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人体静电是怎么产生的,第1张

原理就是:让身体上产生的静电通过墙壁这个导体的通路放掉,此时的墙壁就变成了通电的导体。

人身上的静电主要是由衣物之间或衣物与身体的摩擦造成的,摸墙壁是因为墙壁可以将身上的静电导到墙壁中(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墙壁不是绝缘体的缘故)。但很多墙壁贴了磁砖和粉了漆的效故就不是很好,最好的方法就是摸下水管类的最好了。

静电的产生是由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不够,从而在摩擦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失去电子,于是造成摩擦物带负电荷(即获得电子的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荷)。

在摩擦物绝缘性能比较好的情况下,这些电荷无法流失,就会聚集起来。并且由于绝缘物的电容性极差,从而造成虽然电荷量不大但电压很高的状况。

扩展资料:

在不同湿度条件下,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电位有所不同。在干燥的季节,人体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静电电压为5万伏时人体没有不适感觉,带上12万伏高压静电时也没有生命危险。

不过,静电放电也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很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静电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消除静电危害最简易的方法就是把静电引入地下,如用导线使设备接地;在飞机翼尖与尾部安装放电刷,飞机起落架上使用接地轮胎与接地线等;油罐车尾部拴一条接地铁链;在化工生产、贮存、运输部门,严禁使用化纤织品,工作人员严禁穿用化纤工作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静电

与穿着和所处的环境关系比较大;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静电就比较少;

在不同湿度条件下,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电位不同,干燥的环境更容易让电荷转移和积累,冬天是干燥的季节,所以冬天也让人更容易感受到静电;

在不同湿度条件下,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电位有所不同。在干燥的季节,人体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

实验证明,静电电压为5万伏时人体没有不适感觉,带上12万伏高压静电时也没有生命危险。不过,静电放电也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很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静电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扩展资料

常见人体带电过程如下:

1、人从椅子上站起来,或擦拭墙壁等过程(最初的电荷分离发生在衣物或其他相关物体外表面,然后,人体由感应带电。

2、人在高电阻率材料制成的地毯等绝缘地板上走动(最初的电荷分离发生在鞋和地板之间,然后,对于导电性鞋,人体由电荷传递而带电;对于绝缘鞋,人体是因感应而带电)。

3、外衣时的静电。这是发生在外层衣物与内层衣物之间的接触起电,人体则经过电荷传递或感应而带电。

4、液体或粉体从人拿着的容器内倒出(该液体或粉体把一种极性的电荷带走,将等量异性的电荷留在人体上。

5、与带电材料接触。如对高度带电粉体取样时的带电。当存在连续起电过程时,由于电荷泄漏和放电,使得人体最高电位被限制在约50kV以下。

01

当人体与衣服之间相互摩擦,导致身体之上产生电荷,就会出现静电的情况。静电的产生是由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不够,从而在摩擦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失去电子,于是造成摩擦物带负电荷(即获得电子的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荷)。

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疼痛;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我们身上发生的静电。

当人体与衣服之间相互摩擦,导致身体之上产生电荷,就会出现静电的情况。静电的产生是由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不够,从而在摩擦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失去电子,于是造成摩擦物带负电荷(即获得电子的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荷)。

在摩擦物绝缘性能比较好的情况下,这些电荷无法流失,就会聚集起来。并且由于绝缘物的电容性极差,从而造成虽然电荷量不大但电压很高的状况。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

而且由于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电荷的转移和积累,所以冬天人们会觉得身上的静电较大。在不同湿度条件下,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电位有所不同。在干燥的季节,人体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实验证明,静电电压为5万伏时人体没有不适感觉,带上12万伏高压静电时也没有生命危险。不过,静电放电也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很大。

以上就是关于人体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人体静电是怎么产生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静电怎么产生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46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