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公元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父亲明孝宗朱祐樘,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死后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
中文名: 朱厚照
别名: 明武宗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491年
逝世日期: 1521年
职业: 政治 皇帝
详细>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明朝开国名将,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与常遇春率军消灭张士诚。洪武元年,与常遇春攻入元大都,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洪武十七年病逝,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
主要成就:与常遇春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多次北伐元朝残余势力。
二、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出身贫苦,初为盗匪,后来投奔朱元璋,攻占集庆后,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至正二十年,在龙湾大破陈友谅军队。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七年,与徐达率军灭亡张士诚,被封为鄂国公。洪武元年,与徐达率军攻破元大都。洪武二年病卒军中,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
主要成就:与徐达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
三、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主要成就:南平倭寇,北御蒙古。
四、李如松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明朝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万历二十五年,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在与鞑靼骑兵的交战中阵亡。死后追赠少保、宁远伯,谥号为忠烈。
主要成就:平定宁夏叛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
五、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出身农家,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后率部归朱元璋,跟随常遇春四处征战。参与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洪武三年封为颍川侯。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
主要成就: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
六、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明朝著名将领、谋臣,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至正十二年,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病逝,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
主要成就:攻克大宁、高州,斩鲁王。
七、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进士,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正德十三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
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
八、于谦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跟随明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叛乱,平叛后,升任巡按江西。正统十一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后来率军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天顺元年明英宗复辟,受石亨等人诬告,被杀。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
九、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十岁时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被张献忠收做养子,跟随张献忠征战各地。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李定国率军八万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分土地;随后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逼得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收复广西;然后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阳大捷,杀死清军主帅敬谨亲王尼堪。公元1659年,李定国指挥磨盘山战役给予清军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公元1662年,吴三桂杀死了永历帝。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不久去世。
