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了解有哪些人吗

通讯录备份2023-05-03  30

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我了解的还是有很多人,其中我最了解的还是中国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他是世界的名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所做出的成就。除了他之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他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加发明家以及炸药的发明者,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没有人是不会不知道他的存在。

诺贝尔他曾经拥有一个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而在他死之后的遗嘱里,他利用自己最大的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甘油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重视理论研究,还是十分的重视工业实践。一生当中深获得了技术发明专利255项,并在欧洲,美洲,亚洲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我十分的敬佩他。

除了诺贝尔这个人之外,我还提到了一个人叫范旭东,范旭东他是中国的化学工业之父,是中国的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而范旭东生活在西方列强的侵入的时代,在当时范旭东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疾病而去世,只有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哥哥,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下影响着他,他十分的努力,与他从小也养成了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能国家做出许多的贡献也是十分厉害的。我们就应该学习他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现在的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对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还是有很多的,而我最喜欢的两个人还是诺贝尔和范旭东。

1768年,在拉瓦锡成为法国科学院名誉院士的同时,他当上了一名包税官,在向包税局投资五十万法郎后,承包了食盐和烟草的征税大权,并先后兼任皇家火药监督及财政委员。1771年,28岁的拉瓦锡与征税承包业主的女儿结了婚,更加巩固了他包税官的地位。在法国大革命中,拉瓦锡理所当然地成为革命的对象。

1794年5月8日的早晨,就在波拉斯·德·拉·勒沃西奥执行了28个人的死刑。拉瓦锡是第四个登上断头台的。他泰然受刑而死……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眨眼就把他的头砍下来,但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再长不出一个来了。”

拉瓦锡出身名门,他继承了父母和姨母的巨额遗产,即使不靠征税承包业的收入,也完全可以过上富庶的生活。仅为追求更多金钱使名誉受到玷污,甚至赔上性命,令人惋惜。然而,瑕不掩瑜,他的一生仍是充满着光辉的一生。

扩展资料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LLavoisier,1743826-179458)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1743年8月26日生于巴黎,因其包税官的身份在法国大革命时的1794年5月8日于巴黎被处死。

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之于化学,犹如牛顿之于物理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近代化学之父:约翰道尔顿

现代化学之父:安东尼拉瓦锡

化学之父:安东尼拉瓦锡

有机化学之父:李比希

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

无机化学之父:戴维

物理化学之父:奥斯特瓦尔德

高分子化学之父:施陶丁格

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

气体化学之父:普利斯特里

俄国化学之父:门捷列夫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

中国高分子化学之父:徐僖

中国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

中国放射化学之父:杨承宗

地球化学之父:邵跃

胶体化学之父:格雷哈姆

现代表面化学之父:绍莫尔尧伊

超分子化学之父:莱思

生命起源化学之父:米勒

1、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科学家。

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2、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 附带一提的是道尔顿患有色盲症。

这种病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最终发表了一篇关于色盲的论文──曾经问世的第一篇有关色盲的论文。后人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做道尔顿症。

3、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广泛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

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化学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现代化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

4、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 — 1906年4月19日),巴黎人,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是“居里定律”的发现者。

1903年和居里夫人还有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在一场马车车祸中不幸遇难。

5、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安东·拉瓦锡,法国著名化学家。他是“氧化说”的创始人,对燃烧问题做过一系列实验,被称为现代化学之父。他于174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

18世纪以前,化学发展极为缓慢。在拉瓦锡生活的18世纪中后期,化学也还只处于“搜集材料”时期,人们只是把它看做制药业的副产品,戏称为“丫环”,而且还是一个笨头笨脑的“丫环”。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水可变木”、“水可变土”。拉瓦锡对此表示怀疑,他决心用“事实来说话”,用实验来说明问题。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安上一个体积很大的蒸馏瓶,然后把冷却后的蒸馏水灌入一个大烧瓶中,封好瓶口,称好重量,放在酒精灯上日夜加热。加热到第25天时,水开始混浊,27天时出现了固体微粒,30天以后瓶内出现了沉淀物,人们可能就是据此认为“水可以变土”的。但是拉瓦锡经过冷静分析后认为这是一种“假象”。他在加热到30天以后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加热,直到第100天时才停止。

加热停止以后,拉瓦锡将冷却后的烧瓶和蒸馏水称了一下,它们的重量与加热前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化。然后他又把蒸馏水单独称了一下,也与加热前相等。他又把渣滓和沉淀物的重量称了一下,共174克。当拉瓦锡再转过头去称空烧瓶的重量时,他惊奇地发现正好比加热前轻了174克!

