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的儿子是谁龚半伦


龚自珍,又名定 ,是清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亮点,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才华的爱国诗人,在他的诗篇中,往往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强烈意识。但他的儿子,不但不爱国,而且卖国,当时,就被人视为汉奸,后人读近代史者,知道这个名父之子的行径,无不以败类视之。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化为灰烬,固然是英法帝国主义的罪恶,但他为向导,为高参,为狗头军师,出这恶主意,坏点子,是不能饶恕的。历史的这一页,就永远留下这个丑类的名字,遗臭万年。如果龚自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冬烘先生,也许人们不至于株及。然而,他是诗坛翘楚,他是文学菁英,他的《已亥杂诗》,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这样,他就不得不吃他儿子的“挂落”——看你生出来的这个祸国殃民的狗东西。幸而他儿子干这事的时候,他已死去。如果活着,别人指着他的鼻子这样损他,他也只能没脾气。正如清人赵翼所言,名父之子多败德,这虽然不是必然规律,但名父不幸而有逆子,而不能辞其咎,也就不能怪罪他人的苛责。所以,如今谈到这位诗人,就不能不令人想起他的不肖子,只要谈火烧圆明园,就不能不谈引英法联军烧毁一代名园的龚半伦;龚自珍当然不能为这个丧心病狂的汉奸负任何责任,但他的这个混账儿子,给他一世声名抹了黑,却是事实。这一点,不仅是名父,即使非名父,也是应该引以为鉴的。“定 子孝拱,晚号半伦,半伦者,无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而尚嬖一妾,故曰半伦云。半伦少好学,天资绝人,顾性冷僻而寡言语,好为狭邪游。中年益寥落,至以卖书为活。英人威妥玛方立招贤馆于上海,与之语,大悦之,旅沪西人均呼为龚先生而不名,月致百金以为修脯。庚申之役,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橙(龚半伦名橙——编者注)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而归。”(《清朝野史大观》卷一)凡是提到火烧圆明园,就会涉及这个败类,而只要谈到此人,无不从龚自珍开始写起。儿女作恶,父母受谴,清人赵翼《廿二史 记》卷二十,在一则《名父之子多败德》的读史心得中,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唐代的名臣,治国有方,政声卓著,为人所钦敬。而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最后是以谋反的罪名被杀了头。狄仁杰在武则天执政时,以坚持正义,抗拒邪恶,著称于世,可他的儿子狄景晖,为魏州地方官员,很不争气,贪婪搜括,酷暴无比,被欺压的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迁怒于狄仁杰,将其生祠也给砸了。宋景也是一代名相,无人不知他正直磊落的名声,但他的儿子宋浑等行为不检,流荡无行,成为社会渣滓,为人所不齿。李泌,在唐朝,历仕四帝,谨慎自爱,刚正不阿,称得上为高风亮节的贤相,可他的儿子李繁,却堕落为奸相裴延龄的一个内应外合的死党。陆贽弹劾这个无耻的佞臣,让李繁起草奏书,然后,陆贽亲笔改定。这小子将全文默记在心,然后通报裴延龄,使其得以先下手为强。所以,赵翼叹息:“此皆名父之子,而败德坠其家声,不可解也。”还是在唐代,那个上官仪,更是死憾不尽。他是被武则天杀死的,想不到他的孙女上官婉儿,却成为武则天作恶的左膀右臂。据《新唐书》:“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早诉,帝乃悔,及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这个怕老婆的皇帝,也够德行的,一推六二五,自己躲清净去了。武则天可不是善碴,老公可以饶恕,背后出主意的家伙,绝不放过。不久,使人出首告密上官,借这个碴口,大开杀戒,凡上官家的男人,都杀无赦,凡上官家的女人,都没入宫里作奴婢。