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免费,孔姓虽然只有一家,但是收费却不会照顾,不过在三孔所处附近的登记了的孔姓就例外了,他们算是管理员了,是免费进的。
另外,凡是孔姓,只要是叫了一定数量的钱,不论你是直系还是分支都可以葬在孔林的
因为山东孔林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孔林中的一些老树会散发出让鸟类、乌鸦不喜欢的气味,导致乌鸦不喜欢来这里落脚;孔林的土地也在过去被撒过硫磺,所以蛇不敢靠近,加上当地的地质深处不稳定,所以天生对地层活动很敏感的老鼠也不敢来这里安家。
孔林不招蛇根据专家对孔林中的土地采样检测发现,这里的土壤中有很高的硫磺和朱砂含量,这些都是蛇虫一类比较忌讳害怕的东西,特别是蛇。偏僻地方的农村为了防止蛇进屋对人形成危害,也经常会把雄黄、硫磺一类的洒在房子的四周及门窗处,应该是古时候的孔家人为了防止蛇虫对孔子的墓地造成侵害,有意在建造的时候,在土地里掺合了许多硫磺、朱砂。
孔林不招鼠孔林不招老鼠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孔林地下深处有一个地壳断裂带,时常会发生一些地质活动,地下深处断层活动摩擦而产生的声音会随着地层传上来。我们都知道老鼠一类的小动物对地层活动相当敏感,在地震产生之前,能够用自己的超灵敏感官感受到地下深处的细微震动,往往在地震来临的前几天,就拖家携口浩浩荡荡地搬家去远方,逃避地震。孔林的原因应该也是一样,老鼠因为害怕地层深处发生的第地质活动,所以都不敢来这里定居安家。
孔林不落鸦孔林中很少看到鸟类、乌鸦的原因,应该和这里种植的树木有关系。孔林中种植了许多能够散发特别气味的槲树、桧柏以及楷树,对于我们人类的鼻子来说可能察觉不到什么异常,但是鸟类对这种气味却非常敏感,它们应该是闻到这种味道不舒服,所以很少降落在这里,加上孔林中经常有人类活动,它们怕受到人类的伤害,也就更少来这里了。
孔林里面不能为过世几十年的人立碑。孔林原则上不提倡立碑,符合下面5个条件的可以立碑:
1、革命先烈。
2、在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教授、研究员及相应职称获得者。
3、为曲阜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知名人士。
4、在海外具有一定影响,对家乡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籍华人。
我们三个头一天自己爬上南天门的人,坐在前往曲阜的车上反复强调预想中的腰酸背疼一点也没有。我不知道小瞿和她的先生是否真没感到一点疲劳,反正,我没有。那是十多年里几乎每天坚持打40多分钟羽毛球反馈给我的善意。但是,我不得不说,心理上我的身体已经松弛下来,所以,入住曲阜的阙里宾舍后,伙伴们建议下午先休息一下,到下午4点钟再去孔林游览时,我没有异议。
都到了一出门就拖拖拉拉的年纪。说好的4点出发,到了4点20,被曲阜午间的阳光晃得只穿一件短袖t恤就出门的人,觉得凉意侵肤,就回房间加衣裳,这一折腾, 到孔林是下午4点33分,而孔林门票卖到4点半为止,怎么央求孔林也不破例,我们只好怏怏而归。
顺着孔林门前的神道往曲阜城里去,导游说, 曲阜的三孔,即孔庙、孔府和孔林,走走逛逛三个小时足够了,我心里一盘算,明早8点开始,到中午12点我们就能特别充裕地转完曲阜的三孔。 对导游的话有没有猜疑的瞬间?有过。但是,全国各地的文庙去过不计其数,曲阜的孔庙再宏阔,又能大到何种程度?与导游相约明天见时,她告诉我们, 曲阜的三孔游玩起来有它的套路,就是先城里的孔庙和孔府,再城外的孔林。这么一说,当天去不了孔林,是上天的意思了。
