明),管云南、贵州军务。

四川总督:(驻成都),管四川一省军务。

陕甘总督:(驻兰州),管新疆、甘肃、陕西军务,代管山西军务。

这就是清朝全部总督府的设置情况。

清朝在东北满族龙兴之地,在沈阳(当时叫盛京,后改叫奉天)设盛京将军,在黑龙江设黑龙江将军,管东北军务。清末设东三省总督一名,管东北军务。

清朝还设有漕运总督,主管漕运粮政。

还有河道总督,主管全国各大河修河防洪,疏通运河。

总督正二品,加大学士衔,正一品,加尚书衔,从一品。称本部堂,尊称中堂大人。因清朝六部(吏、户、刑、工、兵、礼),各部都设二尚书:满汉尚书各一人,从一品。总督加大学士衔,正一品。大学士总督坐大堂中央,两边坐满汉尚书(部长)。下面坐左右侍郎(副部长)和属官。中堂又被称为相,如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加一品大学士,称中堂大人,又称李相。

清朝康熙之前,大权在六部尚书组成的内阁,还有王爷任内阁首辅,协助皇上处理国政。

雍正后,在御书房旁设军机处临时机构,给皇帝当参谋。后来,军机处成了常设机构,军机大臣协助皇上处理国事,六部尚书内阁被架空。六部尚书只有加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军机处行走衔,才有实权,因为各省一切奏折,皇帝下达的圣旨,都要经过军机处。(但皇帝密旨和督抚密折除外)。清朝军机处领班的叫首席军机大臣。

明朝立储制度,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就是不立贤。这造成了:一,皇长子生下来就被立为太子,并指定太监看管小太子,这使“太子大伴”即看管太监多被小皇帝重用,引起太监干政乱国,如明朝大太监刘瑾、王振、魏忠贤都是太子看管太监即太子大伴,后被重用,引起太监干政乱国。

二,立嫡立长不立贤,使明朝皇帝大多治国无能,而且短寿,如朱由校才活了27岁。就像立长不立贤的晋朝一样,长子司马衷是个傻子也立为帝,最后贾后乱国,司马氏子弟藩王又封土太大,护兵太多(司马氏各藩王都有3万以上王府护兵),最后八王之乱起,司马氏自相残杀,西晋大乱,北方少数民族兴起,攻灭西晋,屠杀汉人,黄河以北汉人集体南逃。

清朝立储为立贤不立长,不管嫡不嫡,长不长,只立皇帝儿子中最有才能的当太子。所以清朝皇长子多被杀或终身圈禁,防其对新皇帝不利。如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被杀,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被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杀害。康熙的皇长子(大阿哥)和诸皇子,多被雍正帝害死。等等。

这立贤不立长,使清朝皇帝大多治国能力较强,而且长寿,如乾隆爷活了89岁。而且立贤不立长,最后清朝发展到老皇帝把立储遗旨放在皇宫正大光明匾后,这使得太子没有太监看管,所以清朝太监干政较少。

慈禧太后因是女人垂帘听政,所以才重用大太监李莲英的。

但乾隆爷自大狂,搞了“闭关锁国”祖制,只许广州“一口通关”,即只许在广州一个城市和洋人做生意,而且只许政府和洋人做生意。还要求不许学外国的科技,说“洋人霪巧之术”无用,把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说成是霪巧洋技,禁止学习传播。还不许引进洋枪洋炮。

清朝乾隆爷搞的“闭关锁国”祖制,一直执行到道光咸丰朝,使大清国力降低,国家军备落后,最后清军拿冷兵器的铁片刀和弓箭,和洋人的洋枪洋炮火器、坚船利炮打,清军惨败,清朝签割地赔款条约。

最后引起了洪秀全、孙中山起义,武昌起义,清朝被推翻。

清朝兵力如下:

努尔哈赤建后金,存在20年,建满族八旗兵,各旗平均一万人,共8万八旗兵。八旗兵战时为兵,平时为民。

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清朝存在276年,统治全国267年。皇太极征服了朝鲜半岛、蒙古北元。

皇太极将八旗兵(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三镶旗都镶红边,只有镶红旗镶白边)扩大为:

满族八旗:兵力8万,都是骑兵

蒙古八旗:兵力8万,都是骑兵

汉军八旗:兵力8万,主力步兵。清朝汉人入八旗旗籍,就像现在入党。

皇太极之后的清国皇帝,都拥八旗兵24万。

所以摄政王多尔衮当年入关夺取中原天下时,八旗兵是24万。加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5万投降清国,清军总兵力达29万。在山海关一片石全歼了李自成的15万农民军(主力为步兵)。

清朝攻灭李闯、张献忠和南明政权后,清国又把投降的汉军,组成汉营,分守各省兵营,有百万之众,打绿旗,称绿营兵。

清朝的八旗兵24万,分守北京周围和各省八旗兵营。由于有将领吃空饷,八旗兵满额24万,实际只有225万人。

以上就是关于为啥清代中堂、宫保、中丞会有如此的称呼呢全部的内容,包括:为啥清代中堂、宫保、中丞会有如此的称呼呢、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谁的权利更大官更厉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771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