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是何许人也啊

民族英雄郑成功是何许人也啊,第1张

南明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郑成功(1624年-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本名森,幼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汉族,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于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11岁时就已是聪明过人,写 过一文:《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其文中这么说道: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应对也。其师为之赞不绝口。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一位海盗出身的明朝将领,母亲为日本人,叫做田川氏。其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明绍宗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键)移驻延平府。三月,郑成功在延平向隆武帝“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后人称之为“延平条陈”),被隆武帝叹为奇策,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在延平设军事指挥部、水师训练基地,巡守南平闽浙赣边关。八月下旬,郑成功辞别隆武帝,在延平闽江与清军战斗,“交锋不利,率师南下”。“遂密带一旅遁金门”,以“招讨大将军”之名举义旗于金、厦沿海一带。 永历七年(1653年),隆武帝封郑成功为“延平公”。永历十二年(1658年)正月,郑成功被明永历帝晋封为“延平郡王”,后人亦称郑成功为郑延平。康熙元年(1662年)便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又建设台湾,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但当时台湾因为处于热带再加上卫生条件比较差,郑成功到了台湾没多久就染上了疫病,并于166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八)病逝,在世38年。

记得采纳啊

郑成功与郑和并不存在任何关系。不管是郑成功还是郑和,他们二人均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其中郑和的出现时间要早于郑成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郑和原本并不姓“郑”而是姓“马”,之所以会改姓是因为他在追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过程中立下功劳。郑和立功的具体战役为“郑村坝之战”,故而朱棣特为他赐姓“郑”。

不同于郑和,郑成功的“郑”姓是代代相传下来的。郑成功这一支郑姓族人于东晋时期为躲避战乱而南下至闽地。而郑氏入闽之后并非集中在一处生活,而是分居于多个地方。其中迁居至漳州一带的郑姓人后来在时代的变迁中又多次发生转移,等到了元明时期他们几经辗转搬迁到了福建南安地区。而这南安便就是郑成功的原籍所在地。就单单只是从籍贯生平来看,郑成功与郑和之间就不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郑和身为明初时期的宦官,因七下西洋之举而为世人所熟知。郑和虽说是宦官,但是也是存有后代的。他为延续自己的香火曾将兄长之子收继至自己名下,此人名叫郑均,字义。但是后世对于郑钧的记载并不详尽,甚至于就连他的名字以及身份也存有多个不同的说法。而生活在明末时期的郑成功,他的家族背景则记载明确,与郑和并不存在交集之处。

虽说郑成功的原籍是在福建南安,但是他是在日本出生的。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是福建当地非常响当当的一个人物,身为岛国的日本也曾为了发展海上贸易而处处巴结于他。天启三年的时候郑芝龙在日本做贸易期间,娶了一日本女子为妻。后来这名女子在日本生下郑成功,并一直生活到六岁才被接至福建。

一六四五年的一个清晨,闽浙交界的苍南关上来了三匹快马,马上的人挺拔强悍,长剑在握。关口上已被清军把守,他们正强迫过往的明朝官民剃发结辫,否则格杀勿论。三匹马上的人都不吃这一套,他们身手敏捷剑快如电,清兵如割草般倒地。最后一名清兵被三匹马上最后一位用剑架在脖子,他说:“我父亲是南明福建总兵郑芝龙,我们决不剃发!”说罢将清兵的长辫削断,甩向空中。

此人就是郑森,他由父亲指派的两员大将护送,在清兵占领南京后返还福建家中。这一天他的亲生母亲翁氏也从平户乘船来到福建,郑森与母亲血肉情亲感情挚深,一家人得以相会。

在明隆武帝的召见中,皇帝对大明的前途十分担忧,北有清军,又把台湾丢失给了荷兰人,他深感陷入重重危机。所以一见郑森就赐他国姓爷,并赐名为“成功”,任御营中军都督。郑森从此就叫郑成功。令郑成功吃惊的是,父亲郑芝龙在反清复明的态度上与皇帝截然对立。他认为南明实力太弱,只能固守福建拓展海运,待到强盛之时,再考虑收复台湾和恢复大明统一。父亲的消极令皇帝愤怒而又无奈,隆武皇帝决定孤注一掷,以退位要挟郑芝龙出兵北上。郑芝龙一直梦想更大规模推广海运,他周游过半个世界,并不在乎一朝一代的更替,所以决定降清,并密令仙霞关守卫适时向清军开关放行。

