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高记忆力

如何快速提高记忆力,第1张

一,多听音乐帮助记忆\x0d\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博士,以医学和心理学为依据,对一些乐曲进行了研究,发现巴赫,亨德尔等人的作品中的慢板乐章,能够消除大脑的紧张,使人进入冥想状态他让学生们听着节奏缓慢的音乐,并且放松全身的肌肉,合着音乐的节拍读出需要记忆的材料学习结束之后,再播放2分钟欢快的音乐,让大脑从记忆活动中恢复过来很多试验过这种方法的学生都觉得记忆效果很好\x0d\二,背诵经典提高记忆\x0d\我们知道,人常常在看书和学习中甚至是休闲时会经常背诵一些名篇,成语,佳句,诗歌短文,数理公式,外文单词和技术要领知识吗那可是锻炼记忆力的“硬功夫”呀马克思青年时就是用不熟练的外文背诵诗歌,锻炼自己的记忆力的每天坚持10至20分钟的背诵,也能增进记忆力\x0d\三,身心运用记忆效率高\x0d\科学证明,正确的重复是有效记忆的主要方法,特别在人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脑,手,耳,口并用进行知识记忆时,记忆的效率高效果好因为当你记忆时,应该用脑想,也要口念,手写,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调动了自身更多的记忆“通道”参加记忆,这样使自己的记忆痕迹加深,记忆效果当然更好\x0d\四,奇思怪想强记忆\x0d\我们在学习与看书时往往对一些数字,年代不易记住如果你善于联想记忆,便好记了如桩子表和房间法或叫罗马房法和图像字法,是联想法的具体化你可以将桩子或房间用来当成图像的存放处桩子,原理就是让要记忆的东西来跟已知的东西做连接原来的东西就叫“桩子”,把新的要记忆的事物与桩子连接,此法用于大量数据和外语的记忆\x0d\五,多咀嚼能增记忆力\x0d\科学证明:人的咀嚼是能有效防止记忆衰退方法之一有人认为,其原因在于咀嚼能使人放松,如果老人咀嚼得少,其血液中的荷尔蒙就相当高,足以造成短期记忆力衰退如我们在观察人群中就会发现,经常咀嚼的人牙齿就好,吃饭更香,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也随之增强又如美国人最爱咀嚼口香糠就是例证\x0d\六,女人唠叨助长记性\x0d\唠叨,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女性延长了记忆和寿命唠叨在语言运用中也是重复说某一个事情某一个人,经常地重复当然必须加深唠叨人对某一事或某一个的关注和记忆专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乐于与人言语交流;男性进入老年期后,沉默寡言居多而言语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宣泄方式,可防止记忆衰退\x0d\七,巧妙饮食助记忆\x0d\摄取适量的“健康油脂”可减少血栓的发生,例如橄榄油,鱼油是维持血液正常循环的好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也是保持健康的上佳选择有不少的人,不是记忆不得法,而是大脑中缺乏记忆信息传递员——乙酸胆碱如果你经常吃点上述食物,便可极大地改善你的记忆力\x0d\八,多爱玩耍的人记忆力强\x0d\人的躯体活动能改善健康情况,精神活动则能减轻记忆力衰退特别是那些爱玩爱活动的人们兴趣广泛,涉猎众多,知识面广,记忆也强科学证明:爱跳舞,读书,玩纸牌,学外语等活动项目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神经突触的数目,增强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巩固记忆\x0d\九,运动健身可防止记忆衰退\x0d\一般情况而言,身体健康,爱好体育运动和热爱生活的人,精力充沛,学习力强记忆力当然也强,人们在锻炼身体时可以促进大脑自我更新专家认为,长期的心血管运动可以减少因年龄增长出现的脑组织损失,可以减轻记忆力衰退多项研究表明,要保持大脑活跃,只需经常运动一周锻炼三到四次的在校儿童,在10岁或11岁时考试成绩一般都较高经常走路的老年人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要比那些惯于久坐的同龄人好通过向消耗能量的大脑输入额外的氧气,锻炼能增强智力\x0d\最新研究还反驳了人出生后就不能再产生新的脑细胞这种说法相反,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实际上能促进新脑细胞的增长在老鼠身上,锻炼引起的脑力增强效果在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海马状突起上表现得最为明显\x0d\十,家庭幸福情愉悦身心防脑衰\x0d\大量社会调查早已证明,家庭幸福对学习者而言是提高学习记忆力必要条件,特别是相恋的人或夫妻俩人的两情相悦的幸福感会使双方体内分泌激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大脑衰老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回忆三个基本过程。其形式有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提高记忆力,实际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下面介绍增强记忆的十种方法。

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的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时复习。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的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读、想、视、听相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的多。

8运用多种记忆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联想记忆、趣味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掌握最佳记忆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记忆力下降如果很明显,可以用专业训练软件提高一下自己。我亲自使用感觉特好,原来每分钟阅读240字左右,训练20天后,就达到1500多字,记忆力明显提高。真是难以想象。软件包括快速阅读和快速记忆两大部分内容。该版训练目标是每分钟5600字,内置免费帐号和密码,

