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厚照当了多少年皇帝

巨c2023-05-02  27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 - 1521),明孝宗朱祐樘嫡长子,生母孝康张皇后。弘治四年(1491)九月二十四日生,五年(1492年)立为皇太子,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即位,年号正德(1506--1521),在位时间16年。初期宠信太监刘瑾,使司礼监之权渐重于内阁。后宠信佞臣江彬等人,皆赐其朱姓;喜好声色,建豹房以享乐;狂放不羁,喜弄兵,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数至宣府(今河北宣化)、塞北、江南等地巡游,致民间怨声载道。在位期间,北直隶、江西、湖广、四川、陕西等地民变纷起,宗室相继反叛。因过度荒*,无子嗣。后溺水得病而亡。死后葬于“康陵”, 庙号“武宗”,谥号“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明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可他又聪明勇敢,弹指之间应州大败小王子。有人认为他荒*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也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是明朝历史上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

我们先来看一下明武宗朱厚照先生,在没有登基之前他的环境。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朱厚照父亲朱佑樘在生朱厚照前有过一个儿子,但不幸的是他夭折了,当然如果这个没有夭折,中国历史也许就需要改写了,可现实就是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所以朱厚照先生是明孝宗朱佑樘的独生子。

我们这个时代,对于独生子尚且是各种宠爱,把最好的永远是给他,怕受一丁点委屈,

而作为我们的先祖更兼皇帝职责的朱佑樘会如何呢?

答案不言而喻,朱佑樘只会更加宠溺朱厚照。

那时候由于明孝宗朱佑樘忙于政事,教育孩子时间自然不是很多。

也就造就了朱厚照贪玩成性的性格,没有太多约束的环境这些也他无所畏惧,最多也就只是一顿父亲骂。

可以说缺乏管教也是他未来肆意妄为的重要一个因素

明武宗君临天下,权利的重要性

在朱厚照15岁那年父亲朱佑樘因过度忙于政事,终于积劳成疾而去世了。

虽然朱厚照悲痛欲绝,但他只能打起精神,收拾好心情,继承大统。

他首先要做的是拿回权利,向父亲给他留下的辅政阁老们下手。

要知道一个皇帝如果没有权利,那么他的政治生命随时可以被取缔,他的生命是受到威胁的。

太甲,伊尹故事至今还在流传。朱厚照怎么敢忘,怎么轻信他人,把自己生命交给别人?

那么谁能抗衡文官集团?

八虎应时而生

太多的史书证明只有宦官集团,而宦官又只是他身边的一条狗。

文官与身边的狗两个比较,会选择哪一个?

自然是身边那条狗。如此宦官集团登场了

于是顺理成章的明武宗用了那几个最可怕的人。

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武宗时期八虎: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

这八人每日为取武宗皇帝开心,想着各种方法,让武宗开心,

八虎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而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武宗觉还是不过瘾,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则挨家进去听曲、*乐。

八虎大获全胜

此等作派如何能让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阁老们满意?

于是他们上书要武宗斩杀八虎,武宗虽满口答应,可结果呢?傍晚八虎向武宗求救,要驱逐阁老们,武宗便顺势而为答应下来了。

如果你认为这段历史是武宗耳根子软才有这样表现,那么就太小看武宗了。

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皇帝最基本的是素质是什么?是有自己主张,有自己政治目标

那么武宗是合格皇帝么?

