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英语怎么说

红嘴鸥英语怎么说,第1张

black-headed gull

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Black-headed gull

生境:江河、湖泊、水库、海湾。

食物:鱼、虾、昆虫、水生植物、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

体型:体型大小似鸽,全长38厘米。体重250~300克。

习性:在东北、新疆为夏侯鸟,其它地区系冬侯鸟。结群活动,在空中或水上飞翔觅食。活动时常发出喧闹单调的“哈、哈、哈”叫声。红嘴鸥越冬期间体羽以白色为主,眼后有黑斑,两翅和背部灰色。嘴红脚红。繁殖期成鸟头部变为咖啡色,有白色眼圈。亚成鸟翅膀覆羽褐色,尾巴端部有黑斑。

红嘴鸥是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最常见的鸥类。在昆明、青岛等城市,红嘴鸥常进入城区的公园水体和河流地段觅食,受到人们的保护和投食招引。昆明自1985年秋季以来,每年冬天都有上万只红嘴鸥在市区内的翠湖公园,盘龙江等地觅食活动,形成昆明的特色风景。

分类:鸟纲鸥形目鸥科。

分布:云南各地。中国除西部外其余地区。

保护:未列入保护动物名单。(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1 作文

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坐上飞机,又一次到昆明去看望既可爱又漂亮的红嘴鸥。我已经是第三次到这里来看望红嘴鸥了。

我一直都记得红嘴鸥漂亮的样子:在雪白的身体上,红嘴鸥有着黑溜溜的眼睛、红红的嘴、大大的翅膀和粉红色的小爪子,一副乘巧样。

一进公园,我们就看到了一副热闹的景象:在长满了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间,游客们有的在观赏红嘴鸥,有的在拍照留念,而小贩们则在兜售鸟食与各种小玩艺儿。当然,最热闹的还是红嘴鸥了。

放眼广阔的湖面,哇!湖面上的红嘴鸥静止不动,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我们来到了被白茫茫的雪覆盖着的草原呢。

在蓝蓝的天空上飞翔着的红嘴鸥,拍打着它们洁白的翅膀,与蓝天上的白云浑然一体。看那里,

2 作文可爱的红嘴鸥100个字

在昆明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滇池。站在滇池边上,放眼望去,青青的山下浩瀚一池碧水,在微风下泛着清波,碧波荡漾,让人陶醉。正当我们在欣赏滇池美丽的景色的时候,突然一群白色的鸟像战斗机一样,俯冲着一下飞到我们身边,又马上飞到空中盘旋着,甚至有个调皮鬼在妈妈的衣服上扔了一颗“炸弹”,这情景让我们大吃一惊。

仔细看,原来是海鸥。一个路人拿着小块的面包往天上扔,只见大群的海鸥灵巧地在空中接吃面包,壮观的景象让我们目瞪口呆。原来这就是滇池有名的红嘴鸥,它们来自贝加尔湖,在这里越冬已经历了26年。红色的嘴、红色的脚,白色的羽毛,矫健的身姿,仿佛停驻人间的精灵。特别是成千上万红嘴鸥一起展翅飞翔时,只见银翅纷飞,如同漫天白雪飘扬。

我催着妈妈快去买面包,我也要喂这些可爱的红嘴鸥。拿到面包,我迫不及待地掰下一块,拿在手里,等红嘴鸥来吃。可是它们一次次地飞到我身边,却一转身又飞走了,急的我又叹气又跺脚。正当我灰心的时候,忽然一只红嘴鸥从我的背后飞快地把面包叼走了,还回头得意地看我。哈哈,他们真是太聪明太可爱了。我继续掰下面包,拿在手上,慢慢的,红嘴鸥越来越信任我了,只要我一拿出来,就呼地飞过来叼走了。有时候我也故意刁难它们一下,把小块的面包扔出去。没想到,红嘴鸥居然能在空中娴熟地接住,一口一块,眼睛和嘴巴的配合令人惊讶又赞叹。面包买了一包又一包,爸爸在旁边一直捕捉着镜头,想留下这美丽又难得的瞬间。

我们喂着,拍着,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相机的电也用完了。愉悦在心头激荡,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和这么多飞禽紧密相触。虽然我们和红嘴鸥语言不通,但是我们彼此的友好,信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我们要离开了,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红嘴鸥。如果有机会再来昆明,一定会再来滇池,再来看望我美丽的精灵。