无需花钱注册。下载地址 下载安装即可使用,一定要认真阅读软件上的内容哦

学会调动你的内隐记忆力

记忆有多种类型但是都会被情绪,比如你记得如何走路、说话或骑自行车,即你不需要有意识地去记起怎么做,这就是内隐记忆,反之,当别人只向你演示过一次如何使用钥匙开门后,你就必须依靠外显的记忆来开门。

你无法记得自已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很多事情只能成为你的即时记忆,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此外还有短期记忆:你要去哪里。但重要的事情需要被长久地记住,成为长时记忆。

可以说,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你的记忆和你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你能够连接自我内在的记忆越多,你的记忆能力越强,也更不容易忘记,这就是我们通过发挥内隐记忆力的作用。

记忆技巧:

1、大脑需要定期整理和排列记忆

大脑是需要被管理的,记忆的东西也需要被管理的。定期去梳理你记忆的内容,不仅能复习,还能加强!

2、多使用5W1H法进行信息归纳。

why what when where who how

把这些梳理出来,整体逻辑就清楚了

3、连续内容要时整体记忆优比片断记忆

整体学习是一个比较搞笑的学习,专注于片段,就会被困在章节的当下,比如:我们学习,每个章节都会做,然而考试,却是一脸懵逼,就是因为考验你整体结合的能力,

4、把记忆内容分解成三部分,记忆内容时更容易一些

我们人对3这个数字很喜欢,三三法,任何事情分三步走!

5、连续性很强的信息要不断重复

重复是记忆的本质,但科学重复才是最佳王道

6、对于重要内容,开始时就要重复十次

7、记录每次记忆训练的时间,用来追踪进度

8、利用地图可巩固记忆和扩展联想。

9、平时多练习使用联想记忆来记忆事情

10、有意识的锻炼潜意识,多用形象思维灵活

11、朗读和动作有利于记忆

12、冥思苦想,不如再读原文

13、利用图解式的提纲来提高演讲质量

14、找到合适的参考书是记忆捷径之一

15、记忆活动要在生物活动节律的时进行

16、不要在半夜2-4点钟记忆

17、记忆内容的提取在醒后两小时最适宜

18、积极休息可使记忆有节奏

19、过量的烟、酒、咖啡都有记忆的大敌

20、重点记忆之处注愈留下记忆痕迹。比如画线、拆角、写感想。

21、记忆内容相近的内容会造成干扰

22、依据内容差别左右脑并用记忆法。数据用右脑、语言用右脑

23、记忆时可以选择合适的音乐。

24、利用白噪声来集中注意力。许多声音混杂到一起就是白噪声。

25、日程安排按特别的方法分类能防止遗忘

26、用暗示法来记忆人名和相貌

27、与愉快的经历结合记忆,有利于日后提.

28、给人物、事物加上标签或含义便于日后记忆。

29、利用地点法来记忆,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内容跟每天能看到的风景相结合

30、忘记是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做有意识的忘记,会让你记得更牢

31、难记的内容要多问为什么

32、记忆陌生领域内容时要从基础开始

33、复杂的信息用形象和图表进行记忆会更有效。

34、将复杂难懂的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来记忆难度高的内容

35、把不擅长的内容跟擅长的内容建立连接来记忆难背的内容

36、利用课堂录音来记忆很浪费时间,要注意使用方法。

1、 注意力集中。记忆时只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挠,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 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中的错误得以纠正,遗漏得以弥补,使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这比单一默读的效果好得多。

8、多种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来缩短记忆过程。或者采取编提纲、记笔记、做卡片等方法来增强记忆力。

9、最佳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来记忆重难点和学习材料,效果要好得多。

10、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只有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才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在现实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记得快,但忘得也快;有的人记得多,但用时想不起来。这种“快”和“多”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的记忆就不能算好的。还有的人,虽然记得慢,但却记得牢;也有的人虽说记得少,但能灵活运用。这样的记忆就比较好,完全用不着因为记得慢一点,少一点而沮丧。这些记忆问题的出现往往涉及到人类的记忆品质。 一般根据什么来判断人的记忆品质及记忆的优劣的标准呢?综合起来一个人的记忆力水平,可以从记忆品质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备用性等四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

敏捷性。记忆的敏捷性体现记忆速度的快慢,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人们记忆的速度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让受试者背诵一首唐诗,有的人重复5次就记住了,而有的却需要重复26次才能记住。有的学者让受试者识记一系列图形,有的人只需看33次就能记住,有的却需要看75次才能记住。这就说明了人的记忆在速度方面即敏捷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记忆是否敏捷取决于大脑皮层中条件反射形成的速度。条件反射形成得快,记忆就敏捷;条件反射形成得慢,记忆就迟钝。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记忆具有敏捷性,因为这样就可以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要增强记忆力首先就是记忆的敏捷性。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一是平时要加强锻炼,通过锻炼使自己的记忆敏捷起来;二是在记忆时要集中注意力;三是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以此来获得新的知识。也就说在旧有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去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这样记忆就会逐渐敏捷起来。

