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出自《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节选如下: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坦荡之胸怀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文章词类活用
1、敢问夫子恶乎(长):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2、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意动用法。把……看成心外之物。
3、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礼。
4、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扰乱;使……改变;使……屈服。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受劳累;使……挨饿。
6、人恒(过),然后能改:名次用作动词。犯过错。
7、所以(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韧。
关于“浩然之气”,孟子对其有一段描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之气”是一种“气”,其中,“浩然”是用来修饰“气”的状态。孟子之前的先秦诸家的“气”无论是能充斥人体还是能生成万物,都多为物质性的,是一种充盈人体的物质之气。那么,对于孟子所提出“浩然之气”,后世学者对此大概可分为物质性的、精神性的和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的气三种观点。(一)“浩然之气”是物质性的“气”北宋张载有“太虚即气”的说法,他认为“气”是一种物质,并且气在“太虚”中聚散,就像冰在水中凝释一样,“太虚”即是由“气”所构成。钱穆先生在《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中认为中国人所说的气,就是宇宙间一切万物最原始状态的一种极微物质,充盈于宇宙之间,是一种物质之气。(二)“浩然之气”是精神性的“气”宋代苏辙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和子思的“诚”是同一个意思,因为“诚”在子思处为精神实体,是先天的本然属性,《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那么,“浩然之气”也与“诚”一样,说明这气实际上就是一种主观精神所产生出来的东西,是精神性的。清代王夫之把气看成是由义所生出,义蕴在心内,义可以生气,义附于气上,这也是一种精神性的。在现当代,也有许多学者支持“浩然之气”为精神性的。冯友兰先生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冯友兰先生把孟子的“浩然之气”看作是个人最高境界中的精神状态,是由精神所生发出来的,是内在的先验神秘主义。(三)“浩然之气”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气”有许多学者并不认为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是单纯物质性的或者单纯精神性的,而是认为这“浩然之气”是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的。朱熹认为“浩然之气”是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气”,朱熹首先肯定此气为天地本有,存在于天地之间,充盈于人体之内,就是人的血气。朱熹说:“只是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若不由义而发,则只是血气。”这也就是说,“浩然之气”与“血气”是一样的气,但是当有义理相附的时候,就是表现为精神性的“浩然之气”;如果没有义理相附,则为物质性的“血气”。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就其本质而言,朱熹其实还是认为这“气”实质是物质性的,这气实为一种实体性的实物。以上诸学者对于“浩然之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愚拙见,我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实则为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气”,也就是两方面都无偏颇的气。但是这种观点与朱熹的观点又有所区别。朱熹认为义理附于“气”上时才为“浩然之气”,实质上“气”仍然为实物,那么由此“浩然之气”也应为实物,而需要与义理相附才成为精神性的,这实际上导致了二元论。来源:山东青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说的。
指的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认为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
作者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在人性方面,因袭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人性本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责,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铺、李逄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 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 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日:“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或日:“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日: “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君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日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日:“ 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辞日:“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是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爆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译文如下:
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干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则。 这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可以与
天地化育万物相提并论。也关系到国家气运的盛衰。他们的降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逝世也是有所作为的。所以,申伯、吕侯由高山之神降生,傅说死后成为天上的列星,从古到今的传说,是不可否认的。孟子说:“我善于惨养我盛大正直的气。“这种气,寄托在平常事物中,又充满于天地之间。突然温上它,那么,王公贵族就会失去他们的尊贵,晋国、楚国就会失去它们的富有,张良陈平就会失去他们的智慧,孟竞夏育就会失去他们的旁力,张仪、苏秦就会失去他们的辩才。是什么东西使它这样的呢那一定有一一种不依附形体而成立,不依靠外力而行动,不等待出生就存在,不随着死亡就消逝的东西了。所以在天上就成为星宿,在地下就化为河川山岳;在阴间就成为鬼神,在阳世便又成为人。这个道理十分平常,不值得奇怪的。自从东汉以来,道德丧失,文风败坏,佛道等邪说齐出现。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志、宋境等名臣辅佐,还不能挽救。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悟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B了皇帝的恼怒,他的旁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化育万物相并列,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吗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欺病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韩公的专心诚意,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佞佛的执迷不情: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够制止皇甫铸、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说的。
原文: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文本解读
对于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意思是,浩然之气至为广大、无比刚健,倘若能妥善地培养,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培养浩然之气,就是要树立一种勇敢无畏的凛然正气。
浩然之气是一种大勇,不是鲁莽无知、毫无原则,也不是一心求胜、不问是非,而是刚毅果敢、临危不惧的凛然正气。在孟子眼中,能做到这种大勇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景春曾经问过孟子:像公孙衍、张仪这样的纵横家,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脾气,连诸侯都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事。
孟子觉得大丈夫应该行天下正道,而这些纵横家不择手段、没有原则底线,“焉得为大丈夫”!接着,孟子提出了自己对大丈夫的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心怀仁德,践行礼义,志在天下。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时,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并能不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和信念。后来,这些话成为有志者律身的名言。
意思是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出自—春秋战国孟子《孟子》。
原文:(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译文:(公孙丑问说):“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
(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扩展资料:
作者背景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对后来的宋儒影响很大,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在人性方面,因袭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人性本善。(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孟子观点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不过他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商品经济的今天,都具有积极意义。
孟子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共分7章:《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万章》、《告子》、《尽心》、《离娄》共计261篇。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以上就是关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如何翻译全部的内容,包括: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如何翻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何为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谁说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