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容不下心灵,故乡留不住躯体。

远方容不下心灵,故乡留不住躯体。,第1张

记得高三的时候,一位数学老师曾经算过,当读大学以后,大多数人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就会很少。当时,还没有毕业的我们可能对这句话都没什么理解吧。

高中毕业后,我顺利考上了大学,所在地离家一千五百里。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心里面皆是激动,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离开这个生活了十八年的五线小城市了。

到学校报道的时候,为了省钱,爸爸妈妈和我一行三人坐了25小时的火车到学校报道。那是我第一次出省,也是第一次到大城市。当时的我,对那个城市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感,也完全没有要和父母的那个的悲痛。

确实,大学四年,即使算满寒暑假,一年能和父母见面的时间也不足两个月,何况有时候根本就没有回家的机会。

毕业后,我离开了大学所在的城市,到了一座离家比较近的城市。其实一开始父母是希望我能够回家工作,但是我知道,在那个小城市,没有多少好工作,除非体制内。高中的同学,也有许多回到了家乡,但是他们除了少部分考上公务员外,大部分都是回家不久后就到其他省份或者省会城市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远方容不下灵魂,故乡容不下躯体。

这句话,许多来自小城市的大学生能够更加理解。我们当初或许都怀揣着一颗学业有成后建设家长的雄心壮志,却发现毕业后生活立刻将我们压得喘不过气。

在大城市里面工作,我们当然能够赚到更多钱,但是想到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以及高昂的房价,知道自己永远只属于这座城市的一个顾客,那样的绝望感相信是每一个漂泊者都会有的吧。但是回到家乡后,我们不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要面临亲戚以及邻居的猜测,他们都会认为我们在外面活不下去了才会选择回家吧。

我时常羡慕那些出生在大城市里的人,他们一出生便生活在许多人向往的城市里面,他们可以从小学到大学以及工作都离开在父母身边,从不会感受到孤身在外的痛苦。

但是,羡慕终归是羡慕。我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更加努力,争取给下一代更好的环境,让他不会再羡慕别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城工作。进城上学、工作,或者带孩子。刚到了城里,城里的繁华或许在早期的一段时间让你赏心悦目。随着新鲜感慢慢的淡化,日子也越来越平淡,越来越接近柴米油盐,而不是刚来的时候那种 旅游 的感觉。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你跟这个城市格格不入。你跟这个城市缺少感情基础,刚缺少推心置腹、兴趣相投的人。

城市里的第一代移民总是不那么容易,他们在农村长大。习惯了农村里面的热情好客、习惯了农村里的简单恬静的生活。大城市虽然繁荣,但是好像一切跟他都没有什么关系。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为了让下一代人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走进了城市打拼。或许从刚开始的艰苦生活,慢慢的有了起色,安顿好了老人孩子,但是总感觉缺少了那么一份乡情。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在城市里生活,每天总是忙忙碌碌,亲戚朋友也不怎么联系了,同事之间的感情又那么脆弱,那么的功利。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世界也越来越空洞,越来越功利。似乎每天只有挣钱是开心的,忙碌的时候能使人忘记很多烦恼。每当夜深人静,却又那么的孤独那么的失落。

提起故乡,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有的只是隐隐约约的儿时的记忆,一些美好的模糊的儿时片段。小时候所熟悉的人早已散落天涯,或者再也没有可能见到。爷爷奶奶慈祥的面容,外公外婆的 美食 ,现在已经有点记不清楚,只是偶感想起来还有丝丝感动。

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其实在我们天真烂漫的年纪里,故乡早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热闹的乡俗活动,温暖的人情。在熟人 社会 里我们每天都到地头田间放肆的玩耍。故乡的原生态包容了我们的一切,我们可以玩鞭炮,可以放心的到小溪里抓鱼,甚至一群小伙伴到河里游泳都是被默认允许的。到了城市里,锁在钢筋水泥里,小孩子出门都要带个电话手表,仿佛稍微一不小心就有人贩子出现。放鞭炮 更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被告知那样做会污染环境。野外的活动更是让家长胆战心惊,仿佛被蚊子咬一下都会致命似的。