刀架在脖子上时的上官仪,想不到那时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后来长大成人,忘了国恨家仇,先附武后作恶,后助韦后为逆,成为彻头彻尾的败类。掉了脑袋的上官仪,死不瞑目,同样,不幸暴卒的龚自珍,更恨的未必是那鸩死他的情敌,而是他那无可救药的人渣儿子,借帝国主义之手,将圆明园夷为平地,即使在九泉之下,他那热血沸腾的志士之心,也是无法平静得下来的。他曾著文指出:“近惟英夷,实乃巨诈,拒之则叩关,狎之则蠹国。”他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于英国这个殖民主义大国的野心,看得最为清晰。当林则徐到广东禁烟,他不但赋诗壮行,鼓舞士气,还出谋画策,多所建言。他哪里想到,他的儿子偏偏当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头子巴夏礼的谋主。谋主的说法,出自章炳麟的《检论》。但也有人说,他在上海,也已经没落到无以为生的状态,是靠洋人每月数百大洋,吃花酒,逛窑子,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所以焚掠圆明园者,因有龚半伦为引导。半伦名橙,字珍子,为人好大言,放荡不羁,窘于京师,辗转至上海,为英领事纪室。及英兵北犯,龚为响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兵直趋圆明园。”(据《圆明园残毁考》)引狼入室,还沆瀣作恶,这是中国有汉奸以来,恐怕最为十恶不赦的一个了。咸丰十年八月癸亥之谕里,有这样一段话,也足以佐证龚半伦为敌前驱的罪不可逭:“该夷去国万里,原为流通货物而来,全由刁恶汉奸,百端唆使,以致如此决裂。”逃到热河承德的奕 ,在诏谕里出现“汉奸唆使”之词,当有所指,绝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有头有脸之辈,自然是冲着龚自珍这样有大名声的人而言,若他地下有知,将何以堪?名父之子多败德,败到龚半伦这种程度者,是很鲜见的。但名人之子多不肖,却是常见。所以,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现代少爷们,以先人的名声,作为生财有道的本钱,以前代的光荣,化作讨价还价的资源,以上辈的功勋,充当无恶不作的庇护,以家族的荣誉,干出为非作歹勾当者,不也时常可见于报纸屏幕,而使人想起《三字经》里“子不教,父之过”那句话吗?因此,龚自珍及其子的这段故事,也许有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民初蔡东藩的《清史演义》,将他写得十分不堪。据冒鹤亭《孽海花闲话》载,英国公使威妥玛在礼部大堂议和时,龚半伦也赫然在座,席间对大清的谈判代表恭亲王奕訢,百般刁难。恭王气愤不过,质问他道:龚橙你世受国恩,为何为虎作伥?!谁知龚半伦并不尴尬,反而厉声说:我父亲不得入翰林,我穷到靠外国人糊口,朝廷于我龚氏,何恩之有?!恭王瞠目不能言。 历史的后半截龚自珍的儿子点燃了圆明园的第一把火 龚自珍的名字,不仅在他所在时代,即便是在现代,人们都不陌生。他是清代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诗人、思想家、文学家,才华横溢,在他的诗篇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他那著名的诗句“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他思想的写照。他的350首诗集《乙亥杂诗》,更是精彩纷呈。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课本里就有龚自珍的作品《病梅馆记》,对龚自珍大人的崇拜,自小就有了,这是中国式课本的特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连老师也未曾提及他身后之事。 不难想象,龚自珍定是清时文学小青年追逐的明星和偶像,就连他打工的宗人府的小姨太太被他的文采所折服,给他身子,给他情欲,甚至救他性命。 话说龚老爷子,和历朝历代才子文人一样,喜欢女人,特别是那些漂亮且有才华的女子,更喜欢和这些女人交往,在他一生中交往的女人中,上至王妃,下至青楼妓女,无奇不有。 龚才子在宗人府打工的时候,掌管宗人府的是老板明善。