答案是肯定的。

原因就在于综明武宗一朝,权利永远是在武宗手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可以大过他的文臣。

对于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个人的评价是六个字勇武、仁爱、贪玩,总体来说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说勇武,首先根据史料记载,朱厚照的个人武力值很高,是一个痴迷于武道的皇帝。汉武帝曾在上林苑带领一帮羽林围猎以锻炼军事才能,而朱厚照也不遑多让,在他长期居住的豹房内与豺狼虎豹斗智斗勇。其次明朝建立以来北方的鞑靼一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朱厚照在位期间,鞑靼的小王子就经常越边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因此朱厚照化名朱寿,亲自指挥应州大捷,狠狠地教训了小王子,使其很久不敢再来边境劫掠。

说仁爱,有可能很多人认为朱厚照和这两个字是沾不上边的。在此我先说一个小故事,正德十二年朱厚照偷偷溜出皇宫想出居庸关玩耍,却被巡关御史张钦以敢言出关着斩而拒之关外,最终朱厚照只能悻悻而归,但是事后却认为张钦只是尽忠职守,没有任何责难。虽说这是一件小事,但是越是小事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如果朱厚照是一个疯狂娱乐不计后果的昏庸皇帝,参照历史上诸多昏君的作为,那也张钦的后果可想而知。

说贪玩,朱厚照的贪玩在明朝的皇帝中真的是绝无仅有。但是当我们纵观朱厚照的一生,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唯一的儿子,从小就被娇生惯养,到他继位当皇帝时也不过15岁,所以在他的世界里就是要活的开心,玩得愉快,做皇帝是为了让自己玩得更加愉快,所以这也就成了被后世诟病的原因。

在明朝,尤其是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的权力严重威胁到了皇权,所以宦官集团就成了皇帝用来制约文官集团的一柄利器,朱厚照在位期间有效压制了文官集团的力量,巩固了皇权,因而很不受文官集团的待见,恰好死后由其堂弟继位,就更没有人来帮他修声正名了,所以说朱厚照是一个贪玩的皇帝,但是却不是一个玩物丧志的皇帝,他能充分把握游戏的规则,掌握游戏的边际,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是明武宗,其之所以享有“武宗”的庙号,自然是因为其在位期间所建树的非一般的武功。具体来说,主要是在任内平定了三次叛乱,特别是,他曾率军亲临战阵与来犯的五万蒙古骑兵激战并成功地打退了他们的进攻。

清代修《明史》,出于巩固少数满人统治大多数汉人的目的,特别需要让广大人民觉得汉族皇帝很差劲,很糟糕,特别需要让汉族普遍自卑到骨子里,从而心甘情愿当好俯首帖耳的奴才,所以就处心积虑地在文字上进行了种种歪曲和丑化明朝历史的操作。除隐匿去明代许多文治武功方面的闪光点外,除在明代的酷刑、太监、锦衣卫等问题上大肆渲染、大做文章之外,更刻意把明朝的多数皇帝使劲往残暴、荒*、昏庸、弱智等几个方面写。而我以为,有关明武宗的历史记载,很可能是被削删篡改得最为严重的之一,所以明武宗也是被清朝统治者此一行径伤害最深的明代皇帝之一。

后世评价明武宗时,通常总说他荒*暴戾、怪诞无耻,根本就是个无道昏君。

明武宗真如人们评价的这样吗?在我看来,事实恐怕并非如此。或许我们有必要来正说一下明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明孝宗朱佑堂之嫡长子,1491年生(一位500年前的“90后”!),1506年16岁时即大位,年号正德,在痛痛快快做了16年皇帝后,于1521年驾崩,享年仅31岁。从史书的记载和所谓的民间传说来看,明武宗这个人确实是没有个正经皇帝的样子。不过我仍然以为前文转述的评价对他来说并不公正。明武宗充其量也就是颇有些青春期的叛逆和无厘头的八卦罢了,最多再加一点日常生活方面过于性情化的荒唐而已。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明武宗,对于朝廷政务其实始终都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把握和判断,对于军国大事其实始终都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和战士般的高昂斗志。

中国历代皇帝在选择接班人时一般都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千古宗法来办,之所以这样,自然是为了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自然是为了避免由对皇权的无序争夺导致悲剧。不过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各朝各代真正能以嫡长子身份承继大统的却总是幸运的极少数。大明朝也不例外,明朝16帝,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仅有三位,而朱厚照就是这三位中的一位。另两位为明仁宗与明宣宗,但这两位的生母是儿子出生后才封的皇后,只有朱厚照,出生时母亲就是皇后。也难怪出生才5个月,孝宗皇帝就把这个婴儿册封为了皇太子。