主要成就:杀死孔有德、尼堪,抗击清军。
十、卢象升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明末著名将领。天启二年进士,创立“天雄军”。崇祯六年,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死后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那位叫朱寿的明朝皇帝真实姓名是朱厚照。
朱寿,即明武宗朱厚照,在夜奔时给自己起的名字。在应州大捷中使用此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一天晚上,朱厚照骑马跑出了居庸关外,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起名朱寿。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汉族,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 即位后史书上出现两极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所以说他又是一个好的将领。
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不至于朝廷亡乱,如果有孝宗的制节谨度,则为明君。
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历史学家对此颇有分歧,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武宗只不过只是喜欢玩乐,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人。从其所指挥的应州大捷来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康陵。
当一个人遵循本心,不隐瞒不虚伪不逢迎不屈从,秉持独立和自主意识,不惧成为不入俗流的“局外人”。
没有什么戏码比“坐山观虎斗”更让人闲情逸致,没有什么自豪感比“站着说话不腰疼”更让人意气风发,没有什么镇静比“稳坐钓鱼台”更让人有的放矢。
所有的快乐、豁达、安全感等,均来自一个特别的人,那就是“局外人”。
提升境界的局外智慧。
时间绝对是最好的老师,不管你有多愚笨,它总是能让你的境界、心智在岁月的沉淀里得到提升。
你现在回头看小时候,原来一个阶段的成绩不好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时候你会畏惧,生怕受到父母、老师的责备。原来上课迟到十分钟、与老师顶嘴简直小儿科,因为它决定不了你的将来,但是在那个时候你诚惶诚恐,你畏惧来自家长的责骂,畏惧这样下去自己是不是会变成坏学生。
这一切将伴随着时间的洗礼变成过去,变得无足轻重。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它已经变成的过去。我们知道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但是经常停留在眼前的忧愁和痛苦中不能自拔,我们意识到如果放弃即将到手的蝇头小利,可能会换来别人的信任、尊敬,甚至是将来的人脉资源,但是我们选择了即将到手的利益。因为对于不太容易看到的无形价值,我们更倾向于让口袋有点东西来得实在。
《三国》中常出现这样一个词语,“见识”,比如:“此人见识远在我之上。”
我们通常认为见识就是见到的人、物,在革命年代,谁出过国就说明谁见识更多,谁见过更多稀奇玩意就说明谁见识更广。但实际上,“见识”并非单纯地指见到东西的多少、宽广,而是指见到东西的深度。
从看到一种东西到十种东西,甚至上百种东西,这只能算是“见识”的宽度,从一件东西看到其形成背后的规律,通过规律推算其将来的演变发展,这是“见识”的深度,然而见识的高低之分正缘于此。
所以诸葛亮百般维护孙刘联盟,因为他能看到只有孙刘联盟稳固,曹操才能束手无策,三国鼎立态势才能继续保持,自己才有时间和空间韬光养晦、厉兵秣马。这叫见识,一种从长远利益为出发点的战略思想。
人们所称某人的格局太小,实质上只是这个人所站的立场所决定,然而因为文化、性格、格局等差异,他们会选择属于他们认为合理的立场。
通常来说,越是让你感觉不适、失去、惋惜等的选择,常常是最科学的选择。这是因为能让你舒服、有获得感的选择正好迎合了你的贪欲。
以此为戒,去反思我们作出抉择所站立场的形成原因,这就需要我们把视角放到未来、局外观照事情本身,不以个人好恶、主观臆断得出的判断更接近客观需求。
一个善良的建议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常常被人们所排斥。因为建议意味着改变,然而改变对一个人来说是痛苦的。但如果此刻我们把视角放到未来,看到此刻的改变将造就未来生活、工作的大改观,我们还会计较这苦口良药吗!我们把视角放到除了这个缺点的其他方面,会发现除了这个缺点,其他方面优点很多,我们还会纠结这个缺点而郁郁寡欢吗!
如果有人问提升层次有没有最快的办法,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有!那就是具备局外智慧。
只有把看待事物的眼光放到局外,我们境界才能得到空前的提升。
常言道:“当官要学曾国藩,为商要做胡雪岩”。
胡雪岩可以担着被老板炒鱿鱼的风险,把刚收回来的500两纹银(钱庄的钱)借给当时落魄的王有龄,这是胡雪岩看到王有龄的过人之处,事实证明胡雪岩押对了宝,王有龄进京混出了点名堂,回来把钱还给了胡雪岩,并且大力支持胡雪岩经商,胡雪岩的官商生涯从此起步。