明善在当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亲王,但远远比不上龚才子。明善有一个小姨太太,叫做太清,这个女子可不一般呀,才女,很有才华,深得老板的宠爱。明善做词《西山樵唱》,太清做的词《东海渔歌》,与之对合。 本来人家夫妻之间不论怎样恩爱对词,也不关龚才子的事,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蹊跷。有一天,明善恰到西山办事,龚才子跟随前往。那天正好大雪,龚才子看见明善和太清两人骑马从林子中出来,太清外披一件大红斗蓬,骑一匹红马,红色的斗篷映着白色雪光,更显太清天姿美丽。白雪映佳人,红光照天地。龚才子一见后,魂魄出鞘,从此日思夜想,不能自拔。从此之后,他便想尽办法接近佳人。果然,一来二往,龚才人竟然得手和太清搞上了。这大概是龚才子的情诗起了大作用。 这样的佳人,这样的情欲,让龚才子很是解渴,日日夜夜沉浸在欢情中,更何况老板已然辞世。龚才子自认为事情做是机密,但还是被宗人府的眼线发觉。直到有一天,有人送来密缝的一个小布包,龚才子拆开一看,有一纸条,是太清笔迹。上书:“事已泄,妾将被禁,君速南行,迟则祸及。别矣,自爱。”龚才子看后,吓得屁滚尿流,跑得比兔子都快,连夜动身,到南方去避祸去了。 此后几年,倒也平安,只是夜里、梦里常常与老板的姨太太亲吻媾和,精神恍惚,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直到有一年有一天,龚才子在丹阳县衙,遇见了一个过去宗人府的同事,甚是亲切,如见到了自己的情人太清,便与其喝酒赌博,打听太清的近况,诉说离别之苦思念之情,玩了两天两夜。回来后,他觉得不对,想起喝过的酒,刺鼻而有异味,知道中了毒。临死,把儿子叫道身边,告诉儿子龚孝拱是谁害死了自己,到底是父子俩,从此龚孝拱就和满清结下了仇。而史书上,对于龚才子的死一笔带过,只是一句“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阳”,死因未知。 写到这里,龚才子的儿子龚孝拱便出场了。说到龚孝拱,先到圆明园看看。 火烧圆明园是近代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历史伤疤。至今,遗失海外的珍贵文物仍旧是难以数清!我们都知道是八国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但是谁带领八国联军进入圆明园的呢?这个人就是龚半伦!今天,我们说龚半伦是近代中国第一汉奸,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也罢,但想到此君竟是龚才子的儿子的时候,不免希嘘不已!人们常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但是,龚才子却扎扎实实的生了一个民族败类的儿子。咳!历史往往就是这么让人感叹不已! 龚半伦名橙,字孝棋,又名孝拱,半伦是他晚年的号。所谓“半伦”者,是言其无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只爱一个小老婆,五伦去了四伦半,故曰半伦。 龚自珍死后,龚家开始落魄下去,为谋生计,儿子龚半伦来到上海,混迹社会,不知通过什么关系,结识了英国公使威妥玛,投靠到威妥玛手下,从此开始周旋于上海的外国人中。据说威妥玛很赏识他,到那有卫队保镖,很是风光。据冒鹤亭《孽海花闲话》记载,英国公使威妥玛在礼部大堂议和时,龚半伦陪同在座,席间对大清的谈判代表恭亲王奕忻可是百般刁难。奕忻气愤不过,质问他道:龚橙你世受国恩,为何为虎作伥?!谁知龚半伦并不尴尬,反而厉声说:我父亲不得入翰林,我穷到靠外国人糊口,朝廷于我龚氏,何恩之有?!恭王瞠目不能言。 对于威妥玛的赏识,龚半伦自然也是象狗一样唯命侍从,他原想辅佐威妥玛,推翻清政府,可是,威妥玛不想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腐败软弱的清政府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龚半伦的如意算盘没有达到,但是他对满清的愤恨却是一点都没有改变,庚申之变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龚半伦就自告奋勇,说:“中国天下,与其送与满清,不如送与西人”,并将八国联军领进圆明园。但是,此贼还是够精的,他抢先一步先行骑马跑到圆明园,**珠宝金银,重要古玩字画。