从曲阜的阙里宾舍到孔庙,也就是5分钟的步行路程吧。 第二天一早,阳光明媚,我们喜滋滋地跟随导游穿街走巷地来到孔庙的正门,层层叠叠的人头呀,顿时让我的心凉了半截,这才意识到,当天是星期六。 导游虽然发给我们每人一台小蜜蜂,可是,那么多导游共同制造的声浪在孔庙的上空先冲撞后融汇,我的耳畔嗡嗡直响,难受。我环顾四周,觉得关于孔庙的故事自己已经了解得七七八八,便索性摘下小蜜蜂将注意力集中的前后左右成团成团的游客。
有的是跟团游的游客,他们跟我们一样下了泰山就直奔曲阜来了。到了泰安怎么能不来曲阜?有的是曲阜甚或泰安甚至是从济南来的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恭恭敬敬地站在孔子的塑像前。毫无问题,学生嘛,应该认祖归宗听老师讲讲孔子的故事。
学的是师范专业,毕业以后做了多年老师,离开学校从事的职业又多与文字相关,无论如何,孔子都是我应该祭拜的祖师爷。过去的数十年里,天南地北地走了那么多地方,有几次距离曲阜已经那么近了,却选择了擦肩而过。 有一阵子我非常内疚,做过老师的人,怎能不去曲阜呢?然而,曲阜的孔庙以及接下来去看的孔府,让我的内疚释放了不少。
被曲阜人称作“三孔”中最重要的孔庙,以及次等重要的孔府尚且如此,听曲阜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孔林不去也罢, “曲阜,凡是孔家的后代,死后都可以葬进孔林。我姓胡,我的丈夫姓孔,我死后就可以进孔林了。”听着导游的一席话,真的是,孔林不去也罢?
果然,孔林门外的游客,要比孔庙和孔府少了许多。 进得门去,导游问,坐电瓶车游大圈呢还是步行游小圈?我刚想问,大圈和小圈的区别,同行的小伙伴异口同声道:大圈!我想,他们是不想走路了。
1978年,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的银幕终于冲破禁锢可以放映除八部样板戏和类似《火红的年代》这样“三突出”之外的**了,可是,10年动乱中压根就没有拍过一部像样的**,怎么办?老片新放,《桃花扇》就是其中的一部。
多年以后,孔子的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将这个故事写成了戏曲剧本《桃花扇》。《桃花扇》一经问世,就成了舞台上的常客,到了1963年,西安**制片厂搬上了银幕,王丹凤演李香君、冯喆演侯朝宗。 所以,彼时迷恋**《桃花扇》到底是因为孔尚任编的剧还是因为冯喆演的戏,现在回忆,恐怕是后者。为什么?1978年以后,一些谜案慢慢廓清,我们群众才知道,那个《羊城暗哨》里潇洒的王练,那个老版的《南征北战》里英武的高营长,早已自杀身亡。唏嘘之后,我们觉得,冯喆的人生以自杀结局也是命中注定,瞧瞧他在《桃花扇》里的表现!对, 那时的人就是这么蠢萌,总是将演员与他们所演的角色等同起来,惹出了好几出令人哭笑不得的轶事。
然而,编写出《桃花扇》的孔尚任,却没有因为《桃花扇》被孔氏家族加分,据说孔尚任死后让不让其葬进孔林,在曲阜还有过争讼。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孔尚任的墓碑,才藏在孔林深处?等到我们下了电瓶车步行走完孔林的小圈, 拜谒过孔子、孔鲤和孔伋祖孙三代后就有了比较:除了他们的墓碑,孔林里的其他孔氏后代的墓地,从摆放的位子到墓地的样式,都显得有些随心所欲。 正因为此, 孔林就与固有的孔孟之道有了不一样的既视感。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的朋友说,非常魔幻现实主义。我想了想,很对。 所以我很后悔头一天下午迟到了3分钟没能进孔林。不然, 在黄昏时分慢慢走一遍孔林的大圈,感受到的现实主义会不会更加魔幻?
