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蟹可以直接吃吗 醉蟹可不可以直接吃

醉蟹可以直接吃吗 醉蟹可不可以直接吃,第1张

1、醉蟹就是直接食用的。

2、醉蟹是江苏兴化市的汉族传统名菜,也是江南地区普遍流行的美味佳肴。以螃蟹为制作原料,加以米酒香料精盐等醉制而成,口味咸鲜适中。特点:芳香无腥,蟹味鲜美。

3、主料:螃蟹750克。

4、调料:盐15克、花椒5克、姜5克、黄酒250克、酱油15克、白砂糖5克。

5、将蟹洗刷干净,沥尽水;取花椒一两,精盐一两,下锅炒至出香,盛出凉透,称取四钱使用。把姜拍松,取蟹撇开脐盖,用手挤出脐底污物,放一小撮盐,花椒一粒后合上。然后掰下蟹爪尖一个,从脐盖上部扎进以钉牢脐盖,并放入小坛内。取酱油倒入坛内,再加徽州风光酒(或黄山蜜酒)、姜块、蒜瓣、冰糖,最后倒入高粱酒,用油纸盖坛口密封。一个星期后即可开坛食用。蟹色青微泛黄,味甜,有浓郁酒香。

大闸蟹是9月份才开始上市的食材,而到了12月大闸蟹就没有了。所以在螃蟹上市的时候,很多人都是蜂拥而至。而螃蟹更是鲜味十足,非常美味。无论是蟹肉还是蟹黄,都是是受人喜爱的食物。而我国关于螃蟹的吃法也做了很多年的研究,其中醉蟹作为螃蟹吃法中的一种,无疑非常受欢迎。

首先要选好螃蟹,再将每只螃蟹的肚脐都劈开一些,放一点盐。然后准备一个小碗,将花椒、盐以及姜末放进去。再将螃蟹一只一只的放进去,然后浇上绍兴酒以及酱油和白醋,直到没过所有的螃蟹。最后将这只小坛子密封,再摇一摇,过了三四天就可以将醉蟹启封了。这样做出的醉蟹,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

螃蟹作为甲壳类的动物,种类是非常繁多,甚至到达100多种。而这些螃蟹大部分都生活在海洋,只有少数螃蟹栖息于淡水地区。醉蟹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但也同样因为它是生蟹,是最好不要吃的。

即使是非常喜欢醉蟹的朋友,食用醉蟹时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做寄生虫检查,以免吃醉蟹后感染寄生虫。同时螃蟹是寒凉之物,体寒的人以及肠胃不好的人,慎吃螃蟹。并且螃蟹最好不要和性凉的食物一起同食,吃螃蟹的时候不可以饮用冷饮,否则会造成肠胃不适引起腹泻。

而且螃蟹不能够和红薯、南瓜、兔肉、芹菜等食物一起食用,同时会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此外,螃蟹清蒸也是非常美味的,大家在吃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清蒸。但同样清蒸的螃蟹在准备蘸料的时候,最好加一点姜。毕竟它是寒凉食物,寒气还是比较重的,食用时最好加一些驱寒的食物。

醉蟹的正确吃法

1 根据个人喜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江苏、浙江和上海喜欢吃生醉蟹,而内陆地区喜欢吃熟醉蟹。不同的口味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喝过的螃蟹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吃。建议:螃蟹生活在浅水中,容易产生寄生虫。喝醉的螃蟹可能含有寄生虫。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建议加热食用,更安全、更放心。

2 醉蟹可以先蒸熟再吃。江南地区喜欢生吃醉蟹,但近年来,螃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醉蟹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生螃蟹。内陆地区一般吃熟螃蟹,不太好接受,可以蒸熟再吃。

3醉蟹煮熟后味道更好。在过去,健康的概念不像现在这样强烈。因此,人们习惯吃新鲜的螃蟹。生醉蟹很好吃。因此,在盛产螃蟹的江南地区,生吃醉蟹是一种秋季食物的传统。但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逐渐意识到生吃螃蟹容易感染寄生虫。因此,现在大多数人都吃煮熟的醉蟹。

步骤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11下面说说这个蟹,左边是母的,右边是公的。区别是圆脐和尖脐。我这蟹就是普通的蟹,不是啥名湖里的,大家将就着看看吧!

初秋是母蟹的蟹黄最先始长,而后半月公蟹的膏也开始肥厚起来。

到现在初冬,黄和膏都是满满的,各取所爱,小慢还是偏爱母蟹一点,只因公蟹那膏多了反而有点腻人。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22我采用蒸的方法,大火烧开水后上蟹蒸10分钟(视蟹量和火力大小可适当调节),再虚蒸5分钟。

当然也可以采用煮的方法,煮的时候锅里加大勺的食盐。袁枚老先生在《随园食单》中也说蒸味寡淡,不如煮的有味。就是那一勺盐给提的味儿。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33配料表中1的料洗净如图放在锅中;(1)花椒 辣椒 蒜 陈皮 冰糖 香叶 桂皮 姜 八角 盐)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44加入适量清水烧开;(水量视蟹的多少而定)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55加入生抽;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66加入大量的黄酒(花雕)无锡人嘛,最爱的是锡山黄酒啦。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77加入香糟卤,有的饭店是加糟泥,总感觉吃着不够清爽,所以还是加糟卤了;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88加入味极鲜 有的朋友要问,味极鲜不是生抽的一种吗?怎么还加呢?小慢说,味道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哩!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99烧好后大约煮沸10分钟;把香料的料味全煮出来。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1010加入蒜片加入蒜片,适量多一些;,适量多一些;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1111加入香菜梗;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1212加入芹菜梗;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1313自然冷却;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1414加入白酒(一定要 是高粱酒哦);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1515蟹正着放放汤汁里,一定要全都没过,浸泡的时间为二天,最快也要一天一夜才够入味;美味,一般都是由时间来换取的啦!