3 快开学了,作文还没有完成,那位好心人帮帮忙,写一篇赞美红嘴鸥的

1 大观公园的精灵――红嘴鸥

春回大地,如果去昆明旅游,千万别忘了一处――大观公园。它没有石林天外天的奇秀,也没有玉龙雪山的神气。但它有古城的淳朴厚重,更有一般古城所没有的活力。春天的大观公园因为有了它们―― 一群可爱的红嘴鸥而活力四射。

红嘴鸥的春天离不开春城,春城的春天少不了红嘴鸥。每年初春,这群可爱的精灵都会到大观园做客。要是哪年精灵们迟到了,春城人会像母亲期盼孩子回家一样企盼它们的到来。只要它们做客大观园,古老的大观园便有了活力,春城也活跃了,人们奔相传递这一喜讯,偕老提幼纷至沓来,拜访久违的老朋友。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早早来到大观公园。首先听到的便是混乱的鸟鸣声,这是一支差劲的交响乐团,忙活了半天也没奏出一支象样的迎宾乐曲。进入公园,翠柏掩映,白色的大理石路面,浅墨色的古朴建筑诉说着它的历史,描绘着它的肃穆。但它没有因此而显得老态龙钟,柔和的阳关中,大红的灯笼下,人们的笑语应和着精灵们的欢声,怒放的三色堇和郁金香,透射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更把一个大观园装点得美丽动人。

2 白衣仙子——红嘴鸥

在春城昆明西郊的草海大坝上,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群群的鸥在与人们嬉戏、玩闹。走近一看,红嘴、红脚的红嘴鸥正自由地飞翔与蓝天之上。有如一片片薄纱般的身躯,竟是如此洁白的。红嘴鸥极其可爱,拥有一身洁白的羽毛,有时飞翔在蓝天之上,有时静浮于碧水之巅,缓缓游动,泛起一阵阵水波,细细微微的,如同身上水波片片的羽毛。飞翔于蓝天之上的,眼睛如宝石般晶光闪闪,在探视中,发现一团可口的小面包,便会扑翅奔向它,并在一瞬间将其吞咽;从空中忽然扑向水面,溅起几滴如玉般晶澈的水滴,身躯优美地平立在水纹之上,静静的,忽而又扑腾着翅膀拍打着水儿嬉戏。红嘴鸥是长途迁徙的动物,冬日则多飞移到了春城——昆明。当冬日来临时,红嘴鸥也来了,作为昆明人的骄傲的它,在水面上悠游自在,对来往的行人与船只毫不畏惧,而是如同失散多年的朋友忽而相见一般亲切。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成千上万的红嘴鸥便会飞临昆明,给昆明人带来欢声笑语。红嘴鸥,顾名思义,嘴为红色,扁而尖,则喙的前端有一块黑宝石般的印迹,在赤红色的喙中独放异彩,脚也为红色,仿佛是为了对称嘴的红。老天给予它的还不仅这些,还为了给它遮阳,佩戴了一顶黑褐色延伸到顶后的帽子,十分漂亮。当然,红嘴鸥素有“白衣仙子”之称,也不是子虚乌有的,它拥有令人妒忌的双飞羽,在白瑕中略带一些在翼尖的黑色斑点,不仅没有影响美观,反而使得它更加地传神。引人注目的它,身体大部分为白色。展翅高飞,翩翩犹如“白衣仙子”。红嘴鸥如今的分布地域十分广阔,繁殖在中国西北部天山西部地区及中国东北的湿地,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地。红嘴鸥在东北、新疆为夏候鸟,而在其他地区为冬候鸟。昆明人对红嘴鸥的热恋毋庸置疑,又为它取了多个好听又切合实际的名字,如:钓鱼郎、小康满。它们总是一群一群活动,在空中或水上觅食,又因为它形似鸽子,又俗称“水鸽子”,又因为红嘴鸥给人带来的欢乐,玩耍时常发出“哈、哈、哈”的叫声,又亲切地称它为“笑鸥”。如仙子一般的它,给昆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关于描写红嘴鸥吃食时的作文1000字