孔林墓地为什么没有蛇
孔林没有毒蛇 因为曲阜地处平原 蛇多数没有毒 而且孔林里草木繁茂 多数为香料香木 如松柏 艾草(端午时候挂艾草点燃艾草喝雄黄酒用以驱毒虫驱邪)
散发的气味蛇不喜欢的 为什么山东曲阜孔林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为何山东曲阜孔林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先行者,儒家学派的创造人。孔子学富五车知识渊博。据历史学家研究。孔子也是精通风水的。参观一下孔子为自己选择的墓地,孔林就可知晓。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孔林里古树成荫。奇花异草。流水潺潺。据说山东有三大怪。孔林就占了两个。说孔林天上没有乌鸦,地上没有蛇。我们进去探个究竟。孔林,占地面积3000亩左右,是一座人为和自然结合的博物馆。林中树木种类多,有4万多棵。孔林里面绿树成荫,参天大树就有10000多棵。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分批次都到这里来植树纪念,其中不乏名贵树种。其中就有楷树、桧柏和槲树,而这些树据专家考证,乌鸦天生对这类树敏感而排斥,不落于孔林,遇到孔林绕空而行也就不足为怪了。有人说,孔子的后人多是汉奸卑鄙小人。孔家受历代皇帝赏赐较多,但是每当改朝换代之时,孔家第一个摇头晃尾抛弃旧 投靠新制。更令世人不耻的是,日夲鬼子侵略中国之时,孔家象迎祖宗一样,把倭寇日本鬼子司令迎进曲阜孔宅,曲躬鄙膝、极尽奴才之相、对倭寇歌功颂德,并主动合影留念。怎料想,倭寇最终被中国的正义打败。孔家子孙的一贯伎俩见风使舵、面善心黑、不忠不义、无廉 ,认贼做父当靠山(可能是唯一一次失策吧丿,最终成为笑谈。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孔林处于地壳断裂带上,时不时有石头互相摩擦的声音,而鸟儿听觉敏锐,受不了这个声音,也就自然离得远远的,据说那儿不只是乌鸦,而是其他任何鸟儿都不落。故事是真是假不重要,万树成荫,鸦不栖鸟不落,百草丛生,了无蛇迹是真的,天佑良人,有德之人人不助天助是真的,这就够了!有些人做了坏事,还未得到报应那只是暂时的,厚德载物,天佑之。桓魋教训,殃及池鱼,为人臣子为人处世当慎之。人生自古谁无死,而人死后处理方式,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渐成一件大事的。在原始社会早期,人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死,人死了,随意掩埋,或听之自朽。至春秋时代晚期,才出现了坟丘形成的墓葬。孔子的墓制,一直是随着历代帝王墓制的变化而变化的。起初,孔子墓“墓而不坟”;秦汉时高筑起覆斗型坟冢;明时又改为“马鬣封”。孔子的墓周围环以红色垣墙,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墓”。这是整个孔林的中心所在。孔林乌鸦不栖”的传说,民间流传许多版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三千乌鸦兵”的故事。是因为孔子在游历讲学的过程中,在路上看到了一只被猎人射杀的乌鸦,便在路旁挖了个坑,将乌鸦埋了。正在为死去的乌鸦悲伤的乌鸦们看到这一幕很感动。后来,孔子在回曲阜的路程中受到了歹徒的袭击,危急时刻,有一群乌鸦从天上冲下来,啄散了歹徒。这群乌鸦一直守护孔子安全到家,在孔子死后也没有离开,而是栖息在孔庙,世代守卫孔子的灵魂。因此有“孔庙乌鸦成群,孔林乌鸦不栖”的神奇现象。但这一传说迷信色彩较浓,可信度不高。
正好有天孔子在一大树下面给弟子讲学,忽然来了一帮夹枪带棒的恶人(学名狗腿子,俗称二狗子),拿斧子砍大树,想把孔子害死,弟子拼命抵抗,想让孔子逃命,孔子一想那不行啊,我君子动口不动手,我得跟你理论理论,就在弟子们也快招架不住的时候,桓魋又带着一帮人来堵孔子,孔子一看想走也走不了了,仰天长叹:我一生为国为民,到头来却被这奸臣小人所害,我不甘心啊,老天爷你不公啊,我命休矣!话音刚落,忽然飞出一大群乌鸦,连啄带爪,把桓魋这伙儿追得连滚带爬,丢盔弃甲逃命去了。孔林内何以“乌鸦不栖”?民间有不少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千乌鸦兵”的故事。一天孔子正在大檀香树下给弟子们讲学,忽然蹿出一帮恶人,持枪弄棒地朝孔子他们杀来。孔子知道是桓魋指使干的,对天叹道:“仲尼一生为民,为国家谋福利,苍天在上,壮志难酬,却要丧生于奸臣小人之手,天道不公啊!”话音刚落,飞来一大群乌鸦,如神兵天降,向桓魋一伙恶人发起攻击。桓魋一伙恶人又惊又怕,抱头鼠窜,四处逃命。从此,这群乌鸦就跟随着孔子,成了孔子师徒的卫队。后来孔子师徒回到曲阜,这群乌鸦便跟随着孔子来到曲阜。孔子死后,它们就守护着孔庙,为孔子守灵。尽管孔林近在咫尺,也是古木参天,乌鸦们却从不进孔林,所以又有“孔林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的说法。
