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的尽头是哪里

湄公河的尽头是哪里,第1张

湄公河干流全长4908千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七长河流,亚洲第四长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云南省、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以南省份流入南海。其中南阿河河口至南腊河河口31千米为中国与缅甸界河;老挝,湄公河老挝境内干流为7774千米;老挝与缅甸界河为234千米;老挝和泰国界河为9763千米;柬埔寨境内为5017千米;越南境内的湄公河三角洲为2298千米。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

澜沧江,湄公河上游中国境内河段之称,河源扎曲,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澜沧”一词或来源于灡沧王国。流域面积1648万平方公里,长2139公里,多年平均出境水量765亿立方米。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于勐腊县出境入老挝后,称为“湄公河”。青海河段青海境内的主干流总长度448公里,流经杂多县、囊谦县。主源:扎曲 结曲 巴曲 孜曲 草曲 子曲 解曲 昂曲西藏河段自西藏自治区的昌都汇合后称为“澜沧江”,流经昌都、察雅、左贡和芒康县,干流总长度465公里,从德钦县下盐井流入云南。云南河段云南境内经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七地级市、自治州,由勐腊县出境入老挝,干流总长度1216公里。支流黑惠江(中游段叫漾濞江) 威远江 补远江(罗梭江) 流沙河 沘江,源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漾濞江 南允河 罗闸河,永德县 小黑江,景谷县、普洱县、双江县 南碧河湄公河,干流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六大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总程度长2139公里。河段中国,湄公河之上游中国境内的澜沧江,主干流总长度为2139公里;南阿河河口至南腊河河口31公里为中国与缅甸界河;老挝,湄公河老挝境内干流为7774公里;老挝与缅甸界河为234公里老挝和泰国界河为9763公里;柬埔寨境内为5017公里;越南境内的湄公河三角洲为2298公里。流域面积湄公河-澜沧江流域面积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2条。中国,澜沧江流域面积1648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140立方米,平均年出境水量765亿立方米;缅甸,境内流域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300立方米;老挝,境内流域面积202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5270立方米;泰国,境内流域面积18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560立方米;柬埔寨,境内流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860立方米;越南,境内流域面积6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660立方米。沿岸城市万象 磅湛 金边

湄公河平原地理位置: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一个地形区,在湄公河附近和注入海洋的地区9条支流形成河网。

湄公河下流及其9条叉道流入南海时所形成的冲积平原,称为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第一大平原,面积约湄公河三角洲44万平方公里(其中1/5属于柬埔寨)。平均海拔不到2米,多河流、沼泽。

聚落景观

湄公河平原上的高脚屋,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上层住人,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

精神生活

水稻生产还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里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另外,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因此,人们都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湄公河流向:湄公河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出发,流经中国云南省、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

湄公河上游是中国境内的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

湄公河的源头在青海省,这条河的流域比较长,经过的地区也很多,主源在扎曲,在世界上排名第七。是世界上重要的水域,跨越好几个国家。可见这条河的重要性,从越南流入了东海,这里是交通要塞,但是也是非常难管理的地带,很多人都看过**湄公河大案,就是讲的这里。

一、湄公河的特点

在整个东南亚来讲,湄公河都是比较大的河流,作为世界十大河流水量排名中一员,湄公河流量是比较大的。湄公河流入中国境内被称作为澜沧江。在流入中南半岛那个区域的河段被称作为湄公河。湄公河所经过的流域除了中国还有缅甸之外,其他国家都是成员国的委员,在几条支流的汇聚处,有一个三不管的地带。

湄公河的全长大概有4909公里,整条河的面积大概在811万平方千米左右,按照湄公河的地形可以分五个区域,其中包含北部高原还有安南山脉,还有南部高地,还有呵叻高原,最后是湄公河平原,湄公河的支流非常多,并且地形也十分复杂。

