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三乐不属于三乐的是什么

君子有三乐不属于三乐的是什么,第1张

君子有三乐,包括包括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余的都不属于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作品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没有怨恨,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

作品读解

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

三乐的解释

(1)三种乐事。随文而异。《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泰山 ,见 荣启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孔子 曰:‘ 先生 何以为乐?’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 为人 ,一乐也;男贵女贱,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 既已 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孟子· 尽心 上》:“ 孟子 曰:‘ 君子 有三乐,而王 天下 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 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韩诗外传》卷九:“ 子夏 曰:‘敢问三乐?’ 曾子 曰‘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 晋 葛洪 《 抱朴 子·释滞》:“带索蓝缕,茹草操耜,玩其三乐,守常待终。” 元 耶律楚材 《和移刺继先》诗之二:“常笑 梁鸿 歌《五噫》,窃学 荣启 弹三乐。” (2)三种 爱好 。《论语·季氏》:“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 礼乐 ,乐 道人 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颖达 疏:“言人心乐好损益之事,各有三种也。” (3)谓春、夏、秋三时之务。《 国语 ·越语下》:“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 韦昭 注:“三乐,三时之务,使之劝事 乐业 也。” 祀天、地、鬼的三种音乐。 宋 沉括 《 梦溪 笔谈·乐律一》:“天之气始於子,故先以黄钟;天之功毕於三月,故终之以姑洗。地之功见於正月,故先之以太蔟;毕於八月,故终之以南吕。幽阴之气,钟於北方,人之所归,鬼之所藏之,故先之以黄钟,终之以应钟。此三乐之 始终 也。”

词语分解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 部曲 。三国( 中国 朝代名)。 表示 多次 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部首 :一; 乐的解释 乐 (乐) è 欢喜 , 快活 :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 其乐无穷 。乐观( 精神 愉快 ,对事物的发展充满 信心 )。 乐天 (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 忧虑 )。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对某事 甘心 情愿:乐此不

由来:孔子自身修行和思考出来的结果。

内容: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三乐的乐字,一读耀音,当爱好讲,一读洛音,当喜乐讲。前章指人而言,此章指事而言。

益者三乐:有益的乐事有三。损者三乐:有损的乐事有三。

乐节礼乐:以礼乐节制为乐。礼讲秩序,乐讲和谐。行礼作乐皆有一定的节度。一个人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言行,以乐来调和自己的七情,以此为乐事,必得性情之正,自然有莫大的利益。

乐道人之善:道作导字讲,以导人向善为乐事,例如自己学礼乐,也引导他人学礼乐,一同往善路上走,必得大益。

乐多贤友:以多得贤友为乐事。朋友在五伦之中,故须交友,然必须交贤者为友,才有益处。乐骄乐:骄乐是以骄为乐,无论以富贵骄人,以学问骄人,都对自己有损害,一个人不知骄傲有损害,反以为乐,而且以能得到骄乐为乐,则其所得的损害可想而知。

乐佚游:以佚游为乐。佚游的含义很广泛,兹依王肃注:“佚游,出入不知节也。”出入没有节度,则生活无规律,工作无秩序,一切陷于混乱。

乐宴乐:以宴乐为乐。朋友酒食聚会,不可久留,如果以此为乐,则无论对于身心都有损害。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搜狗问问[引用时间2018-3-31]

孔子有“三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孟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曾国藩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陈继儒有“三乐”:开卷读书,闭门修禅,一语济世。

孔子“三乐”,一为学习之乐,一为朋友之乐,一为君子之乐。孟子“三乐”,一为天伦之乐,一位为修身之乐,一为育人之乐。曾国藩“三乐”,一为读书之乐,一为育人之乐,一为劳作之乐。 陈继儒“三乐”,一为读书之乐,一为修禅之乐,一为济世之乐。

通览古今圣贤,大多以读书、育人、修身为乐。吾辈皆为凡尘之人,晨起暮寝,为生计奔波,为世俗纷扰,为人言所累,耳根不净,心气浮躁,虽读书一知半解,虽修身一曝十寒,虽育人无雄韬大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碌碌无为,难有所成。今召集学友,成立学群,建章立制,自我鞭策,互相激励,读经典,学古人风范;写微文,养浩然之气。既为人师,砥砺心志,涵养学识,坚持打卡,今已满月。吾亦有“三乐”。身无恙,好读书,子成才,皆为小乐。若得育人之道,桃李芬芳,百花争艳,人生之最大乐事也!

               

以上就是关于君子有三乐不属于三乐的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君子有三乐不属于三乐的是什么、三乐的解释、孔子的三乐的由来和内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34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