那一次我把鱼干放进小盘子里,刚要享用时,突然,小花猫“嗖”地一声蹿了出来,一下子跳到了我的腿上,用它的身子来回地蹭着我的肚子,还不时地发出“喵喵”的声音,好像在说:“求求你,别吃光,我也想吃,也给我一块尝尝吧!”我根本不理它,它一看,我没中计,于是,便使出第二计,用瞪大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不停地大声地“喵喵”地叫着,好像在说:“求求你了,求求你了,求求你了……你不给我,我就一直叫下去,看你嫌不嫌吵得慌。”

我实在是受不了它的叫声了,只好把鱼干递给了它,它这才停止了它的“歌唱”,沾沾自喜地把鱼干叼走了,叼到了墙角,看了看四周,觉得安全了才放下。它用舌头舔了舔鱼干,好像在说:“啊!宝贝儿,我终于得到你了!”过了一分钟,它就忍不住了,用它的小爪子抓住鱼干的一头儿,用嘴咬住另一头儿,使劲儿一撕,鱼干断了。

它便得意洋洋地吃起来,“喵喵”地叫了两声,好像再说:“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5 用象征的写法描写红嘴鸥

十一月的翠湖,在红土地的怀里, 包容了山水的清宁, 蕴育着天地的胸襟。

红嘴鸥——这些远道而来的精灵,在这里栖息,孕育着新的生命。它们时而展翅,时而飞翔,偶尔,流线型的翅尖掠过平静的湖面,在群山间舞动轻盈的美。

那一张张红似火的小嘴,不时唠叨着她们自己的语言,在私语这里的土地肥沃,在欢呼这里的人民可亲! 那一身白色的羽翼,聚集着浩渺万物的灵性。让我看到西伯利亚的历程,不,她们更是尧、舜、禹的化身! 那一双双小小的眼睛,告诉我圆的理念的:友谊和团结。

看红嘴鸥滑翔的圆弧,看红嘴鸥传递着友谊,憧憬着和平!(别抄…我用了…(^__^) 嘻嘻)。

6 昆明老友——红嘴鸥作文

冬天又来了,红嘴鸥们又光临昆明了。

护国河畔,滇池,翠湖……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红嘴鸥分为两种,一种是白色的身子,灰色的翅膀,红嘴,红脚;一种是白色的身子,灰色的翅膀,黄嘴,黄脚,翅膀中间还夹着一些棕色。

它们吃食的时候可有趣了,但争夺食物之时,它们可是不顾友情的。你把鸥粮往空中一抛,刹那间,红嘴鸥们像一样俯冲过去,然后准确的把一颗食物衔在嘴里。

它叼食的准确度,就像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过的一样。它们也很愿意为人类当模特。

当喜欢摄影的游客向它们举起相机时,它们总爱摆点造型,而且善解人意,知道游客要照相了。这时,你看它,它把眼睛一咪,嘴一张,翅膀微抬,欲做展翅飞翔样,听见“咔嚓”的声音后,知道照好了,又换了一个“金鸡独立”的动作,又听见“咔嚓”的声音后,知道照好了,更得意了,竟把双 叉,翅膀微微抬起,侧过身子,昂首挺胸,睁着一对黑黑的大眼睛望着游客们,仿佛在说:“看呀,我多美,我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看的模特?”可爱的红嘴鸥们吃饱了,它们有的飞翔在蓝天上,有的静浮于碧水之巅,有的站在大堤上,还有的仍不甘寂寞,继续与游人玩耍。

这场景真是:人鸥相聚,人鸥相戏。人在笑,鸥在叫,欢乐的游人们与千万只红嘴鸥和睦相处,这就是春城特有的一道风景线,而红嘴鸥们也仿佛在感谢热情,好客而又善良的春城人民。

昆明人民的老朋友——红嘴鸥,希望你们在这里吃好,住好,用最强壮的身体飞回你们的老家繁衍后代,来年再带着你们的宝宝到昆明过冬。昆明永远是你们的第二故乡。

7 写鸟的作文

红嘴鸥

每当冬季到来,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向南迁徙,经过千山万水来到昆明。它们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地飞来,就像是聪明的人类,知道昆明四季如春,每到冬季就飞往昆明,享受和煦的阳光,沐浴温暖的轻风。 昨日,我来到昆明的观鸥大道。在这里,有着数不尽的红嘴鸥。有的在天空自由飞翔,有的站在滇池湖畔的路地上,有的浮在滇池湖水上,还有的在争抢着游客手中的食物。我也买了几袋鸥食,这些鸥食是鸟类研究者针对红嘴鸥的生活习性配制的食物。我把鸥食抛向空中,红嘴鸥灵敏地一跃,飞快地冲刺,转眼间,鸥食就被红嘴鸥吞了下去。