明武宗孩提时“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聪明异常,并且性情仁和宽厚,深得孝宗皇帝的喜欢。朱厚照8岁时起正式开始接受优良而严格的皇室教育。他确实是个天赋极好的小孩,头一天所学的课文,第二天他总能够流利地背诵出来,而且他喜好骑射,兴趣广泛……皇帝和大臣们因此都对他寄予厚望。

史料中关于当了皇帝后的明武宗的事迹想必大家大多都知道的。

1506年,明武宗即位时年方16(虚岁15),典型的少年天子。先有“八虎”太监之首刘谨曾一度深得武宗信任,乃至于在两三年间权倾天下,威势加于外廷众大臣。但这位在史上大名鼎鼎的强势太监刘谨,终于被“八虎”之一的张永扳倒,并被处死。之后又先后有钱宁、江彬等武人受到明武宗恩宠,但却没有谁能够再如刘谨那样一手操控朝政。

明武宗在位期间,众所周知的出格事还有这么几起:一是长年住在“豹房”,二是曾以边防重镇宣府为“家”长驻,三是曾违背祖制数度找理由出京巡游。

此外,则明武宗任内也还有几起战事值得提一下:一是他组织平定了一次农民起义,二是他组织平定了宁夏安化王的谋反(哲学家、明朝将领王守仁也曾为朝廷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第三则是明武宗亲自组织和指挥了抗击蒙古小王子的入侵行动(最令明武宗得意的是,亲上战阵的他竟然在混战中手刃了一名蒙古骑兵!)。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16位帝王中最像“人”的一位,活得潇洒,嬉笑怒骂,像个活生生的人一样有血有肉。同时朱厚照也是被黑得比较惨的皇帝,荒*、暴戾、无赖等等不好的词汇都被加到他的身上,就连他最自豪的军事能力也被人抹杀、嘲笑。那么朱厚照这个特立独行、声名狼藉的帝王水平到底怎么样呢?

1

在记载朱厚照生平的《武宗实录》中可以说是问题多多,很多记载前后矛盾,因此想了解朱厚照的能力不如看看他的对手水平如何。朱厚照一生最辉煌的功绩就是“应州大捷”,此战朱厚照身临前线统兵作战,大败蒙古鞑靼部落首领小王子,缓解了自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越来越严重的明朝北方边患。

先说说鞑靼小王子是什么人。鞑靼小王子是《明史》中对他的称呼,别真的认为他只是个“王子”,其真名叫孛儿只斤·巴图孟克,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孙,黄金家族的直系后代,被称为蒙古的“中兴之主”,因其功绩被后人誉为达延汗。

2

自1388年捕鱼儿海之战,明朝大将蓝玉统兵覆灭北元小朝廷之后,蒙古各部陷入了长时间的内战。1487年,16岁的达延汗亲政开始就南征北战,击溃瓦剌,征服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使割据混战长达百年的蒙古高原重新统一。1501年起,达延汗率军不断南侵明朝,十数年间大明北疆处处告急,明军别说杀敌多少,只要能守住城池就是胜利,可见达延汗的厉害。

1517年朱厚照瞒着朝堂百官,只带着亲信护卫巡视边关,就是这个时候达延汗率五万骑兵再次进犯明朝。十几年来明朝边军将士已经被达延汗打怕了,只想着能守住大同等边防重镇就行,而初次领兵的朱厚照却毫无惧色,指挥若定,命令长城一线守军北上主动迎敌,与蒙古大军野战。朱厚照的命令不是胡闹,而是有一整套的战略,先是用少量部队引诱敌军主力来攻,然后不断增兵削弱敌军士气,最后自己亲率主力部队与敌军决战,本来畏敌如虎的明军一看皇帝和自己一起作战,士气大振,最终获得胜利,史称“应州大捷”。