据《圆明园残毁考》记载八国联军“所以焚掠圆明园者,因有龚半伦为引导。及英兵北犯,龚为响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兵直趋圆明园。”,《清朝野史大观》也记载,“庚申之役,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取金玉重器而归。” 龚半伦把家仇临驾在国家利益上,为自己当汉奸找借口,这是典型的汉奸卖国行为,之后龚家后人以他为耻,禁止他死后入祖坟。在盗得圆明园宝物后,龚半伦将其中一部分运到上海变卖,用于花天酒地,嫖娼奸宿,结果,患上梅毒,最终梅毒侵入了大脑,精神病发作,至狂而死。 今天,回顾历史的这一页,对此真是感慨万千,历史将永远记下龚半伦这个丑陋的名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的名字永远被订在汉奸的十字架上。 历史勾沉: “丁香花公案” 清代道光年间,北京城里暴出了一件轰动一时的绯闻,人称“丁香花公案”,案中女主角是贝勒王的遗 龚自珍手迹

龚自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己亥杂诗》几乎成为了激励每一个人奋起反抗的精神食粮。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位曾经豪言壮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爱国名士最后的名声却毁在了自己的儿子手上。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龚自珍有一位爱子龚橙,龚橙是龚自珍的长子,自孝拱,号半伦。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半伦”其实也算是一种调侃,龚橙除了对小老婆宠爱之后,别的通通不爱,于是被别人称为半伦。

看起来沉默寡言的龚半伦其实比他的父亲龚自珍更加风流自大,以致于晚年的龚橙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靠着李鸿章的二百两救济以及杨默林的慷慨资助,但是杨默林死去后,为了能够纵情挥霍,龚橙竟然把父亲生前的字画都拿去变卖以此为生。

但这些都不足以毁掉龚自珍的名声,害惨龚自珍的可以说是因为曾经龚橙被传成为汉奸,因处境艰难而成为汉奸,甚至背负着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称龚橙是带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领头羊”,但从史料来看已经证实了龚橙不过是一个背锅者并没有做过这件事。

但除此之外,龚橙因为精通多种语言得到了英人威妥玛的宠爱,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他也因为随行的原因趁机豪夺文物收藏字画以便日后再倒卖赚取钱财,并且为此他巴结洋人十分没有底线,许多文人对于龚橙的这一做法都表示极尽耻辱。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龚橙不仅丢尽了自己的颜面,就连自己父亲的颜面也丢尽了!谁都想不到这位爱国名士的儿子竟做出了这么多辱国之举,子不教父之过,父亲龚自珍就这样为自己的过错背锅名声尽毁了!

是龚自珍的儿子---龚橙 龚橙,字孝拱,号昌匏,他是著名诗人龚自珍的长子。龚自珍,是清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亮点,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才华的爱国诗人,在他的诗篇中,往往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强烈意识。但他的儿子,不但不爱国,而且卖国,当时,就被人视为汉奸,后人读近代史者,知道这个名父之子的行径,无不以败类视之。 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化为灰烬,固然是英法帝国主义的罪恶,但他为向导,为高参,为狗头军师,出这恶主意,坏点子,是不能饶恕的。历史的这一页,就永远留下这个丑类的名字,遗臭万年。如果龚自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冬烘先生,也许人们不至于株及。