当时那么多钱庄都拒绝了落魄潦倒的王有龄,但唯独胡雪岩敢冒着倾家荡产甚至可能被钱庄老板报官的风险把钱给王有龄,这是思考所站角度的不同,也就是“见识”。当时的人们都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计算着钱庄的盈利亏损、个人利益得失,谁会去想到投资一个遥不可及、很大可能倾家荡产的“潜力股”,不是敢不敢去投资,是连想都没想过,这就是差异。胡雪岩敢这样做,事实证明他也做对了,因为他站的位置更远,而不是停留在眼前,这是置身局外看局内的智慧。但同时要有魄力,也就是押错宝的后果,没有人能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胡雪岩就有这种魄力。
牛人很多举动不为人所认同,甚至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他们与牛人思考所站位置不同罢了,牛人常常把位置放到几年后、甚至更长远来思考问题。
曾国藩虽说是为晚清服务,并且服务得鞠躬尽瘁,但依然不能磨灭他的功绩,不能磨灭他“半个圣人”的称号。当时对战太平天国的时候,很多人对曾国藩的战术不解,因为曾国藩很少主动出击,常常是“结硬寨,打呆仗”,也就是湘军每到一个地方,无论寒暑,立即挖壕沟,筑高垒,安营扎寨,等着敌人来攻。这种战法与其他将军相差甚远,甚至被人们认为是消极避战、偏安一隅的做法,这是因为他们置身局中,认为此刻的任务就是要想尽千万百计主动攻击太平军,杀他个万儿八千头颅,扬我军威。
曾国藩能够抽身局外,站在更高、更远的位置思考这一盘棋。“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呈一时之英雄,享一朝之豪气,从国家层面来思考,只有尽可能地减少军事成本,开源节流才能为后面可能到来的苦仗积累胜利基础。从湘军未来层面讲,只要保证不败,才能有赢的可能。
深沟高垒,等着敌人来攻,达到了《孙子兵法》中“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层次,敌人千里迢迢来攻,必然是人困马乏,我先到此地,占据有利地方,养精蓄锐,严阵以待,战局未开,高下立判。
把视角放到未来,放到更高位置,这是着眼大局、着眼长远,因为站的位置不同,思考作出的行为、抉择也常常让人望尘莫及。因为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也就变得不拘小节,不计个人得失荣辱,自然心胸豁达,胸怀万物。
境界、格局,至此油然而生。
操纵心理的局外智慧。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既面临着问题,又能抽身而出站在旁边冷静地思考问题,这就必须要求我们解决“当局”和“旁观”不同一但又必须唯一的矛盾。在面临着问题时,我们能不能冷静地思考,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事情的后果上!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心能否“未发之中”。
当一个人经常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长时间的磨砺会迫使他养成一种心态的“自我调剂”,不管事情的后果如何,他们首先会这样认为:一是事情如果能掌控,那么就完全没必要担心;二是事情如果不能掌控,那担心又有何意义。一旦把这种思维融入骨髓,他自然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事情后果上,而是如何解决问题上。实际上,能够抱着这样心态,往往能够扭转不利局面。对于初次遇到问题或者没什么经验的人,“不动心”的功夫就表现的更加明显了,不动的是你本应镇定自如的“心”,不静的是你对“心定”的用功。
所以,对于厚积薄发的人,遇到问题时,他们已经过了需要去除杂念的阶段,而是直接能够条件反射到镇定自若的心态上。而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必然需要不断去稳定自己急促的内心,甚至不断用上述“一、二”思维来催眠自己,时间一长,自然能够达到“不动心”境界。所以在这里当局者是你自己,但是旁观者其实也是自己,就是那颗不停地让你急促的心归于相对平衡的看不见的“心”,让心跳到局外约束局内,以此达到心如明镜、静如湖水的境界,映照万物,以不变应万变。
可能会有人认为以上的分析可以更简单,那就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会条件反射似开始紧张、茫然无措,那只是身体的生理反应,我们只要学会用意识来调节情绪,不断去暗示自己可以,这不就是意识对行动的支配调节吗?没必要弄得局内局外、分身术一般。如果这样认为的话!才是真正的误区,因为如果简单地认为只是意识对身体的支配和调节,那样我们下功夫往往会适得其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投篮的时候,当你告诉自己‘我一定投进,我一定要投进’时,基本上你不可能投进篮圈,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当你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投进’时,你的注意力不是在向外投篮上,而是在‘我’身上,记住,你要投的是篮球,而不是自己。”
回到上面的话题,假如我们面临着一场很重要的面试,面试之前我们不停地告诉自己“我不能紧张,不能紧张”,很明显,我们会更加紧张。所以,这里我们试图用意志来调节我们的行为,如果没有超于常人的意识控制力,那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但如果我们从心上去用功,让自己内心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接受即将来的紧张,紧张让我变得更谨慎和细致,感谢这种紧张,让我更有可能脱颖而出,但如果超出本应有的‘度’,我会失败的很惨。”这样以抽身出“局”的心来平衡置身局内的“心”,胜算更大。
按照“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理念,更应该把心出离身体,只身云空,再俯瞰芸芸众生,个中名利虚荣到头来不过是一堆黄土,为何让一叶障目,让那些虚幻的物质条件来阻挡自己,没有谁是谁的必须,也没有谁是永恒的尊贵,所有终将归于寂静。就应该拥有万物虚空的思想境界来对待这件事,让所有自己编织的障碍无所遁形,再以如实观照的手法做应该做的事情,其实就这么简单!
