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洪天贵福不过是个孩子,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为何却被凌迟处死

清朝的洪天贵福不过是个孩子,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为何却被凌迟处死,第1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被清政府抓住的太平天国将领下场极其惨烈,令人不寒而栗。将领下场惨烈,还可以理解,可是年仅十五岁的洪天贵福却也是被凌迟处死。洪天贵福仅仅是个孩子,他在被抓到后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太平天国的内幕全部招供,却还是落得如此凄惨下场,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是因为洪天贵福是名义上的首领。洪秀全病重去世前指定十三岁的洪天贵福继位。当时天京城破,太平军和平民百姓都乱作一团,是李秀成起指挥作用,而多数人甚至都不认识刚刚继位的洪天贵福。然而,虽然洪天贵福并没有起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他仍是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清政府自是要严惩贼首。

第二,是因为清朝要对外传递明确信号。虽然天京城破,可还有很多的太平军将士分散在各地,仍在坚持战斗。他们不清楚天京城内的具体情况,都抱着一丝念想,猜测他们的天王还没有死,因此他们也要抗争到最后一刻。但是洪天贵福被公开处理,凌迟处死,将士们群龙无首,斗志纷纷瓦解,溃不成军。

第三,是因为要消除洪天贵福的符号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旨在“反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给天下百姓带来安宁幸福”。只要洪天贵福存在,他就具有象征意义,就会有人借着洪天贵福的名义来集结力量起事。清政府当然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幼天王洪天贵福原名洪天贵,是洪秀全的长子。后来洪秀全为了显示自己这位法定继承人的与众不同,刻意在他名字后面又加上了一个福字,于是便有了洪天贵福这个奇怪的名字。实际上,洪天贵福就是洪秀全的嫡长子,其生母是洪秀全的原配夫人赖氏。但是,由于洪秀全给自己杜撰除了一个天父之子的身份,同时还给自己在“天上”找了一位“夫人”。于是乎,原本排第一的原配夫人赖氏便成了第二夫人……就这样,洪天贵福原本的嫡长子身份也失去了,成了长子。

作为洪秀全的法定继承人、太平天国的储君,按理说洪天贵福应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对,可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据后来洪天贵福被清军俘虏后供述:自己自幼便没有受过系统的启蒙教育,其启蒙老师居然是自己的姐姐……而且,所能读到的书籍也都是洪秀全自己“编纂”的那些“天书”,传统的经史子集、诸子百家一概被父亲定为了“妖书”,不允许洪天贵福学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洪天贵福虽然贵为太平天国的储君,实际上却如同“半文盲”一般。说洪天贵福不识字,那也言过其实了。但是,说实话,他的文化水平着实不怎么样!下面列举一首洪天贵福所作的“诗”,供大家“赏鉴”:“老爷见识高,世世辅清朝。文臣兼武将,英雄盖世豪。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如果告诉诸位这是一位小学生所写,想必诸位不会太过意外吧?就这样一个“半文盲”,在洪秀全去世之后,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大当家”——幼天王!

湘军攻破南京城之后,洪天贵福被迫四处逃窜,最后走投无路、被清军俘虏。可这位幼天王非但没觉得自己死期将至,更加没有什么“节气”可言,反而摇尾乞怜,甚至写出了前面所说的那首诗,想“读书考秀才”。最可笑的是,洪天贵福居然把负责看押自己的小吏当成了救命稻草,不惜自降身价,称那位微末小吏为“哥”,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作为“皇帝”,这简直不能用幼稚二字来形容了……

正在洪天贵福想要“读书考秀才”时,他那位微末小吏“哥”并没有“搭救”他,反倒是利用洪天贵福对自己的信用套出了不少“口供”。最终,年仅十五岁的洪天贵福被清军押上了法场,处以凌迟之刑、千刀万剐!或许很多人要说,洪天贵福才十五岁,又这么没骨气、而且还是个“半文盲”,投降后对清王朝根本构不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清王朝为什么要将他千刀万剐、凌迟处死呢?

事实上,清王朝之所以选择凌迟洪天贵福并不是为了处死他而处死他,更加不是为了所谓泄愤。这一切都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是做给全国有“反清”想法的人看的!不管你是不是主谋、也不管你是不是投降了,只要你“反清”,哪怕是第二代,也照样死无全尸!面对斩首,或许有人还会喊出一嗓子“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面对活生生千刀万剐,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够那么淡定了。这就是清王朝决定公开凌迟洪天贵福的原因所在,其目的就是利用洪天贵福作为反面教材,对全国有“反清”想法者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威慑。否则,一个软骨头,一刀剁了都嫌脏了手,不是吗?

中国古代对“谋逆者”保留了凌迟、夷灭九族这样残忍血腥的刑罚,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杀人,无论什么方法,人一刀就可以丢了性命,不需要这么费事。说到底,选择这样极端的刑罚,就是为了给后来人造成强大的心理威慑,使人们不敢去触碰“谋逆”这根红线。别说是一个洪天贵福,满洲贵族如果谁胆敢“谋逆”,恐怕也逃不脱这千刀万剐、夷灭九族!

洪天贵福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一提到洪秀全大家就明白了。他是洪秀全的长子,太平天国的幼天王。他原名叫洪天贵,洪秀全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洪天贵的名字前加了个福字。在他登基后,在玉玺上面横刻有“真主”二字,清军又误称为“福瑱”。所以,他就被叫做洪天贵福了。

这位幼主洪天贵福,并没有像他父王期待的那样,可以洪福齐天。在曾国荃带领湘军攻入天京城的时候,洪天贵福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他在叔叔洪仁玕的帮助下逃跑,中途和叔叔失散,误入清军大营,被清军抓获。按理说,当时的洪天贵福只有十五六岁,掀不起什么惊涛骇浪,慈禧太后为何要残忍的对他实行凌迟的酷刑呢?

但凡是对封建社会的刑罚有了解的人,多多少少都会知道,封建社会的残酷刑罚也不是随便对老百姓实行的。一般都是对那些犯了严重的罪行或者是对那些犯了大逆不道罪行的人才会实行的刑罚。我们来看看洪天贵福的身份,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但是他的父亲,是反抗清廷的逆贼,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和清廷为敌。这在当时的社会,洪天贵福一家人就是犯了谋逆大罪。当时的洪秀全已死,洪天贵福成为了继承者,所以,理所应当,他就是大逆不道的反逆。所以,他被凌迟处死也不冤枉。

慈禧太后将他凌迟处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杀鸡儆猴。当时的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怀有异心的人大有人在,慈禧太后将洪天贵福处死,就是要告诉那些想要效仿洪秀全的人,谋逆是没有好结果的。所以,我们翻阅资料后发现,洪天贵福没有骨气,没有胆略,甚至是个半文盲,这样的人虽然是太平天国的***,实际却没有他父亲的能力去反对清朝。他被处死完全是为了震慑那些想要造反的人。

以上就是关于清朝的洪天贵福不过是个孩子,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为何却被凌迟处死全部的内容,包括:清朝的洪天贵福不过是个孩子,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为何却被凌迟处死、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15岁被抓,慈禧下令将其凌迟处死,为何慈禧要给他施加这个酷刑、洪天贵福被清军抓获后,为何慈禧一定要凌迟处死十六岁的“小天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22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