然而,他是诗坛翘楚,他是文学菁英,他的《已亥杂诗》,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这样,他就不得不吃他儿子的“挂落”——看你生出来的这个祸国殃民的狗东西。幸而他儿子干这事的时候,他已死去。如果活着,别人指着他的鼻子这样损他,他也只能没脾气。 如今谈到这位诗人,就不能不令人想起他的不肖子,只要谈火烧圆明园,就不能不谈引英法联军烧毁一代名园的龚半伦;龚自珍当然不能为这个丧心病狂的汉奸负任何责任,但他的这个混账儿子,给他一世声名抹了黑,却是事实。 “伯定子孝拱,晚号半伦,半伦者,无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而尚嬖一妾,故曰半伦云。半伦少好学,天资绝人,顾性冷僻而寡言语,好为狭邪游。中年益寥落,至以卖书为活。英人威妥玛方立招贤馆于上海,与之语,大悦之,旅沪西人均呼为龚先生而不名,月致百金以为修脯。庚申之役,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橙(龚半伦名橙——编者注)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而归。”(《清朝野史大观》卷一)凡是提到火烧圆明园,就会涉及这个败类,而只要谈到此人,无不从龚自珍开始写起。 龚橙生于上海,后随父宦游四方,居京师最久。他自幼聪颖,能识满文、蒙古文。王韬为他所撰小传,称龚橙“藏书极富,甲于江浙,多四库中未收之书,士大夫家未见之书。孝拱少时,沉酣其中,每有秘事,篝灯钞录,别为一书,以故于学无所不窥,胸中渊博无际。”跟父亲一样,他对经学习研最深。尤精于文字学。龚橙对元史也颇有研究,著《元志》五十卷。他工于诗词,书法也好,时有“孝拱真书自一家”之誉。 龚橙虽家学渊源,又有严父亲授,却狂傲喜空谈,世称狂士。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劝勉儿子踏实做学问:“俭腹高谭我用忧,肯肩朴学胜封侯。”“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诗中表明了对儿子夸夸其谈之习的忧虑,又充溢着对儿子的爱护和期望。无奈龚橙自恃才高,目空一切。其父死后,越发无人管教,放荡不羁。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慕其才,拟擢用,设盛宴款待,并以言试探。想不到他竟说:“以我的地位,公至多给我个监司。你想我岂能居公下者?不要多说,今晚只谈风月,请勿及他事。”曾国藩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龚橙嗜酒如命,嫖妓吃花酒,挥霍无度,令人吃惊。1860年秋,英法联军侵华,龚橙随英兵舰北上,来到北京。他将辫发盘到头顶,戴洋人帽,穿白色西装,出入洋兵营盘,俨然一假洋人。 农历八月二十二日,法兵直闯圆明园,次日英兵也冲入园内,先掠后焚。传说龚橙实为焚毁圆明园的帮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所以焚掠圆明园者,因有龚半伦为引导。半伦名橙,字珍子,为人好大言,放荡不羁,窘于京师,辗转至上海,为英领事纪室。及英兵北犯,龚为响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兵直趋—圆明园。”(据《圆明园残毁考》)《清朝野史大观》也记载,“庚申之役,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 晚年的龚橙颓唐不振,一切废弃,最后精神失常,发狂而卒。

龚橙,龚自珍的儿子 将龚橙与火烧圆明园联系起来,有一个演变过程。最早记载有汉奸引洋兵入圆明园的是王闿运,他记云:“夷人入京至宫闱,贵族穷者,偶率奸民,假夷之名,遂先纵火。”但他未明说“贵族穷者”及“奸民”是谁。后来,刘成禺在《世载堂杂忆》中说;“龚孝拱,字橙,号匏叟,仁和龚自珍子,英人攻天津,广州,威妥玛尊为谋主,多用其策。”于是,龚橙因威妥玛“多用其策”,落下了汉奸之名,但与火烧圆明园还无甚关系。至刘叔问为《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写跋文时说:“初有奸人龚孝拱者,至庚申京师之变,乃乘夷乱,导之入园,纵火肆掠。”从此,龚橙就成了引英军入圆明园的元凶了。 但是,这一重要的史实,在最初的记载中却完全找不到根据。