3

应州大捷是明朝中后期少有的,明军和蒙古在兵力几乎相等的情况下野战,还能获得胜利的战斗,甚至可以说放在朱元璋、朱棣时期都是一场大胜。初次统兵的朱厚照就能击败征战沙场数十年的达延汗,可见朱厚照的能力是非常强大。

而对于这次应州大捷,明朝的文官们是各种抹杀。在朱厚照得胜回朝后,百官就四处传“应州之战失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而等到朱厚照死后,文官编纂《武宗实录》的时候,这场十万人参与的大战只留下了寥寥数语“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还是在暗指朱厚照打了败仗。明朝大臣们为了抹黑朱厚照真是不顾常识了,试问应州大捷要是假的,蒙古军队只阵亡十六人,此后几十年蒙古军队又怎么会“不敢深入明朝”?

明朝的文臣们为什么要抹黑明武宗朱厚照呢?首先朱厚照不符合文臣们心中的“明君”形象,只有让朱厚照名声臭大街,才能显示文臣们的正确。明朝文臣心中的“明君”什么样?接受儒家“四书五经”的理念、深居紫禁城哪都不去、按照文臣们的主张去做事,说白了就是皇帝应该听从臣子的摆布和忽悠。

而明武宗朱厚照喜好武事、爱行伍,对于四书五经不屑一顾;为人很有主见,做事果断不受臣子左右;最重要的是朱厚照再次抬高了明朝武将的地位,严重损害了文官阶层的利益。这样的皇帝自然要大大的打压,要不然此后的帝王有样学样,文官们日子就不好过了。

其次朱厚照没有子嗣,他死后继位的是其堂弟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帝。从嘉靖帝继位后的“大礼议之争”、朱厚照生母张太后凄凉而死等事件来看,嘉靖帝对于自己从朱厚照手中接过皇位是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朱厚照越声名狼藉,就越显得嘉靖接掌皇位正当合法。

这样一来嘉靖自然不会“为尊者讳”,为朱厚照说好话;而朝臣为了讨好新君,自然要说朱厚照的坏话,用朱厚照的“荒唐无能”去衬托朱厚熜的“英明神武”。《武宗实录》中的很多内容是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将很多别人做的坏事全赖到了朱厚照头上。

4

文人的笔杆子真的能抹杀一个人的功绩,颠覆人的形象。其实回顾明朝历史就能发现凡是很有主见、好武事的皇帝名声都不好,建立大明的明太祖朱元璋是“杀人狂魔”,开创永乐盛世的明成祖朱棣是穷兵黩武的武夫等等,而朱厚照比别的皇帝倒霉的地方是没有后代,不会有人为他扬名。

屁股决定脑袋,编写史书的人因为立场不同必然会有所偏向,其中多少删改、多少编造全看编写者节操。因此想要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千万别把某一本书的说法当成金科玉律,要多看多想,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了解,得出属于你自己的看法。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汉族,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后世称为正德帝或明武宗。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明武宗朱厚照人物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明武宗朱厚照人物简介

明武宗朱厚照人物简介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 即位后史书上出现两极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所以说他又是一个好的将领。

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不至于朝廷亡乱,如果有孝宗的制节谨度,则为明君。

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历史学家对此颇有分歧,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武宗只不过只是喜欢玩乐,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从其所指挥的应州大捷来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康陵。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从史料记载来看,年轻的武宗朱厚照死于落水后受凉引发的肺炎,从死因可以推测出,武宗生前身体底子并不好,这就要从他小时候说起了。

坑娃老爹埋下毁儿隐患

在说朱厚照之前,得先说说他老爹——明孝宗朱佑樘,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只有皇后,没有妃嫔的皇帝,只有一个妻子,大概源于他自己的不幸童年。朱佑樘是宪宗皇帝朱见深宠幸了一宫女所生,摄于当时的宠妃万贞儿的*威,朱佑樘是被偷生偷养在皇宫中的,8岁时才被领到宪宗皇帝跟前,之后才有了皇子、太子的名分。

