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儿子吗是第几个儿子跟吕后有什么关系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儿子吗是第几个儿子跟吕后有什么关系,第1张

刘邦出寻到他的女婿处,女婿当夜送给刘邦的侍妾(当时有名的美人)。只宠幸过一次,就怀了刘恒。但是因为同时也传出刘邦的女婿是刺杀刘邦的主谋,所以这个侍妾就和女婿一家一起被关进大牢。当时待妾已身怀刘恒,但是由于刘邦当时在气头上没有管待妾,以至于待妾在牢中产下了刘恒后,就自杀了!后来刺杀刘邦的事情清楚后,刘邦将刘恒接到宫里,交给吕后养育。所以刘恒是从小跟着吕后一起长大的,吕后跟刘恒的感情最好!

不太记得了,希望没有记错。你就权当看看!娱乐!

回答者:荒坡 - 试用期 一级 7-5 16:29

大哥!!那个不是刘恒是刘恒的弟弟淮南王刘长!!!!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是战国魏王外孙女跟吕后没什么关系

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

山阴,因葬焉。

<史记 外戚世家>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

刘邦共有八子:

长子刘肥、次子刘盈、三子刘如意、四子刘恒、五子刘恢、六子刘友、七子刘长、八子刘建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汉代第三位皇帝,汉高祖四子,母薄姬。公元前196年被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被迎立为帝。他以俭约节欲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对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他与其子景帝的两代统治,历来被视为盛世,史称“文景之治”。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葬于霸陵。

刘邦有两个儿子是皇帝,分别是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是位年轻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

公元前188年,在位仅仅七年的汉惠帝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扩展资料

1、刘盈,即汉惠帝,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

但是仁弱的汉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政治上由于手吕后的干扰,刘盈只能听之任之,继续奉行清静无为而治,任用曹参为相国,继续执行刘邦、萧何时期制定的休养生息的政策。

2、刘恒,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刘恒为代王时有位王后,生有四个嫡子,在刘恒称皇帝后不久,这四个嫡子相继去世,其余诸子中宠姬窦漪房之子刘启最长。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窦漪房为皇后。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

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后葬于霸陵。在古代,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所以,其庙号太宗,谥曰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恒

主要原因就是在皇位传承上出现了问题,刘邦死后传位给汉惠帝刘盈,刘盈在公元前187年去世,而刘恒是在公元前179年即位,相差八年之久,因此才有说,刘邦建立的汉朝在刘恒登基后就灭亡了。

只有详细的梳理了从汉惠帝刘盈去世后到汉文帝刘恒即位这八年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才能彻底搞明白这件事。

刘邦一共8个儿子,刘盈是刘邦与吕后所生,虽然刘邦在晚年时有打算传位给其与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但是终究没有成功,刘盈即位后,吕后执掌权柄,对曾经的敌人采取了清算政策,在被过分压制的情况下,年纪轻轻的刘盈就郁郁而终了。

刘盈去世后,吕雉立刘盈年仅三岁的儿子刘恭继承皇位,由于当时刘盈的皇后张嫣没有子嗣,吕雉就将刘恭过继给了张嫣,并且杀死了刘恭的亲生母亲,随着刘恭的长大,对吕雉等人极为痛恨,并且表示长大后要替母亲报仇,谁知这话传到了吕雉的耳朵里,吕雉于是着手将刘恭废掉,最后还将其处死。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刘恭被废后,吕雉立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弘为皇帝,由于有了刘恭的前车之鉴,年少的刘弘兢兢业业,丝毫不敢得罪吕雉,造成刘弘在位期间就是一个傀儡,甚至连个年号都没有。

好不容易熬到吕雉去世,让刘弘没有想到的是,朝中反对吕氏的大臣联合发动政变铲除了吕氏家族的政治势力。

在面对刘弘的问题上,反吕大臣集团也发生了矛盾,不知道如何处理,因为刘弘尽管是皇帝却也被当作吕氏扶持的皇帝,想要废除也不容易,毕竟从法理上来说,刘弘作为刘盈的儿子,是正儿八经的刘氏江山的皇帝,为了扳倒刘弘,这些阴谋大臣干脆自己编了一个理由,说刘弘不是刘盈的亲生儿子,而是吕氏的子孙,是吕雉为了把持大权使得一招李代桃僵,因此就把刘弘杀了,除此之外,就连他的几个兄弟也被杀了,等于说断绝刘盈这一脉的传人。

这基本上等于将刘邦建立的政权进行了大清洗,当然那些老臣还是念着刘邦的好,也没有实力彻底搬倒刘氏,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考量,还是决定选择刘邦的其他儿子来继承皇位。

刘邦有8个儿子,除了汉惠帝刘盈,大儿子刘肥在汉惠帝六年就已经去世,其他儿子大多数在吕后当政时期都遭到了清算,老五刘恢被吕雉活活逼死,老六刘友被吕雉饿死,老八刘建也是死在吕雉之前,刘建死后,吕雉还派人除去了他的儿子。

也就是说,在吕雉死后,刘邦的儿子中只剩下老四刘恒,老七刘长,但是老七刘长是吕雉抚养长大的,是在吕雉执政时期唯一没有遭受打压的皇子,所以自然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经过大臣们的再三商议,最后决定立刘恒为皇帝,皇帝竟然是大臣选出来的,也难怪一些人说刘邦建立的汉朝已经灭亡了。

不是,刘恒不是辛追的儿子。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 ,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刘恒为代王时有位王后,生有四个嫡子,在刘恒称皇帝后不久,这四个嫡子相继去世,其余诸子中宠姬窦漪房之子刘启最长。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窦漪房为皇后。 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后葬于霸陵。在古代,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所以,其庙号太宗,谥曰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生于公元前203年,死于公元前157年。汉朝第5位皇帝,谥号 “孝文皇帝 ”。汉高祖刘邦第四个儿子,惠帝刘盈弟 ,母薄姬,初为代王,建都晋阳。惠帝死后,吕后分立刘恭、刘弘为帝。吕后死后,齐王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亦响应 他们灭了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功臣们拥立刘恒于公元前180年登基为帝。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之在位23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后世将这一时期与其子景帝执政的时期统称为"文景之治"。

以上就是关于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儿子吗是第几个儿子跟吕后有什么关系全部的内容,包括: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儿子吗是第几个儿子跟吕后有什么关系、汉文帝是刘邦的第几个儿子、刘邦的哪个儿子是皇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65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