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快节奏的古筝曲,一定是要快的!

求快节奏的古筝曲,一定是要快的!,第1张

1、林冲夜奔

2、 丰收锣鼓

3、 西域随想

4、浏阳河

5、黔中赋

6、伊黎河畔

林冲夜奔:全曲分四段。第一段是慢板,节奏自由,感叹地、回忆地,低音区的切分节奏音型和中、高音区的摇指旋律交替进行,表达了林冲内心的叹息和悲愤之情。第二段转入小快板,前半段节奏及技法多变,使用压弦,模仿戏曲中的锣鼓场面,表达了一种恐惶不安的情绪;后半段在左手固定低音的伴和下,右手在高音区使用摇指奏出急促的旋律,具有一种紧迫感。第三段以连续的滚拂扫弦、重吟和摇双弦技法模拟风雪交加。第四段旋律紧凑而坚定,表现林冲最终下定决心,奔向梁山。

“丰收锣鼓”的基本特点是:第一,鼓声激扬。看“丰收锣鼓”未见其形,早闻其声,而且声振如雷。传统的配置比例是鼓2锣4铙4钹2。现今人数扩大,多到几十人,鼓和锣、铙、钹的比例加大,声响效果更加突出。演奏的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辅配,交替击打。第二,曲式欢快。“丰收锣鼓”的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结成套,由过去的小五番演进到现今的大十番,番曲分为“番头”“主体”“番尾”三个部分。第三,场面欢快。“丰收锣鼓”演奏多达几十人,配上喜庆的服饰,“V”字形展开,时而迎面打奏,时而交叉击打,站立与蹲坐,跳跃与翻转,场面欢快喜庆。

1、 《十面埋伏》的重点段落是:

“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写刘邦用十面埋伏之计击败项羽的激烈战斗场景,音乐格调昂扬。

2 、《霸王卸甲》的重点段落是:

“楚歌”、“别姬”。作者无法回避项羽失败的史实,但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描绘项王悲歌壮别的场面,音乐格调悲壮。

3 、《广陵散》 介绍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筝著名大曲之一。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4 、《寒鸦戏水》 介绍

潮州筝曲。余江荔演奏,扬洁明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伴奏。寒鸦又名欧鸟,这是一首著名的潮州筝曲,是潮州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请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5 、《黔中赋》 介绍

徐小林曲,邱大成演奏,胡晓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伴奏。选自《建昌月—邱大成—筝弦声以和乐》。“黔中”为贵州地区之古称,作曲者吸收了中国西南,贵州地区的苗族、侗族的音乐,作为本乐曲的创作素材,并揉进了筝乐演奏的现代技法,充分地表现出了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之神秘多样风情与面貌。全曲共分三段:琵琶咏、木叶舞、黔水唱。

6 、《瑶族舞曲》 介绍

刘铁山、茅沅曲,伊其颖改编。余江荔演奏,扬洁明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伴奏。本乐曲原为西洋管弦乐曲,后由彭修文改编为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流传更广,优美而抒情的慢板旋律伴随微微的鼓声,宛如阿娜多姿的`少女们在明亮的月光下翩翩起舞,乐曲越来越热闹,恰可生动地描绘瑶家儿女在喜庆佳节时的歌舞场面。改编成古筝演奏曲后,本乐曲从各个角度都发掘了筝的表现力,在慢板部分所运用的摇指技巧不但细蜜、流畅、而且富有音色和力度的变化;左手在低音区摸拟长鼓击节的音型,则明白地表达了鼓声的音响形。

7 、《彝族舞曲》 介绍

王惠然于1960年根据云南彝族音调编写。它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和粗犷强悍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月色和青年人舞蹈欢乐的场面。乐曲刻画了恬静朦胧的山寨夜景,描绘了姑娘们轻逸俏皮又略带羞涩的舞姿……

8 、《战台风》 介绍

王昌元曲。余江荔演奏,扬洁明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伴奏。台风是热带及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特征之一,强大的气团挟带着气势汹汹的豪雨,所到之处,总是免不了要造成破坏,经常酿成令许多人流离失所以及农作物损失殆尽的天灾。本乐曲以融汇了传统与现代多种技巧,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台风来袭时风强雨急的情景,全曲气势磅礴,节奏紧凑,一气呵成,在中间一段优美流畅的慢板过后,接着快板主体再现,象征人们奋勇与天搏斗的英雄气概。

9 、《春江花月夜》 介绍

古曲,邱大成改编,筝、琵琶二重奏,吴俊生琵琶演奏,邱大成古筝演奏,选自《建昌月—邱大成—筝弦声以和乐》。乐曲根据琵琶古曲《夕阳萧鼓》改编而成。采用主题变奏的手法,多次反复,既表现了微波荡漾、优美宁静的春江景色,又描绘了撸声急促,波浪起伏之情景。