所有技术都是境界的过渡!佛家谈三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你在懵懂时,你会自然地看待周边事物,你的心灵未受过世间浸染,所以对你来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到了一定时候,随着环境的影响,你对周边事物充满了怀疑,你学会了思考,当然“疑问”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你会思考“一为什么是一?有可能不是一,二为什么是二?有可能不是二。”最后到了第三阶段,随着你思考能力的加强,阅历的丰富,你会恍然大悟,所有的思考、疑问徒增无益。你心如明镜,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为什么”,这就是天道,自然天成。对方法的依赖何尝不是如此,不管是以心制心、跳出局外看局内,都是修心的法门,种种技术都是下器,我们一心在技术上下功夫,岂不是永远停留在佛家第二阶段,看什么都不是什么,万物变心跟着变,所以急求各种解决问题的器具。而只有真正从技术中解放出来,从心上下功夫,让心“不动”,才能以明镜之心应万物,无往而不利。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政治游戏中体现得更为深刻。
古时候,但凡一个山头推翻另一个山头后,都会首先从思想上进行洗脑,告诉他的子民,前一个山头是如何地败坏、欺诈,然后再树立自己山头的先进典型,释放自己的执政理念,以便于不让麾下的子民生异心,更加巩固自己的政权。
司马懿深知政治游戏的门道,在他未看清局势之前,他不惜装病骗过曹操,为的就是不提前表明政治态度,他深得《孙子兵法》要领,知道先胜后战的道理。虽然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天下三分,明眼人看来曹操大败势力削减,刘备、孙权才是潜力股,但是司马懿知道曹操势力仍在,只需要韬光养晦几年必然兵强马壮,孙刘两家必然生出裂痕,那时就是曹操率百万之师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在司马懿看来,曹操不仅未败,正是等待成功的开始,这是具备优势的,不过对司马懿来说最具备优势的是他具备扭转局势的能力,此刻的曹操更需要他,所以赤壁大战后他站了出来。
不过司马懿真是老练坚韧,装病骗曹操的时候可能连自己都相信自己病了,这也算是欺骗伪装技术的最高境界。有天晚上,他发觉门外有丫鬟在监视他,不过好在他一直摆出一副嘴歪眼斜中风的样子,才骗过了曹操。
司马懿在军阀混乱之时选择跳出局外,能静观其变,更能在自己身价达到顶峰的时候选择将自己抛出,着实是一步妙棋。
当一个群体内部势力开始分裂时,有一种人是最吃香又最吃瘪的,那就是中间者。因为当两股势力在进行博弈时,中间者常常会成为他们希望争取的一方,这时,中间者就会享受到更多选择权,但一旦两股势力任何一方胜利或者和好,中间者就开始要被排挤了。
所以说,“选择”是一种风险,他意味着你开始站位置了,你的结果好坏取决于站的位置好坏。而居中,“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这样同样面临着风险。像司马懿这种牛人当然会把风险降到最低,通过装病减少自己的存在感,把自己彻底抽身出去,真正做到跳出局外。相比,同时期的徐庶,就有点惋惜了,虽然选择了刘备,但可惜的是刚打出点名气就被曹操以母要挟进了曹营,最后落得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可惜了满腹经纶才学。
关于局外的智慧,还有心学圣人王阳明先生的故事。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死的时候,年仅31岁,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古代皇位继承有两个方案,一个是“父死子及”,就是父亲死了,儿子“接班”;另一个就是“兄终弟及”,就是如果没有儿子,可以让他弟弟来继承。这两个方案都没有可能的话,只能到藩王皇族里寻找了。
内阁首辅杨廷和与皇太后最后决定,选择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继位,朱厚熜也就是正德皇帝的堂弟。
朱厚熜继承皇位,成了嘉靖皇帝。
杨廷和等大臣们认为,嘉靖是继承了正德皇帝的皇位,那就应该认正德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亲。这就相当于,把嘉靖过继给了明孝宗朱祐樘当儿子,以后叫自己的父母不能叫爹妈了,只能叫叔叔和叔母!