正午时分,前来观看红嘴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投食。一粒、二粒……一袋、二袋……每一位昆明人都对红嘴鸥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的每一次投食都是向红嘴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可能是红嘴鸥被人们的这种行为打动的缘故吧,一群群红嘴鸥飞起扇动着翅膀,嘴里不停地鸣叫着,那声音犹如一支悠扬婉转的歌曲。轻风也来做伴,群鸥舞空,让我看了之后心旷神怡,可谓美不胜收。

这时,一只红嘴鸥飞到我面前,我这才看清楚了红嘴鸥的真面目:一个小小的脑袋,但里面充满了智慧;一双黑眼睛,炯炯有神;一身雪白色的羽毛像是一件貂皮大衣,看起来十分暖和。最特别的还是它那红红的嘴,令人过目不忘。其实,红嘴鸥顾名思义:红色的嘴的海鸥。

看着看着这一只只红嘴鸥,我不由得想起了昆明人。是昆明人的爱留住了这一只只可爱的红嘴鸥,是昆明人的爱哺育了它们,感动了它们,也让它们为昆明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一份微不足道,却又是永恒的和谐之爱。

爱动物,爱家人,爱老师,爱大自然中的一切是每个人的责任,就让我们去保护大自然,保持大自然原有的那份安静、祥和之美吧!

只要人人心中充满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8 四年级春到鼋头渚的作文主要描写红嘴鸥

千万块耀眼的光斑闪烁着,极小极小,车子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船缓缓地行驶着?多么神气活现。一下车,阳光洒射到湖面,扩至水天交接处,我们直奔码头,我们整装出发,故有“太湖第一名胜”的美称,太湖美景一览无余!不知不觉船已靠岸,微凉的风送来春天的芳香气息。

烟波浩渺的太湖一望无际,微波泛起,波光粼粼,目的地——鼋头渚公园,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热烈一片,毕竟在鼋头” 的名句,一圈一圈:鼋头渚究竟是怎样美丽的一个地方呢。瞧。

站在船上。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令人心旷神怡,湖心有座小岛 上午九点。

鼋头渚? 40多分钟的路程,莫非是那昂起的鼋头,准备乘船去太湖仙岛。当代大诗人郭沫若也为其作出“太湖绝佳出,船下的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像千万条银色小鱼儿跳动着。

远处的群山在迷蒙的云雾中若隐若现。这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上了岸 ,也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金黄一色。

习惯。经查询红嘴鸥的相关资料得知,红嘴鸥吃面包是因为红嘴鸥的习惯所至。红嘴鸥(学名:Larusridibundus):是鸥科、鸥属鸟类。俗称“水鸽子”,体形和毛色都与鸽子相似,体长37-43厘米,翼展94-105厘米。

十一月的翠湖,在红土地的怀里, 包容了山水的清宁, 蕴育着天地的胸襟。

红嘴鸥——这些远道而来的精灵,在这里栖息,孕育着新的生命。它们时而展翅,时而飞翔,偶尔,流线型的翅尖掠过平静的湖面,在群山间舞动轻盈的美。

那一张张红似火的小嘴,不时唠叨着她们自己的语言,在私语这里的土地肥沃,在欢呼这里的人民可亲!

那一身白色的羽翼,聚集着浩渺万物的灵性。让我看到西伯利亚的历程,不,她们更是尧、舜、禹的化身!

那一双双小小的眼睛,告诉我圆的理念的:友谊和团结。看红嘴鸥滑翔的圆弧,看红嘴鸥传递着友谊,憧憬着和平!(别抄…我用了…(^__^) 嘻嘻)

昆明自1985年秋季以来,每年冬天都有上万只红嘴鸥在市区内的翠湖公园,盘龙江等地觅食活动,形成昆明的特色风景

昆明的海鸥叫做红嘴鸥,来自北西伯利亚,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整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之后再集体返回。红嘴鸥虽然不是昆明的,但却是昆明的骄傲!

