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能否有佛家高人给讲解一二。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能否有佛家高人给讲解一二。,第1张

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的意思。

我们的法身是具有智慧和觉悟的,真心自性能具足一切,我们要时时刻刻拭擦,不要让妄想把真心自性覆盖。神秀的修为很高,修持的方式也很好啊。每时每刻都观照自己的心,不让它被尘埃污染。后来的故事五祖不是也赞同神秀的这种修炼方式,对大众修学人说:但留此揭,与人诵持,依此渴修。免堕恶道,依此揭修,有大利益。

原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出处:唐代神秀《坛经》

含义: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扩展资料

禅宗的五祖弘忍为了寻找接班人,命他的门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

当时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听说之后,亦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将两偈比较,认为慧能的悟境高于神秀,遂将衣法密传给慧能,命他连夜南归(主要是担心慧能受权力之争而遭神秀毒手)。

神秀说的就是您问的这句话,意思是:“虽然现在成就高了,但还需事事反省,要一直保持这种境界”。

慧能说的意思是:“即使你成就很高深,做出了很大贡献,也不要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功果,只有这样的心境,就没有尘世的繁扰了”。

这是传说中的两大高僧的对偈,表明了一种处世观。所以您的问题中提到了神秀的话,就同时需要把慧能的话也补充一下。后来慧能成为禅宗的六祖。

一、这是禅诗,解释如下: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二、扩展知识: 1、出处:这个是神秀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2、引申:神秀和惠能一共有两个偈子。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为: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本性)掸拂擦试, 不让它(本性)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出自《六祖坛经》。这是神秀和六祖慧能那两个偈子中的一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因慧能所作偈语比慧能境界高,五祖将衣钵传于慧能

这二首偈,出自弘忍的二位弟子 神秀和慧能之手前后相差不过几个时辰

佛学和哲学是有区别的佛讲究的是相信,哲学讲究的是怀疑佛学讲究的是人的心。哲学更注重现实生活中客观东西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不同。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二位作者要表达的东西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境界有所差别前后高下可见一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明作者心有挂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无执着的见地。慧能这个目不识丁的和尚深深影响了中国思想界。

金刚经,表达了佛陀心无所滞、聪慧通达。慧能的这一偈深得其精髓。

当到一定的高度,佛学和哲学是互通的,他们都在探索什么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东西。佛陀、老子、孔子、苏格拉低、柏拉图他们的理论观点是相通的。

就像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能在闹市中悠然看书,在炮火纷飞的路上从容指挥,在兵败如山的时候力挽狂澜。首先他心静。

一首偈不能绝对的说他是唯物或唯心,假如这样,反而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最后,“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神秀不完整的作品,写完后自己汗流浃背,心有所滞。

哲学能加强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掌控,作为宗教的佛学能加强我们对自己内心的认识和掌控。也许这就是区别吧。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出自神秀的一首偈子,全文如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一种比喻。因为修行是为了证菩提(觉悟真理之意),这个证是内心的证,人在觉悟之后,内心能亮如明镜,照见一切万法实相,不再有迷惑困扰,这是禅家修行开悟后的一种理想境界。因此这里比喻修行的身体是“菩提树”,是用来修证菩提的工具;比喻心是“明镜台”,是可以照破迷暗的“明镜”。心的自身有这样的功能,只是在悟与迷、染与净的区别之上。但是在真正的开悟明白之前,修行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要把这个心看好,管好,象擦镜子一样,时时自省,觉察它的染污动静,一旦遇境生染,便即时擦净使它保持原来的明净。

出自《六祖坛经》。这是从神秀和六祖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以上就是关于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能否有佛家高人给讲解一二。全部的内容,包括: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能否有佛家高人给讲解一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94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