朱佑樘成年后,只娶了一位张皇后,与她育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夭折,只剩下朱厚照这么一个儿子,从朱厚照的成长经历来看,他老爹负有“养不教父之过”,实属坑娃爹一枚。

小时候的朱厚照聪颖过人,学什么都很快,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是,孝宗朱佑樘的不当安排,导致朱厚照身边围满了太监,最终,在太监们的一路引领下,毁了这个聪明的孩子。

孝宗朱佑樘最大的败笔,就是把太监刘瑾安排在太子身边,这个刘瑾犯了死罪,被宽厚的朱佑樘赦免,还被安排到太子身边。

日夜玩乐埋下身体隐患

刘瑾历来以大太监王振为楷模,他来到还是太子的朱厚照身边后,竭尽全力地讨好太子。还与马永成等其他七个太监相互勾结,被人称作“八虎”。“八虎”想尽办法迎合仅仅十余岁的太子,导致太子荒废学业,终日沉溺于玩乐。

孝宗驾崩后,朱厚照坐上龙椅,他更是整天与刘瑾、张永等内臣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在“八虎”的诱导下,年轻的武宗终日游戏,玩得越来越离谱,后来,武宗甚至不上朝,出宫游玩。这位武宗可是开了明朝皇帝罢朝的先河。

太监刘瑾在宫外建了一个豹房,里面藏有许多乐户、美女,供武宗日夜作乐。武宗更是肆无忌惮,还把年少俊俏的男宠认作义子,如此男女通吃,又日夜玩乐,岂不把身体给败了。

而刘瑾也靠着武宗的宠幸权倾朝野,被人称作“九千岁”。后来,刘瑾与其他七虎内讧,导致东窗事发,最后被凌迟处死。

热衷打仗埋下亲征隐患

武宗朱厚照尽管不上朝,不管理国家大事,但在其内心还是很仰慕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盼望着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立下赫赫军功。

正德十二年十月(1517年),蒙古王子伯颜袭击大明边关。朱厚照很是兴奋,火速回京布置亲征。此时,距土木堡之变不到七十年,大臣们听到“亲征”二字不禁神经过敏。于是又是一轮的规劝、教训,甚至威胁,但朱厚照决不愿意放过这次实战机会,终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

此战中,朱厚照体现出了不凡的军事天赋,首先派少量部队引蛇出洞,牵制住敌军主力部队,再不断增加兵力来消耗敌军的锐气。整个战事持续了好几天,最终以小王子败退告终。这场战役使得大明帝国北方边境暂时安定了一段时间。这就是历史上的“应州大捷”。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江西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自封大将军的朱厚照找到借口,再次御驾亲征。

起病&驾崩

大军出发2个多月后,八月二十六日,在涿州传来了王阳明已活捉宁王的消息。但任性的武宗根本不想这么早回京,于是压住捷报,继续南下。

最后王阳明终于明白皇帝心思,重新报捷说所有功劳全是大将军朱寿的,靠他老人家的威德和方略,以及他身边的一干功臣,才能迅速平乱。如此,朱厚照总算勉强同意返京。

正德十五年九月,经过长江清江浦,武宗见水上风景优美,于是自驾小船捕鱼。结果,武宗不小心跌落水中。武宗在北方长大,不识水性,入水一阵乱扑腾,虽然被侍卫们救起,但是呛了不少水,加上秋日着凉,引发了肺炎。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武宗一行才回到北京。正月十四日,武宗仍旧强撑,在南郊主持大祀礼。行初献礼时,武宗皇帝下拜天地,忽然口吐鲜血,瘫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大礼不得不终止。

三月,武宗已处于弥留状态,他对司礼监太监说:“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言毕崩驾于豹房,时年三十一岁,葬于康陵。

以上就是关于明朝朱厚照当了多少年皇帝全部的内容,包括:明朝朱厚照当了多少年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明武宗朱厚照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620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