隆武皇帝得到密报立即将郑芝龙监视起来,并加封郑成功为招讨大将军,赴边关探查军情。郑成功轻装简从连夜出发。

皇帝的行动自然逃不过总兵郑芝龙的耳目,他对儿子郑成功的命运深感担忧,在翁氏必须保证森而归来的强烈要求下,他指令翁氏新认的义女薛良抄近路追赶郑成功,密示他提防李卫,如遇不测可先杀李卫。薛良原是台湾起义抗荷的义军首领的女儿,因为起义留落到福州。翁氏感其又是大明忠良之后,就收为义女。薛良不辱使命,半路上追上郑成功传达密示,还送上父亲郑芝龙的水牛皮护胸,因为李卫剑发精妙,郑芝龙怕郑成功有闪失。 郑成功与李卫见面,二人自幼相识且又都武艺高强,李卫已按计划今夜起兵降清,郑成功的忽然到来只能设下埋伏兵戎相见。薛良独处一室,夜色中看见军队运动知道不妙,立即弹奏琵琶“十面埋伏”报警。郑成功闻讯警觉,李卫图穷匕首现,幸亏父亲的水牛皮护胸及薛良关键之时抛出的短剑救了郑成功一命,薛良却因此受伤。

李卫被杀,郑芝龙也就随即起兵降清,隆武皇帝虽然获悉也奈何不得。郑成功、施琅、万礼等大将仍留在隆武皇帝身边抗击清军。但福州风雨飘摇、前途莫测,是谁都看得出来的。隆武皇帝心境悲凉败走汀州,福州城被清军攻破,郑成功母亲翁氏坚强不屈刺腹自尽,郑成功只得退守厦门两岛。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郑成功岁至中年,抗清复明的希望更加渺茫。此时在厦门城每日都有大量的台湾百姓逃奔而至。荷兰人在台湾施以重税苛刻,百姓难以生存。荷舰屡屡轰击厦门岛,封锁海上商道,残害百姓。郑成功率领儿子郑经和夫人董氏与荷军激战。恢复大明安平天下不再可能,郑成功决定收复台湾。

薛良也在厦门岛上,义母翁氏死后,她不愿令姐姐董氏不快,在岛上开了一家茶楼。郑成功要收复台湾,董氏将薛良接回府中。原来父亲早年在台湾留下一个叫何斌的人,荷军在岛上设兵重防,地理潮汛,他全知晓。要攻打台湾就必须先找到这个人。因事关机密,董氏决定亲入虎穴。为防不测,她主动让薛良以后照顾国姓爷成功。谁想第二日董氏正待出发,薛良已等在门外,坚决要求代替董氏去台湾冒险。郑成功再三挽留,薛良矢志不改,她深情的盼望能与郑成功来世再度百年。

薛良到了台湾,阴错阳差,终于找到了何斌,但随即被扣为人质,何斌才得以返回厦门。

一六六一年的四月,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200艘进攻台湾。由于何斌深知地理,凭借大潮带领郑军渡过鹿门岛浅海,郑军得以出其不意,天降神兵出现在赤嵌城的荷兵面前。 荷军仓皇而战,并将薛良等20多个台湾百姓押在城头做人质,郑军不撤他们就杀人质。何斌心地善良,主动上前企图以身换出薛良,不想话未说完就被荷军打死。薛良遥见郑成功,柔情地望他最后一眼,毅然跳城而死。郑军万炮齐轰,将士们前仆后继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攻下赤嵌城。8个月后,荷军总督揆一签下投降书,交出台湾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民族英雄郑成功历尽艰辛,终于收复台湾。第二年郑成功病逝台湾,时年三十九岁。

动作派明星赵文卓新近出演民族英雄,第五代主将吴子牛首度执导历史巨片:

明末清初的名将岳飞郑成功,是福州市安溪石井人。明末清初的战略家、思想家,名将岳飞。他率军收复台湾,维护保养了中华民族的领土主权。

(一)志向习武,报效国家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做国际贸易的生意人,一共有五位老婆。在日本做买卖时,与日本女人田川氏结成夫妇,生下了郑成功。郑成功出世在日本,之后随父亲归国,妈妈和哥哥却被日本政府扣押,禁止回我国。

郑成功六岁跟随父亲回家乡日常生活,他自小学习培训勤奋好学勤奋,习武也十分刻苦。冬季,冷气飕飕,寒风凛冽,郑成功脱下外套,在院子里练习,一外出冷得一脸懵逼,他咬着牙,蹦、跳、挪不终止,只累到满身是汗,上气不接下气。不管气温优劣,从没中断,两年的时间,他的武学拥有迅速进步。