为什么曲阜的孔林“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我们总会在民间坊间听到老人评书时会有这样的历史故事趣解:曲阜的孔林“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孔林里面撒了大量的硫磺,所以蛇类的动物才不会靠近孔林。大家都知道山东曲阜是一个历史文化气息特别浓厚的地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就是想沾一下这种书香门第的气息,让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中国人。
历史典故虽然不能完全信之,但是肯定也不是无中生有,暂且先不顾事实如何,我们还是从历史的方面跟大家聊一聊吧。相传在宋朝时期,朝中无能用之人,人才匮乏。正好有一天孔子游学经过朝中圣地,宋王早已耳闻其博学多才,见识甚广,想要其留下辅助治理国家要事。
一些朝中不安好心的官员暗地追杀孔子,有一次刺杀当中在紧要关头,眼看孔子就要丧命,空中突然降落一群乌鸦,黑压压一片,把士兵吓跑了。部分敬仰孔子的士兵趁机散播是有神灵庇护孔子,不让我们去杀的幌子,把那些拥护奸臣的士兵吓跑了。
孔林一年四季葱葱郁郁,鸟儿欢快嬉闹,林中埋葬着孔子,为何说下不招蛇呢?也是有故事的,当时林中蛇比较多,为了防止蛇破坏孔子的肉躯,因此在下葬的时候,周边是撒了硫磺的,蛇怕硫磺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
孔子的渊博学识和一生求知探索的精神影响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孔林抵触非常特殊的地壳断裂处,鸟儿容易被惊吓也是很正常的,虽然今天分享的这个典故颇具神话色彩,但是历史就是历史,说明这些人在古代就是受万人敬仰,民间各种流传之后,神华色彩遍愈发浓重了。
为何山东曲阜孔林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听听“三千乌鸦兵”的故事,就知道上不落乌鸦是因得道者多助,了解孔子是富贵人家之后,就明白了孔林下不招蛇的原因。人是自然的助力,万物皆有灵,当人与自然完美和谐,天会佑之。
一、有德之人人欺天不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三千乌鸦兵”的故事。
宋景公时期,因用人不当,太过纵容大臣桓魋,致使给宋国带来大祸。孔子周游列国时到了宋地,宋景公知道孔子是圣人,又有弟子若干,如宋能用,对于国家好处多多。宋景公的提议遭到当时任司马掌管行政大权的桓魋极力反对,使用离间计到也罢了,却还趁夜追杀孔子一行,孔子只得离开了宋国。
其出处为:孔子过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桓魋伐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遂之郑。——来源于《史记》
谁之桓魋想置孔子于死地心不死,当他得知孔子在大檀香树下给弟子们讲学时,派人来杀。孔子知道是桓魋干的,眼看就有惨遭小人之手,不由感慨:“仲尼一生为民,为国家谋福利,苍天在上,壮志难酬,却要丧生于奸臣小人之手,天道不公啊!”
天无绝人之路,说时迟,那时快,天上突将乌鸦兵,将桓魋派来的兵士攻击,这些兵士中不乏有知道孔子敬重孔子的,有人喊道,触怒神仙了,这事做不得!转瞬间,人心涣散,兵士们纷纷抱头鼠窜,逃之夭夭。
后来,这群乌鸦成了孔子的铁杆护卫,直到孔子死去葬于孔庙。他们也随之成了孔庙的保护神,为孔子守灵。哪怕孔林在不远处,也不进去休息,围着孔庙尽忠职守。
孔子是个大家族,他的先辈都是有钱人,在埋葬时是采取了一定防护措施的,其中就用了很多的朱砂和乌沙铺垫,而且还放了硫磺等东西,而这些是蛇的忌讳,蛇的嗅觉很灵敏,远远地闻到,就只有躲开的份了。因此就有了孔林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的说法了!
