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求教:资政报告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写

紧急求教:资政报告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写,第1张

资政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特点:不限一文一事、上级机关受文后,对报告一般不答复。

例子:×××化工厂关于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两个具体问题的请示

省劳动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几年来,我厂由于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率成倍地增长,乃至几倍的增长。

为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现就两项劳资政策问题请示如下:

一、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为全厂职工晋升工资。其中,1990年4月30日在册职工每人晋升一级,凡班(组)长和车间先进生产(工作)者及其以上领导和先进人物再依次晋升一级;全厂技术突击组成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组长每人浮动两级工资。

二、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具体金额按劳动出勤率和完成定额计算。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

扩展资料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附注五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县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开展春节拥军优属工作的请示》。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直属的上级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清末新政:实际就是一场政治骗局。

清末新政为什么没有能挽救大清,反而引发了革命?笔者看到上面有朋友回答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清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这句话不假而且十分正确,但是这个必然性体现在哪里呢。等我们把一切具体问题都归结于根本的必然性是不是就有些大而无当而显得空泛呢?

一、仿行宪政:预备立宪的骗局。

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西方帝国主义殖民者组成八国联军,悍然侵华。而无能的清政府又一次战败,签订了近代以来最为丧权辱国的条约《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彻底让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所以这一时间民主革命前所未有的高涨。

民主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和群众的反抗斗争,让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不能再照旧统治下去了,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内部一些开明人士,要求变更政体,实行立宪。1905年,清廷派出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5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五位大臣归国后,9月1日清政府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但是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只想安安稳稳稳的过完自己的晚年,对新政实施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所谓的新政不过只是撤了几个旧衙门,增添了几个新衙门,合并了几个多余的衙门。

二、皇族内阁:名为宪政,实为专制

清末新政时,清朝政府仿效西方国家开设“议会”,“咨政院”,“资议局”,并组建内阁。 内阁由总理大臣和内阁政务大臣组成,共计13人,其中满族7个人,汉族4个人,蒙古族一个人,另有汉军旗人1个。虽然名义上是不分满汉,但其实质却是满七汉四,而蒙古、汉军旗人有多依附于满足,汉族人尽在内阁总数的1/3。而且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大地主、大官僚、大贵族。内阁中,满清贵族掌握着各要害部门,比如陆军部的尚书铁良,侍郎寿辉等又都是清一色的王公。

由内阁同意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君上大权”,规定皇帝有颁行法律以及提交议案召集和解散议院,罢免政府官员等权力。这哪里有一点新政的气象?

三、争权夺利:所谓议员们的闹剧

1908年11月14日至1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20小时内先后死去,三岁的小皇帝溥仪继位,清朝政府的大权落到了其父摄政王载沣的手里。摄政王载沣掌权的第1件事就是罢免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而此时的袁世凯早已经是树大根深,远不是罢免官职所能撼动的,摄政王载沣这一举动,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巨大分裂。

罢免袁世凯之后,摄政王为了表示新政除旧不新的气象,下令开议。按照原定章程,第1次常年会,为期三个月,可是三个月过后事情仍然没有议论出个所以然,最后又延期10天,谈论涉及文化、教育、国防法律等各个方面,但是议论到最后议员们得出的结论还是“请旨裁夺”,议会召开了100天,几乎没有办成一件大事。

辛亥革命爆发前夕,1911年5月,在各地改良派的巨大舆论压力下,摄政王载沣不得不重新组阁,然而结果更让人失望,国务大臣共13人,汉族只有协理大臣徐世昌外务大臣梁敦彦等四人,其余有人仍然是满人。

两次“皇族内阁”的组建,向世人说明所谓的清末新政不过是满清统治者为了集权与皇室的骗局罢了。这样更让一心想要推翻它的革命者所不齿,别让一些热衷于维护清政府的改良派大失所望,在众叛亲离之后,清政府的灭之也就成了必然。

政府决策参考的作用:

1、《决策参考》的咨政建言主题涵盖城市社会治理与社会保障、城市生态与环境治理、城市安全与风险治理、城市交通与规划建设、城市创新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

2、《决策参考》坚持咨政建言工作以需观之以我观之,以术观之、以道观之,力争做到科学谋划、精准筹划、深入调研、严密论证,以服务上海乃至国家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以上就是关于紧急求教:资政报告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写全部的内容,包括:紧急求教:资政报告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写、清末新政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清,而是引发了革命、政府决策参考有啥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06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