10、《 秦桑曲》 介绍

周延甲曲,余江荔演奏,扬洁明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伴奏。本乐曲是一首极富地方色采的新筝曲,虽然筝源于秦而盛于唐,“真秦之声”的筝乐而在其发源地,既今之陕西地区,几近绝响;于是近些年来,秦地筝人纷纷吸收当地的戏曲和民间音乐,改编或创造了若干筝曲,《秦桑曲》既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秦桑曲》题材取自唐著名诗人李白《春思》一诗:“燕草中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人罗帏”描述一个坚心等候夫君的妇人迹疏而心志不移的情操,虽已是春风撩人,春思绵绵,然她仍然明志自警,对在燕地的丈夫一往情深,乐曲创作之音乐素材来自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眉户”声腔及“碗碗腔”子音调,曲中的4音均比本位音略高,但不及#4,7音则比本位音略低,但又不及d 7 低。

11、《 雪山春晓》 介绍

范上娥、格桑达曲。余江荔演奏,扬洁明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伴奏。西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其平均海拔在四千五百公尺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境内高山纵谷绵延不绝,由于山脉高度多在六千公尺以上,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广遍:到了春夏,虽然山顶依然白雪皑皑、冰河蜿蜒,然山底却是绿草茵茵,野花遍地,中段则林木茂密,急流如奔,这样一山之中,山谷与峰顶间节节不同的气候带分布,提供了绝佳的地理条件成为著名的生物宝库,不但在高山林野深处生长着各色各样的奇花异草,更孕有许多稀有动物。本乐曲又名《拉萨河畔》,籍着娴熟流利的古筝技法,描摹出神秘肃穆的西藏高原上,闪耀的阳光照映出一片白雪皑皑的秀丽景色,以及藏民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心情。

12 、《香山射鼓》 介绍

曲云曲。余江荔演奏,扬洁明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伴奏。本乐曲以烟雾缭绕的香山为题材,对该山景的神秘色彩多作描绘,并且十足地表现了朝山众香祈福,叩首礼佛的虔敬心情。

13、《 渔舟唱晚》 介绍

河南筝曲,娄树华曲 曹正译订。余江荔演奏,扬洁明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伴奏。这一首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五声音阶作品的流传,对筝乐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乐曲系于1938年由娄树华先生根据古曲《归去来》的片段素材加以编曲,变化发展而成:标题则取自唐朝王勃《藤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一句,曲意在描绘夕阳西下之际,碧波万顷的湖面上,渔民们款乃归舟,尽兴抒发欢愉之情,旋律优美、流畅、素雅、恬静、脍炙人口,韵味隽永。关于《渔舟唱晚》一曲的由来,近年来亦有一种说法指系金卓南先生根据山江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其演变乐曲《三环套日》、《流水击石》改编而成,其后,金先生将此曲传授娄树华,娄先生再于1938年加以改编。

14、《 出水莲》 介绍

罗九香谱,何宝泉整理。余江荔演奏,扬洁明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伴奏。本乐曲系广东客家筝曲,有中原古曲的风貌,音调古朴,淡雅优美,相传曲意出于周墩颐《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妖”句子,籍着水莲花秀美的风韵及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来比喻学识涵养均丰的谦谦君子。南宋时期,河南一带百姓为避元兵之掳掠,南下迁居下粤东和闽西,当地人称之为“客家”,当时由客家所传出之音乐称“中州古调”,受到当地语言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历经数代,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音韵的民间乐种,既“客家音乐”,也称之为“汉调”或“汉乐”。

15 、《洞庭新歌》 介绍

取材于湖南民歌,王昌元、浦琦璋编曲,雷靛演奏。此曲作于1973年,是根据湖南民歌《洞庭鱼米香》进行改编的。乐曲生动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以及人们由衷的欢欣喜悦心情。

16 、《汉宫秋月》 介绍

南北古筝经典之汉宫秋月,山东筝曲,原为“十八板体”曲式结构(全曲分为八段,称八板。每段八拍,惟第五段多四拍,总计为六十八拍。民间习称六十八板)的乐曲,经过长时间对旋律、节奏的调整和发展,成为一首有标题的筝曲。意在表现古代宫女的悲怨情绪。恰当地运用了揉、吟、滑、按等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

17、《 建昌月》 介绍

徐晓林曲 ,邱大成演奏,胡晓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伴奏。选自《建昌月—邱大成—筝弦声以和乐》。建昌,系今中国四川省西昌之古称,本乐曲曲首以恬谈、安静、平实无华的作曲手法,表现了浩月当空的建昌美景;全曲具有浓郁的西蜀风韵,令人不禁对古城回味不已。

18、《 柳青娘》 介绍

南北古筝经典之柳青娘。活五调,何天右传谱,林毛根定筝谱,潮乐中有轻六调、重六调、轻三重六和活五调。四首《柳青娘》活五调是活五调乐曲中代表曲目。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9级曲目