二、孔林树种繁多,楷树、桧柏和槲树就在其间,而这些树的气味是乌鸦难以忍受的,当然不会栖息于孔林了。
孔林,占地面积3000亩左右,是一座人为和自然结合的博物馆。林中树木种类多,有4万多棵。孔林里面绿树成荫,参天大树就有10000多棵。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分批次都到这里来植树纪念,其中不乏名贵树种。其中就有楷树、桧柏和槲树,而这些树据专家考证,乌鸦天生对这类树敏感而排斥,不落于孔林,遇到孔林绕空而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孔林处于地壳断裂带上,时不时有石头互相摩擦的声音,而鸟儿听觉敏锐,受不了这个声音,也就自然离得远远的,据说那儿不只是乌鸦,而是其他任何鸟儿都不落。
故事是真是假不重要,万树成荫,鸦不栖鸟不落,百草丛生,了无蛇迹是真的,天佑良人,有德之人人不助天助是真的,这就够了!有些人做了坏事,还未得到报应那只是暂时的,厚德载物,天佑之。桓魋教训,殃及池鱼,为人臣子为人处世当慎之。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降祸与天赐福只差一个心的距离,一个行的历程。
山东曲阜孔林有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一说,究竟是为什么?山东曲阜孔林有“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一说,究竟是为什么?
生活有趣闻,故事每天说。说到孔子,我们都是特别熟悉的,对于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更是对我们国家影响深远。在他去世之后,更是受到了许多人的纪念。甚至在各地都有建造孔庙,以此表示对他的追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说山东的孔林,为什么这个地方,树上不落乌鸦,林中不见蛇虫。
话说在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授他的思想,当时的宋国呢,是宋景公在位。孔子这次到了宋国,宋公知道孔子是一个圣人,弟子无数,倘若能在宋国,为宋国效力,那对国家的发展也是有着特别大的好处的。所以,宋景公就把他的想法和众大臣进行商议,没想到,他的想法遭到了桓魋的反对,这桓魋仗着自己受到宋景公的重用,就比较的猖狂。所以在孔子到了宋国之后,还没有等到宋景公的召见,却等来了桓魋的追杀。
孔子还有众弟子就赶忙假扮成商人,离开了宋国,在途中了解到,桓魋在宋国专权,把宋景公当成一个傀儡,孔子内心就凉了半截,所以就不再停留,急忙离开宋国。但是没想到桓魋还想杀掉孔子,所以在孔子离开了宋国之后,他依然派人追杀。后来,他得到消息说孔子在檀香树下给众弟子讲学,所以就让人前来杀掉孔子。孔子也知道这些人是桓魋派来的,心知自己就要在此被小人杀掉,就不由得感慨说到:“我这一生,都在为人民,为国家去谋求福利,老天爷啊,我的心愿还没有实现,今天却就要在此死在小人的手里,不公平啊。”
但是令孔子和其他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天上突然就出现了很多的乌鸦,一直攻击桓魋派来的士兵。这些士兵里也有人知道孔子是一个圣人,也有一些是比较敬重孔子的,所以就有人大声的喊着说,这是惹怒了神仙了,不能杀孔子。说完,许多人也开始心里慌乱了,一下子,人心就乱了,前来的士兵全部都抱着头逃走,头也不敢回。
后来,这些乌鸦就一直保护着孔子,甚至孔子死后,它们仍然守在孔庙的外面。虽说这个故事真假尚不可知,但是在孔庙,别说乌鸦不落下休息,就连其他的任何鸟,都不会在这里停留休息,而且地上也是没有任何蛇的踪迹,这确实是真的。当然了,任何事物都是要有科学依据的,不过故事归故事,孔子的作为,我们还是都知晓的。
为什么曲阜孔林中没有毒蛇,乌鸦?那里全是松树和柏树 散发的气味毒蛇,乌鸦不喜欢的
后人穿凿 说是圣人显灵 云云 在山东曲阜的孔林:乌鸦不栖;,绝无蛇迹为什么呢?乌鸦和蛇不喜欢那个树林的散发出来的味道。
孔林(2)无鸟无蛇(1)
建设沿革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曲阜 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
孔林 孔子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 鲁相 韩勅 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到南北朝高齐时, 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
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 孔思凯 主修了林墙,构筑了林门。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将孔林扩为3000亩的规模。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 大修孔林耗帑银25300两重修了各种门坊,并派专官守卫。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整个孔林周围垣墙长达725公里,墙高3米多,厚约5米,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