即使是这样,第一代移民们总是安慰自己,等孩子大了就好了。孩子们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结。等孩子们成家立业了,我们就回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养老。这也许是一种安慰,但是也注定很难实现,漫长的等待只是一种安慰。农村里落后的医疗,落后的交通,也许会让在城市里的孩子不耐烦,他们忙于工作,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千里迢迢的回到他们并不熟悉的老家去看望你。

时代的潮头不断的向前,它并不会理会人们的感情。一代一代的开拓者们到了各种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第一代移民们也许显得有些伟大而悲壮。但是正是有了第一代移民们的努力,人们才能在世界各地创造辉煌。一代一代平凡的人们通过自己不断的奋斗,不断的开疆拓土,才有了今天人类的繁荣。或许我们平凡,但是同时我们也伟大,致敬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我们值得被尊重。

文 | 鸣凤乔

我爸妈就是山东人,50年前来的东北。最近几年爸爸思乡心切,却再也回不去了。我想圆了爸妈的梦,无奈有心无力,空留遗憾。

爸爸兄妹五人,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他高中毕业后在老家村里当会计,那时候他已经跟妈妈确定了恋爱关系,但是妈妈家成分不好,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让他跟妈妈分开。爸爸自然是不愿意,他就想离开老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

当年大姑一家移民来到东北,爸爸就写信给姑父,姑父说,你来吧!就这样爸爸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来到东北爸爸傻眼了,这里和他想象的根本不一样,根本没有广阔的舞台让他大显身手。在老家让他当会计他没干,来到东北依然还是在当会计,他怎会心甘。即使心中不平,他还是忍着留下了。

爸爸来了不到一年,大姑一家又迁回了山东老家。爸爸也想过回家,但是他觉得自己是偷偷跑出来的,回去太没面子。

妈妈和爸爸是同学,爸来东北之前他们就登记了,只是没有举行婚礼。大姑一家回山东以后,妈妈就来了东北。

那时候没有房子,他们就住在大姑夫的娘舅家,在那里举行了婚礼,生下了我。

结了婚,有了孩子,就等于在这里扎下了根,但父亲心里的根还在山东老家,每三四年我们都要回老家一次。爷爷去世早,但老房子里有奶奶,大爷和姑姑们也在那里。所以,爸爸总有理由回家。他的理由就是,我要回家看俺娘。

十几年前奶奶去世了,大爷大娘随儿子去了邯郸,老房子塌了。父亲依然没有停下回家的脚步,他说我要回家看俺哥。

三年前大爷也去世了,他还是张罗着回家看看。他说人到暮年,还能有几个春秋,回家看看姐妹,看一次就赚一次,亲姊热妹地说说话,是多幸福的事。

以前我年轻,不理解爸爸的思乡之情。现在我已人到中年,经历了一些世事,理解了父亲的乡愁。

化解乡愁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送回老家,在老家的村庄里生活。但这件事上,爸妈意见有分歧,妈妈说老家房子都塌了,难道还要再盖房子吗?她坚决不同意投资,她觉得花这钱是浪费。妈妈是喜欢靠着存款生活的一个人,兜里没钱她不踏实。再说已经离开老家50年了,回去也已经不习惯了。这件事情上,妈妈还是很理智的。

但是我看不得爸爸的失落,我试探着跟爸妈商量,等到夏天天气暖和了,我陪他们回老家住三两个月,爸爸欣然同意,妈妈还是不同意。

妈妈的理由是“这是穷折腾”。老家的姑姑们都老了,还有我姨,她们都比我爸妈年长。我爸妈每次回去,她们很兴奋,一起拉呱,做家常饭,回忆过去。但每一次,我爸妈回来,他们就累病了。毕竟是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

妈妈知道他们累病了,心里很过意不去。她说老家只能放在心里想想了,回不去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老家的村里有一栋自己的房子,谁也不打扰。但爸妈意见不和,肯定不会去做这件事。这事就落在了我的头上,可是我还没有强大到掷千金为父母买房子的份上。我只是一个工薪族,自己身体都不好,还需要别人照顾,哪有能力满足父母这个愿望。

虽然父母没有强求过我,他们只要我身体健康就够了,但我依然觉得是自己没用,觉得自己不孝顺,我多希望能够理直气壮地说:爸,妈,没事,有我呢!