“百天实验万岁!”拉瓦锡和他的助手们欢呼起来。这个实验显然证明了“水变成土”的假说是不正确的,水蒸发后沉淀下来的“土”来自容器而不是来自水。拉瓦锡的这个实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传说的观点不断遭到人们的怀疑,科学家们竞相用实验去验证传统的理论。当时社会上有一种权威理论,即认为物质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燃素”,物质燃烧时,它本身所含的“燃素”就跑了出来。即使本身不含“燃素”的物质,如果吸收了“燃素”,就可以燃烧。“燃素说”已经统治了化学界100年之久,很少有人对此表示怀疑。

然而,拉瓦锡却从不准备对前人的理论原封不动地接受,对“燃素说”也不例外,他准备用实验来说明问题。从1772年开始,他就着手研究燃烧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通过加热氧化汞制备了氧,并用老鼠和植物进行了氧的特性实验。但他未能摆脱“燃素说”的束缚,认为这是一种“无燃素气体”。这年8月30日,拉瓦锡收到了瑞典化学家舍勒的一封信。信中舍勒建议他做一个能得到一种“火焰空气”(实际指的是氧气)的实验,但拉瓦锡对这封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10月,普利斯特列访问巴黎,拜见了拉瓦锡,向拉瓦锡介绍了自己发现“天燃素气体”的实验。拉瓦锡又想到了舍勒的“火焰空气”,这时他才开始对这类实验重视起来。

1774年10月到1775年3月,拉瓦锡重复了普利斯特列和舍勒的实验,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思考,他科学地总结了波义耳、舍勒、普利斯特列等人的研究成果。接着在1778年,他又把“火焰空气”称为是“空气中的纯部分”,“可供呼吸的部分”,后来又把它命名为“氧”。这种观点大大突破了“燃素说”的思想束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1783年,他发表了《燃烧通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氧化学说”。为此,他组织了一次家庭舞会,以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舞会开始时,拉瓦锡手中高高举起他新出版的《燃烧通论》,当着众多来宾的面庄严宣布:“水是氧和氢化合的产物”。他的夫人则当众烧毁了德国化学家、普鲁士国王的御医斯塔尔的燃素说著作,象征性地宣告燃素时代的结束、新的化学时代的到来。

拉瓦锡的化学理论像革命的风暴一样,摧毁了“燃素说”。可是在《燃烧通论》出版后的第八个年头,他自己在政治上却被革命风暴吹倒了。

1791年1月27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杰出代表马拉在他主编的《人民之友》上公开点名抨击拉瓦锡。这主要是由于拉瓦锡和法国路易王朝的联系过于密切,某些言论难免受到王室的影响。而马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的点名攻击无异于死刑宣判。很快,革命政权下令逮捕了拉瓦锡。

1794年5月,法庭公开审判拉瓦锡,拉瓦锡的辩护律师在辩护中请法官考虑到拉瓦锡在科学上所做的特殊贡献,希望能从宽处理。可是法庭副庭长科劳霍尔却说:“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

拉瓦锡在法庭的最后一次陈述中说:“我愿意被革命政权剥夺我所拥有的一切,只要允许我做一名普通的药剂师,做一点化学试验。”但法官迈兰却说道:“法国的学者已经太多了!你要想幸免一死,根本不可能。”

“既然法庭非要宣判我死刑,那我提出最后一个请求,请求法庭缓刑两个星期。我在入狱前正在做一个关于汗的分泌的重要实验,让我做完这个实验再去死吧。”拉瓦锡最后一次恳求法官。“现在是革命时期,你那个汗的分泌实验对革命会有什么用呢?”法官以一副嘲讽的口吻反问。就这样,1794年5月8日,拉瓦锡被推上了断头台。拉瓦锡死后,法国数学家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砍下拉瓦锡的头颅只需要一瞬间的工夫,但是要再重新产生这样一颗头颅,法兰西也许要等上一个世纪之久!”

1、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广泛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化学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现代化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

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他帮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拉瓦锡的贡献促使18世纪的化学更加物理及数学化。

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Chimie)。他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创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

2、凯库勒

凯库勒,德国有机化学家。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在梦中发现了苯的结构简式,被称为一大美谈。

1829年9月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1848-1851年进入吉森大学,原先学建筑,后来他多次聆听化学大师李比希的讲演,深受吸引和启发,遂改攻化学,并在李比希的实验室里积极、严谨地进行研究工作,完成了《关于硫酸戊酯及其盐》的实验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87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7年任波恩大学校长。1867—1869年,凯库勒在演讲“关于盐类的结构”和《关于莱1,3,5—三甲苯的结构》一文中,发表了有关原子立体排列的思想,首次把原子价的概念从平面推向三维空间。

3、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4、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5、侯德榜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20世纪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凯库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玛丽·居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侯德榜

以上就是关于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了解有哪些人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了解有哪些人吗、拉瓦锡为什么会被送上断头台、谁是化学之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746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