湄公河这个名字是由泰语而演变而来,在泰语中被翻译为母亲河,其引申义为大河,当地的居民以泰国人居多,所以这里是泰国人的母亲河,在很久以前有很多贩毒的人员经过这条河道,因为这里以前对于法律的管理并不是很健全,现在经过管理已经非常安静。

二、湄公河的特色

站在湄公河的支流看到两岸的景色,有很多珍奇的树种。很难叫得上名字来,大多数人只认识一种,那就是椰子树,因为这里也是亚热带气候,来到这里可以随处看到美景,山山水水红花绿树真的非常美丽,空气中有些潮湿,能够滋养皮肤非常舒服。

坐船行走在湄公河上给人的感觉非常的舒服,但是湄公河的其河水并不是很轻,在这里的树林中有很多的养蜂人,这里的人利用天然的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水利交通的方便,以及气候良好,让这里的人生活越来越富足,并且这里美食也非常多,人也很热情。

柬埔寨语作Mekong(湄公,“母亲”的意思),越语作Song Tien Giang,中国境内称澜沧江。 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总长约4,880公里(3,033哩),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西藏自治区与云南省,此后成为缅甸与老挝之间,以及老挝与泰国之间的部分国际边界,还流经老挝、柬埔寨与越南,然后在胡志明市(西贡)南面注入南海。老挝首都万象与柬埔寨首都金边均在岸边。湄公河约3/4的流域面积在其下游流经的5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与越南。 澜沧江流出中国国境以后的河段称湄公河,占湄公河一澜沧江总流面积的778%,几乎包括整个老 挝、柬埔寨和泰国的大部分地区、越南的三角洲地区和部分中部高厉河道平均比降约016‰。 第二大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自北向南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太平洋的南海。总长4880千米,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千米,其中湄公河长2668千米,流域面积63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南塔河、南乌江、南康河、南俄河、南屯河、邦非河、色邦亨河、蒙河、桑河、洞里萨河等,其中蒙河为最大支流。 从中、缅、老边界到老挝的万象为上游,长1053千米。流经地区大部分海拔200~1500米,地形起伏较大,沿途受山脉阻挡,河道几经弯曲,河谷宽窄反复交替,河床坡降较陡,多急流和浅滩。万象到巴色为中游段,长724千米。流经呵叻高原和富良山脉的山脚丘陵,大部分地区海拔100~200米,地形起伏不大。其中上段河谷宽广,水流平静。沙湾拿吉至巴色,河床坡降较陡,多岩礁、浅滩和急流。巴色到柬埔寨的金边为下游,长559千米。流经地区为平坦而略为起伏的准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河床宽阔,多汊流,但部分河段有小丘紧束或横亘河中,构成险滩、急流,全河最大的险水孔瀑布就在此段。金边以下到河口为三角洲河段,长332千米。湄公河在金边附近接纳洞里萨河后分成前江与后江,前后江进入越南,再分成6支,经9个河口入海,故其入海河段又名九龙江。三角洲平均海拔不足2米,面积44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壤肥沃。为东南亚重要的的稻米产区之一。 澜沧江一湄公河总长度和流经各国的里程:总长度4880公里,其中中国段21612公里,缅甸段265公里(中国南阿河口至老缅泰分界点)。老挝段19877公里,泰国段9763公里,柬埔寨段5017公里,越南2298公里。  澜沧江为中国内河已为国内外所公认,南阿河至南腊河口31公里的中缅界河即中缅244号界桩以下为湄公河;据此澜沧江长为21301公里,湄公河长为27502公里。 湄公河澜沧江流域面积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2条。中国,澜沧江流域面积1648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140立方米,平均年出境水量765亿立方米;缅甸,境内流域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300立方米;老挝,境内流域面积202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5270立方米;泰国,境内流域面积18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560立方米;柬埔寨,境内流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860立方米;越南,境内流域面积6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660立方米。

以上就是关于湄公河的尽头是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湄公河的尽头是哪里、澜沧江和湄公河流经哪些城市、湄公河平原地理位置在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80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