持久性。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住的事物所保持的时间的长短。仅有敏捷性还不能称之为良好的记忆。像前面讲的,记得快也忘得快,那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所以,良好的记忆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标准就是持久性。记忆的持久性,顾名思义,就是指记忆的事物能在头脑中保持长久的时间。它是记忆巩固程度的体现。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记忆的持久性取决于条件反射的牢固性。条件反射建立得越巩固,记忆就越持久;条件反射建立得越松散,记忆就越短暂。人们的记忆在持久性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有的人记忆十分长久,可以维持多年;而有的人却十分健忘,记不了多久就忘掉了。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也会有一定的提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记忆长久,但是仅仅持久仍然是不够的,如果不善于灵活运用也是枉然。既有持久性又有运用的灵活性,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记忆不长久,一般是功夫不深,复习记忆密度不够有关。要经常地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复习,使条件反射不断强化而得到巩固,这样就可以使记忆获得持久性。

正确性。记忆的正确性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的性质的保持。一个人的记忆,如果既有敏捷性,又具有持久性,但是不具备正确性,记得又快又牢固,可就是记错了。显然这样的记忆也毫无用处。完全可以说,“正确性”是良好记忆的最重要的特点。如果记忆总是不正确,那它只能对我们的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帮倒忙。正像开汽车时弄反了方向,开得越快,距离目的地越远。所以,记忆的正确性是保持人们获得正确知识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记忆总是非常正确,回答问题,处理事情总是那么信心十足,准确而全面,从不丢三落四或添枝加叶。而有的人的记忆不是错误百出,就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总是“大概”、“或许”、“差不多”等。这说明人们的记忆在正确性方面也是大不相同的。记忆的不正确,不准确与识记以及遗忘的选择性有很大关系。对同一件事情,人们识记的角度和识记后遗忘的角度都不完全相同。例如:几个人都看了某本书,看后即问他们记住了什么内容,他们的回答不可能是一样的。从生理上说,记忆的正确与否与条件反射有关。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准确、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好,反之,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不正确、不准确、不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差。因此,要想使自己的记忆具有最大限度的正确性,就要从条件反射建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上去努力。一般来说,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最初印象往往都是最深刻的。这和在白纸上画画看得最清楚是一个道理。心理学的研究证实,最初印象往往对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很大影响。要保证记忆的正确性,首先要进行认真、正确的识记。其次,必须勤于自我监督。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随时分清自己记忆中正确记忆和错误记忆、精确记忆和模糊记忆的内容。对于正确和精确记住的事物,要不断通过强化条件反射去巩固它;对错误记忆和模糊记忆的内容,要通过修正条件反射之后再去加强它。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记忆的正确性。

备用性。记忆的备用性是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记忆备用性,指的是能够迅速地从已识记的知识储备中提取当时所需用的信息的性能。记忆的备用性是决定记忆效能的主要因素,是判断记忆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准。记忆的备用性也是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系统性和广阔性的体现。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储备知识,并使之备而有用,备而能用。记忆如果没有备用性,它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正像一个仓库,尽管里面储满了货物,如果取货非常困难,那就起不到仓库应有的作用。人们的记忆好比是储存知识的“智慧仓库”,如果管理得当,进货、发货就会迅速、顺利。也就是说,当需要使用某种知识时能够很快提取应用,这样都有实际意义。就像学生进考场那样,记忆备用性好的学生,能够迅速、正确地从自己记忆的仓库中提取相应的知识,顺利答完试题。而备用性不好的学生常常会发懵或答非所问,影响考试成绩。现实中有些人,知道的事情并不少甚至可以称得上“渊博”。可是当需要回忆某些事物时,需要的总是想不起来。这就说明他们的记忆缺乏备用性,而另一些人,掌握的知识尽管少一些,但使用时总是得心应手,并在回忆时随时能够再现需要的东西。这就说明他们的记忆具有较好的备用性。备用性是良好记忆的品质中最重要的一种品质。记忆的备用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的结果。要想使自己的记忆具有良好的备用性,首先要使记忆具有正确性,系统性和持久性;还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锻炼自己回忆的技巧,并多运用已经记忆的知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样记忆也就具有较好的备用性了。特别要强调的是,从识记一开始就不要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因为记忆的备用性是在识记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记那些有意义的事物,并在识记当时就立刻建立起识记和同需要使用这些知识场合之间的联系。另外还要强调积累知识的系统性,因为记忆和系统性对形成记忆的备用性也是很重要的。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切事情和知识在他头脑里放得像在橱柜的抽屉里一样,只要他打开某个,就能准确地取出所需要的材料。”苏联军事家苏沃洛夫也曾说过:“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是这个仓库有许多隔断,因而应该尽快地把一切都放得井井有条。” 记忆的四种品质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为了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就必须建立丰富、系统、精确而巩固的条件反射,具备所有优秀的记忆品质。忽视记忆品质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所以检验一个人的记忆力的好坏,不能单看某一方面品质,而必须用四个方面的品质去全面的衡量。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快速提高记忆力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快速提高记忆力、怎么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记忆力、如何提高记忆效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55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