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会是哪里

广西省会是哪里,第1张

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首府南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西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总体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类构成。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首府南宁,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内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汉语言有粤语、桂柳话、客家语、平话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有壮语等。广西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

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统一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其中桂林郡和象郡包括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广西称“桂”由此而来。

宋初,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元朝,设置“广西行中书省”,这是广西设省的雏形。明朝,广西是当时全国13个布政使司之一,称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清朝,设广西省。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1912~1936年曾一度迁到南宁。

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解放初期设广西省,省会在南宁。1958年3月5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此后,广西境内的行政区划虽时有变动,但自治区一级的建置未改变。1978年起,将12月11日(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日)定为自治区成立纪念日。

扩展资料

截至2017年,广西辖14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区111个(包括40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51个县、12个自治县),乡级行政区1247个(包括120个街道、722个镇、346个乡、59个民族乡)。

位置境域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广西

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首府南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西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总体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类构成。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1958年建立自治区至1965年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位于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与越南接壤,广西有全中国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粤语、桂柳官话、平话、壮语及各种本地少数民族语言。拥有无尽的海洋资源;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还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又是全国三大侨乡之一。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在中国东西部关系的问题上,广西的地位很特殊。广西原先没有出海口。后来把广东所属的钦、廉两州划归广西之后,广西就成为沿海的省份。广西的地理位置是,它的东面与广东接壤。广西在历史上与广东关系密切,素有“两广”这种说法。广西的东北面是湖南――它是属于中国的中部。广西的西面是云南,北面是贵州,云南和贵州的后面是四川与重庆。云贵川三省是没有出海口的。广西就成为这三省最合适的出海口。在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协作中,总是开五省一市的会议。五省就是云、贵、川、湘、桂,一市就是渝,重庆。这次中央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后,国家计委为了使西南几省与外界交往方便,在考虑新建扩建的二十个机场的名单上加上了一个广西的北海机场。给人的印象广西属于西部地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人,也一直要求中央政府把广西划入西部。我看了那几个月的《广西日报》的文章,文章的口气似乎在说广西属于西部,仔细一看他们用的语言是广西“契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投身到西部大开发中去”、“参与西部大开发”。至少在我看到的那些材料中没有看出中央政府是否把广西划入西部的范围。但是广西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特殊地位,享受西部的优惠。这一点中央政府是明确的。

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辖区总人口为4493万人。它东与广东省毗邻,北面与湖南省、贵州省相接,西与云南省交界,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极具沿江、沿海、沿边三大优越性。

广西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其年平均气温在18-23摄氏度之间,除了桂北的山区之外,大部分地区的冬季平均气温均在10摄氏度以上,罕见霜雪。广西的降水亦很充沛,年降水量在1200毫米至1800毫米之间。夏长东短,热量充沛、降水丰富,雨热同季为广西气候类型的优越之处,非常有利于水稻、玉米、甘蔗等植物的种植,同时也是我国南方少数几个能够种植热带水果的省份之一。

广西的地貌属于丘陵性盆地,山多而平原少,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广西总面积的76%。整个地势呈四周高,中间低状。云贵高原边缘山脉、南岭山地、滨海山地的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形成了广西的外围,其平均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是生成种植木材、经济林及水果的佳地。广西的平原主要有郁江平原、浔江平原、南流江三角洲平原,它们都是由河流冲击而成的,土壤极其肥沃,是稻谷的与甘蔗的主产地。此外,岩溶的广泛分布也是广西地貌的特色之一。这里,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岩溶地貌十分典 型,其发育之特别、种类之繁多堪称全国之最。其西部、北部的岩溶多属于峰丛洼地;东部部、中部与西南部多属于峰林谷地,"桂林山水"便是极具代表性的奇葩之一;而广西东南部的岩溶则多属于残峰平原。岩溶区内还蕴藏着数目众多的奇特洞穴,这些洞穴不仅具有观赏、探险价值,而且由于其曾是古代人类的栖息地,因此也富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广西的河流大部分属于珠江水系,共有820条以上的河流流域在50平方公里以上,因此的广西的水资源仅次于西藏、四川与云南,位居全国第四位。广西的南部濒临北部湾,其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面积约为128万平方公里,其水深、温度及盐分都很适中,故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光已知的鱼类就有500余种。北部湾亦是驰名国内外的珍珠产地,北海市的合浦县素有"南珠之乡"的称誉。这里所产的珍珠不仅圆润洁白、而且光浑夺目,不愧世上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

广西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难、回、水等12个世居民族,另外还有25个少数民族成分。自治区内的12个民族,除回族外,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方言,分别是:壮语、汉语、瑶语、苗语等,在各民族使用的方言中,粤语流行最广,使用的人口约占总人数的1/3。境内人口总数约为4589万。

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持 续健康发展,广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制糖、有色金属、汽车和机械制造、建材、冶金、林化工等一批优势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机制糖、松香、微型汽车、装载机、OVM群锚锚固体系等一批拳头产品逐步形成,食品、制药和铝材加工等工业正在崛起,生物、电子、信息工程等高新产业开始崭露头角,全区电力工业也有较快的发展,现有总装机容量已达630多万千瓦。基础设施日臻完备,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主干,公路、水运、航空和其他基础产业相配套的西南出海通道框架已基本形成。南昆、湘桂、 黔桂、枝柳、南防、钦北等铁路线贯通全区,通车里程达2640公里。全区公路网四通八达,通车里程4万多公里,其中桂林至柳州、钦州至防城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全区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近1600公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重点项目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于1996年建成运行,共形成桂林、南宁、北海、柳州、梧洲5个航空港。防城、钦州、北海3个沿海港口已建成含15个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共23个,年吞吐能力近1000万吨,在建的西江航运二期工程完工后,千吨级船队可由南宁直达广东和港澳。通信建设迅猛发展,全区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996年达164万门,已建成覆盖全区地市的城市数字数据网、会议电视网和全球数字移动电话往网

以上就是关于广西省会是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广西省会是哪里、请问广西属于哪里呢、请问在广西还没有成立之前广西属于哪里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10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