自然环境自泰山发脉,石骨走二百里,至曲阜结穴,洙泗二水会于其前,孔林数百亩,筑城围之。城以外皆孔氏子 孙,围绕列葬,三千年来,未尝易处。南门正对峄山,石羊石虎皆低小,埋土中。伯鱼墓,孔子所葬,南面居中,前有享堂,堂右横去数十武,为宣圣墓。墓坐一小阜,右有小屋三楹,上书"子贡庐墓处"。墓前近案,对一小山,其前即葬子思父子孙三墓,所隔不远,马鬣之封不用石砌,土堆而已。林中树以千数,惟一楷木老本,有石碑刻"子贡手植楷",其下小楷生植甚繁。此外合抱之树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辨其名者,盖孔子弟子异国人,皆持其国中树来种者。林以内不生荆棘,并无刺人之草。 摘自明张岱所著《夜航船》
孔林 文物遗存
孔林是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墓葬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孔林占地3000多亩,林墙周长5591米,坟冢10万余座,墓碑4003座,古建筑116间,历代石像、石仪85对。
曲阜历史悠久,碑刻文物资源丰富,保存有历代碑刻多达6000余块,是中国三大碑林之一。本次碑刻普查数量大,分布广,涉及孔庙、孔府、孔林、汉魏碑刻陈列展览馆、九仙山汉墓群、梁公林、孟母林、尼山建筑群、东颜林、寿丘、颜母祠、颜庙、四基山、周公庙、洙泗书院等诸多景点景区。碑刻类文物普查可全面掌握曲阜碑刻文物的分布及保存状况等基本信息,同时在建立健全碑刻文物资源保护体系,促进文物资源科学评价和整合利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世界遗产孔庙、孔林、孔府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间金、元、明、清古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建筑规制和特点;1000多件汉画像石、孔子圣迹图、石仪、龙柱等反映了石刻艺术的变化和发展;5000多块西汉以来的历代碑刻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10余万座历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实物,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象学、生态学的活文物。10余万件馆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画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礼器最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国罕有的传世同类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服饰、纺织艺术具有重要价值。30万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是中国为丰富的私家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尤其是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主要景点 万古长春坊位于孔林的林道上,石质结构,六柱五间五楼,庑殿顶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初建时所刻。坊长2271米,宽796米。清雍正年间重修加固。石坊上雕有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祥云等精美图案,气势宏伟,造型优美。
万古长春坊 孔林大门(至圣林坊)孔至圣林门始建于元代至顺二年(1331年),大门牌坊为明代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添建,清雍正年间改称"至圣林"。位于万古长春坊北,大林门前。建于明代中期,清康熙年间重修。坊木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绿瓦顶,长1135米,宽440米,坊明间花板上雕"至圣林"三字。坊前有明崇祯七年(1634年)雕镌的石狮一对。
孔林大门(至圣林坊) 孔林二门神道长约400米,神道两侧整齐排列著苍桧翠柏,两旁围以红墙。神道尽头为孔林二门,门额石刻篆书"至圣林"三字,系清雍正十年(1732年)敕修。
孔林二门 洙水桥洙水,原为西周鲁国故城的北墙外护城河,后成为泗水的分支合流,在曲阜北形成洙、泗二水,因孔子当年讲学于洙泗之间,故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随着孔林的扩建,洙水部分河段被圈入孔林内。孔林内有洙水桥三座对称而设,中桥拱起如虹,前有"洙水桥"石坊,为明嘉靖二年(1523年)建,桥上"洙水桥"三字传为明代权臣严嵩所书。
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刻立华表、文豹、甪端等神兽。
孔子墓甬道 孔子墓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卒后葬于此。
孔子墓孔子墓位于孔林中偏南地段,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墓前有二石碑,前为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所立,黄养正书,后为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立。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
子贡手植楷孔子死后,弟子们带来各自家乡树种栽植在孔子墓周围,孔林内树种很多。子贡所植楷树在明代枯死,仅存树桩,后人立碑建亭以示纪念。