因为前天,海鸥第21次飞进昆明城区,联想到去年围绕海鸥引发的种种担心,今年这样的疑问应该还会存在——

前天,海鸥第21次飞临昆明城区,翠湖附近的市民第一时间惊喜地报告了这一发现,虽然这些小精灵并没有落下湖面,但人们可以期待,持续了20年的人鸥同乐的城市美景,今年又将如约而至。

翠湖、大观楼、盘龙江、滇池等有开阔水域和丰富饵食的公园或风景区,本就是鸥鸟喜爱的聚集之地,20年来,海鸥飞入春城闹市从未爽约,与市民嬉戏同乐结下老友深情,构筑了一幅秀美和谐的城市风景。随着去年海鸥进城遇到的生存难关,随着今年海鸥再次如约而至,如何将本是寻常的自然现象,升华成为昆明特殊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已成为政府和市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好这一被称为独特的“城市园林景观”?如何将“冬季到昆明看海鸥”打造成文化旅游资源?让外来游客因海鸥而加深春城印象……

与在野外栖息的候鸟不同,当海鸥持续21年飞入城区后,对市民而言,就不再是简单的候鸟迁徙的自然现象,必然融入更深厚的人文情感。对政府而言,拥有“红嘴鸥之乡”的称号,“海鸥在城”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科普问题,而具有了强烈的公共事务的痕迹。

因此,去年当“海鸥挨饿”的声音出现时,人们甚至担心海鸥明年还会不会来时,省长致信市长的关心和叮嘱,市长亲临翠湖喂鸥的榜样,企业拿出巨款捐赠给海鸥,更多市民不顾禽流感危险与海鸥亲近,有识之士呼吁立法保护海鸥……

翻开去年的报道可以看到,盘龙江上空海鸥减少、翠湖上空海鸥觅食从往常下午2时延时至下午5时、滇池发现饿死幼鸥、昆明海鸥飞往大理……所有爱鸥市民不得不问:去年曾经发生过“海鸥挨饿”的现象,今年是否会重演?

我们思考,海鸥为什么会“挨饿”? 我们还会思考,面对已经持续了21年的“海鸥在城”这一公共事务,有关部门的管理意识是否到位?长期以来事实上承担着“海鸥代言人”的鸟协,作为一个成员年龄偏大、组成单一的民间团体,能否胜任“权威声音”的重任?

去年,禽流感横行被视为海鸥挨饿的重要原因,但飞临昆明的海鸥是否携带禽流感?长久没有权威声音。传染给人的危险几率究竟多大?没有权威声音。当市民产生担扰导致喂鸥人数减少时,鸥粮又在哪里?号召市民投喂的组织者在哪里?一方面,鸟协称只有专业配方的鸥粮才能保证海鸥的营养,另一方面,更多市民只能买一元钱一袋的面包投喂海鸥,这些专业配方的鸥粮为何不能及时生产?是经费问题吗?仅查阅报道就可以看出,去年企业捐赠的海鸥款项数目不菲,是销售或提供渠道不畅吗?许多包括企业在内的志愿者单位有热情,但缺乏有效组织…… (张明 赵梅圭 曾沛云 左学佳 李荣)

红嘴鸥"先遣队"探翠湖 三四天后大规模入城

海鸥挨饿的消息最早出现在去年2月本报的一篇报道中,鸟协专家表示,海鸥已处于半饥饿状态,这样的消息再次见诸报端时已至12月中旬,此时正值海鸥第20次进入昆明城。12月13日,本报刊登“红嘴鸥盘龙江上喊饿”的报道,由此海鸥挨饿成了全昆明关注的热点。记者在盘点这些去年的相关报道时,一些令人困惑的疑问出现了。

疑问一 海鸥挨饿能否预见

从报道看,去年红嘴鸥入城时间是11月13日,当天,首批2000多只海鸥飞临翠湖。昆明市环保、防疫部门、鸟类协会和市民们同往年一样,投喂添加了具有抗禽流感病毒成分的新型饲料,注意观察鸥鸟有无异常反应,不间断地对海鸥聚集地进行消毒和清扫,预防海鸥可能带来的禽流感病毒。

日历翻到了12月中旬,盘龙江上的海鸥在减少的消息见报,人们听到一个强劲的声音在喊“海鸥挨饿啦!”到12月底,盘龙江上没有海鸥的身影。人们惧怕禽流感是可以理解的,据与鸟协很熟悉的人士透露,这种惧怕包括专家在内。