这也是我虽然身体不好,还想拼命赚钱的理由之一。我多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点,让父母老得慢一点,让我有机会实现愿望。

我这半生,没有离开过故乡,所以我没有乡愁,但我父母有乡愁。我也理解了余光中文字里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

歌里唱到: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若能一世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

许久未见,你们还好吗?我是南子。

        傍晚落日余晖,斜阳打在山谷间,落在树缝里,也印在了小姑娘圆嘟嘟的小脸上。“爷爷,回家吃饭啦!”  银铃般的声音响彻整个村子,路过巷口的人都会放慢脚步说一句“嘎丫头,你爷爷又上哪溜达去了”,小丫头甜甜的笑着抬头“不知道呀!饭熟了,爷爷还没回来,妈妈让我喊一下”。站在小山丘上,微风吹拂着衣角,夕阳下的村子美的像一幅画。袅袅的炊烟飘着饭香,高高的树上挂着秋果、敦厚朴实的人儿在劳作、这里有与世无争的静谧。就在我嘴角上扬,手伸向树上的果子时,梦醒了。曾有多少次梦里惊醒,我还是那个站在大门口喊爷爷回家吃饭的小丫头

        前些日子看了已经开播的都市大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一群在外地打拼的姑娘,努力生活的样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我尤其心疼胡晶晶那个角色,她善良、纯真、重情义,被公司辞退,面对孩子们的求助她依旧笑得像个孩子。自己过的一地鸡毛,当闺蜜遇事儿时,她义无反顾帮忙。她很脆弱却一直扮演一个逗比的角色逗她们开心,在超市遇到老人不知道怎么付款她就慷慨解囊。可是这样一个整天嘻嘻哈哈善良的姑娘,最终还是没能熬过生活的压榨,选择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在这部剧里有早高峰挤地铁的生无可恋,合租房里租友习惯差的争吵,办公室里焦头烂额的日常,闺蜜之间的互相帮衬关心的情谊,陌生人之间的摩擦和邂逅,被父母催婚时的窘迫烦躁,被老板压榨时无力抗拒的无奈,即使自己相形见肘,还是怕给朋友和家人添麻烦,烦心事总是藏着掖着,怕父母担心,怕别人闲话。一句“挺好的”,是对电话那头的父母最好安抚。在她们看似一地鸡毛歇斯底里的生活里,随处可见都是我们每天在城市里奔波打拼的身影,孤单且心酸。

        生活压力很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即使很累也依旧坚持在外地打拼呢?有的人是为了梦想,有的人为了谋生,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逃避。

        我有一个朋友,他说他是一个很怀旧的人。每当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很累很累的时候,他很多次想过放弃回老家找个工作,简简单单的生活就好。可是每一次回家的时候长辈们就会一直谈论一个话题,谁家的孩子在哪干什么、年薪多少,谁家的孩子在哪个政府单位工作,已经是什么级别的干部,谁家的和他一样的孩子人家有自己的公司,事业有成,已经娶妻生子。每当听到这些的时候,他也想为什么一定要拿他去和别人比较,人家厉害那是人家,过的好不会来帮他,过不好也不求他。但是他还是抵抗不了舆论,像过街的老鼠疯了一样的逃窜。

        每次同学聚会,只有一个感觉,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且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看看自己的杯水车薪,再看小时候的玩伴、同学,个个已经有自己的事业,言语之间多少都有许些不屑的时候,他意识到,故乡是再也回不去的尴尬。

        有天深夜看到一个帖子,上面写着"21至29岁,是一个夹杂着为生活奔忙,疲惫,痛苦和快乐,抑郁,容易想太多,焦虑自己人生能不能成功、混出头的年龄段。90后的孩子们,你们很坚强,很勇敢,希望你们都好,会好起来的。再坚持一下,别失去希望"一时间觉得触碰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相信有很多人即使白天多么神采奕奕,在深夜里还是有消化不了的情绪在蔓延。

        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容不下肉身。我们不再是哭了就有糖吃的孩子,故乡没有变,变了的是已经没有满眼天真的自己,所以原谅自己不再是那个少年的你,即使生活装满了那种身体上、精神上的无力感,也愿现在的你放下没有发生焦虑,抱抱独自打拼的自己。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是自己写的,厚度由我们自己决定,精彩程度可以自己书写,无论演绎怎么样的剧情,你都独一无二。

以上就是关于远方容不下心灵,故乡留不住躯体。全部的内容,包括:远方容不下心灵,故乡留不住躯体。、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安放不了灵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98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