嘉靖皇帝不但不干,还要给自己已经去世的藩王父亲追加皇帝称号,尊自己尚在人世的母亲为太后。
围绕这个问题,嘉靖皇帝与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进行了不屈不挠无休无止的斗争,史称“大礼议”。
在当时,这是个有关“政治正确”的事情,不好表态,容易两头不讨好,要么得罪皇帝,要么得罪权臣。
事情的最终结果是嘉靖取得了胜利,但是嘉靖也不完全是胡来,他也有一些正当的理由,其中之一是如果他算是明孝宗的继子,那么他的生父兴献王将无后。
争议的双方都有礼法上的依据,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难题,甚至到了今天,谁是谁非,仍然还有争议。
王阳明的学生相应地分成支持杨廷和与支持嘉靖两派,但是王阳明没有直接参与这件事,甚至也没有明确的态度。
学生询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时,王阳明不回答。
处两难乱局,要跳出事外。
正德皇帝时,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建立了不世之功,并没有得到赏赐,而嘉靖刚即位不久,就封王阳明为“新建伯”,很显然小皇帝想拉拢王阳明。
当时把持朝政的首辅杨廷和,与王阳明关系不好,虽然封了新建伯,但是杨廷和借口正德刚去世,因此不宜进行赏赐,不让王阳明入朝受封。
如果是别人,很可能立即支持皇帝,趁机打击自己的对头,或者认为小皇帝根基未稳,支持杨廷和,趁机讨好、修复关系。
处在乱局之中,王阳明却选择了跳出事外,做个旁观者。
如果认为王阳明采取的是谁也不得罪的“和事佬”态度,那可就大大误解了他!
王阳明之所以是圣人,并不完全是他深刻的“心学”思想,也不完全是他的德行,更不是他每次都打胜仗的军事才能,而是他永远比同时代人看得深远!
王阳明对于“大礼议”是有态度的,并且后来的历史证明了他的正确。
他在嘉靖三年的一首诗中说,“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表达了他对“大礼议”之争会带来危害的忧虑。
世间的争斗往往是利益之争、意气之争,否则完全可以通过讲道理来沟通、来解决,大家都持公平之心,无私心,则没有什么可争的。
嘉靖皇帝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有政治权斗的天赋,作为毫无根基的藩王之子来做皇帝,他需要拉一部分人来打击把持朝政的旧内阁,而杨廷和需要维护把持朝政的旧力量。
这些想法当事人不会说出来,而王阳明清楚地看到了双方都有不易觉察的私心,正所谓看透不说透。
他敏锐的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参与他们,而是看透他们的本心、欲望,找到动机则一目了然。
这种无解的纷争,参与的人越多,越会留下无穷后患。
嘉靖最初是出于不要让生父失去“父亲”这个名分的孝心,慢慢演变成私心,想让生父以“皇帝”的身份入太庙,虽然取得了胜利,仍然是徒劳。
到他的儿子隆庆皇帝继位后,还是废掉了兴献王的“皇帝”身份,把他的牌位移出太庙。
由于“大礼议”之争,造成群臣分裂,延续为后来党争的风暴,两派互相攻击,不顾国家利益,最终造成了明朝的灭亡。
王阳明能够跳出局外看问题,这是大智慧。
在生活中,我们同样会遇到一些面临抉择的问题,比如女朋友对你说:“我和你母亲同时落在水中,你先救谁?”
其实,这种问题本身就有问题,问题错,答即错。一些男士就陷入了问题的陷阱中,但如果我们跳出局外看问题,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就会见到另一扇窗。比如我们可以思考女生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居心何在!人为何要致良知,只是因为人丢了良知而一味追逐私欲。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心。
如何看人?有人提出多读书,这其实是向外求理,如果心体不明,又如何能在这个满是乱局的世界里看到问题的本质呢?
