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制度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

中国古代官员制度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第1张

古代的“三公九卿”指地位尊贵的高官,说法各个朝代有所变化。按照题目中的表述,是秦汉朝以后的说法,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是最高监察长官,监察百官。所以三公不包括“廷尉”。

中国古达官员制度的三公九卿是指: 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 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相当于副丞相。三公 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三公 之下的九卿的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次高官员。三公职位在多数朝代中只是虚衔,为象征性的荣誉职位,并无实际的权力与工作,因此各朝君主多半在有功大臣死后才追赠三公。

历史

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位次上公,东汉无太师、太保,惟有太傅,为上公。

北魏将太师、太傅和太保并称为三师上公。《晋书‧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其中位于魁第一星西的三公,即为现在的 三师 。相对古人各朝对星座的认识见解不同,三师 (星官)、三公 (紫微垣)、三公 (太微垣)或各有对应。

西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太尉(后改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隋唐时成为最高荣誉头衔。

至宋徽宗时,将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改为太师、太傅、太保(原来称三师)为三公。元代和明清时的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

元、明、清沿用此官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扩展资料:

其他国家

日本律令制时的三公是指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

高丽的三公是指大卫、司徒、司空。朝鲜王朝以领议政、左议政、右议政为三公,亦称三政丞。

三公·太尉

太尉作为国家军事方面的最高官员,统领各路军队,拥有着极大的权力,能够掌管各路军队官员的任免大权,不过太尉还是要听从皇帝的指令。

此外还有护军都尉,统领众将。在将领征战时,护军都尉负责监督该军队的军政。

护军都尉之下有将军,将军领兵打仗,镇守边疆。将军又设左将军、右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将军职位,即上将军,其作为一个临时官职领兵出征,军队回来时便交出职位。

将军之下按照职位高低还有裨将(比将军低半级,相当于副将)、都尉(率领五千人左右)、军候(率兵一千左右)、五百主(率众五百)、百将(拥兵一百)、屯长(率五十人)、什长(率十人)、伍长(率五人)。

三公·御史大夫

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御史大夫与御史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先秦时期,御史主要负责记录各种档案,而秦朝的御史大夫主要负责监察百官、管理书籍和群臣奏章,地位之高相当于副丞相。

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下又设有侍御史和监御史(郡官)。

三公·丞相

丞相上承皇帝诏令,管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国政大事。

丞相又分为右丞相、左丞相、中丞相三种。古代以右为尊,故右丞相地位要高于左丞相。而中丞相就比较特殊了,宦官担任丞相时才叫中丞相,比如指鹿为马的赵高。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宰相与丞相是有区别的。宰相是最高行政官员的一种总称,比如先秦时期的国相、汉哀帝时期的大司徒、隋朝的尚书令等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的官员,这些都算是宰相。在不同的朝代,宰相对应着不同的官名。而丞相只是秦朝一个具体的官名。

丞相下设九卿,分别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少府、治粟内史。他们分掌具体的行政要务,共同负责全国的各种政务。

九卿·奉常

奉常,周为春官宗伯,掌邦礼,秦改奉常。(《通典》)

也就是说奉常从周朝的春官宗伯沿用而来,主要掌管宗庙祭祀之礼,位居九卿之首。

奉常之下设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医、太史以及太卜。他们主要负责的事务如下图:

九卿·郎中令

郎中令与皇帝非常亲近,掌管的事务繁多,主要负责宫廷警卫、统领和监督下级属官、殿中议论、宾客迎送等等一系列的重要事务。郎中令下有属官大夫、郎、谒者、期门、羽林。

“秦置谏议大夫……属郎中令”(《齐职仪》)

大夫主要负责谏议,有谏议大夫、中大夫、谏大夫之称。

郎分为很多种,有议郎、侍郎、中郎(设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三种)、郎中(设车郎中将、骑郎中将、户郎中将三种)。他们服侍皇帝出行,掌管门户。