蟹放入后要加盖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浸泡;

蟹吃完汤汁不要倒,烧开再冷却后放在冰箱可保存半个月,还可以冻起来,方便下次使用。

再次使用的时候可以适当再加入一些新料。

花雕熟醉蟹的做法步骤1616最最重要的一点,有朋友肯定要问,你这些料的用量到底是多少啊!

好吧,我只能说中餐里都是适量,最佳的办法是一边调一边尝,盐要多放一点。泡的时候才够

醉蟹是一种特别好吃的地方美食,尤其在沿海地区特别风靡。对于醉蟹来说,螃蟹的腌制方法,以及用料的使用和配比是十分重要的,会直接影响螃蟹的口感。一起来看看醉蟹的腌制方法吧。

醉蟹怎么腌制

醉蟹有生醉熟醉之分,根据调料的不同,又分为红醉和白醉。

红醉是醉料中加入了生抽、鲜味汁等可以上色的调料,腌渍后的蟹味道鲜美,但是外观有些发黑。

白醉是用花雕酒、白糖等不上色的调料醉制的蟹,此蟹切开后膏色美观,但是鲜美度相比红醉略有不足。

醉法一

南宁膏蟹略微清洗,剪掉蟹腮,去掉沙囊后再用高度白酒刷洗干净,自然晾干或者用电风扇吹干,放入保鲜盒内,倒入醉料,密封后放入-2℃-0℃的冰箱内,腌渍1周左右。这种腌渍方法属于白醉法,由于腌渍温度低,醉料咸度也比较低,所以腌渍的时间非常久。

醉料配方:花雕酒4千克,带核的干话梅250克,干杨梅2-3颗,白糖1千克,香醋、白芷、当归各100克,盐、味精各200克。

醉法二

红膏蟹25个左右(看店里需要和毛利的需求定大小),洗刷干净,掰开蟹壳,将蟹壳内的蟹腮、沙囊、黑膏剪去,再次洗刷干净后用白酒炝一下,加入1片消毒片(消毒杀菌)加水泡过蟹,半小时后捞出蟹,吸干水分。将膏蟹一个个码入桶或其他器皿中,排放整齐,用盆子将码好的膏蟹压紧,将调匀的腌料倒入桶里,使腌料的高度略高出膏蟹上压的盆子,封盖入冰箱(冷藏冷冻皆可,建议冷冻),一周捞出即可使用。如果一次用不完,可以分别用保鲜膜包好,再次进冷冻冰箱。需要时提前拿出自然解冻,改刀后浇腌料汁水即可上桌。

腌制醉蟹怎么做好吃 配方一

白糖3400克,生抽2500克,蚝油500克,海鲜酱480克,汾酒200克,柠檬汁50克,宴会酱油2瓶半,花雕1500克,白兰地500克,米醋100克,红或白葡萄酒半瓶,九制陈皮2袋,湖南辣椒酱1瓶,调匀后过滤。用这种配方制作醉蟹需要1天1夜。

配方二

盐、味精、葱(尽量用葱白)、姜、白酒各500克,花雕酒6千克,青芥辣1支,白糖4500克,生抽750克,老抽1千克,花椒100克,白豆蔻30粒,川白芷10片,草果(拍碎)8个,丁香、桂皮各50克,干香茅草2根,八角10颗,香叶30片,干辣椒6个。全部原料混合调匀即可。

配方三

花雕酒1千克,生抽、龟甲万酱油各15瓶,九制陈皮50克,白糖1500克,蔬莱料(香菜梗、青辣椒块、大蒜各50克,花椒20克,八角5颗,白芷、当归各10克),以上原料调匀即可。

配方四

宴会鲜味汁10瓶(500毫升/瓶),花雕酒1千克,白糖1500克,江西四特酒250克,香叶20片,姜、香菜梗、蒜各100克,调匀即可。这种配方腌好的醉蟹色泽比较淡,味道也清,腌渍温度0℃腌渍时间在2周左右。

配方五

白糖5千克,宴会酱油2千克,生抽4千克,花雕酒4500克,白兰地、蒜片、姜片各200克,青芥辣2支。

醉蟹的营养价值

醉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研究发现,醉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醉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一般认为,药用以淡水蟹为好,海水蟹只可供食用。

中医认为螃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醉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清热、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

此外,醉蟹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高血脂及各种癌症有较好的疗效。

醉蟹有高胆固醇、高嘌呤,痛风患者食用时应自我节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中国有中秋前后食用蟹的传统,由于传统上中医认为蟹性寒,故常用姜茸、紫苏等配置食蟹使用的调料。

以上就是关于醉蟹可以直接吃吗 醉蟹可不可以直接吃全部的内容,包括:醉蟹可以直接吃吗 醉蟹可不可以直接吃、醉螃蟹怎么做才好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醉蟹的正确吃法 醉蟹怎么个吃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25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