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的犹太人最多

中国哪里的犹太人最多,第1张

我国河南省犹太人最多。

中国犹太人最为密集的省份就是河南省,很多犹太人及他们的后裔就生活在这里。早在汉朝的时候,中国开辟了丝绸之路,与很多国家的人通商,犹太人就在这时候来到了中国。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贸易来到中国的,作为同一个世界的人。

犹太人他们到了中国之后,一般选择聚居在一起,而有的人选择了留在中国。不过他们除了商业往来之外,一般很少与中国人交流,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当时一般都是生活在开封。到了中国之后,为了更顺利地生活,有很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原有的信仰,慢慢接受了汉化,生活习惯越来越像中国人。

河南简介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河南

客家,因多次迁徙、他乡为客而得名,又因其族群人才辈出、尤其是经商有道而被民间和传媒誉为“东方的犹太人”。

是指古代和近代的安徽省的徽商(安徽人)和近代或现代的浙江省温州人(浙商)。 因为两地的商人都是以开始薄利多销,逐渐积累财富,善于理财等特点和犹太人极为相似。

有!

有史料表明,早在唐代,就有犹太人随商队从陆路经古丝绸之道来到中国。8世纪海路贸易开通后,又有一些犹太商人从海路来到中国,定居在广州、泉州、扬州和宁波等港口城市。 到了北宋,在繁华的都城开封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犹太社团。他们很可能是由印度经海路抵华犹太商人,主要出售布匹。据记载,犹太人曾向北宋皇帝进贡西洋布,很得欢喜,并诏其“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 1163年,开封犹太人在闹市区兴建了一座犹太会堂,被称为一赐乐业教清真寺。“一赐乐业”为Israel的译音。到明代鼎盛时期,整个社团约有5000人,大多是商人和工匠,也有些人考科举做了官。他们习用汉语汉字、改用汉姓,如列维改姓李,艾兹拉改姓艾,还与外族通婚,于是便逐渐同化了。到清朝后期,由于天灾人祸和文化融合,开封犹太社团就完全消亡了。

除了开封,宁夏、敦煌、洛阳、北京、杭州、宁波、扬州、泉州、南京、广州等地历史上也有过数量不等的犹太人。自元代以来,先后在汉文书籍中出现了“术忽”、“竹忽”、“主吾”、“主鹘”、“朱乎得” 、“祝虎”、“珠赫”等称呼,指的就是犹太人。除了明代的“一赐乐业教”外,称犹太教的还有“天竺教”、“挑筋教”、“古教”、“旧教”、“教经教”等。还有些中国人因分不清犹太人与回民的区别,只是看到他们戴蓝色的帽子,因此也叫他们“蓝帽回回”。据历史学家陈垣考证,最早出现“犹太”一词,是在道光年后。 到了近代,在香港、上海、哈尔滨、天津等城市又出现了新的犹太社团,他们有的是来华经商的塞法迪犹太人,有的是逃避反犹狂潮及内乱的俄国和东欧犹太人,还有的是从纳粹屠刀下亡命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到1941年,上海的塞法迪犹太人、俄国犹太人及欧洲犹太难民总共超过3万人,形成了远东最大的犹太社团。

早期来到古代中国的犹太人基本已经被中华民族同化,只保留了少数家庭,前几年还在凤凰卫视里看到个顽强保留的犹太宗教的河南人回到以色列的故事,那人通过了以色列政府的犹太人血统人证后已经获得了以色列国籍

中国有不到1万的犹太人。《犹太人在中国》一书介绍的比较清楚。1940年时,估计在中国的犹太人口共有36,000人。21世纪,今天有15个中国城市建起了犹太会堂,供犹太侨民和本地犹太人礼拜。目前上海有犹太定居者约1万人,开封约200人。

犹太人的起源

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狭义上来讲则要追溯到在“种族"范畴上,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1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400万人左右,其中63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7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

我们说山西人是“中国的犹太人”,是指其善于经商和金融计算的习俗而言的。 人们戏言,美国人的钱包都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民族历来以善于经营,精于计算而著称于世。 在浓厚的勤俭储蓄风尚中,山西人历来巧于经商,精于计算,这种风尚诱导了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票庄票号的产生,在明清长达二三百年的时间里,山西人几乎完全掌握了中国金融业的霸权。19世纪70年代一位欧洲旅行家到中国进行了七次实地考察,几乎对中国每一个省的人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中国的犹太人”,是这位欧洲旅行家对山西人经商气质的评价。他认为:“山西人具有卓越的商业和大企业精神,当时居于领导地位的金融机关――山西票号,掌握着全国,支配着金融市场,可以说计算和智能劳动是该省唯一输出的产品。”“在所有的中国人中,对中国特有的尺度、数、度量观念以及基于这种观念的金融倾象最发达的要属山西人。”(沙莲番主编:《中国国民性》)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中国**《大红灯笼高高挂》曾获“奥斯卡”大奖提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外景地,就是当年执山西金融与商业之牛耳的祁县乔家大院。使乔家大院出名的不是这部**,使乔家声名远播的,也不是因其中了状元,出了阁老,而是出了拥有近代商业连锁店的“复盛公”,具有现代金融机构特征的票号钱庄,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旅蒙商。” 这些二百多年前的银行家和“国际倒爷”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的华人街远比美洲的唐人街历史更为悠久,许多中国货从这里进入中欧和西欧,他们骑着马、拉着骆驼,推着蒙古人的“勒勒车”,跨过戈壁沙漠和草原,走向欧洲的这条商路,就是后来被称为第一座亚欧大陆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 今天的国际“倒爷”们也正是在这条商路上来回穿梭充实自己腰包的,不过,他们的交通工具已换上了特别快车。 当年山西商人的崛起,与康熙三四十年开放海禁,以及嘉庆之后“移民实边”这样一次封建社会崩溃前的开放和开发大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山西票号和商人的足迹不仅遍布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就连发达的“吴越诸郡,察其市肆贸迂,多是晋省之人。”(《清圣祖实录》)且其触角已伸到了莫斯科和日本的东京。到了晚清,以祁县、太谷和平遥为代表的山西经商之风已达极盛。这里我们仅举几例,可见一斑。 徐沟县:“贫者皆习逐本”。平鲁县“人多逐本,不思敦本。”太谷县“商于外者甚多,中下之家除少数有田产者得以耕凿外,余皆持行商为生。”盂县“服商贾于远方,虽数千里不辞”。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哪里的犹太人最多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哪里的犹太人最多、被称为中国犹太人的是哪里、中国古代有犹太人来到过中国定居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13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