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真的有4个川吗,四个川分别是什么,现在在哪里

6月19日2023-05-03  37

《说文解字》上书:“川,贯穿通流水也。”故而“川”字的本意为河流、水道。而通常有河流经过的地方,都会出现平地,故而“川”又引申出了山间或高原上平坦而地势低的地带的意思,即“平川”。

第一阶段:名称时刻在变的时期

根据目前考古资料可知,早在距今25000年前的时候,四川就出现了人类文明,我们都很熟悉的三星堆遗址、宝墩文化,都出自四川,这时候的它叫做“古蜀文明”,它和“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

下面我们跟着时间走,夏朝时,它叫“百濮地”,因为这里居住着濮人;商周时,它叫“蜀”;等到刘备在成都称帝,它则改名为“蜀汉”;直到北宋出现,才第一次出现了4个“川”的记载。

第二阶段:4个“川”

北宋时期,天下被分为15个路(相当于现在的省),而四川,当年包含了西川路和陕西路2路,故而被称为“川峡路”。

等到北宋咸平四年,国家又对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今四川地区被分为4个路,分别是: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广元)、夔州(今重庆奉节),它们被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就此,4个“川”出现。

第三阶段:“消失”的2个“川”

随着宋朝灭亡,元朝上位,四川再次迎来了改变,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在全国各处设置了中书省,故而四川变成了“四川行省”,它的辖境包括今四川中东部、重庆大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范围相当大。

而到了明代时期,四川的辖区又进一步扩大,甚至包括了今贵州省遵义市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四川一步一步,成为全国的翘楚,总面积一度达到57万平方公里。

不过过大的面积,也造成了许多新的困扰,地方势力不断出现,加上汉中乃进入四川盆地的必经之路,拥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为了制衡这些地方势力,朝廷便将汉中地区,给划到了陕西省,也就是说,汉中所处的利州,被分了出去,就此,4“川”失去1“川”。

等到后来新中国成立,国家为了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开始修建三峡,而三峡很大一部分都在重庆境内,为了让重庆更好发展,于是我国决定,将重庆定为直辖市,故而重庆所在的夔州,被分了出去,就此,4“川”失去第2个“川”。而留下来的2个“川”,则分别是益州(今成都)和梓州(今三台)。以上,便是四川名字的变化史,以及“四川”究竟为哪4个“川”。

1、辽朝(907年—1125年)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2、宋宋朝(960年—1279年)领土范围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

3、西夏(1038年—1227年)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

4、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

扩展资料:

辽朝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时期不断对外扩张,辽太祖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与渤海国。938年辽太宗时取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1005年辽圣宗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最后确定了与宋的边界。

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五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为利州、益州二路,分峡路为夔州、梓州二路。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王朝,党项族原本定居四川松潘高原一带。唐高宗时期受吐蕃压迫,最后在唐廷协助下迁移到河套陜北一带,分为平夏部与东山部,至此建立西夏的龙兴之地。

对于契丹族的起源,相传北方大草原流淌着两条河,一条从大兴安岭南端奔腾而下,契丹人称其为西拉木伦河,亦称“黄水”,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自医巫闾山西端而来,名为老哈河,亦称“土河”。契丹民族就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这一地区民族的迁徙、融合呈现出十分频繁复杂的状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辽朝

百度百科-宋朝

百度百科-西夏

百度百科-契丹族

北直隶 顺 天(北京)

南直隶 应 天 (以下所属今天江苏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应天(南京市)、

凤阳(未改变:安徽省蚌埠市凤阳县)、

淮安(未改变)、

扬州(未改变)、

苏州(未改变)、

松江(未改变:上海市松江区)、

常州(未改变)、

镇江(未改变)、

庐州(安徽省合肥市)、

安庆(未改变:安徽省安庆市)、

太平、

池州(未改变:安徽省池州市)、

宁国(安徽省宣城市,也可能是今天宣城市宁国市,不是很确定)、

徽州 (安徽省黄山市)

山 东 济 南 (以下所属今天山东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济南(未改变)、

兖州(未改变:济宁市兖州市)、

东昌(聊城市)、

青州(未改变:潍坊市青州市)、

莱州(未改变:烟台市莱州市)、

登州( 烟台市蓬莱市)

山 西 太 原 (以下所属今天山西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太原(未改变)、

平阳(临汾市)、

汾州(吕梁市汾阳市,不是很确定)、

潞安(长治市)、

大同(未改变)

河 南 开 封 (以下所属今天河南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开封(未改变)、

河南(洛阳市)、

归德(商丘市)、

汝宁(驻马店市汝南县)、

南阳(未改变)、

怀庆(焦作市沁阳市)、

卫辉(新乡市,也可能是新乡市新乡县,不确定)、

彰德 (安阳市)