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

谒者主要负责传达通报、朝会礼仪等事务。

九卿·卫尉

卫尉主要掌管宫门安保警卫,守卫宫禁,下设巴士司马令和卫士令。巴士司马令管理宫内车马,卫士令掌管宫门卫士。

九卿·太仆

太仆主要负责车马制度和管理车马,皇帝出行时,为皇帝架车马。由于常常与皇帝接近,地位也非常高。

九卿·廷尉

廷尉相当于最高司法机关,主要负责司法审判,其下设延尉丞。很多时候,地方上处理不了的案件都会交给延尉处理。不仅如此,延尉还可以修改律令、管理刑狱,审判和逮捕关押王公贵族。

九卿·典客

典客简单来说,就是外交官,下设行人。主要负责邦交,包括国家与属国的交往,也包括国内各诸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九卿·宗正

顾名思义,宗正主要掌管皇族宗室事务,如记录皇亲国戚的名籍以及他们的嫡庶身份,与我们现在所谓的修族谱差不多。宗正下设宗正丞,相当于副官。

九卿·少府

少府就有点像我们所说的管家,主要负责皇帝的私人小金库,以及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其下设有众多官员,如下图所示:

注意:这里的尚书以及中书谒者将来会崛起,成为后世三省六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中的各种丞就相当于各种令的副官。

九卿·治粟内史

治粟内史主要掌管国库,包括粮食的储备,金钱的储备。当然,还有一个职能,就是调控京城或者各郡的物价。其下设太仓令和太仓丞、平准令和平准丞。前面两者主要管理国家粮食的储备问题,后两者主要负责调控京城和各郡的物价。

总结中央官制,我们可以把中央官制分为三部分。一、负责军事(太尉);二、负责监督(御史大夫);三、负责行政管理(丞相,丞相分管九个部门)。

第二板块:郡官制

郡官最高层次的官员主要有三个,分别为郡守、监御史和郡尉。这三个职位属于平级,由中央官直接任免。他们共同治理郡,可以说军民兼治。

·郡守

郡守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主要负责一郡之内的政事。

从这个官职名称来看,“守”有防守之意,早在战国时期,守护边郡的官员名为“守”,为武将。到了秦朝,郡守稍微发生了一点变化,那些比较偏远地区的郡守还是由武将担任,但是内地的郡守多由九卿之一郎中令之下的郎官担任。

郡守除了不能掌管监御史和郡尉两个平级郡官外,官职在其之下的官员都能凭其任免。

·监御史

监御史被三公之一御史大夫下的御史中丞掌控。其主要负责监督郡内各级官员,包括郡守。

·郡尉

郡尉与三公之一的太尉有些类似,为郡的最高军事长官,主要负责军队驻守以及郡内治安。在一些偏远郡地,一般百里设一都尉,都尉之下有士史、尉史,关隘之处还有关都尉。

郡内除了这三个重要官员还有一个郡丞,郡丞作为郡守的次官(相当于郡守的副手),辅佐郡守完成工作,若郡守职位有空缺,郡丞则顶上。

总结郡官制,我们也可以把它分成三部分。一、负责军事(郡尉);二、负责行政管理(郡守);三、负责监督(监御史)。

第三板块:县官制

郡下置县,县作为最低的行政地区,主要有县长或县令、县丞、县尉。

·县令或县长

县令或县长是县内最高的行政长官,他们按照县内人口数量来区分。人数超过一万的县,行政长官就为县令,人数不足一万的县,其行政长官即为县长。

·县丞

县丞与郡丞类似,作为县内最高行政长官的次官,辅佐县长或县令完成工作。

·县尉

县尉主要管理县内治安、抓捕坏人,与郡尉有点相似之处,但是其不掌兵。

县里除了以上三个重要职位还有以下官员:

·令史

令史主要管理重要的文档。

·狱掾

狱掾就是所谓的监狱长,管理县里的监狱。

·治狱吏

简单来说就是县里监狱的狱卒。

·文无害

主要负责案件的复查,以免出现冤假错案,同时也可以巡查监狱。

·仓吏

顾名思义,“仓”指的是粮仓,所以仓吏指的就是管理县里粮库的官员。

·厩驺

厩驺就是掌管县里车马的官员。

第四板块:乡亭制

县以下是乡,乡以下还设有亭,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亭制主要由四个职位组成,有三老、有秩或啬夫、游徼和亭长。