处乱局之中,别忙着参与纷争,要跳出事外,先做旁观者。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一共历时276年,有十六位皇帝,明朝的每个皇帝都非常不一般,比如朱元璋从一个穷要饭的,直接成为皇帝,朱棣考造反都能称帝,还有喜欢做木匠的朱由校,三十年不上朝的朱厚熜等等,其中最奇葩的一位,或许还应该是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接替了父亲明孝宗朱祐樘班,14岁便登基做了皇帝,历史上对朱厚照的评价分成两派,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两面都显得非常极端,所以我们只能说朱厚照是明朝最奇葩的皇帝。
说朱厚照正面的评价,他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还平定了化王、宁王之乱,打败蒙古小王子,在应州一战中跟将士们同吃同住,还亲手斩杀一人,可见他的魄力和作为皇帝的气派;但负面的评价对朱厚照来说,他荒*无道好酒贪杯,整日沉溺于女色,还有各种怪诞无耻行为,是个典型的昏君。
朱厚照小时候被刘瑾这个太监带坏了,所以长大后登基,做出的事情是在令人难以接受,比如他为了享乐,在北京西苑建造了豹房,所谓豹房就是娱乐休闲场所,但只能专供朱厚照一人使用的,在豹房里朱厚照让宦官扮做老板,宫女扮做美妇,在里面一起做生意玩耍,是在是荒唐得紧。
朱厚照除了在宫内乱搞一气之外,他还经常跑到宫外拈花惹草,有时候直接跑到民间强抢民女,作为一国之君作出这种事情,是在是令人感到羞耻,但朱厚照却做得不亦乐乎,在电视剧《绝色双娇》里面,就说到他去逛妓院,这也是有历史根据的。
除了这些荒唐事之外,朱厚照还做过一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那就是喜欢收干儿子,朱厚照一生阅女无数,但一直到三十岁都没有生过孩子,他宫中的嫔妃也不少,但不知为何就是生不出来,所以当他见到钱宁、江彬等人英勇有趣,便索性收他们做了干儿子。
在朱厚照看来,或许收干儿子也是会上瘾的,这下不得了,他一连收了很多干儿子,据野史记载应该有超过一百位干儿子,豹房里面的有才之士几乎都被他收为干儿子了,他还给这些姓改姓朱,拥有一百多位干儿子,却没有一个是自己亲生的,你说奇葩不?
小编觉得,明朝在朱厚照的治理下,并没有衰退灭亡,当时朝廷还有不少贤才,由此可见他还是个值得后人点赞的皇帝。对于朱厚照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小编会一一去看您的留言哦。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乃是先生在人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先生将此生的精力都放在做圣贤之事上,虽然先生非常的孝顺,但他却很少沾染红尘,几乎与世俗完全断隔,随着先生的年龄越来越大,先生对世俗的看待也越来越透澈。
相较于那个打坐打了三年的老和尚,阳明还是比较有理性的,在阳明五十多岁的时候,主动回到了瑞云楼,看了看自己出生的地方,不禁痛哭流涕。因为杨明的母亲在阳明1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而阳明的祖母在临近去世的时候,武宗正好让阳明去平定宁王之乱,阳明便没有见到祖母最后一面。母生不及养,祖母死不及殓也。乃是先生最后悔的事,从这时候开始先生便决定要归隐了,在家指导亲朋好友,帮助他们参悟自己的大道,给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在这期间先生也收了不少学生,像钱德洪这一类比较清醒的人也不少,可以把自己的大道传下去,先生当然很高兴了。在先生了十一岁的时候遍是励志要成为圣贤,而当我们在十一岁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哪里疯跑瞎玩,整天沉迷在游戏世界之中,就知道吃喝傻乐。而阳明先生那么小却能有那样的觉悟和志向,这种志向是连孔子都没有的。这就像儒家的君子儒和小人儒一样,阳明先生并不像只为了做官牟利而做官,他希望做一个君子,做一个圣贤,很多人都是没有这样的志向的,阳明先生却有,当作圣贤的种子在阳明11岁的时候在他心中埋下的那一刻起。这个人这辈子就注定了不平凡,先生的一生确实过得很坎坷,遭遇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就像唐三藏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的那些磨难一样。虽没有妖魔鬼怪,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也不是什么圣人转世。但先生明确自己的道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朝哪个方向进发,这就如先生所说的磨镜,心即里,知行合一一样。阳明先生,便是要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那么什么才是知行合一呢?当镜子上有污点,你必须痛刮磨一番,尽去驳蚀。我认为人心也是一样的,你需要先发现污点在什么地方,才可以将污点给一点一点地擦拭打磨尽去。可是发现这个污点很容易,但是想要将污点打磨掉,这无疑是非常难的。先生却能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凭借着那一颗要做圣贤的心,凭借着自己经过的百死千难的磨练……先生凭借着自己各种的人生经历,向着做圣贤的方向一步一步的逼近,当阳明先生能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的话的时候,这个人就已经是一个圣贤了。
