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三大改造的意义2023-05-02  34

意思是: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被调到密州任职。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赏析:

词的上片开始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里苏轼化用了李白的《把酒问月》中的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联。苏轼对李白的诗句稍加变化,就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月”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也是具有多义性的。李达武老师在《中国古代诗歌精神》中个归纳出了月的象征的多义性,比如,“忧患的寄托,孤独的象征”。

“美人的风貌,明君的象征”、“爱情的见证,忠诚的象征”、“乡情的投射,无私的象征”、“理想的化身,事业的象征”、“性情人格的显现,社会时代的投影”等。

苏轼在词中,“月”就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懂得情感的意象,当然也就成为自己情感倾诉的对象,因而先对青天发问,“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

问话来得很是有力量,不但表现出了人间沧桑,而且把视角转入了天上的明月,从而暗示了人间的恨别与所带来的苦恼、惆怅。就诗句来说,“今夕是何年”。

是借用唐人小说《周秦行记》中的典故。《周秦行记》中有这样一首诗:“香风引导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天。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这诗歌的意义表现了宇宙茫茫,无始无终,沧海桑田而引发了惆怅无限之感。苏轼化用“今夕是何年”,也就是借用诗歌所蕴含的无限惆怅之感。

诗人在无限的惆怅中想到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在这里,苏轼明确地表现了内心的矛盾。要“乘风归去”,离开人世间,摆脱世俗的烦恼。

却“又恐”、“高处不胜寒”。而“乘风归去”出自《列子·黄帝篇》中的“列子乘风而去”。从《列子·黄帝篇》来看,这句话的意义表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所以苏轼化用了这句来表达自己的内在心理——忘记一切,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就表现了苏轼的矛盾心理——出世和入世思想的矛盾。

因而,也只好“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舞弄清影”是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中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意。这与上面相接,词人也就在月光之下翩翩起舞,影子也随人舞动。

这就表明了苏轼对出世的否定,其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幸福在人间,也只有人间才有这样美好的生活啊!词的下片有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分离。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移动着,照在 “朱阁”上,有照在“绮户”上,明亮的月光使我难以入睡。“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月亮你不应该有什么怨恨。

你为什么都在人间有别离时你就圆了呢今天晚上的月亮多么圆啊,可是人却不能团圆!是啊,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嘛!

这里诗人借月“长向别时圆”表现了离愁别绪的情感,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却又理性地表达了“此事古难全”的思想。这不但是一种无可奈何自慰。

而且也是苏轼对人生的感悟。因此,在最后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结。这里化用了谢庄《月赋》中:“美人迈兮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

可以说,苏轼的化用,不但提高了词的境界,而且以理驭情,不但表达了对亲人的祝愿,也是自己得到了解脱。这里苏轼把离愁别恨又以一种旷达的方式加以处理,更表现出诗人豪放飘逸的情怀。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我看,“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千里共婵娟”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一首很有名的词《水调歌头》,完整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这句词的意境优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关于婵娟到底是指什么,现在也是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认为婵娟是指美好的事物,“娟”这个字本身就有美好的意思,而婵娟就是指所有美好的事物。张衡的“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中婵娟就是美好的意思。

另一种说法婵娟是指美人,因为“娟”字有美好,姿态柔美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婵娟也可能是指美人。比如清代洪升的词“君王见错,把一个罪废残妆,认是金屋婵娟”中,婵娟就是指美人。婵娟中“婵”的意思是力气很大的女士,“婵”与“娟”的意思刚好相反,而婵娟合在一起就是指娇弱的美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最为流行的说法,人们认为婵娟是指月亮。这首词中还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此人们认为婵娟就是代指月亮的。古人对于月亮的理解有很多种,传说月亮上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子,就是嫦娥,因此当人们看到月亮时,心里会浮现很多美好的感觉,因此就用婵娟代指月亮。比如唐代的刘长卿就有“婵娟湘江月,千载空峨眉”的诗句。

婵娟的含义从汉代到宋代在一直不断的发展着,随着历史的变迁,婵娟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含义。苏轼也并不是第一个使用婵娟的诗人,不管是代指什么,千里共婵娟都表达了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以及他豁达的胸襟。

以上就是关于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千里共婵娟啥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651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