·三老

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汉书·高帝纪上》)

虽说这是刘邦在位时期建立的制度,但是这是在秦朝制度上改变而来的。他在秦朝的制度基础上加了县三老。

三老主要掌管乡里的教化,一般都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他在掌管乡里教化之时,还可以向郡里或县里举荐优秀子弟,让这些优秀子弟不被埋没。

·有秩或啬夫

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续汉书·百官志》)

有秩或啬夫的官名按照乡里人口的数量来区分。若一个乡的人口数量达到五千人,则担任此职务的人叫做有秩,若这个乡人口不多,没有达到五千人,则担任该官职的人是为啬夫。

有秩或啬夫两者职务相同,主要负责解决乡里乡亲的矛盾纠纷,同时负责帮忙收取赋税,还安排人们的徭役。

·游徼

游徼主要负责巡查、维护治安以及抓拿盗贼,不过此职务其实是当时的一种徭役。

·亭长

我们熟知便是汉高祖刘邦,他就担任过亭长之职。亭长主要负责调节邻里纠纷,抓拿盗贼,管理卫生,也是徭役的一种。亭长下设负责保洁的亭父和负责抓捕盗贼的求盗。

结语:以上便是秦朝官制的四大板块。我们不难发现,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行政、监督、武装三个部分,这里的监督机制也就是所谓的监察制度。捋清了这些,大秦的官制也就豁然开朗了。

大秦王朝不管是书同文、车同轨,还是国家的政治管理体系,它的各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其官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给了后世参考沿用的价值,如它的监察制度以及九卿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三公九卿制度也为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把秦朝官制分成四个板块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秦朝的军政管理体系是层次分明的。这样一来,便使得管理社会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然,这一切在皇帝以及官员能够有所作为基础之上。

按道理来说,有了合理的军政管理体系,秦朝应该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但是为何会二世而亡?追其原由,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1、秦的管理构架虽然比较完善,但其律法严苛程度让人悚然,并且律法复杂多变,罪轻刑重。以重刑治服天下,弄得人心不向,不得人心者,不得国也。

2、统治者在秦的灭亡上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秦始皇的残暴在一定程度上将百姓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然而他又动用庞大的人民群众大兴土木,极大加剧了与百姓的矛盾。

3、秦二世与赵高的祸害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秦二世胡亥的任性使得赵高有机可趁,而赵高也抓住机会将自己的权力发挥到最大,到后面已经没有任何官员能够与赵高相抗衡。本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公还可以互相监督和牵制,但是李斯被杀后,加上二世胡亥的纵容,中丞相赵高一家独大,没有人能奈何他。最终各地农民起义,导致秦消亡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之中。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查找文献和创作以及制图都不易,还望各位支持。本文均属本人观点,如有遗漏或不妥之处,请补充或指正。

参考资料:

《秦朝官制、文化、科技总结》(论文)

《秦朝官制》(论文)

《三公九卿转变为三省六部的内在政治因素》(论文)

《汉书·高帝纪上》

《汉书·百官公卿表》

《通典·职官二》

首赞

+1

平台声明

来Soul,感受和你相似的灵魂的共鸣

广告

推荐阅读

“秦可卿*丧天香楼”是怎么回事?如何*丧?为何删掉?

岛主历史观 3天前 1289万+

上级让他死守7天,被错听成了“守47天”,结果打出一军事奇迹

共享历史故 20201004 1590万+

诸葛亮一生3个最大的遗憾:睡错一人,跟错一人,信错一人

笑看阿朝 20201003 413万+

李云龙被逮捕后,此人折磨他的漂亮妻子,最后绝望自尽

一曲人散 20201011 315万+

刘邦登基后,每天给嫂子吃此物,嫂子含泪求放过,称折磨人

今日生活视 12小时前 69万

听到关羽被杀,诸葛亮冷冷说出7个字,刘备听后果断杀死刘封

今日生活视 6天前 266万+

古代士兵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了一个法子,实在不人道

零点史说 20201006 64万

刘邦临死前为何一定要杀掉妹夫樊哙?学者:其中有不能说的秘密

海佑讲史 20201020 71万

刘少奇力挺粟裕授元帅衔,而总理却否决粟裕力推陈毅,这是为何?

