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北魏迁都的原因是什么,第1张

不断“向南迁徙”为了摆脱恶劣环境,其实既是拓跋鲜卑的历史传统,也是北魏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初衷。

同时通过由平城迁都洛阳行动,也能够在一个程度上实现孝文帝拓跋宏的政治理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特别倾慕汉族文化,他希望通过迁都洛阳离中原文化更近一些,这其实对于鲜卑族政权“实行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历史角度来看拓跋氏鲜卑政权,在不断强大的过程中从未离开过“南迁”这一基本国策。

当时北魏的国都平城地理位置非常偏僻,而且当地多山、气温寒冷,不仅不适合发展农业,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北魏的经济产生了束缚和制约。同时,还要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粮问题,所以这也是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客观原因之一。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迁都洛阳以前,就在北魏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这些改革涉及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

这其实也为迁都洛阳打下了坚固的基础,迁都到洛阳之后他为了进一步实行改革,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大手术”。

比如,办公时需要说汉语并使用汉语批阅奏折,由他开始以及所有官员都必须穿汉服,同时为了让改革更加彻底,孝文帝还规定北魏朝廷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还通过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的方式让鲜卑人彻底汉化。

1、孝文帝迁都的意义:维护了统一北方的新政权,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2、迁都洛阳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不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是仿效先祖的美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北魏时期一共有三个都城,分别是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洛阳。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扩展资料:

1、盛乐

盛乐或称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时的北都。具体地址由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定,经考古证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之北的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为盛乐城遗址。

拓跋鲜卑迁居盛乐,由游牧民族崛起,建立代国和北魏,盛衰延续长达将近300年。自始祖拓跋力微以下,有十几位首领和皇后在盛乐去世。

盛乐城延续使用时间长达一千多年,到隋朝筑起为突厥民族居住的大利城,唐朝先后改置为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振武军城。辽置振武县,金改镇。

盛乐古城穿越多个朝代,承载着各民族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2、平城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

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另有山西同名古镇和朝鲜同名城市及日本历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

3、洛阳

北魏洛阳城,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都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汉魏故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扩建,至宣武帝时建成规模宏伟的北魏洛阳城。

东魏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拆毁洛阳宫殿。元象元年(538)在东、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阳城化为废墟。魏洛阳城遗址在洛阳市区东15千米处。

1954年开始就已经对汉魏洛阳城进行勘察与发掘。基本查明了城垣、门阙、街道格局、护城河、金墉城、宫城区、永宁寺、灵台、太学遗址和刑徒墓地等。北魏洛阳城的规模堪称中古世界之最。

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长、宽约10x10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余万。

北魏洛阳城形制布局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都城。它也是鲜卑族汉化、多民族融合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

北魏都城在平城(大同市)。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惨败。386年,鲜卑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珪恢复了代国,改国号为“魏”。到了393年七月,他宣布迁都平城,并在该地建立起了宫殿,设立宗庙和社稷坛等礼仪机构。一直以来,北魏的都城都是平城,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后,才改为了洛阳。

主要建筑

北魏在平城先后建天文、天华、中天军殿24座;建西宫、北宫、南宫、东宫、宁宫等宫15处;建东苑、西苑、北苑、鹿苑四处;建华林、永林、永兴等国3处;建鸿雁、天渊等池6处;建云母、金华等堂6处;建蓬台、白台等台7处。

建玄武、无武等楼3处;建凉风、临望、东明等观3处;还建有郊坛、方坛、五精帝坛三处;建太庙、太社、太稷帝社、孔子庙、虎圈、圆丘、方泽、明堂、灵台、辟雍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平城

以上就是关于北魏迁都的原因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北魏迁都的原因是什么、北魏为什么要迁都、北魏的都城在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09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