陕 西 西 安 (以下所属今天陕西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西安(未改变)、

凤翔(未改变:宝鸡市凤翔县)、

汉中(未改变)、

延安(未改变)、

庆阳(未改变:甘肃省庆阳市)、

平凉(未改变:甘肃省平凉市)、

巩昌、

临洮(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

四 川 成 都 (以下所属今天四川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成都(未改变)、

保宁(南充市阆中市)、

顺庆(南充市)、

夔州(重庆市奉节县,不确定)、

重庆(未改变:重庆市)、

遵义(今贵州省遵义市北)、

叙州(宜宾市)、

龙安(绵阳市武平县,不确定)、

马湖、

镇雄(未改变: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

乌蒙(云南省昭通市)、

乌撒(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东川(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

江 西 南 昌 (以下所属今天江西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南昌(未改变)、

瑞州(宜春市高安市,不确定)、

九江(未改变)、

南康、

饶州(上饶市鄱阳县)、

广信(上饶市)、

建昌(抚州市南城县)、

抚州(未改变)、

吉安(未改变)、

临江、

袁州(宜春市)、

赣州(未改变)、

南安(赣州市大余县)

湖 广 武 昌 (以下所属今天湖北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武昌(未改变:武汉武昌区)、

汉阳(未改变:武汉汉阳区)、

黄州(黄冈黄州区)、

承天、

辰州(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

德安(孝感陆安市)、

岳州(湖南省岳阳市)、

荆州(未改变)

襄阳(襄樊市)、

宝庆(邵阳市)、

郧阳(十堰市郧县)、

长沙(未改变:湖南省长沙市)、

常德(未改变:湖南省常德市)、

衡州(湖南省衡阳市)、

永州(未改变:湖南省永州市)、

浙 江 杭 州 (以下所属今天浙江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杭州(未改变)、

严州(杭州市建德市)、

嘉兴(未改变)、

湖州(未改变)、

绍兴(未改变)、

宁波(未改变)、

台州(台州市临海市)、

金华(未改变)、

衢州(未改变)、

处州(丽水市)、

温州(未改变)

福 建 福 州 (以下所属今天福建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福州(未改变)、

兴化、

建宁(南平市建瓯市)、

延平(未改变:南平市延平区)、

汀州(龙岩市长汀县)、

邵武(未改变)、

泉州(未改变)、

漳州(未改变)

广 东 广 州 (以下所属今天广东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广州(未改变)、

肇庆(未改变)、

韶州(韶关市)、

惠州(未改变)、

潮州(未改变)、

高州(未改变:茂名市高州市)、

雷州(未改变:湛江市雷州市)、

廉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

琼州(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

广 西 桂 林 (以下所属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桂林(未改变)、

平乐(未改变:桂林市平乐县)、

梧州(未改变)、

浔州(贵港市桂平市)、

柳州(未改变)、

广远、

南宁(未改变)、

思恩(南宁市武鸣县,不确定)、

太平(崇左市)、

思明、

镇安

云 南 云 南 (以下所属今天云南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云南(昆明市)、

曲靖(未改变)、

临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激江、

广西、

广南(未改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

元江(未改变: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楚雄(未改变)、

鹤庆(未改变:丽江市鹤庆县)、

姚安(未改变: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

武定(未改变: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

景东(未改变:思茅地区景东彝族自治县)、

镇沅(未改变:思茅地区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大理(未改变)、

丽江(未改变)、

永宁、

永昌(保山市)、

蒙化、

顺宁(临沧地区云县)

贵 州 贵 阳 (以下所属今天贵州省的地名,省份省略不写)

贵阳(未改变)、

安顺(未改变)、

都匀(未改变)、

平越、

黎平、

思南(未改变:铜仁地区思南县)、

思州、

镇远(未改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

铜仁(未改变)、

石阡(未改变:铜仁地区石阡县)

荆州在湖北,荆州市 荆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世界闻名的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相当于现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省长/省委书记/部级)。

夔州是一个地名,从汉代起至20世纪初,奉节为江关都尉、巴东郡、三巴校尉、巴州、信州总管府、夔州总管府、夔州都督府、夔忠涪防御使、夔州路、夔州府等治地。

一直为巴蜀地区(即四川地区)东北部有几百年甚至是整个川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疋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於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盖言难辨也。关西门正对灔澦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於堆数十丈。」

二十六号,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盎。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豁口,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的喊就不停的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杜甫有诗言道:"白帝城和夔州各有各的特点,"就是说语言也难以表达。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是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

以上就是关于四川真的有4个川吗,四个川分别是什么,现在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四川真的有4个川吗,四个川分别是什么,现在在哪里、历史上面的辽,宋,西夏,契丹分别是现在哪些地方。、求明朝时期的中国古地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730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