因禽流感喂鸥人数减少可以接受,但是当“海鸥挨饿”的声音出现时,从当时报道看,海鸥是否携带禽流感病毒没有定论。那为什么这个声音非要等到盘龙江上海鸥被饿走了、翠湖的海鸥反常得滞留到下午5点多钟(因为吃不饱)才出现呢?这个声音距海鸥第20次入城的时间中间有长达一个月的空白,为什么喊饿的声音不能及时的出现在海鸥刚入城的时候?难道海鸥挨饿真的不能预见吗?更何况此前的“红嘴鸥处于半饥饿状态”声音并不是2005年冬天的“专利”。

疑问二 海鸥一年吃多少粮

去年是“海鸥挨饿”声音最大最响的一年。记者在搜集调查资料时发现,海鸥挨饿的声音早在去年2月就出现过,当时云南某企业一次就捐了50万元给鸟协用于海鸥研究和专用饲料生产。50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关于这50万元的最终去向,记者没有找到相关报道,但我们明确知道的是,到了年底专家疾呼海鸥挨饿时,当全昆明城都行动起来留住海鸥时,大家的捐款意向都是生产海鸥专用饲料。那海鸥一年到底要多少鸥粮才够?

从相关报道可以找到这样的数据,往年海鸥专用饲料不超过40吨,但在2005年海鸥专用饲料的生产达到了往年的一倍多,那就是80吨左右。那来昆的海鸥一年到底是要吃40吨还是80吨鸥粮呢?

在2004年11月18日见报的一篇报道中,“据鸟协调查,昆明越冬的海鸥在野外自然取食,所吃的食物有鱼类、软体动物、昆虫以及少量的植物和垃圾物,其中鱼类占95%以上、软体动物占021%、昆虫占4%、植物性食物和其他所占的比例不到1%。这说明海鸥是以鱼类为主的食肉性鸟类。但是,海鸥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进城的海鸥对人们所投喂的面包、馒头照样能吃。有专家发现,以面包、馒头为主食的红嘴鸥体重仅229克,城外以鱼类为主的体重为290克,二者相差了71克,这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忧虑。”这里又出现一些数字,但透过这些数字,我们还是不能明确知道,一只进城的海鸥一天到底要吃多少食物?它们自己一天能自主觅到多少食物?人工投喂的鸥粮在海鸥一天的食物中到底占多少比例?市民扔向海鸥的那些馒头、面包又占多少比例?采访中就有市民对专用鸥粮的数量和价格表示疑问,一位园林界人士更坦言,对专用鸥粮的权威垄断,其实形成了对鸥粮供应渠道的“阻断”。

链 接

春城晚报去年海鸥报道回放

去年是海鸥飞临昆明城20周年,在这个值得昆明人自豪和庆祝的年度,却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海鸥挨饿!当这个震动昆明城每一个角落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市民走向翠湖走向海鸥、企业捐出爱心款生产鸥粮……去年够吃了,今年呢?今年海鸥还会不会再挨饿?

2005年2月 鸟协专家王紫江说:“目前,红嘴鸥生存状态每况愈下,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饲料供应不足,销售不畅;观鸟人多,喂鸟人少,使海鸥处于半饥饿状态;违规鞭炮惊扰海鸥;食物不足,无力迁徙等。”

2005年5月 本报都市新闻从寻找海鸥老照片开始,开启了2005年海鸥入城20周年的专题报道。在为期两个月的报道过程中,许多市民把自己家中珍藏的海鸥老照片送到本报编辑部,大家都愿意把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2005年10月 王紫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预测海鸥将于2005年11月进城。自1985年红嘴鸥首次飞入昆明主城区后,几乎每年的10月中下旬,这些小精灵就会从遥远的北方飞进滇池水域,在滇池停留近1个月后开始陆续进城。

2005年10月13日 本报热线接到市民报料:10月12日早上,高新区发现海鸥“第一梯队”!市民王昆生正在晨跑时忽然看见天空中有一群盘旋的飞鸟,刚开始以为是鸽子,仔细一看原来是海鸥。(张明 赵梅圭 曾沛云 左学佳 李荣)

以上就是关于红嘴鸥英语怎么说全部的内容,包括:红嘴鸥英语怎么说、红嘴鸥写作文怎么写、红嘴鸥为什么吃面包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24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