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过年是什么节日

回族过年是什么节日,第1张

回族不过传统的春节,这是汉族的节日,回族他们有自己的开斋节,作为回历新年,不过因为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过春节已经成为了法定的节假日,所以现在很多回族也和汉族一样,也过春节,图个热闹喜庆。

回族文化 里节日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回族文化打入了深深的伊斯兰文化色彩,所以回族的重大节日中都有着伊斯兰文化的影子,也是研究回族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那么回族人们都过些什么节日呢?

开斋节:回族的传统节日。阿拉伯语为尔代·菲土尔,尔代意为节日,菲土尔意为开斋。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开斋日礼完尔代下殿后,互相攥手以示祝贺回族很重视开斋节,一般都要尽量参加节日聚礼。家长还要带领成年孩子一起礼拜,是为最佳。

古尔邦节:回族的传统节日。又称宰牲节、牺牲节、忠孝节、小开斋。时在希吉来即伊斯兰历12月10日。是日,各清真寺挂彩旗、张贴标语,装饰一新。晨,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新衣白帽,聚会清真寺,阿訇带领穆斯林面向麦加举行会礼,俗称礼尔代。呼和浩特市的回族穆斯林届时还要举行摔跤、武术表演等娱乐活动,并由阿訇率领游坟,以悼念亡者。

圣纪节,是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这一天又称作“圣忌”。中国的穆斯林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称为办圣会。在清真寺诵经纪念,然后与会者会餐,炸油香,吃打卤面全羊菜等。

盖德尔夜: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斋月)第二十七日夜。盖德尔,阿拉伯语,意为珍贵之夜。亦称盖德晚夕。俗称坐夜。是日穆斯林封够了二十七个斋,是开斋的前一夜。相传,真主安拉于该夜开始颁降《古兰经》。届时礼拜后,阿訇要诵经、讲经。

回族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回族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熬几大锅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匐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事迹,回民也叫“女圣纪”。

在伊斯兰教历正月十日举行。阿舒拉源出希伯来文,意为“第十天”,一般指希吉来历一月十日。相传该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先知得救的日子。还传说这一天安拉创造了人、天堂和火狱等,因此,把这一天看做神圣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侯赛因因在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所以这一天又成为什叶派纪念侯赛因的哀悼日,后来发展为阿舒拉节。

登霄节不是所有的回民都过,主要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参加。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这天晚上睡觉比较迟,一般都要听开学阿匐讲“瓦尔兹”。

回族节日民俗的特点,第一,回族过节不过年,也不过汉族及其他民族的节日。第二,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具有全民性、稳定性、纪念性等特点。第三,回族传统节日还具有交流学习、贸易等文化特点。

回族有开斋节、圣纪节、古尔邦节、阿术拉日、登宵节、白拉台节、盖尔德节、法图麦节等等。其中三大重要节日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回族人口众多,分布很广,主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也有分布。

开斋节是开放斋戒的节日,一般举行三天,主要都是在清真寺里面吃开斋饭,古尔邦节又叫忠孝节,在开斋节后七十天举行,而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但是回族的节日和其他民族的节日有所不同,回族人民不过年,他们习惯庆祝伊斯兰教的节日,因为回族的大多是节日都是和宗教信仰有关的。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各地回族还以不同的形式参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五四运动和中国***成立,为回族人民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回民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回族春节习俗中,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在其中与维吾尔等中华民族高度重视“古尔邦”节对比,回族春节习俗更高度重视开斋节,她是回族老百姓一年一度最盛大游戏的节日。别的中华民族称其为“回民过春节”。此外,也有小的节日和留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这种节日和留念日全是以伊斯兰的希吉由来测算的,也就是以伊斯兰教历测算的。回族信仰伊斯兰,最庄重的节日当数“开斋节”。一到腊月,就代表着到年根。每家每户逐渐为过年做准备。家家户户都把要做的事儿分配的秩序井然。

过春节就是在农村最有趣。最能感受浓浓年味。腊月初,村内的豆面制造厂就逐渐累成狗了,每日都是有很多人预定排长队,宁夏盐池县大家要生产加工出最软的面粉用于做春节接待客人的点心,还需要加工许多做年糕的面粉。从月初到月中旬,村内总是会传出“啪,啪……”的响声,那就是敲击毡的响声。“毡”是乡村土炕铺上的,用羊毛绒擀出去的。加工工艺非常复杂,我儿时以前见祖父家里有个擀毡将,用许多奇才擀了一条备好的白羊毛毡。由于长时间铺在土炕上,在所难免有灰尘,大家就在年末把它拿出来用木棍用劲的敲击。一般全是两人一人捉一个毡角,在其中一个人敲击。

传出的响声在全部村庄里萦绕。真是便是爆竹声的原曲,也是春节的原曲。“扫尘”也在这个时候拉开帷幕。扫尘便是清扫家中的灰尘。选个转晴的气温,把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里都需要清扫一遍。每到这个时候,就需要起个大清早,把家俱该搬得搬出去,该遮的遮上。把土炕的被子都拿出来。让屋子里空徒四壁,好拿着大扫帚在墙壁,房顶挥来挥去,把一年的灰尘都清扫整洁。回族春节习俗便是要走亲访友串盆友。因此,家中一定要准备好招待客人的物品,不缺少的便是自己做的点心。

家中做的点心我是怎样也忘不掉它的香。所有手工制做,原材料都很纯正很纯天然。面粉是自己备好的面粉。植物油也是本地产的最香的油,有一种叫香油,用大麻子榨的油,也有一种胡麻油,都十分香。做的点心一般有煎炸的和烘烤的二种。常用到的醒面全是根据酵种发的。用时两三天。一大盆面盖着厚厚的的褥子在湿热的土炕,渐渐地的传出发酸发醇味。做点心也是几个子合在一起,既繁华又节省时间。都就绪得话,一天出来能够做三四家的点心。对回族春节习俗而言,斋戒满期,便是回族等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最庄重的节日之一枣开斋节。

回族一般不过春节。

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在有回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基本都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我国回族来历是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西方的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我国的广州、泉州等地的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

后又在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又大批迁入我国,他们吸收我国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回族一般都是过节不过年。他们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不过回历年,也不过阴历年——春节。

回民一般只记本民族的节日时间,不大注意伊斯兰教的元旦时间,也不过元旦节。回民不讲究过年,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回族一般也不过。新中国成立前生活在城市里的回民,春节期间,家门上不贴对联,晚上不放烟花和鞭炮,不让孩子叩头拜年和给孩子压岁钱。

回族的重要节日

开斋节,开斋后在斋月里,回民的人们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封斋后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能够真心救济穷人。

古尔邦节,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很多地方的回族称为“小尔德”,它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

法图麦节,是为了纪念圣人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法图麦节又被称为妈妈会、姑太节,时间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法图麦公元605年诞生于麦加,她是先知穆罕默德与赫蒂彻所生,是先知最心爱的女儿,也是德行最完美的穆斯林女性。一般认为法图麦在先知穆罕默德归真之后的半年随父而去,即公元632年,年仅27岁。

登霄节中”登霄”原意为"阶梯",一般时为每年教历7月27日,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这天晚上睡觉比较迟,一般都要听开学阿匐讲"瓦尔兹"。登霄节不是所有的穆斯林都过,主要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参加。

以上就是关于回族过年是什么节日全部的内容,包括:回族过年是什么节日、盘点回族的节日文化大全、回族有什么传统节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23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