别以为郑成功武学在身,他却从来不挑事,倒是经常协助弱小。

有一次,一个老财家的恶少欺压一个干瘦的穷人的孩子,被郑成功遇上。他勃然大怒,想胖揍那一个恶少,殊不知恶少看郑成功比他偏矮,照准他的裆部,屈膝踢来,郑成功下手把握住了他的腿,猛一用劲儿,疼得恶少!“嗷嗷嗷”大喊,苦苦哀求,郑成功经验教训他,将来不必恃强凌弱。恶少不断同意,郑成功才放宽他,恶少垂头丧气地逃跑。儿童时代的郑成功,培养了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性情。在他的身旁,紧紧围绕着许多的童年小伙伴,表明出他的领导干部和机构才可以。

郑成功不仅武学简直无敌,另外文才也尤其出色。1938年,他历经院试考中书生,又经科举,被录为“廪膳生”,直到郑成功长大,就早已智勇双全。

(二)机构郑家军,抵御清线

之后,郑芝龙弃商参政,踏入南明朝中,开始了官运职业生涯,他凭借精明能干,武学高强度,官运一帆风顺。到南明隆武阶段,郑芝龙便变成南明朝中里手握着雄师的名将。

在父亲的举荐下,郑成功遭受南明隆武皇帝的接见,隆武帝称赞他智勇双全,是我国栋梁之材,赐他朱姓,它是我国的最高奖项,老百姓们称他为“国姓爷”。

公年1646年,郑成功逐渐拔尖与清军战斗。父亲在乡党洪承畴服务承诺给与三省王爵的诱惑下,不管不顾郑成功和属下的竭力抵制,归降了清朝中。郑成功势单力薄,只能领着自身的军队撤到九洲。

之后,南明隆武皇帝在江西省被清军战俘后,郑成功以及他名将又拥立朱由榔称帝,变成偏安一隅的永历皇帝。

郑成功在父亲归降清王朝后,妈妈田川氏归国搬往安溪定居。悲剧在清军攻击安溪时,自杀,郑成功获知妈妈噩耗后,更为坚定不移了他的抗清信心。他收归了父亲的旧部,在沿海地区抵御清军,变成南明中后期的关键军事实力。

郑成功借助厦门市、九洲为革命老区,协同南明的抗清能量,拥护永历政党,运用地貌了解的优点,在水上、陆上与清军进行了游击战争。

在这期间,郑成功曾机构过姜维北伐,攻克了北京城。因自豪骄傲自大而造成不成功,弃甲曳兵,迫不得已又退还厦门市、九洲,再次抵御清线。

(三)解决荷兰人,收复台湾

郑成功驻守在福建省,相临的中国台湾却被荷兰人攻占。她们横行无忌,欺压我们中国人。郑成功听闻后十分气恼,在我国土地资源上,岂可让荷兰人作威作福,他心里策划着收复台湾的百年大计。

公年1661年3月,郑成功留有了孩子郑经防御厦门市、九洲。率兵二万五千士兵,乘战船百艘,从金门岛考虑,向中国台湾涉足。郑家军在一个潮涨的夜里,于鹿儿门的禾寮港登录,攻击赤嵌楼,郑成功领着战士奋勇向前,战士们见主帅以身作则,视死如归,各个奋力拼搏,历经一场大战,解决了大部分兵力,荷兰守将描难丁兵败撤兵,郑家军首战获得胜利。

郑家军攻占了赤嵌楼,勇冠三军,又把赤嵌城包围住。郑成功给荷兰省长楑一寄信,令他撤兵,荷兰省长自以为是,依靠古城堡顽抗。郑家军往城内开炮,数次机构攻城略地,城内的老百姓期待中国部队释放她们,悄悄出城为郑家军传送信息,并在城里毁坏攻城设备。

赤嵌城被围七个月,荷兰军伤亡1600多的人,最终郑成功一声令下断开城内的水资源,荷兰士兵气消沉,无意攻城,迫不得已坚起白旗投降,并带上残兵败将狼狈不堪撤出台湾岛。失陷38年的中国台湾,再次返回了中华民族的怀里。

郑成功是远近闻名的名将岳飞,他击败了强制占据台湾的荷兰人,占领了中国台湾,并开设了政府部门监督机构,把台湾省基本建设的更为物产丰富。

公年1662年,郑成功在中国台湾获知父亲被清王朝残害,战士水土不服情况,心情低落,孩子郑经与乳妈通奸,再再加上劳累过度,身心疲惫,郑成功罹患重病而死,年近39岁。

