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

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第1张

光合作用的原理是: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的意义:

1、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

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能量转换站。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人类所需能量的10倍。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

2、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人类所需的粮食、油料、纤维、木材、糖、水果等,无不来自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人类就没有食物和各种生活用品。

3、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大气之所以能经常保持21%的氧含量,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放氧量约)。植物的光合作用虽然能清除大气中大量的CO2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那么,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

光合作用的发现 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植物体内的全部营养物质,都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并不认为植物体能够从空气中得到什么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因此,他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下面介绍其中几个著名的实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

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所以,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第二,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

第三,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估计,全世界所有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烧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平均为10000 t/s(吨每秒)以这样的消耗氧的速度计算,大气中的氧大约只需二千年就会用完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第四,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20亿至30亿年以前,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由于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成臭氧(O3)臭氧在大气上层形成的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

1、植物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

2、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在地球上的碳-氧循环,(保持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

绿色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它们将利用阳光的能量来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在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就是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全部的内容,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植物怎么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83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