孔林 享殿位于墓门后,孔子墓前。五间九檩歇山黄瓦顶,前出廊,长2418米,宽1318米。明弘治十年(1494年)始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清雍正九年(1731年)、1977年重建。殿内现存清帝弘历(乾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
享殿享殿的甬道旁,有四对石雕,名曰华表、文豹、甪端、翁仲。华表系墓前的石柱,又称望柱;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用以守墓;角端,也是一种想像的怪兽,传说日行1万8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翁仲,石人像,传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均称翁仲,用以守墓。两对石兽为宋宣和年间所刻,翁仲是清雍正年间刻制的,文者执笏,武者按剑。甬道正面是享殿,殿广5间,黄瓦 歇山顶,前后廊式木架,檐下用重昂五踩斗栱。殿内现存清帝弘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中有"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等诗句。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殿内召开过军事会议。
孔令贻墓位于孔林东北部林路东侧。封土东西1300米,南北900米,高28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孔子七 十六代孙袭封衍圣公燕庭先生之墓"。碑雕麦穗额、龙边,前设石雕供案、石鼎、帛池、酒池各一件。(注:实际上孔令贻是孔子的第75世孙)
孔零贻墓 孔尚任墓 孔尚任墓沿环林路东行,在孔林东北方向,过一石坊后,路旁立一巨碑,上写"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这就是清初茂名剧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的墓碑。
孔尚任墓距林北墙约150米,封土东西843米,南北770米,高313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圆首,雕二龙戏珠,碑文正收"奉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四月立石。墓前有石供案。
由此向西,有一座上书 "鸾音褒德"的墓群,孔子的后裔孔谦、孔宙、孔彪、孔褒等均埋葬于此。自汉墓群西行还有明墓群,那里墓冢点点,碑碣累累,石兽成群,明代名书法家李东阳、严嵩等所书写的碑石立于其间。
于氏坊为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
于氏坊 碑林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 重修、增修过13次,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整个孔林周围垣墙长达 725公里,墙高3米多,厚约5米,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2000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
孔林碑林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外,墓碑。因此,孔林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碑林。
神道北出曲阜城门,就见两行仓桧翠柏,如龙如虬,夹道而立,这就是孔林神道。道中巍然屹立著一座万古长春坊。这是一座六楹精雕的石坊,其支撑的6根石柱上,两面蹲踞著12个神态不同的石狮子。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初建时所刻,清雍正年间却又在坊上刻了"清雍正十年七月奉敕重修"的字样。石坊上雕有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祥云等,中雕二龙戏珠,旁陪丹凤朝阳纹饰,整个石坊气势宏伟,造型优美。
坊东西两侧各有绿瓦方亭一座,亭内各立一大石碑。东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明代官僚郑汝璧及连标等所立,上刻"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十个大字;西为次年二人立的"阙里重修林庙碑"。两碑均甚高大,碑头有精雕的花纹,碑下有形态生动的龟肤。
洙水桥由至圣林门西行为辇路,前行约200米,路北有一座雕刻云 龙、辟邪的石坊。坊的两面各刻"洙水桥"三字,北面署明嘉靖二年衍圣 公孔闻韶立,南面署雍正十年年号。坊北有一券隆起颇高的拱桥架于洙水之上。
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合流,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后人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但洙水河道久湮, 为纪念孔子,后人将鲁国的护城河指为洙水,并修了精致的坊和桥。桥的南北各有历代浚修洙水桥的碑记。孔林内有洙水桥三座,中桥单孔拱起如虹,上有青石雕栏,前有"洙水桥"石坊;东西各有一平桥,按其形分别称为东平桥和西平桥。桥北东侧有一方正的四合院,称作思堂,堂广3间,东西3间厢房,为当年祭孔时祭者更衣之所。室内墙上镶嵌著大量后世文人赞颂孔林的石碑,如"凤凰有时集嘉树,凡鸟不敢巢深林","荆棘不生茔域地,鸟巢长避楷林风"等等。此院东邻的另一小院,门额上刻"神庖"二字,是当年祭孔时宰杀牲畜之处。
