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和环境支持,而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使得其承载能力相对较高。此外,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从而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增强了其资源环境承载力。
一、内容概况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项目起始于2010年11月,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实施,旨在通过对我国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科学论证不同承载力状况下我国人口分布、城镇化布局、产业布局、国土开发空间布局、环境保护与整治等方面的优化配置方案,支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主要成果:
(1)确定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总体思路并建立了评价方法指导框架。
(2)完成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总体评价,以及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
(3)对城市群、资源、农业、生态四种类型区进行划分及定位,形成了《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计划项目阶段成果报告》,为编制国土规划提供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二、应用范围及前景
(1)建立了承载关系、承载潜力、承载适宜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从“保红线、严标准、优布局、调结构、重防治、控规模”等不同角度构建了单要素评价结论对接体系,建立了基于综合承载力评价的空间规划决策模型,可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2)完成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四种重要资源的总体评价,可指导长江沿岸各省、东南及西南各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开展了资源型、生态型、城市群等三种类型区的研究与评价,编制完成了资源型地区开发利用时序分布图,以及《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对策与建议》,可为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三、推广转化方式
信息服务、技术咨询、项目合作、会议交流、人员培训、宣传报道等。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联系人:褚洪斌 李瑞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79611
电子邮件:chuhb@mailcigemgovcn,lirm@mailcigemgovcn
1、环境、生态承载力:植被、大气、土壤、水、生物、空间容量。其中,环境承载力指旅游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旅游地保持生态平衡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量。空间容量是指资源空间面积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资源空间承载力=资源空间总面积÷人均基本空间标准,这样求得的还不是旅游地空间的真实容量。原因在于,不同景区景点的吸引力不同,导致容量不平均;景点层次不同,层次多的景点容量大。
2、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心理承载力:拥挤度、物价上涨度、生活环境恶劣、心理感受质量下降
3、旅游地社会环境文化承载力:服饰、音乐、舞蹈、技艺技能等商业化庸俗化;民风民俗的改变、宗教信仰受冲击、人口急剧膨胀、生活方式被改变、社会道德受冲击
4、旅游地经济环境承载力:人力、物力、财力承载力;投资、开发的规模、强度;基础设施承载力;服务设施承载力;经济发达水平和国民收入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既是国土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也是国土规划实施的监测工具,开始于国土规划编制之前,贯穿于国土规划实施始终,需要从法制层面上予以确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要求,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当前,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科学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对于保护资源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国土规划的功能及任务
国土规划是依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向和目标,依照法律和规定程序对全国或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建设布局与资源、环境在地域空间上进行综合协调,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在政策方面进行全面管理的规划。国土规划决定国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方向和框架结构,是最高层次的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空间性、时序性特点,具备资源环境安全基本保障和资源宏观配置的功能。
我国目前处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与国土资源总量的有限构成了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国土规划面临引导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基础
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承载体,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的所有活动,是资源环境所要承载的对象。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决定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活动的类型与规模,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国土规划中一方面需要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选择经济社会活动类型,即合理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同时要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阈值确定经济社会活动的发展规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深度与广度。任何地区的国土规划都不能超出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客观约束。
因此国土规划编制之前,首先要开展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不仅是全国范围的普遍调查,还包括专门性调查,尤其针对资源环境主要制约性因素即所谓“短板”因素以及优势因素进行专门性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这是国土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前置”和“后评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为国土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必须在国土规划编制之前先期进行。根据国土资源综合调查提供的最新资源环境数据,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确定不同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区,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的资源环境开发、利用进行布局,资源环境的恢复治理进行预先安排。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前置。
同时,国土规划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实施过程中,人口、经济增长各种指标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规划推进中的动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否在生态可恢复和可持续的范围内,还需要动态监测,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跟踪评价,即做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后评估”,以评价规划的目标是否保持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及时进行调整。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对国土规划编制与实施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国土规划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功能实现的重要工具,应作为一项基础性、常态性工作开展。
(原载《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3月14日)
资源承载力是指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当人类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其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完善来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但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其整个系统就会出现崩溃,这个最大限度就是资源承载力。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相关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相关、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哪些内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