首先,是当年的侵略者的回忆录中没有提及,如英军书记官斯文侯记叙说:“当夕阳西下时,有联军想进园,被门监多人所阻,乃格斗,杀门监,一哄而进。”第二,清廷留在京城的大臣如恭亲王奕欣、僧格林沁、瑞常等在火烧圆明园之后给咸丰帝的奏折中,也未提到龚橙引洋兵入园之事。第三,当时的清人著作中亦未言“奸人引洋兵”,如陈康祺《郎潜纪闻》:“咸丰庚申,西事孔棘,津门被兵,付之回祝。”第四,当时留京的官僚的日记中,详细地记载北京城里对火烧圆明园的传闻,也未提及龚橙引洋兵事,如翁同和《翁文恭公日记》、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日记是自己看的,应是有闻必录,未记龚橙,说明后来所说龚橙引洋兵入园事值得怀疑。其实,在三四十年代,已经有人为之雪冤。有说洋兵是按地图进入,并无“奸民”引导,有人说,确有奸民作伥,但系无名之辈,并非龚橙。还有人说,圆明园富丽堂皇之宏,金银珠宝之富,举世皆知,何须龚橙去唆使,而且,有人举出英军入因后迷路,反被法军抢先进宫库一事,反问道:“英军既有半伦为之向导,何至失道后至。” 总之,说龚橙引英军入圆明园,缺乏第一手确凿材料。至于人们为什么把这事牵到他身上,我想原因有二:一是他为英国人作过事,二是他不检细行,劣迹昭著。

这个人说的就是龚自珍的儿子。当时龚自珍的儿子引着这些外国侵略者去烧了圆明园。在事情发生之后恭亲王非常气愤并且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当时龚自珍的儿子表现的非常冷漠,对他说自己穷的吃不上饭了并且朝廷也对他没有什么恩情可言。龚自珍是清朝比较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个主张国家进行改良的先进人士。不过比较可惜的是他一生都主张国家进行改革同时还坚决抵抗那些外国民族的入侵,虽然他非常的爱国,但是他的儿子却并没有这种思想。当时就是他的儿子带着他最痛恨的那些外国侵略者,去把中国的圆明园烧毁的。当时朝廷中的恭亲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愤怒,并且大声质问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无耻的事情。龚自珍儿子当时的表现非常冷漠,就说自己的父亲一生都没有能够进到翰林院为国家做贡献,自己也因为贫穷而吃不上一顿饱饭,由此可见当时清政府对他们一家来说没有丝毫的恩情可言。当时龚自珍的儿子说出这番话之后,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愤怒却并没有办法还嘴。龚自珍的儿子之所以有如此行为其实还是归功于他自己没有民族自尊心。可能是当时那个环境让龚自珍的儿子彻底失望,并且心灰意冷才做出如此令人愤恨的举动。但是当时他的这种思想无疑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国家为他做支撑,那么哪来的他自己的家。当时他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给国家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圆明园的损毁不仅是中国的损失,更是全世界的损失。无论多少年过去,在人们眼里看来龚自珍的儿子依旧是一个卖国贼。

因为龚自珍是中年得子,对龚半伦过于溺爱,虽然龚半伦虽然聪慧过人,但是人品有问题,太过于龌龊,并且被美色给迷惑住,从而沦为英国人的奴隶。

龚半伦自幼学习外语,为人聪慧过人,龚自珍中年得子,对于龚半伦是非常疼爱的,龚半伦本来叫龚橙,半伦是他为自己起的名字,因为他看不起封建社会的五伦,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有问题,这也是他弟弟龚念瓠看不起他和不与他为伍的原因。龚半伦出生于书香世家,家中书籍自然不少,而他又聪慧过人,从小就读篇各种史书书籍,其中他对于语言学的钻读用了大部分时间,因此他会四种语言,这也是对以后 他做英国人奴隶做了铺垫。

龚半伦在人生迷茫之际遇到了英国外交官威妥玛,并成为他的走狗。龚半伦读完这些书籍之后觉得自己满身才华无地使用他暗骂老天不公,他总觉得自己已经学贯中西了,也变得目中无人起来,然后就遇见了英国的外交官威妥玛,他以为这就是他的机遇,于是掏心掏肺为威妥玛服务,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给他做小妾,威妥玛也觉得龚半伦是一个可利用的人,给龚半伦的待遇也是极好,并称他为龚先生,因此龚半伦是更加认定威妥玛是他的机遇。