子贡庐墓处孔子墓西的3间西屋为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3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3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享殿之后,另有一座灰瓦攒尖顶的方亭,称"楷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一棵古老的楷树,即摹自其南侧的"子贡手植楷"。相传子贡奔丧来后,将一棵楷树苗栽于其师墓旁,后成大树。清康熙间遭雷火焚死,后人将枯乾图象刻于石上。
楷亭北有3座四角多棂碑亭,为驻跸亭,北面绿瓦所复的碑亭是为纪念宋真宗赵恒祭祀孔子所建的,中间及南面黄瓦所复的二碑亭为 纪念清帝玄烨及弘历祭祀孔子所建。"跸"是黄帝出行的车驾,此三亭即黄帝祭祀驻车之处。亭内尚有当时的石碑。
扁鹊行医图扁鹊行医图,采自曲阜汉画像石,其中的扁鹊是人首鸟身,这说明,人们在追怀一代神医时,都不约而同地根据"扁鹊"二字,将他神话成了一只不辞辛苦、走遍天下、处处为人留下福音的"鹊"。
扁鹊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其精湛的医术不仅惠及当时,他所总结出的科学的中医理论,更是泽被后世。见过他的人,当然不会把他当作鸟;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容的人,特别是他身后的历代人民,在追念神医时,根据传统的文化积淀,将其神化为"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孔林坟坛刻石册孔林坟坛刻石册纵:195cm,横:255cm,为清拓本。墨页,三开跋二开半,黄易鉴藏,题跋并钤"小松所得金石"、"汉画室"印。 此册包括况其卿坟坛字与上谷府卿坟坛字。石刻年代为新莽居摄二年(7年)。石上铭文记汉上谷郡丞和况其县丞造坛祭祀之事。篆书古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体皆方扁,笔益茂密。"石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此石系我国发现的最早刻石之一。宋时虽有著录,但未有宋拓本流传。字文刻在石中深坎下,小不易拓,拓本多不精,明拓与清拓无大差别。书体汉篆少又漫漶。其官职年月也可作资料,颇具历史研究价值。
当地特产 楷雕楷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楷雕始于西汉初年,清代,楷雕工艺渐臻完美,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1851年(清咸丰元年),曲阜有徐、颜、李、孔四家从事楷雕业。1911年曲阜的楷雕作品群仙祝寿、百子如意,在巴黎博览会得金牌。1922年,文楷手杖、百寿如意,在山东省博物展览会上分别获得甲乙奖牌。建国后,楷雕艺人逐步组织起来,实现集体化生产,创造了一批优秀作品。1954年,雕刻品群仙降龙、五谊、八仙祝寿、鹿鹤、手杖等,在上海、北京及国外展出,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奖励。1958年,园雕品"西厢记、惊艳"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青年作品展。1979年楷雕工艺品仕女、罗汉、如意等,参加广交会,进入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尼山砚尼山砚因取材于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乾隆时的县志中,就有生产尼山砚的记载。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杜花纹,石面精腻,抚之生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尼山砚质朴大方,一方砚石,巧用自然,略加点缀,情趣盎然。杜花砚,石色褐黄,遍布青黑色的杜花纹,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开墨堂墨池,砚额得杜花纹剔成浮雕,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1976年,曲阜工艺美术厂在尼山五志峰下又找到了这种砚石,于是采用新工艺继续生产。1978年,尼山砚作为直砚的一个品种,在北京直砚汇报展览会展出。1980年,尼山砚到日本的东京、大阪进行展销。
碑贴碑贴,是从碑石上用纸和墨捶拓而成的。曲阜是我国碑贴的主要产地之一 。这里碑贴资源丰富,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是我国石碑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曲阜拓碑的技法很多,但不外乎擦拓和扑拓两种,而且是以扑拓为主,其拓本清细精美,深受人们喜爱。
旅游信息景区类型:历史文化
景点级别:AAAAA
门票价格:40元
适合人群:家庭,朋友
最佳时间:三月,五月,六月
出游方式:参团,自助,自驾,旅游专线车
以上就是关于三孔的资料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孔的资料、孔庙孔府孔林的传说、孔姓的人去孔庙,孔府,孔林免费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