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是谁

dior包包2023-05-02  19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有1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

太子李承乾(619年――645年),唐太宗长子,母为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619年一?),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母后宫。

吴王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为隋炀帝女杨妃。

魏王李泰(620年――652年),唐太宗第四子,母为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阴嫔为嫔。

蜀王李郑ǎ俊667年),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唐太宗第七子,母为王氏。

越王李贞(627年-688年),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唐太宗李世民九子,母为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689年7月28日),唐太宗第十子,母为韦贵妃。

江殇王李嚣(?-632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母为燕德妃。

代王李简(?―631年5月9日)代王,母不详。

赵王李福(637-670年9月1日),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母为杨贵妃。

曹王李明(?―682年),唐太宗第十四子,母为巢王妃。

在李世民的所有儿子中,他比较看好的是四皇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然而朝中的重臣却都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已故长孙皇后之兄)和褚遂良(谏议大夫)反对最为激烈。

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都是长孙(音掌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是正宫,为人又极贤德,在朝臣中威望很高,李世民对她也是十分敬重的。下一任的皇帝,当然要从她的儿子当中选。承乾是嫡子,又是长子,无论“立子以嫡”,还是“立嫡以长”,他都天经地义地是太子。可惜这位太子,形象不佳(有足疾),表现也不好(瞎胡闹),后来索性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下谋反,事败被废为庶人,再也做不成皇帝梦了。李世民比较看好的是皇四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然而朝中的重臣却都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已故长孙皇后之兄)和褚遂良(谏议大夫)反对最为激烈。他们主张立皇九子晋王李治。李治时年二十二岁,虽不失为一个良善青年,却是有名的糯米团子,一点用都没有。但长孙无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他的温厚文弱、一无所长。如果是李泰接班,一朝天子一朝臣,没准会把他们开了涮。如果是李治呢?就好控制得多了。长孙无忌可以继续维持外戚权威,褚遂良、李世他们也可以继续保持元老地位,君臣共治,天下太平。这算盘打得并不错,只是没把武则天算进去。他们当然想不到,李治身边会出现一个蛇一样的女人武则天。他们当然也想不到,李治虽然好控制,却不是控制在他们手里,而是控制在老婆手里。结果,他们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却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们整了下去。李泰这边也屡犯错误。首先是恃宠骄横,目中无人。身边呢?据说又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就不但让朝中的老臣看不起,也让他们不放心。更重要的是,他对继位一事表现得太猴急。李泰还犯了一个自作聪明的错误。他跑去对李治说:你平时和李元昌关系最好,现在他被砍了头,你就不害怕吗?李泰的意思,是要警告李治:别和我争,没好果子吃的。没想到反而提醒了李世民:立李泰,承乾和李治都会有危险。只有立李治,才能保证三个儿子都平安无事。李泰当时就被打发到均县(今湖北省均县)去了。李治被立为太子,后来又继承皇位,这就是高宗。历史证明,由于君臣两方面各自的原因,李世民他们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大唐王朝差一点丢了江山,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则丢了性命。

隐太子李建成

太宗李世民

卫王李元霸

巢王李元吉

楚王李智云

荆王李元景

汉王李元昌

酆王李元亨

周王李元方

徐王李元礼

韩王李元嘉

彭王李元则

郑王李元懿

霍王李元轨

虢王李凤

道王李元庆

邓王李元裕

舒王李元名

鲁王李灵夔

江王李元祥

密王李元晓

滕王李元婴

长沙公主

襄阳公主

平阳昭公主

高密公主

长庆公主

长沙公主(万春公主)

房陵公主

九江公主

庐陵公主

南昌公主

安平公主

淮南公主

真定公主

衡阳公主

丹阳公主

临海公主

馆陶公主

安定公主

常乐公主

元霸16岁早夭。李世民李渊的第二个儿子

李世民有14个儿子。按惯例,立太子以长,余为王,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础,可是非嫡长子立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长子。因而,皇帝的所有儿子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而结果呢,这些天潢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这等于被开除出李家户籍——尔后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这样一算,李世民这14个儿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李世民的继承者,只有这14个“候选人”,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也就于此可见了。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第4子李泰也确有野心,心怀夺嫡之计。

于是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后来,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李泰也被“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

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第5子李 ,先封楚王。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 事败亦被杀。

第6子李 是个浪荡公子,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第7子李恽,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肃宗上元元年自杀。第8子越王李贞,“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第10子纪王李慎,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武则天还是杀了他。

第14子曹王李明,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这显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认可的。

第2、11、12子皆“早夭”。

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李世民之过?是保傅失教之错?都不全是。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宫中亲自盘马弯弓教育诸子,颇有不忘传统的味儿。可见是重视教育子女的。他还亲自为太子择饱学如于志宁、孔颖达等人为师,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他为此深感苦恼。 在颁布杀李 诏时,他承认自己没有管好儿子,“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知复何云”,禁不住“为之洒泣”,算是尝到了这些苦果的味道

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母不详,早薨)

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文武兼备,唐太宗一度考虑立李恪为太子,但遭长孙无忌反对。唐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为专权,对李恪和其同母弟李愔展开迫害,两人被控谋逆,双双被害)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母阴妃,后废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母王氏)

越王李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母韦妃)

江殇王李嚣(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早薨)

赵王李福(母杨妃)

曹王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杨氏)

从史料上来看,李世民的爷爷李昞娶了隋炀帝母亲的姐姐作为自己的老婆,生下了李渊。独孤氏是隋朝时期鲜卑族贵族势力,在当时的隋朝影响力极大。李渊自从生下来就至少拥有了二分之一的鲜卑族血统。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父亲张大之后,他娶了鲜卑族女子窦氏为妻子,窦氏为李渊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阳公主李氏这四子一女,李世民从出生之后就至少拥有四分之三的血统。

至于说,唐太宗李世民爷爷以前的事情,由于当时社会正处于五胡乱华的时期,纲常混乱,胡风甚重,哪有人记得那么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当时的北方大地上,汉人基本上都被胡化了,没有胡化的要么去了江南,要么见了阎王。

此外,不知道是否是血统的原因,李世民在位期间受到胡人的影响比较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世民的墓葬特征,其陵墓按照鲜卑族人的传统墓葬风俗进行布置,而非按照汉人皇帝的墓葬风俗,这第一点,历史上就这一位呢!

以上就是关于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是谁、李世民立谁作了太子他是李世民的第几个儿子、李世民是第几个儿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680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