龚半伦带领洋人进入圆明园,导致洋人掠夺和破坏圆明园,并对其父的爱国情怀表示嗤之以鼻。在《孽海花闲话》的记载中龚半伦在面对恭王的质问的时候,他否让了国家对他的恩惠,他说他的父亲没有在翰林当过官,他反问恭王何惠之有,他觉得他养家糊口都是靠英国人的帮助,气的恭王是瞠目望天,不能语,龚自珍如此强烈的爱国情怀龚半伦要是能学习到一点,他也不会做出如此事来。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国人为之痛惜,而且有良心的外国人也纷纷谴责侵略者的野蛮行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事件却和一位名叫龚橙的小人物扯上了关系。甚至很多人都认为龚橙是火烧圆明园的主谋,是汉奸。那么,龚橙到底是不是主谋呢? 龚橙画像。 英军在火烧圆明园。 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清咸丰十年九月初五,即公元1860年10月18日,侵华英法联军中的英军第一师Michel部火烧了圆明园,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事实上,在这之前的12天时间里,圆明园已遭劫掠,首先动手的是法国侵略军,接着是英国侵略军,他们在劫掠三天后撤出。满汉匪徒随后跟进,闯入圆明园哄抢并曾纵火,使得这座世界名园只剩下断壁残垣,祸首是英法联军,早就被中外记载所证明。 据英军当时一名佚名的随军记者1860年10月9日在《 》的报道:「 ”(10月6日)为何我军没按计划继续向圆明园挺近尚不得而知。法军和我军的骑兵队,连同一些炮兵则按计划向圆明园进发。但法军落后于我军两个小时才到达那里。彼时,已到达那里的英军部队正等待着其余部队。……法国人进攻了,他们发现圆明园中有300名太监在负责,另外只有40名男人在掌管着花园,他们中只有20人有武器。皇家园林方面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两名太监被杀,而法军有两名军官受伤。接着,法军就占领了这座皇家园林。” 「 ”然而,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确是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掠被认可。贵宾接待厅、国宾客房和私人卧室、招待室、女人化妆室,以及其他庭院的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制或外国制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们砸掉。还有装饰用的墙格、屏风、玉饰、瓷器、钟表、窗帘和家具,没有哪件东西能逃过劫难。” 「 ”昨日下午,一群法国人拿着棍子又到各房间去搜索了一遍,打碎了剩下的每样东西——镜子、屏风、面板等等。据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给他们的同胞——也就是被释放的战俘报仇,因为这些战俘受到了对方残暴的对待。联军的宪兵队守卫着一座装有巨量金块和银锭的宝库,这些财宝将由英国人和法国人瓜分。” 「 ”被毁坏的财产总价值估计能达到联军要求赔偿金额中的大部分。” 「 ”英军总司令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军官和士兵们把抢来的所有物品上交,并公开拍卖,拍卖所得归部队所有,后来就这样做了。……很多精美古董和纪念品就这样以一种纯象征性的价格归个人所有了。全部拍卖额有22000英镑(按当时比价,折合白银不到10万两)。” 对此,1861年,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给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严厉地谴责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的罪行。他在信中写道:「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盗窃了圆明园的全部财富,然后彼此分赃。这一切所作所为,均出自额尔金之名。”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火烧圆明园,一是为了报复,二是为了掩饰强盗行为 是的,下令将圆明园这座世界名园付诸一炬的首犯便是英国对清廷交涉专使额尔金。