郑成功是明代大臣,他誓死捍卫明代河山,是一个有骨气,拥有明显热爱祖国剧情的英雄人物。他勇敢杀怪,将荷兰侵略军赶出中国领土,占领了中国台湾,维护保养了中华民族国土的详细,因此,两岸人民景仰这名名将岳飞。

因为郑成功的父亲当时是巨产大亨,为了海上贸易,于是便定居在日本的平户藩,后来和日本商人的女儿结婚后,便生下了郑成功。明朝开放海禁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便也想着下海经商,后来经过多年的打拼,郑芝龙闯下了一份很大的家业,是西太平洋上强大的海上贸易巨贾。

日本在这一时期因为是江户幕府在统治,因此当时便实行了“锁国”政策。同时只允许中国、朝鲜、荷兰与日本进行贸易,郑芝龙当时因为控制了中日贸易的航线,因此在日本受到了高层礼遇。就连当时的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都因此接见郑芝龙,并且支持其海上贸易。即便在日本郑芝龙很受欢迎,但是在明朝的时候,郑芝龙却被称为“海盗”。后来,郑芝龙便选择在日本长居,因为当时日本锁国的政策,于是郑芝龙便住在离长崎比较近的平户藩。当时入赘武士家族的田川昱皇,是中国移民到日本的华人,因此和郑芝龙关系很好。

后来便将田川昱皇的女儿田川松嫁给了郑芝龙,婚后两人定居在平户藩。而郑芝龙和田川松生下的长子便是郑成功,也就是后来的民族大英雄。因此,郑成功成名后,在日本也很受欢迎,同时还出现了很多歌颂郑成功的戏剧。并且日本还修建了很多纪念郑成功的庙和神社,而日本侵华的时候,甚至还打着郑成功的旗号来欺骗人。

郑成功作为民族的大英雄,虽然是中日混血儿,但是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因此即便当时的日本人借着郑成功来欺骗中国人,但是日本人在侵华时期对中国人所作的一切,中国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而我们也将永远缅怀我们的民族英雄。

1、崇祯十一年(1638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崇祯十七年(1644年),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拜在江浙名儒钱谦益门下。顺治二年(1645),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同年七月改元“隆武”。隆武政权成立后,郑成功得隆武赏识,封忠孝伯、御营中军都督,赐“国姓”朱、改名“成功”、仪同驸马。

2、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起,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军作战,颇受隆武帝器重。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反对,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朝投降。郑成功劝阻父亲不成,只好带着部分士兵出走金门。

3、1647年1月,郑成功在小金门(今日金门县烈屿乡),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永历三年(1649年,清顺治六年),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即册封其为“延平王”(郡王),从此亦有人称成功为“郑延平”。永历七年(1653年)四月,清军两度大败后,顺治帝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成功不接受。

4、十一月,顺治帝再度敕封,并承诺给予一府(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将,郑成功仍不接受。起兵后的十多年,郑成功的据地仍然只以金门、厦门等闽南沿海岛屿为主。但郑成功完全控制了海权。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

5、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随后积极开发台湾,施行屯垦政策并开展贸易,使台湾迅速摆脱贫困。

扩展资料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汤锦台:

国姓爷不是一个粗鲁的海寇。他从来没有为个人的利益打仗。他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治下的土地收容了所有效忠明室的人。他一生以收复明朝江山为职志。他也不是残暴之人,至少不像同一时代的欧洲人那样黩武好战。

郑成功并不反对基督教义本身,如果因为士兵服从主帅的命令而把传教士给杀了,那是因为他们是荷兰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传教士。当我们把国姓爷对待荷兰人的行为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对待中国人的行为对比之后,我们只会更加站在国姓爷的一边。

礼密臣:

国姓爷可能是东方现代历史中最杰出的人物。在活跃于中国海面的各路英豪当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比得上这位英勇干练、成就辉煌大业的年轻将帅。

他的能力表现在登高一呼而各方景从,不愿做顺民的,受到欺压的,都投到了他的旗下。虽然他执法如山,而且许多人是年龄长他两三倍的长辈,但却都能俯首听命,唯令是从,这就是他的威势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 (明清之际军事将领、民族英雄)

以上就是关于民族英雄郑成功是何许人也啊全部的内容,包括:民族英雄郑成功是何许人也啊、历史上的抗清英雄郑成功和航海家郑和有没有关系、英雄郑成功的剧情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29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