一、练习曲

1、双手四手指分指练习(晨雪)

2、快速小音阶练习(浪花)

3、双手拨弦练习

二、乐曲

1、汉江韵

2、草原英雄**妹

3、将军令

4、林冲夜奔

5、井冈山上太阳红

6、幸福渠水到俺村

扩展资料

报考须知:

一、考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的《古筝》考级教材或考级大纲科学报考,切忌盲目与虚高:

1、首次报考不能超过3级,3~7级可越1级报考,8~10级逐级报考;

2、越级报考只考本级相应考试内容,无其他加试曲目,不加收其他级别费用。

二、考生每次考试只能报考一个级别,办理完报名手续后,恕不办理改报或退报手续。

三、完整、准确、清晰填写或打印报名表和准考证,每人一张报名表和准考证。

四、考生近期2吋免冠彩色照片3张(报名表、准考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各一张),照片背面写上考生姓名、申报专业和申报级别。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艺术考级网-2020年古筝考级报考简章

1、彝族舞曲 春到湘江 黔中赋 乡韵这四个还 可以,幸福和雪山就不要了,弹这个纯数去垫底的。

2、千万别说分级的事情,只有业余的才分级。

3、彝族舞曲 春到湘江 黔中赋 乡韵这四个曲子,不能说哪个最好,要先问问自己哪个驾驭的最好。彝族湘江都有点快速的东西,论技巧还是彝族高点,要是情感表达,那就得看你自己的能力了。黔中效果好点,但是第一段长大的散段,好弹但不好表现,如果你表现力差,就不建议选黔中。乡韵许多的按滑音,技术在左手,如果你音准可以,又可以弹出韵味选这个也可以考虑。

古筝简介: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古筝结构: 古筝的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

古筝历史: 远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境内(陕西省),筝就已经流行,当时称为“秦筝"。此后,又流传到了河南、山东、广东、浙江、内蒙古等地。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地域的影响而造成了地方风格、演奏技法等的不同,并因此形成了当今各种不同的古筝流派,使古筝的发展日趋繁荣。

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见魏·阮璃《等筝赋》“弦有十二”)。

隋唐时期,筝由十二弦增至十三弦(见唐·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明清以后逐步增至十五弦,清光绪年间出版的《大清会典》记载:“秦筝十五弦,似瑟而”

清末至民国初出现了新制的十六弦筝,这种十六弦第也就是中国近百年来流行的传统筝。

1949年以后,筝这件古老的民间乐器,通过演奏家们与有关专家的推敲研究在对其形制与弦质改革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S型二十一弦尼龙钢丝缠弦筝。这种筝由于共鸣体加大,弦数增加,明显丰富了演奏的音响效果和发音的厚度。千古流传的筝,更显得委婉动听,富于神韵。S型二十一弦尼龙钢丝缠弦筝是中国和世界各地普遍流行的常用筝。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了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等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20世纪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轮、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无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色彩乐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筝创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黔中赋》的演奏首次运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为亮点;在这时期中,作曲家们参与筝曲创作,增强了创新力度,他们突破传统五声性调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色彩,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经验,自行设计了许多新的调式,甚至创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调式色彩,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新的调式色彩和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演奏技法的变革。如《山魅》(徐晓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等。在这些筝曲的定弦中,就为转调准备了条件。不同音区还采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区演奏不同的调式色彩成为可能,既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偏离,又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回归。音程的变化又为新的音乐语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而进入21世纪,涌现出一批青年古筝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荣、邱霁、袁莎、蒋周健、刘乐、鲍栋、宋心馨等老师为代表。多年来,这些演奏家多次出访了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比利时、瑞士、瑞典、匈牙利、波兰、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多个地区和国家,使古筝这件乐器走向了世界。

古筝分类: 传统的筝乐早期被分成南北两派,比较代表的为“浙江、山东、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现代,流派的区别已经很小了,几乎每个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长。

自秦、汉以来古筝从中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传统的筝乐被分成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正如秦筝理论家、教育家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国”,各派的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古筝基本构造: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弦、13弦、18弦、23弦、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筝的品种不一,构造也不尽相同。

古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古筝的优劣取诀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在共鸣体内有音桥,呈拱形,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还起着支撑的作用。共鸣体的质量和结构对筝的音响影响很大。

男生,要激昂一点的,既然是艺考,不能太简单,战台风好是好,不过不够难度 打虎上山,将军令,黔中赋,铁马吟 先柔的也可以,彝族舞曲,雪山春晓,春到湘江 难的::《溟山》。《黔中赋》,《山魅》,《幻想曲》,《情景三章》,《打虎上山》等等很多的。

以上就是关于求快节奏的古筝曲,一定是要快的!全部的内容,包括:求快节奏的古筝曲,一定是要快的!、著名筝曲的背景介绍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古筝9级曲目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45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