抢都抢了,额尔金为什么还要下令火烧圆明园呢?他的借口是,报复咸丰皇帝指使大臣载垣、胜保等绑架并虐杀英法人质,更是为了掩饰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咸丰皇帝指使大臣载垣、胜保等绑架并虐杀英法人质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咸丰十年七月下旬,英法联军兵临通州。咸丰扬言御驾亲征,却又同意英法使臣进京换约,提出的要求是使臣亲自递交国书并行跪拜礼。 试想马嘎尔尼当年觐见乾隆帝的时候尚只肯屈一膝,更何况英法联军如今胜券在握呢?英国参赞巴夏礼、法国参赞巴士达等使臣团当然不肯下跪,以致谈判失败。 八月四日,载垣公布皇帝宣示逆夷反复状的诏书,命令曾格林沁派兵截拿巴夏礼等。最终,包括随团采访的《泰晤士报》记者等在内的39人被全部关进「 ”天牢”。至英法联军侵占北京,人质全部被放时,仅有19人存活。《泰晤士报》的记者Bowlby也在死亡名单之内。 对此,额尔金很焦虑,他必须向女王、议会和媒体表明,他已经对清 进行了报复。因为,咸丰帝下令绑架虐杀使团的命令是从圆明园发出的。最主要的是,为了掩饰圆明园内的强盗行为,额尔金下令火烧了圆明园。 小人物龚橙并非主谋,而是一人一马进园捞了一把 龚橙画像。 然而,事后国人追究火烧圆明园的所谓历史之谜时,都把矛头指向一个叫做龚橙的小人物,说龚橙是引导英军劫掠并焚毁圆明园的汉奸。 龚橙是何许人也?他是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长子。虽是名家之子,龚橙却公然蔑视「 ”五伦”。他在死去以前,曾自号「 ”半伦”,意思是君臣、父子、兄弟诸伦俱丧,尚宠一妾,仅存夫妇一伦之半。因此,在很多人看来,龚橙是孔子所讲的「 ”无父无君”之类的名教叛徒。为他洗刷叛徒之名的,也只能用动机本善之类的说法。 说龚橙是汉奸的,主要是引用龚橙的老乡章太炎所说龚橙与巴夏礼(Harry Parkes)关系密切,「 ”为主谋”。 据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太炎全集》第三卷所述:后以汉文授巴夏礼,为谋主。圆明园之火,橙单骑先士卒,入取玉石重器以出。及清率乞西师陷苏、松,断洪氏下游,橙与有力阎。世皆多奇气。 然而,章太炎没有搞清楚的是,巴夏礼跟龚橙从未谋面。因为,巴夏礼曾任上海英领馆翻译,却在咸丰六年时任英国驻广州领事,直至咸丰十年六月二日,即公元1860年7月19日才以英使参赞的身份去往天津。龚橙从来没去过广州,而且是在咸丰十年初寄居上海的,并被英使馆的参赞威妥玛(Thomas Wade)聘为「 ”记室”,即书记,协助威妥玛推行中文译员计划。巴夏礼跟龚橙从未谋面,龚橙怎么会成为主谋呢?所以,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事实上呢,章太炎是怀疑清末为龚橙做辩护的传闻的。清末,民众传言,英军火烧圆明园是出于龚橙的建议,目的在于化解洋人的愤怒,保全京城生灵。这种说法第一次见于谭献为纪念亡友龚橙而写的《龚公襄传》,主要是用一个「 ”挟”字,为龚橙洗刷汉奸恶名。接着,《国粹学报》主编邓实在《龚定庵别集诗词定本序》中予以明说:「 ”孝拱尝引英兵烧圆明园,世人多以此短之;然孝拱自谓实奇计,盖以一园而易都城数十万人之生命,其保全为益多也。”不过,龚橙喜欢吹,谭献、邓实都可能上了他的「 ”口述历史”之当。因此,章太炎虽然听过谭献的这种说法,但在重订《訄书》时没有取用。 综上所述,是否火烧圆明园不是龚橙这种小人物所能左右的,他并不是主谋。按照章太炎所说,龚橙应该是通过威妥玛得知额尔金已经派遣英军在圆明园纵火,于是他一人骑了一匹马去捞文物,暗示所捞取的东西并不多。 参考文献:1、郑曦原编 帝国的回忆 《 》晚清观察记(1854-1911) 下 2、朱维铮 《走出中世纪二集》3、 4、《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5《訄书》6、《龚自珍研究资料集》

以上就是关于龚自珍的儿子是谁龚半伦全部的内容,包括:龚自珍的儿子是谁龚半伦、子不教父之过,为什么说龚自珍的名声全被儿子毁了、是谁带着八国联军烧毁圆明园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701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