说古今的历 20201014 201万+

回族人大多是姓马的,这是为什么?

非常历史 4天前 51万

顾顺章叛变4年后被枪决,行刑前,为何要刺穿他的“琵琶骨”?

半个西柚 20201010 1006万+

想倾诉聊聊天?来soul遇见有趣温暖的TA!

广告

立即下载

Soul

刚刚

张作霖为什么能镇住杨宇霆?小树不修不直溜,老帅驭人有高招!

史论纵横 2小时前 5935

听闻志愿军上甘岭大捷,蒋介石说了一句话大实话

摄诗文史版 20201008 1348万+

我国有史以来最强势外交官,你敢杀我50人,我就灭你整个国

南城路口 5天前 293万+

他曾与6位元帅并列,为何建国后官越做越小,晚年沦为一名普通人

文坛走笔2 3天前 166万+

与贾珍不伦,教宝玉云雨,曹雪芹如此刻画秦可卿,到底有何深意?

岛主历史观 3天前 317万+

开国十大元帅,货真价实拥有老总称号的只有三位,他们都是谁

大熊历史观 20201019 326万+

郭沫若骂鲁迅:衣冠禽兽,鲁迅用五个字对郭沫若回击,中肯又贴切

左岸枫 20201004 209万+

潘汉年在1955年隐瞒了什么事?主席得知后下令:将他秘密逮捕

小江江历史 20201019 285万+

神秘男子去银行取钱,经理看了支票数字都蒙了

军事 搜狐阅读

在部队,什么样的军衔才会配备警卫员?这个待遇一般军官可没有

天下有警 昨天20:01 16万

生擒“座山雕”的杨子荣为何仅16天后就意外死亡?都是猪油惹的祸

历史控 20201014 470万+

秦可卿与公公贾珍好了多年,为何不见怀孕?你看周瑞家的咋说的

今日生活视 20201017 388万+

悍匪张君:每次作案前先找一个情妇,给儿子起的名字暴露其野心

一丝花蕊 20201009 263万+

他是名人教父,夫人的偶像,牛人的干爹

都市风云 搜狐阅读

老师不会告诉你,德国如果不进攻苏联,很可能坚持不到1945年

西府赵王爷 20201022 1162万+

上海一初中生指出历史教科书钱币错误,编辑坦承有不妥将删改

光明网 15小时前 1206万+

人死后为何要停放三天,与迷信无关,是古人智慧的讲究

大历史小人 6小时前 114万+

“地狱之门”在俄罗斯被发现, 科学家:发现了更可怕的东西

静春科技 7天前 289万+

在线直播>>全国校花同台PK让你看花眼

八路军升迁最慢的团长,被部下超越,晚年成就过人

文史茶馆2 11小时前 179万+

蒋介石说他只能当连长,而他后来却当了大将!

陈冠任 6小时前 170万+

枪毙罪犯时,为啥要十几个人一起开枪?是怕一颗子弹打不死吗?

洞察军事 20201003 299万+

手下兵力达到135万的邓华,地位比大将高,为何后来转业管理农业

文坛走笔2 2020930 303万+

欧洲王室最美姐妹花!15岁未来女王人气爆棚

推荐阅读 微图社

解放后,公安逮捕了一位国军上将,邓公却说:放人并道歉,为何?

草根也说历 20201019 911万+

头像

(1)宰相,接受皇帝命令,协助皇帝管理天下的官员。

(2)邱,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

(3)御史,主要负责保管记录,相当于副总理,主要职责是管理书籍和奏折,监督文武官员。御史由御史钟诚组成,掌管图书机密,监督文武官员。负责文件的审查员;监察御史,中央政府派地方郡县监察都督的御史。

D

汉承秦制,汉初的“三公”包括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古代官员制度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官员制度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中国古代官员制度中的三公不包括什么、秦朝官制三公九卿制中三公不包括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35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