先生的一生经历过各种磨难,在这期间他悟过很多东西,佛家道家这些也都染指过,而唯独先生没有放下的,便是先生那做圣贤的志向,这个志向丢的话,阳明也就不能被称之为圣贤了,只能叫了一个运气好的有学问的老人罢了。
易怒,只因心易动,心不稳。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交流还是共事,一旦别人驳了自己的面子,心会有所不畅。轻则心情不爽,重责暴跳如雷。
于是才有甜言蜜语之害,忠言逆耳之说。
仔细思来,不是话语难听,不是事情难办,而是自己心中不畅导致。心有不畅之感,说明心必有所动。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句话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无喜无悲心之体,有喜有悲意之动。
古代战场,阵前骂阵,就是为了激怒对方,从而落入自己圈套之中。
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暗度陈仓、瞒天过海等等,皆是此计。欺骗敌人,从而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
如果敌人不被所造假象所动,所有的计谋也将失去作用。
古之圣贤,四圣之一——王阳明先生,他的一生功勋卓著,用兵入神,善于用奇兵,善于以少胜多。围剿赣南匪乱,平定宁王之乱,降服卢苏叛乱,袭剿断藤崖叛军。在这几次战役之中,都能看到王阳明先生对人心的把握真是高深莫测,把敌军玩弄于鼓掌之中。只要自己采取的措施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敌人心有所动,就会形成破绽,然后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晚清名臣曾国藩,“四大中兴”大臣之首。在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之中,严格遵循自己的作战计划,不被事态所左右。苦练兵,扎硬寨,打死仗,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就能感受到他“心有定见、自为主持”的力量。
不管事态多么紧急,自己一定要立得住根本,定得住,做到事急心不急。
王阳明先生是让敌人心动,而曾国藩是做到自己心不动,最后都为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此可见,心动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心不动又是多么的不容易。
世间骗术,都是建立在人的贪欲之上。一个人如果爱占小便宜,想走人生捷径,受骗的几率就会增大。因为他的心,容易受到这些骗局的引诱。
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受到领导的批评,同事的质疑,客户的责难。如果自己的心态调整不好,就容易因小失大,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为这样的挫折,容易让自己心乱,自乱阵脚,从而情绪失控,引起更大的麻烦。
心乱了,我们往往会跳过事情本身,而陷入自我营造的情绪之中。这个时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宣泄情绪。
事情没有得到解决,情绪宣泄的过程是否伤了他人也说不好,真是百害而无一利。
家庭生活中,特别容易因为一句话而引起家庭矛盾。
“你说你每天除了吃饭,就往沙发一躺,就不能干点正事儿?”
“你就不能帮我看会儿孩子,就知道玩手机。”
“让开,连个地都扫不干净,你说你能干个啥?”
“你就不能把你吃剩的东西扔垃圾桶吗?你看看你弄的屋子还能站人吗,就跟猪圈一样!”
“你怎么不去下楼买东西?凭什么让我去买?”
“我每天上班挣钱,回来还得做饭,收拾家,你心疼过我一回吗?”
“你说家里的事儿你做过几回,孩子你领过几回?”
……
心情好时这都不是事儿,心情不好时这些都是引起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每天唠叨这些事儿,有意思吗?”
“你不容易,我就容易?我每天起早贪黑的……”
“你嫌我这嫌我那,有本事你找个好的啊!”
“我就不,你能把我怎么样?”
……
女人的一句唠叨,自己却当了真。
真的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本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来吵去就开始胡搅蛮缠,最后成为情感之争,意气之争。
“我就咽不下这口气!”
一句话,伤害了彼此的感情,甚至引起家庭的破裂。
愈是亲近之人,愈会引起心有所动。因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自己就会不加收敛,特别随意。
不愿受一点委屈,不愿受一点管教,只想做任性的自己。
这其实也是违背本心,太过自私的表现。
时时省己体察,一刻不能松懈。
心动了,有时不见得就是好事儿。好人之间还无所谓,坏人之间就是破绽。
敌人会根据你的心动、喜好给你设局,从而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
因此就需要把握自己,自为主持。尽量做到心态平和,不动如山。
因为心有所动易受其害!
以上就是关于正德皇帝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正德皇帝是谁、明朝末期名将、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那位叫朱寿的明朝皇帝真实姓名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